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协议
甲方当事人:新民乡马坪地小学,法人代表:刘武俊,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当事人:罗仕佐(罗涛的二祖父),罗涛的祖母,住:新民乡扒嘎村,系本校六年级(2)罗涛的监护人。以下简称乙方。
协议事由:乙方领罗涛回家管教一段时间,(从2015年5月14日至本学期期末考试)。
因罗涛在我校多次违反校规校纪,经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多次说服教育仍屡教不改。并且越来越严重。最近直接不进校园,整天在学校附近闲逛。鉴于罗涛的这种现状学校无法对他进行管理教育。在短期内无法校正其错误,经校方多次和罗涛沟通无济于事。在万般无奈之下。又多次同家长及监护人共同商量如何教育好罗涛。但家长及监护人都觉得无计可施。经甲乙双方在马坪地小学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本着保护罗涛同学在快要毕业时不要受到任何意外伤害的原则,让他在这段时间对自己的签订协议后,罗涛同学由乙方带离校园,安全事由乙方负责。行为进行反思,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 罗涛同学不进学校,校方无法知晓他的行踪,无法进行教育。对他本人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 甲乙双方于2015年5月14日(公历)在新民乡马坪地小学签订协议,由乙方将罗涛同学带回家进行家教,今后罗涛想参加本学期末考试,提前三天与校方联系,校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四、 签订协议后,罗涛同学由乙方带离校园,安全事由乙方负责。
五、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摁手印):
签订日期:2015年5月14日
家校合作协议 [篇2]
家校合作 和谐共赢
刘丹、李思齐等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有多方面的因素在起着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教育被列在首位。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家长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目前许多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分关注孩子所受的学校教育以及在学校的学习、交往、成长情况。但是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有的家长把育智看作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认为学校就是要让孩子成绩好,进好大学,往往只注重子女的智力开发和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性格、气质、兴趣、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的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因“恨铁不成钢”而对孩子采用负面评价,导致与孩子的关系渐渐疏远,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出现难以沟通的局面;有的家长不惜财力进行教育投资, 以教育投资代替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有的家长只是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接纳无处可去、无人管教的孩子的场所,因此对学校的事不闻不问;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终日忙于工作,不能有效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主张教育要尽量减少束缚,却忽略了对孩子应有的规范与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
无论是家庭中的过度教育,还是放任教育,其结果都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还缺少专业的家庭教育机构为广大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许多家长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所措。相对于家长而言,学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人员,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家长提供指导。为此,我们与惠山区委宣传部联合推出了这期家教咨询,目的是为广大家长教育子女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家教方面的疑难问题,引导家长学习成功的家教经验,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学校教育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学校越是发展,越要以感恩之心真诚回报社会。服务家庭教育,这是我们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为此,我们还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家校对话”专栏,为全社会的家长提供服务。假如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疑惑或对我们的工作有建议,可以登陆我们的校园网www.lsgz.net,在“家校对话”栏目留言。
当然,这只是我们开展家校合作的第一步具体举措。我校办学理念是“人文见长,人本立校;根植生活,发展生命”,这一办学理念以“人的发展”为主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生命发展。据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提高高考升学率并非我校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们还将本着“发展生命”的办学理念,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思想、选择性和意志力的发展主体,以他们的正当发展愿望为家校合作的基本依据,与家长共同指导孩子制定“人生发展规划”,并配备导师,与家长共同关注每位学生生命成长的轨迹,促使孩子得以主动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我们相信,这样的家校合作将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通过家校合作,我们打破传统教育在家校时空上的分割,实现家校教育时空的紧密衔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互补作用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形成一股责任分担而又融合的强大合力。我们的学生将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盲目发展为有目标发展;我们的教师将会变教书为育人,变经师为人师。而学校,也将因此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特色发展,提升品位,打造出优质的教育品牌。
教育与社会相连,与生活相通;教育与生存相连,与发展相通。教育的轨迹是一个无穷的圆,其圆心就定位在“人”——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文明气息中健康的人、与时俱进中发展的人。
整合教育力量,实施家校合作,致力于构建和谐、共赢的教育网络,是让家庭、孩子受益,使学校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成功的多赢举措。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让我们和您——孩子的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和美好未来奠基。 家教建议
案例一:孩子厌学怎么办?
赵某,高一学生,性格一向开朗外向,能说会道,好动,人缘好。为了儿子有出息,妈妈一直以孩子的表哥考上大学为例对儿子进行鼓励和说服教育,时常拿两人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行对比,一看到孩子不够认真就责怪儿子不争气,比不上表哥。以前儿子很听话,现在对妈妈的话产生了逆反心理。最近只要一提到学习,脸上就显露出烦躁的表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玩半天。他时常感叹:“学习真没意思,真累!”看着赵某成绩直线下降,妈妈很是焦虑。
李思齐老师回答:
赵某对学习的反应,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学习没兴趣,就开始消极应付,导致成绩下降。在孩子不够认真努力时,如果父母不进行合理引导,而是简单粗暴地责怪他不争气,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表哥考上了大学,有了榜样,本来对赵某是一种促进,但父母不对他进行适度合理的激励教育,反而拿来衬托自己儿子的“不争气”,本意是督促儿子更加努力学习,结果起到了负面作用。对表哥的过度赞扬使赵某感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显得很无能,一无是处,处处不如表哥,于是逐渐变得自卑和厌学。他越厌学,越学不好,成绩越差,成绩越差就越厌学,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他完全失去了自信心,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逃避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己的努力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也不例外。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老是受到批评、指责而很少受到表扬、夸奖,那么他对学习就会产生厌烦和畏惧情绪。因此,如果孩子厌学,家长要了解其原因:是学习困难造成的,还是家长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如果是学习困难而使学生没有成就感,家长可为孩子进行学业辅导,或者请家教辅导,以提高孩子成绩。如果是家长的过高期望造成的,就应该立即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让孩子经常有成功的体验。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厌学的情绪就会消失。
另外,到了高中,学生的成绩开始拉开档次,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孩子自尊心强,极要面子,就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苦恼,甚至伤心流泪,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喜悦,只有失败后的烦恼和自卑。尤其是初中成绩优异,到了高中逐渐跟不上的孩子,受挫感就更严重了。
建议赵某的妈妈好好跟孩子谈谈,加强感情上的交流,与孩子交朋友,分解过去因为与表哥对比而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伤害。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要以鼓励为主,多一些赞许和肯定,少一些批评和责备。提到孩子表哥时,不要把表哥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可以让表哥适时适度地介绍一些学习的经验体会,供孩子参考。
案例二:怎样辅导孩子克服学习中的自卑感?
在高一时,小A的学习还比较优秀,一般在年级里排前五名,高二时学习就有点退步,有一次月考排到了年级二十几名。小A为人腼腆,爱脸红,自己意识到了就努力克制,但越想控制就越容易脸红,她心里就着急起来,学习也无法专心。小A的妈妈咨询了许多朋友,小A自己也要求去看心理医生,看过之后,也没见多大成效。小A每天总是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小A的妈妈试着问她担心什么,她就说自己是个有问题的人,与人家不一样等等。有一天,小A对妈妈说:“妈妈,我很自卑,看他们学得很带劲的样,我自愧不如,我是不行了,我的问题多”看到小A这么消极,小A的妈妈一筹莫展。
赵玉新老师回答: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越来越关心自我,越来越密切地注视自己,常常很自然地拿自己与周围人比较,很想肯定自己,处处能赶超别人,使别人能对自己刮目相看。这虽然有催人奋进的积极一面,但由于青少年容易情绪化,看事物常常以偏概全,一旦在比较中感到自己与别人有距离,或是比较后通过自己努力还是达不到自己愿望,这时就会产生挫折感,变得心灰意冷,产生自卑心理。
小A的妈妈应该更多地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生活,多说肯定的话语。对于自认为不如人的孩子,要给他们更多的肯定。有时候,虽然明知如“你一定能考出好名次”,“你绝对不会输”等话语是自欺欺人,但是这些肯定的话语能够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股自信力,他们会把这些肯定的话当作既成的事实来要求自己,从而抛开一切顾虑和犹豫,沉着应战,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这就是语言暗示的作用。
一位罗马诗人曾经说过:如果有位女子因她的肤色太黑而烦恼,你不妨赞美她的肌肤如胡桃般的美丽。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缺点往往就是他的优点所在,而一个人的优点往往即是他的缺点。对于自卑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发现他的优点,另一方面是要换个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他的缺点。例如,如果孩子胆小,可以对他说:“胆子小就不太会闯祸。”如果孩子为脸红烦恼,可以对她说:“脸红说明你有自尊心。”如果能够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自己的某些缺陷,自然而然就可减轻孩子的自卑感。
案例三: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差,怎么办?
小松同学进入高中以后,早操迟到,上课瞌睡,不交作业,有空就去玩耍成绩直线下滑。老师找他谈了很多次话,他要么说自己会改正,要么就沉默不语。父母与他谈话,他干脆就与家长顶嘴:“我已经很努力了,还能要怎么样!”
进入高二以后,情况依然没有改观,家长痛苦不堪
张振兵老师回答:
通过了解,知道小松同学上高中之前一直住在家里,父母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进入高中以后,小松没有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离家寄宿以后,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和合理安排生活的习惯,感觉比较累,比较紧张。在初中时,由于知识容量小、难度低,再加上老师盯得紧,所以小松成绩还过得去,但高中知识容量大、难度高,小松就感觉学得累。
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成就人生”,下大力气帮他培养一些学习、生活的好习惯,例如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归纳整理学习资料等等。
当然,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心理学曾有一项研究,认为一个习惯的形成,至少必须重复二十一次。所以,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不断反复的.督促与适度的奖罚措施。
案例四:孩子嫌家长烦,怎么办?
小军平时是一个个性极强的孩子,在小学初中的时候,他是家长眼中、老师心目中的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班级里一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可是到了高中之后,他有几次考试没考好,妈妈就总是在耳边唠叨,弄得他根本没有心情去学习,甚至有几次和妈妈大吵起来。
可是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停拿他的成绩来说事。久而久之,小军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最差的一次竟然滑到了班级下游,他自己也很苦恼。可是在他看来,妈妈不但没有来安慰他,还在以往的唠叨中,又多了一种叫做责备的东西。这令他十分失望,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渐渐地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她一说话我就觉得她很烦。”“我虽然也知道她为了我很辛苦,可是一听到她一张嘴就是我的成绩怎样怎样,我就烦得不想再和她说任何一句话了。”
刘俊老师回答: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孩子成绩一下降,孩子就什么都不好了。殊不知,这样就会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
其实,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孩子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关注,比如说生活、心理等等。平时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状况,多了解一下他们在想什么,这样才能把握孩子的“心灵脉搏”,让孩子乐意与家长交流,从而找到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最根本原因。
此外,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学业上的短处,还要善于欣赏孩子其他方面的长处。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就否定了他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何不让孩子活在一种“光环”之下呢?让孩子产生“我也很优秀”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使孩子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挫折。一个心理状态积极的孩子是不会拒绝与他人包括家长进行交流的。
案例五:寄宿生家长怎样关注孩子的学习?
我家距离你们学校比较远,孩子只好住在学校里。我们工作也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看他,不能再像初中那样关注他每一天的学习情况。我想问一下寄宿生家长平常该做哪些事情来促进孩子的学习?
王诗锋老师回答: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学习方式与课程难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学生就是住在家里,家长也很少有能力再去辅导他们的作业。所以,在学习上,家长除了进行督促外,基本起不到太大作用。
我认为家长主要应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当孩子与家里通电话或者放假回家时,家长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话语,看看他最近主要关注什么。如果他(她)主要谈正面的东西,例如谁谁的成绩比自己好,谁谁的学习方法比较适中,自己所在班级学风等等,就说明孩子精力主要是放在学习上。如果主要谈论谁谁家里多富有,谁谁家里有几辆汽车,班级里谁又买了一件名牌衣服,谁谁在玩游戏机、MP3等,就说明孩子心思在转移了,这时就要加强其学习状态的教育了。
由于孩子回到家或者给家长通电话时,往往只汇报“自己好”的一面,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还必须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因为他们最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的状况。洛社高中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在学校夜办公,所以与孩子的谈话交流会比较多,对孩子的看法一般也比较客观、公正、全面。家长多与老师联系,能尽量多地掌握孩子在学校里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对孩子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
案例六:孩子封闭自己,只知道学习,该怎么办?
小悦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女儿自高一分班之后就逐渐寡言少语,情绪不稳定,与班里的其他同学经常发生小摩擦,甚至连同一个宿舍的舍友也从不搭理。据小悦妈妈反映,初中的小悦活泼开朗,和同学关系也不错,但学习不是很认真。然而现在她简直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只要跟她谈学习以外的事她就很生气,有时她还很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很痛苦又很矛盾。父母对小悦的现状很担心,多次开导她,但她就是“一根筋”,依然维持现状。最近,她向父母提出要退宿,理由是与宿舍同学没什么共同语言,关系紧张,觉得她们都在刻意排挤她。对此,小悦父母很苦恼。
虞黎燕老师回答:
初中的小悦活泼开朗,和同学关系也不错,但学习不是很认真,为什么在高中就封闭自己,并一反常态地只知道学习了呢?
要对症下药,就必须先找到原因。经了解,小悦进入高中后交了一个“死党”,无话不谈,关系好得不分彼此。那个同学成绩比较优秀,但是后来两个人的关系不知怎么回事搞僵了。从此,小悦就开始封闭自己,认为周围的所有人都不可信,都不值得交往,因此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学习上,她认为只要学习好了,没有朋友也没关系。
小悦曾经开朗活泼,但高中时交的好朋友离开了她,导致她走人了一个极端,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情,别人都是不可信任的,这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怕再次受伤,她就开始封闭自己,排斥他人。但她内心深处又放不下这段友情,因为她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从这一点可见,她还是渴望别人能接纳她,和她做朋友。
针对小悦的这种心理,家长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认识到交友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与人的相知有时候需要“缘分”,人的一生不一定能交上几个知己。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在与别人相处时,要多找别人身上的优点,宽以待人才能赢得友谊。另外,家长可以与孩子的同学、舍友作些交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创造机会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与同龄人交往,久而久之,孩子的状态会有所改观。
案例七:
我校杨晔老师的孩子从小不要父母多费心,他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能力较强,能冷静面对自己的优势学科,也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但他后天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习定力不足。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改善,学习成绩显著进步。去年他上高三,二模考试结束后,因距离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比较遥远,他一时有点泄气了。
杨晔老师的对策:
针对儿子自尊心比较强,原来自信满满,现在底气不足的情况,我采用了写信的方式,激发他的自信心:
18年来,我们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你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快乐,谢谢你!特别是近年来你的执着、坚韧、顽强让我们钦佩,你的冷静、睿智、豁达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些足以让我们为你骄傲!
其实我从电话里你热情的话语里听出了你战斗的激情,从你朗朗的笑声里听出了你的自信,从你冷静又略带谦虚的分析里看到了你的潜能,你有一个良好的复习状态,相信自己,你能行!
作为家长,总有一些话要对孩子说,但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比较难以接受,因此我与孩子交流时多次采用“相信”这个词汇:
现在,你即将面临人生的一个机会,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相信你的实力,相信你会作顽强的拼搏,相信你会谨慎地对待考试,这里我们只是以曾经的高考参加者身份和你探讨一些问题。
孩子们在求学阶段,对理想中的大学总有一个美好的憧憬,但有时候理想与现实会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感觉遥不可及,孩子便有些无所适从,这时需要提升孩子的情绪:
孩子,现在是一个机会,但并不是唯一的机会,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机会。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但当我们回首历史的时候发现对有些目标并不需要那么执着,哥伦布如果不是坚持他到的是印度而能发现是一块未经开发的新大陆,也许美洲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了,目标有的时候是可以分段实现的。对于我们来说,比结果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我的孩子慢慢成长。去年参加高考,他以理想的成绩考取了南开大学。同为父母,希望我的做法能给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
(摘自《惠山教育信息》)
家校合作协议 [篇3]
为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特签订此协议:
一、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因素或违纪违规现象应及时教育,教师有权行使符合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管理权力;对学生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及错误,教师应及时告知家长,协助管理学生。
二、学生必须保证每天按时到校上课,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不得无故缺课,如确实需请假,需家长亲自到校以书面形式请假方可离校。若该生私自离校,教师将学生离校情况及时通知家长,教师只担负告知责任。学生请假或擅自离校后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及其他责任,由家长及学生本人负责,与学校无任何关系。
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守校规校纪及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顶撞老师,不得与同学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如经教师管理教育后,不服从管教,联系家长后,由家长来学校陪同管理解决,发生意外事故,与学校无任何关系。
四、学生在校外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与学校无关,由相关当事学生家长自行解决,若解决无果,可由学校协助,交由公安机关或当地派出所解决。
五、以上协议一式四份,家长,学生,班主任,学校各一份,此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家 长: 学 生:
班主任: 学 校:
2015年6月5日
【家校合作协议】相关文章: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11-16
第一学期家校合作的小结08-08
第一学期家校合作小结08-08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精选6篇)11-16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1-19
家校合作班主任心得11-30
家校合作共育培训心得11-11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06-22
幼儿园家校合作总结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