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远程教育学结
2012年的远程研修即将落下帷幕,其中有苦有乐、有酸有甜,在此用几个关键词表达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
一、感谢:
首先,感谢省教育厅的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能够和专家、教师面对面的机会,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平时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很少,通过这种远程研修的方式,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很大有帮助;
其次,感谢各位专家、各位指导老师在百忙中、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对我的作业进行客观、公正、精辟入理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尚需改进的地方。
最后,感谢各位学友们对我的支持,我们可能素昧平生,却对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个人给我一点帮助,我把所有的评论合起来,就是对我的整体评价,在此表示深沉的谢意,真诚地给你道一声辛苦了。
二、忙:
把我每天的学习过程向大家汇报一下:
上午看视频、记笔记;
下午查资料、做作业:首先认真研读每天所学专题的文字材料,找出重点,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关注平时教学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以便于在日后的工作中整改;然后做作业,提交作业;
晚上浏览新闻资讯、课程简报,认真阅读其他学友的作业等,并发表评论。
三、累:
由于每天长时间的看视频、电脑,感觉眼睛很累,发胀、发涩、流泪、畏光,并且颈椎也很麻木,还有天气太热,食欲不振,感觉很疲惫。
四、收获:
虽然又忙又累,但收获还是最重要的,累,并收获着。
通过专题的研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明确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教学的功能定位和教学特点、模块深广度的把握;
2、明晰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一般解决策略;初步解决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的部分学科问题。
3、了解了进行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尝试用此思路和方法进行教材分析;了解了如何将教材分析转化为教学设计;体会到多元线索整合的教学设计策略。
4、了解了在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了解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方法在有机物教学中的体现,尤其是解决了有机合成中 “逆合成思想的学科价值”等学科问题;了解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所应关注的问题及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
5、了解到选题、命题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基本程序;
6、体会到“以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的教学实现,体会到促进学生物质性质认识发展的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法;
7、了解到反应原理模块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复习课应注意的问题;
8、明确了相关内容从必修到选修的层级发展;体会到基于问题解决的备课模式。
六、反思
在以后的教学,要加强有效教学,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创新教学模式,“教”要以“学”的需要为基点,课堂教学要变成“基于问题的解决”;
2、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把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主动进取的动力,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习惯;
3、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的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探究;
4、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协同投入对教材文本的活化,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交往、互动。
5、每一节课要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充足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要重视有深度、有个性的合作交流,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思维品质,把每一堂课都变成充满智慧挑战的生命经历。
课堂变,则教育变;课堂新,则教育新。
高中化学远程教育学结 [篇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听了许多有特色的课,读了许多有益的文章、资料,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 比较清楚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1. 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以往的化学课程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标。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好,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2. 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3. 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需要分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力求揭示课程的人文内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4.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5. 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与传统的轻视评价过程、关注评价结果的评价相比,化学新课程积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中。提出了与新课程相应的3种评价方式,即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6. 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各个课程模块中,突出强调了化学实验的作用,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许多案例涉及的文献资料来源于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这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课程标准从多个方面选取素材、提出课题,但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实践中还需充分关注学校的、社区的、工厂的多种资源,不断地开发、优化和利用好这些资源。
7. 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化学新课程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就。学分由各科的必修学分加选修学分组成,如化学必修为4个学分,选修两个学分,高中生修满并获得6个学分,即达到毕业要求。对学有余力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进一步选修其他模块,但对选修课程学分作了一定的限制。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在高考命题上,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标准是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二是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二. 正确树立高中化学新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 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三.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教师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书育人;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工具;组织学习活动,参与学习过程;倾听学生发言、发问;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帮助和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创造力的教学生活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对社会的认识水平提高,同时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期间对主要学习课程中有关新课程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使我们在思想上、准备上、行动上都对在以后新课程的到来有非常大的帮助。非常感谢学校给与我们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学习所获扎实用于在今后的工作中。
高中化学远程教育学结 [篇3]
为期十天的高中远程研修即将落下帷幕,通过研修和上网交流,比较辛苦,但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学到了许多计算机技术,收获还是最重要的。专家们的课程深入浅出,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到就在自己身边。案例背后的思考与解读,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引起深层次的反思。专家们高深的理论见解,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各具特色的授课风格,也深深地吸引我,让我敬佩之至。这种大空间的网络培训,从传统的培训模式中走向网络平台时,产生了极大新鲜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困惑、思考、收获很难有机会倾情表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研修平台共同与专家团队、指导教师、所有在线的上万同仁们,一起进行交流、研讨。专家、课程团队、指导教师时刻关注学员的学习动态,进行适时引导,不断地给予精神鼓励,对每位学员的文章和作业进行及时点评,与学员展开心与心的交流,正是这些关注,鼓励着学员自始至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精力和饱满的参训热情。下面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我的收获。
一、再看新课程。
新课程的结构与理念: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分离。而新课程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揭示了课程的人文内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教材编排较为灵活。从日常生活开始,研究有关物质性质,再把所学的有关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能力吗?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知识有何用处,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现出现实生活离不开化学。图文并茂,信息量较大,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教材的图示、图表,非常到位。对唤取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好处。总的来说,教材的改革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由于长期受旧教学体制的影响,一开始,我感到不适应,觉得没有必要改,改去改来还不是那些知识点。但经过与新教材一年的磨合,我体会到新教材是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以旧教材的知识灌输有本质不同。但在教学中也感觉到,教材体系好是好,教书有信心,而我校的教学条件相对滞后,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和相关实验药品和仪器的支持,使教学在穿新鞋走老路中徘徊,再好的教学方法,只用“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是很难实施的;而教学思想的更新也只来源于媒体,没有亲身的感受,使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
现行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处处可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生活中的化学”的学习材料与环境.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化学”;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化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当然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发展的化学教学生活化其基础必须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的,如果是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的或是为了强化某个知识点而无中生有或谎称虚报的,脱离真实生活的虚假信息,将会导致学生对某一物质、某一现象或某一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和理解,最终会影响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对其造成妨害。
二.重视实验 培养能力,加强生活化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本上的实验有三类: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学生实验和家庭小试验既可巩固有关知识,又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作为化学教师,人人都知道化学实验的重要。但目前我校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室器材和药品严重缺乏;又新教材中出现不少新的实验,有的无法准备,因而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法开出。另外,现在我校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教师可以下载实验视频。当前教师的演示实验有很多变成了教师放录像,讲实验,学生看影像,听实验。化学实验室有点受人冷落。这样是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生活化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做“自己”的实验。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无处无化学;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在知道和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认识化学的本质和价值。创设生活化的实验可以选取生活和社会中的化学现象作为实验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通过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化学实验,对于引起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解释身边的化学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家庭小实验是一种生活化的实验。学生在家庭中利用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独立完成。这类实验仪器和药品相对易得,实验较为安全,操作并不复杂,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既巩固了知识,更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身边,体会化学的社会性。
三.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衔接 ,注重生活化教学
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在各方面的知识都作“蜻蜓点水”似的介绍,为高二各选修模块留下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接口”,那么,选修模块中安排了哪些知识?难度有多大?也是必需了解的。否则,容易造成随意拓宽、加深,本应在选修模块中学习的内容,在必修时“一杠子插到底”,加重了学生负担。由于受课时限制,实际上也不可能讲得很清楚,甚至出现前面所述讲得越多,接受得越少(课时不足),好像讲得越清楚,学生实际越不明白尴尬局面。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必修1要求较低,对于氧化剂氧化能力,还原剂还原能力的比较,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有关复杂计算等应在选修课程中让学习能力强,对化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再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由于必修1中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等内容没有涉及,所以要求也是较低的。只要求学会强酸与强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较难的也就是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如果把以往很复杂的离子反应让学生训练,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学生被搞糊涂。
四.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在生活中的延续和补充,对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辩证分析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当然也应当是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学生所关注的内容。因此,选取这些问题为综合实践内容,对于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问题,正确的认识化学科学的“两重性”,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远程教育学结】相关文章:
远程教育学结05-24
高中化学远程培训学结06-04
个人远程教育学结06-05
河北远程教育学结06-06
化学远程教育学结06-06
村远程教育学结06-01
党员远程教育学结06-02
电工远程教育学结06-03
远程教育学结范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