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

弟-子规 学结

时间:2021-11-24 17:23:46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弟-子规 学结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校引进了《弟-子规》。老师接受完培训后,在全校全面展开学习。学校要求把《弟-子规》引进课堂,班主任老师带领诵读,各科教师要把弟-子规教育融入本学科的教学中去。做为三(4)班的班主任,我按学校的要求,在班级内进行了学习《弟-子规》的活动,并确定了学习的小课题《用<弟-子规>改变三(4)班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对学习情况做如下阶段性总结。

一、坚持晨读和午读: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每天上午9:40和下午4:10,三(4)班的教室里都会传出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的声音。朗诵是背诵和理解的基础,通过诵读,让学生理解,让《弟-子规》的精华渗透到思想中去,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诵读《弟-子规》以来,学生们受到了中华文化经典的熏陶,较系统地学习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恪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懂得了怎样做是孝敬父母,怎样和别人相处等道理。

二、课堂讲解:

在课堂上,学生读古人教诲、名人轶事,我循循善诱;引经据典,分析说理或现身说法,师生配合默契。为了使《弟-子规》中的精辟论述,能被学生理解,我在讲述时,理论与实际结合。如:读《弟-子规》中“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醒  昏则定”,我就给学生讲了《黄香温席》的故事,学校还组织观看了《黄香温席》这个动画片。这样,既有理论又佐以生动、有益的故事、动画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所谓教学相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的文化修养、教学能力、职业道德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每天下午4:10诵读完后,我组织学生在教室里演说《弟-子规》,同学们或讲其中的故事,或结合《弟-子规》谈自己的感受,或对照《弟-子规》检查自己的行为。同学们在演说中不断提高自己对《弟-子规》的认识,改变着自己的行为。

三、每月一记

我要求三(4)班的学生每月写一篇日记,并要求家长配合,每月写一记,写学生在家的表现。我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不仅让我对班上情况有一个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了解,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弟-子规》学习的情况的了解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们班宋路路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弟-子规》之前,我妈妈让我帮着拿个什么东西,我总是说:“等一会儿。”也没感觉这有什么不对。今天早晨,老师领着我们学了《弟-子规》中的这一句“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里面的意思。到现在我才知道每次妈妈喊我,我都说等一会儿,原来这样说是不孝顺父母的行为。

王民写道:学了《弟-子规》之后,我知道了,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做“爸爸叫你买菜,你要赶紧拿着钱去买;妈妈干活回到家,你要赶快给妈妈递上一杯水;吃饭时,给父母端饭,让父母先吃;晚上,给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揉揉肩……”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我们小孩子都能做。今后,我要照着《弟-子规》上说的去做,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刘嘉鑫的家长在总结中写道:没学《弟-子规》之前,我让孩子拿个东西,他总是说:“等一会儿。”自从学了《弟-子规》之后,我们家孩子改变了很多。我一叫他干啥,他马上能答应并立即去做,上楼梯时,总是让我先上,我让他先上,他说:“《弟-子规》中说‘长者先  幼者后’。”

四、班会分享

每个月抽出一节班会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弟-子规》分享活动。也许是新的学习内容还未完全适应,也许是学习得不够深入,也许是学生害羞不敢于表达,一开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探讨,发表看法,慢慢地,大家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并敢于拿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王薛飞燕说:学习《弟-子规》让我学会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老师同学,爱朋友……明白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王梓臣说: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车去奶奶家,因为车上人太多,所以我没有找到座位,又到了一站,有一位老婆婆上了车,看上去这个老婆婆非常年迈,右手拿着手杖,左手在发抖,老婆婆向左望了望,向右望了望,可是没有人给他让座。这时车开动了,又突然刹车,老婆婆向前冲去,差点摔倒。这时座位上坐着的一个哥哥看见了,脸红了,连忙起来让座给老婆婆。老婆婆笑了,连忙说:“谢谢。”我看见这个年轻人,想到《弟-子规》中说“过能改  归于无”。马博文说: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每天放学回家都在寻找孝敬父母的机会,可是,妈妈每天都把家务做得好好的。有一天放学回到家,我看到厨房里放着许多没有洗的碗筷,妈妈还没有回来。机会终于来了,我想借此机会,孝敬一下父母。我把盆子里倒上热水,挤上洗洁精,把碗洗的干干净净,再摆放整齐。然后把地又扫得干干净净。我把这些事情都干完了,妈妈还没回来。看着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为自己也能为这个家做点事而感到高兴。我正写作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直夸我懂事了。

通过各班学生的班级分享活动,不仅有利于《弟-子规》的深入开展,而且对班级的良好班风建设有莫大的帮助。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行为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家长也特别支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下个学期还得继续坚持。

弟-子规 学结 [篇2]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 “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它是一部以学规形成的年劝学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德修养教育的启蒙读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通过对于国学教育的学习,我在班级管理上大胆的尝试了巧用《弟-子规》创建和谐班级,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自从接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脑子里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该怎样来管理班级,我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管理班级的理念是什么,是领导推着走?还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滑到哪?当我看到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以后,我眼前豁然开朗,我也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使班级的气氛和谐融洽,让人感觉愉快!这就是我管理班级的指导思想,我的理念就是要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在当班主任之前,我一直担任不同班级的任课教师,有的班级气氛和谐愉快,走进去讲课轻松、自然;有的班级气氛压抑,学生不说也不回答问题,学生不愉快,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朝气,那么教师讲课也提不起精神,有时还会导致教师批评学生,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谈不上教学成绩。我想,如果我当了班主任,既不能让班级气氛太压抑,当然也不能让他们变成没有规矩的猴子,要把握好收放管理的“度”,严而有度,宽而有度。凡事“过”了,严“过”了头或者宽“过”了头都不会好。

(1)师生之间关系和谐 。

“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教师要能自塑良好的形象,端庄大方,平易近人,有和蔼可亲的形象;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教师真诚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是自己学习的楷模。这样,教师的“传道授业”才能通过学生感情的“过滤”和“催化”,变成学生的需求和行动。当师生在感情产生共鸣形成尊师爱生的氛围时,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力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遇事尽量以商量的口气,不用命令的口气或责备的语气说话。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我知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性、有自尊心,有时犯一些小错误也是正常的,要正确引导,不要大惊小怪 ,小题大做,更不要为此去处罚他们。平时对学生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学生曾伟从小学起都厌学,做人没有理智,学生对他都怕,老师对他无奈。我对他一改平时的教育,一发现他的优点马上表扬,一发现他和学生友好相处,马上给予鼓励。慢慢地学生对老师有了好感,老师就会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师生和谐、共创优化教学。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班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间的交往,使学生不仅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而且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习做人之道,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每个学生在所归属的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在班级集体中,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权利和义务。要求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地制定集体活动计划,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目标由班长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确立,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班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2) 学生之间团结友爱。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我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这学期我班黄家豪因为急性阑尾炎住院时,我班班干部和同学多次前往慰问,带去了礼物苹果、橘子、牛奶之类。;思想上相互交心,彼此理解;而且经常利用晨检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学们在感情上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真正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

(3). 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我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学习空气,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如同我国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瑷所采用的“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兴趣同宿,以便“相与讲习”,互帮互学。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 “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 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帮一,一对红”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课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url# 转载请注明出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

(4) 要制定独特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遵照执行。

《弟-子规.》中讲“出必告,反必面。”家有家规,大到学校。学校的任何一项规定措施都不可能细化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身上,除了共性的东西要让学生遵守以外,还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些独特的班规让学生遵照执行,如学生早晨什么时候到校,什么时候交作业,什么时候订正作业,中午几点到校,到校后该干什么,科代表的职责是什么,教室里物品该怎么摆放,课堂上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安全问题等等,这些规范看似琐碎,实则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喻我要求学生中午时间不得在教室大声喧哗、吵闹,必须抓紧时间写作业,有的同学到校后东逛逛西溜溜,把时间都耽误了,把所有的作业都堆到晚上写,结果写到很晚,对这一部分不善于利用时间的同学就多督促他们;还有上课铃响后要保持安静,使老师上课心情舒畅;卫生工作划分得也非常细致、落实到人,甚至连黑板擦都有专人负责,教室的开关也有人负责,爱护公物落实到人,基本上做到大多数同学都有事做,人人有责任要负。同时搞好班级文明建设,每天一句名人名言或警示格言,写在小黑板上挂在教室前面,学生时刻都可以看到以便时刻可以鞭策自己。总之,方方面面尽可能细致一点,把要求、规定提在前面,然后让学生遵照执行,这样管理班级也会轻松得多,不必整天忙忙碌碌、罗罗嗦嗦让学生讨厌。必要时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管理作用,“有规矩才能成方圆”,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成一盘散沙,今天张三会出这样的状况,明天李四又捅那样的娄子,让你防不胜防。有了细致明确的规章制度学生对照去做,一般就不会出现什么纰漏。有效的管理使整个班级像一个和谐井井有条的温馨的大家庭。

(5)善待学生,《弟-子规》 说“过能改,归于无”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问题,才需要我们老师的教育,不是吗?教师善于调-教那些调皮的学生,或者思想以及心理有点缺陷的学生,正于高明的医生擅长医疑难杂症一样,要把他作为一种向自我的挑战。首先,对待差生教育不能泄气,要持之以恒,对自己制定的班规要不厌其烦的强调,如不准去网吧、玩游戏,每次在家校联系册上都写上,对待粗心马虎的学生要耐心细致,更要宽容、善待他们,如有的学生一时忘记带书、带作业本,也不是非要逼着他返回家中拿来,一则不安全,另一则我也想到我们大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偶有犯这种错误的时候,不论学生犯了多大的

过错,我都会原谅他们,更不会把他以往的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陈年旧事一古脑儿捡出来算总帐,而是就事论事,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然后改正就行了。就我自己而言,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父母离异或父母正在闹离异的家庭的孩子最难管教,总之,学生有过错是正常的,既要批评教育,又要宽容他们的一些过失,必要的时候,以罚他们为班级做还事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育人者必先育己,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我们扎好中华文化的根,我们这代人过去没有扎好这个根,今天一定好好补上这一课。我们老师必须带头学好《弟-子规》,努力践行,以身示范,提高自己,惠及他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才有社会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好好鼓励学生带动家人践行《弟-子规》,做到孝敬老人,夫妇和睦,家庭和乐,遵守社会功德,做孩子的榜样,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使其努力学习,并具有良好的道德,做一个好公民。用爱心去对待兄弟姐妹,以良好的修养搞好邻里关系,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次,我们要在学校里尊敬领导,忠于职守,爱护关心同事,做到谦卑有礼,宽宏大度,虚心向他人学习,有错就改。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师生共同落实《弟-子规》,配合学校学习、力行的一系列活动,把学生、家长都带动起来。《弟-子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力行好了《弟-子规》,就为学生扎好了中国传统的根,提高了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这对学生来说一生受用,对社会来说功不可没。我所做的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常规工作,把常规工作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把常规工作做好了,才能谈创新,才能使自己的工作顺利的完成,否则,所有这一些都得力于我认识到要创建和谐愉快的班集体。班级就像一条链子,哪里断了都不行,师生关系要和谐,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要和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要和谐,教室环境要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顺利进行!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把学习力行《弟-子规》的活动落到实处,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贡献!

弟-子规 学结 [篇3]

本班自从学习弟-子规已经半年有余,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 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因为文化是一个连续的 传递过程。从小到大我们的老师,以及家长一直在教育学生的为人处世,以及一 些基本礼仪都已经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了。在我看来, 《弟-子规》包含了《孝 经》 《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

子规的规,也就是 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 多。可是,对于出生于九十年代的学生,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 经典。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 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现在讲讲学习弟-子规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习弟-子规后,部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人处世方面得到提升。下面是部 分案例 葛鹏程,加工中心 51002 班学生 政治面貌:群众。

在学习弟-子规前,纪律较差。经常迟到,跟任课老师顶撞,上课开小差,说 话。在弟-子规学习初期,有严重的轻视和逆反心理。后与家长协条,并经多次教 育,在弟-子规的熏陶下,如今已有重大改变。经与任课老师交流,该生目前组织 性纪律性较好,并能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工作。甚至协助作为辅导员的班主任 普通的系部资料组织工作。 杨继伟,加工中心 51002 班学生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职务:班长

该生平时表现较好。担任班长,工作认真积极负责。但最大的缺点是管理能 力和方法有欠缺。学习弟-子规后,对待其余学生的工作态度有较大好转,懂得以 德服人, 微笑为班级服务的工作态度。 目前班级在他的带领下正走入良性的道路。 二、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可 由于学生的学习得到一些效果,有效果的学生的家长普遍反映,学生回到 家后变得乖了,听话了,不像以前那么任性,也知道要注重父母了。这是对我工 作的肯定更是对学院大局工作的肯定。

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我也感觉到压力很大,仍有很多困难。 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弟-子规有逆反心理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存在很大的逆反心理,不想学,拒绝 学, 认为学习弟-子规是为了维护班主任在班级的统治地位或者说是为了班主任本 身更好管理其本身。学生从小就一直厌烦被约束,所以唯恐班级不乱。在这种情 况下,教育就很难顺利进行。 二、家长本身的问题 部分学生边学边对比,对比自身与家长,发现有很多问题家长自身都没有做 到,比如,要求学生早睡早起,如果学生的家长晚上搓麻将,那这个教育就进行 不下去。

研究 本班学习弟-子规后总体情况较好,正走入更好、更热爱学习、更尊敬师长的 良性发展道路。为班级以后的德育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弟-子规的学习过程 中,仍有极少数的学生抱有较大的逆反心理。个人认为,班主任要做好自身的道 德建设,以自身的道德水准以及道德魅力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并且要联系家 长,与家长共同做好自身作风以及道德建设。这样才会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 强,教育阻力更小。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定的太高,否则欲速则不达。总体来讲, 学习弟-子规要静下来潜心的学习,学习也要实实在在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得学习 的效果能得到。

数控系试点班班主任: 成俊良 2011.2.21

弟-子规 学结 [篇4]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教育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学习后,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孩子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这学期我与班里的同学一起学习了《弟-子规》,每天早晨我们以《弟-子规》作为晨诵诗来开启美好的一天。以下我谈谈与孩子们共学弟-子规的感受。

一.师生共背,体会经典。

今年3月份刚开学,我就在班开设了师生同背《弟-子规》栏目,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背诵前我总从网上找出相关故事,通过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一句话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讲到“冬则温 夏则?晨则省 昏则定”时,给学生解释完之后,再通过给学生讲周文王当皇帝之前每天三次向父母问候,父母生病了他会很伤心,父母心情不好他也会安慰父母。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意识到该如何对待父母。不仅如此,我总是在学生背诵之前把《弟-子规》上的内容背熟,然后背给孩子们听,或许我的表现激励了他们,他们也在努力背诵。就这样我与孩子们一起打开《弟-子规》这扇窗,与先哲进行心的交流,把文明风,礼仪风带入校园的每个角落。 

二.持之以恒,知行统一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恒心,《弟-子规》也不例外。在班里,每天早上学生到校之后我就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弟-子规。每天的坚持慢慢的就成为了一种习惯,那一句句“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感染着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心灵。

诵读只是学习《弟-子规》的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践行。我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比如,“入则孝”,就要引导学生尽孝。让孩子将这三个字写在记事本上,回家记录自己是怎样尽孝心的,比如帮父母按摩、捶背、洗脚、刷碗、洗菜等等,并让父母作为验证人签字,然后将记录的内容拿回学校与同学共同分享,并让同学之间学习对父母的尽孝行为,让学生行孝蔚然成风。

三.家校联系,共同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弟-子规之前我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好习惯可谓成功的轨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一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前的孩子是独立性、自主性明显增强的一代。但也应该看到,在促进独生子女独立和自主意识及行为形成的过程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弟-子规》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经典读物。其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行为举止上要求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表里如一,在与人交往中谦逊有礼,善于向他人学习,倡导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些都是我们共同期望孩子养成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因此,我班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开展《弟-子规》国学教育。

在此期间,我们希望得到您的协助配合,请您经常听听孩子背诵《弟-子规》,并让孩子解释古文的含义;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促使其行为转化为习惯;及时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相信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在学习古文化中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并从中吸取智慧,成为一个具有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气质的高素质人才。

比较欣慰的是许多家长也十分赞同学习《弟-子规》并且积极与我配合,在学习过程中我还不定期的通过校讯通与家长联系,及时表扬先进。

在《弟-子规》的影响下我发现孩子们变了:往地面扔东西的少了,主动拾纸片的多了;在走廊里打打闹闹的少了,安安静静学习的多了,一切的变化只因为他们有了做人的行为准则.《弟-子规》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践行《弟-子规》,能奠定孩子完美人生的基础。老师们、家长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传承中华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起努力加油吧!

【弟-子规 学结】相关文章:

弟-子规学结06-03

弟-子规经典语录05-10

弟-子规开幕词06-23

弟-子规 倡议书06-13

弟-子规倡议书06-13

经典诵读弟-子规闭幕词06-23

践行弟-子规倡议书06-17

落实弟-子规倡议书11-25

学习弟-子规倡议书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