国外交流学结

时间:2022-08-02 22:55:45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外交流学结

这两个月,如同一梦。回到北京,就好似又回到了现实中,而在芬兰的一切就变得虚无飘渺起来。回来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这一趟出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脑袋都会卡壳不知道如何回答。仔细想想,最大的收获也许并不是知识上的,而是想法上的,不管是对未来的规划还是对当下的生活如何过的想法都有了大的变化。我想这算是这次交流最大的“收获”了吧。

人,在一种生活中待太久就容易失去方向,换一种生活或换一种活法就给了自己反思自己生活的机会。两个月中我不断思考这个问题: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what do i really want to do with mylife?)虽然很多事情依然不明晰,但是我知道自己原来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并不是我最想要的。以前的我一直走的是一种中规中矩的路,读书升学,呆在象牙塔里,越来越脱离现实世界。这样的生活比较美好却有残缺。

一、只有努力,才有运气

这是和marihe项目的中国学生聊天最大的感受。来自13个国家的18位学生,每个最后成功进入marihe项目的学生,背后的故事都是一段努力奋斗史,让人敬佩。有时候机会会一个接一个来,但前提是你做好了准备。是因为先努力了,才会有后来的运气。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机会,但不是每次幸运都会降临在我们身上。当幸运降临,我们应该感激;若与机遇擦肩而过,我们也不能自怨自艾,只有更加努力让自己做得准备更充足。

二、只有出发,才能到达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从最初到达芬兰的激动兴奋到离开时的恋恋不舍,两个月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足够我们体验那里的生活。在芬兰的两个月,我们体验了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经历了一开始文化冲突和的种种不适应,到后来逐步融入新的环境,再到后来的如鱼得水,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交流的结束。

有幸中途加入marihe项目的课程学习,认识项目的老师和同学,感触最深刻的是该项目的国际化。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每个人都努力表现地很友好而礼貌,短暂的两个月相处也都很愉快。作为交流生,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看这个紧密的团体,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每个学生也都各有特点,课堂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一个“局外人”亲身体验marihe项目的教学环境,又同时经历了中国和芬兰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在心中小作比较,有一些主观感受和感性的体验略作总结。有一些是国内教育所缺乏或有待改进的,虽然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现实是我们依然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需要借鉴他人的长处,我想这也是我们交流的意义所在。

(1)课程上师生互动多是“学生提问,教授接招”

不同于国内课堂互动,该项目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频繁的发问。同样是研究生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交流常常是单向的,学生只用带上耳朵来听就好了。而marihe项目的课堂则不同,学生有问题就问,常常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同学们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追问。当然不可避免会出现因为问题过多而耽误课程进程,教授不得不跳过一些内容。而教授也很欢迎大家的提问,并且能够与学生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正是通过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学生提出问题与教授讨论,最终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的课堂若想变得更加活跃,除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提出问题之外,学生自己也要在课下做足了功课才行,这就又涉及到我要讲的第二点——学生的学。

(2)学生的学——自主学习

marihe项目课程安排充实而紧张,因此学生在每节课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各自的思想,否则将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如果该读的阅读材料没读,就很难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因此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远远多过上课的时间,上课是用来讨论和发问的,在阅读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就可以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marihe的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都会有大量的pre-reading和拓展阅读,光是这些阅读就要花费掉大部分的课外时间,再加上每门课都会有很多作业和论文,每个学生都会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的自主学习与教授的教授相结合所能达到的效果远远好于单纯地听教授的讲授要好得多。我们国内的研究生教学也在借鉴这种方式,但依然还有进步的空间。

(3)更多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课堂上的小报告还是课程小组作业,有很多任务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与之相比,国内学生更倾向于单打独斗而不是小组合作。marihe项目的多数课程都会有小组作业,要求四人一组做presentation。要有好的presentation,通常需要大家在课下共同讨论、协调分工。在一个小组讨论里面,少不了争执和不一致的意见,也会有偏离讨论主题的情况发生,但每个人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贡献自己的想法。在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四、一些感想,随便说说

也许是交流的时间太短而浸润在国内环境的时间足够长,所以不管是初到芬兰还是回国后似乎并没有体验大家说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当然是也可能是我太迟钝或适应能力太强。不过看过芬兰人和中国人的生活,还是会在心中略做比较。

先说说城市景观。我们所去的坦佩雷虽是芬兰第三大城市,但相比国内的城市还是小很多,少有高楼大厦,马路上也绝不会塞车。依然保留着一个老的工业城市的一些古老建筑,一些废弃的工厂被重新改造利用但绝不会推倒重建,即使维护的费用很昂贵,但芬兰人很注重对历史传统的保护。刚到时候对市中心高耸的烟囱觉得很不可思议,后来才知道这些工厂所排出的废气和废水都是经过处理后足够干净的,废水可以直接排近湖中,鱼虾一样健康生存,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市中心的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每一座都有不少故事,也都各有特色。惊异于建筑之美,我的惊异程度不亚于外国人初到北京看到中国古老的建筑时的那种惊叹。只是当人们习惯了存在于自身周围的这些美好之后,就渐渐丧失了对美的体验。

再说说坦佩雷的图书馆。据说,芬兰是世界上图书馆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每2000多人就有一个图书馆。芬兰也是图书馆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平均下来每位公民每月至少光顾一次。这绝不是夸大之词,因为我们亲眼所见,无论是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还是在平稳行驶的火车或巴士上都能见到捧书而读的人。而且是大多数人都在看书,似乎对他们来说,不管是短途还是长途的旅程,书籍都是随身携带的必需品。一开始我也觉得好奇怪,直到我亲自去了一趟坦佩雷市立图书馆。图书馆都是免费的,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和灵巧的桌椅。随手拿起一本书,最大的感觉是这些书都很轻,哪怕是像《新华字典》那样厚的书拿在手中也完全没有重的感觉。当时就想,要是国内的书也都这样轻就好了。总算明白为什么芬兰人到哪都随身带着书了,原来这些书都如此轻便,而知识却如此越积越厚重。

再谈芬兰的儿童。在寒冷的冬季,哪怕飘着雪花也依然能随处见到爸爸妈妈推着孩子在外边逛游。迎面走过去能看到小孩子的脸冻的通红的,还有已经睡着了的。一开始觉得奇怪,干嘛带孩子出来受冻啊?后来想想,这里的孩子总得要从小适应北欧寒冷的环境的,也就不足为奇了。公交车上有专门为坐在推车里的孩子空出的地方,推着婴儿车的父母可以直接从中门上下车。芬兰的孩子似乎都是很乖很安静的,在那里两个月很少见到孩子像中国的小孩那样大声哭闹的。大一点的孩子早早就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每天上下午都有室外活动,老师们常带孩子们去森林远足,而且只有在冬季温度低于零下25摄氏度时,他们才不会出去。孩子们可以在雪地打滚,打冰球或者就是追逐嬉闹。

这样一些零星片段的感受都是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所体会的,当我坐下来开始写这篇总结,最先进入我脑海的也许就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了。有些想法还比较零碎,日后也会继续反思比较。总之,两个月的交流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很感激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这样的途径了解国外的情况,不仅是教育的国际化,也增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沟通和交流,也让更多的人更了解中国。

国外交流学结 [篇2]

暑假里,我参加了赴美文化交流团,受益匪浅。

我这次去美国,从7月15号到8月4号,共21天,其中有2天是在飞机上度过的,有5天是在弗吉尼亚大学上课学习美国文化,美国历史,并与那边的学生交流,剩下的时间,我们去了西海岸的洛杉矶,圣地亚哥,旧金山:东海岸的纽约,华盛顿,费城,波士顿和尼亚加拉瀑布,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整个美国的行程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感触的。

美国经济发达,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这是世人不争的事实,但究竟是怎样的发达,我相信只有到过美国并且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才能回答得上来。美国与中国相比,人口少了一点,食物多了一点,美元贵了一点,东西便宜了一点,城市旧了一点,乡村美了一点,思想简单一点,历史建筑宏伟一点,户外绿色多一点,户内温度低一点,文化丰富一点,历史短暂一点。

人口

首先,美国是9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人口接近3亿,东北部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汇聚了比如像纽约、费城、波士顿、芝加哥等一系列全球知名的大城市,故由此可以想象其所在地区的人口密度。但在我们21天的行程里,在这全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就算是在纽约,人流、车流量与我们国内城市相比,车流量少,车速缓,于是在过马路时,会“惊讶”地发现,美国佬并没有像杂志里介绍得怎么有礼貌,他们有时也会闯红灯的:放着没人的马路不过,你傻啊当然,司机们还是绝对有素质的,即使是你在红灯时横穿了马路或者有穿马路的动机,他也绝对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走的。在州际公路上,我们在远离城镇时,只有很少的车在飞驰,数量一般在4到6辆左右,随着邻近城镇,车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在城市的收费口时达到峰值,在进入市区之后,车数量有随之减少了。在美国,经济中心一般都是大城,比如纽约、费城,而行政中心都非常小。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坐落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是美国唯一的一个特区,人口只有60万,其中70-80%是黑人。从华盛顿市的最北边徒步走到最南边也只要1个小时左右,但市区内有很多的参观景点,比如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越战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白宫、国会山、杰弗逊纪念堂、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斯密森研究中心等。

教育

我们21天的旅程中,有十几天都在参观大学的校园,并且我们在弗吉尼亚大学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程,感受了他们大学课堂教学的形式,不得不被他们活跃的气氛所吸引。在国内大学上课,从来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们几乎不会发言,死气沉沉的课堂,被牵绊或是被固定的思维使我们不会提问题,更不会思考问题,更可况学习。我们严重的缺乏了好奇心和创造力,中国的课堂是属于老师的,而美国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美国的教授更青睐于那些积极争取,积极提问的学生。

课堂氛围很轻松,你可以干-你任何想干的事情,吃饭,坐在地上,拖鞋子,甚至坐在桌子上。他们多以讨论式教学为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尽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只要有什么问题举手就行。课堂上你也不会觉得有太多的拘束,有时老师干脆直接坐到讲台上来讲课。美国的学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开放,他们特别有礼貌,并且他们的表达能力特别的强,无论是从肢体语言还是面部表情来看,都是特别自然并且自信的。他们脸上的笑容特别明媚。说起校园的硬件设施,那更是无法比拟的,那些古朴的建筑风格,幽静的小路,一大-片一大-片富有历史的植物,一座座纪念碑,别致的小别墅,像教堂那样宏伟的图书馆,学校的各个地方的设施十分的人性化,让人觉得很舒服,很合理。以图书馆为例,他们有专门用来小组讨论的房间,有各种各样的椅子,有免费的打印机,有免费上网的电脑,也有卖咖啡和小吃的小店,再加上窗外如画的风景,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拍手称快。学校各个地方几乎都有可以让人坐下来的沙发,桌椅。比如书店旁,餐厅外,商店口,大厅内,你可以随时做下来与人聊天,学习,休息,让人觉得十分轻松愉快。相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美国学生的课余活动,显得就太少了一点。他们那里没有KTV,没有游戏厅,没有什么游乐场,平时课下他们参加最多的就是体育运动。提到这点,我终于明白了,美国人口并不多,但却是一个体育强国的原因。他们参加体育训练十分刻苦,十分认真,他们并不把它当成一种休闲,而是当成一种竞技运动。我看到过他们进行橄榄球训练的场景,场面十分宏大,一百多个运动员,二十多个教练员,站在球场上训练了一个下午,让人十分震撼。闲暇的时候我经常去他们的体育馆看他们的学生打球,着实让我开了眼界,他们的水平和我们CBA队员的差不多,我们中国学生是十投一进,他们是十投九进,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很强。

环境

美国的乡村到处充满绿色、生机。首先,在车上,两旁的高速公路绿化带上,放眼望去,尽是绿油油的一片:高坡上,低谷中,水塘边,桥墩下,房前屋后都是草地;繁茂的树木每隔三分钟就可以“闯入”眼脸,都大的必须要三个人才能抱得过来;上午,8、9点钟还没有过,你可以看到一个个穿着红色粗布麻-衣、叼着烟斗的“山姆”大叔们驾驶着割草机在这里来来回回地工作,从他们微笑的表情中飘出一阵阵青草的馨香;晚上,鸟儿归巢,草地上、大树下,一幢幢木制的两层小楼里传出了亮光,远远看去,就像星星躲在深黑的夜中偷-窥着我们,非常的安逸。而美国的城市却特别突兀的从一块平地中崛起,一排排高楼,一条条繁华的大街,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纽约市,各种肤色,各种服装。城市很压抑,像乌云一样将人们罩在下面,街道很脏。纽约的远景是那么地壮丽,一片云彩中,曼哈顿的繁华尽收眼底,但当你进入其中,灰色的墙瓦建筑,整条街的都一样,死气沉沉;破旧的木结构小楼,歪歪斜斜,让人老远就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陈旧的居住楼虽然又重新刷上一层新的油漆,花花绿绿的,而且相邻的大楼颜色还不是一样,但外露的救火逃生梯十分醒目,也十足叫人讨厌,像蜘蛛网一样“缠绕”在建筑物的外边,担心随时可能掉下来;在城市里,马路也是有气无力,脏兮兮的,就像枯死的藤蔓有规律的散布在地上,路上没有多少绿化带,街边五颜六色的广告牌直给人刺眼的感觉:城市的一切就像埋葬于灰色的、有气无力的、死寂当中。

饮食

美国的餐馆一般规模不大,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食品种类并不很多。有人总结美国饭的特点,一是生,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这当然是中国人依自己的口味作出的评判,不过倒也切中要害。事实上,美国人吃饭注重的是营养,而不是口味,一般美国人也不大会做饭。在美国城乡,咖啡店(兼营冰滇淋)、麦当劳快餐店比比皆是,前者恰似中国四川的茶馆,后者很像中国河南的面馆。到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一个多美元,吃一碟冰淇淋二三美元,边吃边聊,十分惬意。更有趣的是暑假期间,店里都是雇用一群十二、三岁的女学生,那满脸稚气认真干活的神态,令人喜爱。若遇到假日,顾客较多,这帮女孩身着制服,头带运动帽,还带上一付耳机外加一只小话筒,不时地与操作问联络,那认真的劲头好像海湾战争时的多国部队总司令在指挥一场战斗。

21天的经历和感触很难道尽,我希望能有一天重新回到这里,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感受。

【国外交流学结】相关文章:

学结自我评价08-06

轮岗实习学结08-04

动漫公司实习学结08-06

好老师的学结07-07

中学生学结作文08-04

生态学综合实结08-06

财政培训学结(通用10篇)07-10

学编中国结作文【热】08-04

学编中国结作文(精选27篇)10-09

函授学结报告范文(通用11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