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输承诺书
尊敬的公司法人、全体员工:
运输安全科是具体负责公司运输安全的工作机构,为切实履行好运输安全综合管理职责,促进公司安全发展,现作出以下安全承诺:
一、按照公司要求,认真抓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二、按照公司要求,切实督促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值班人员、安全检查人员,认真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每月至少对落实情况开展一次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按照各级领导要求,认真、及时地抓好各类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的贯彻,并督促各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并做好贯彻会议情况记录。
四、按照公司要求,认真抓好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控制、分析与考核,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目标控制情况分析,并形成书面分析材料。
五、按照公司要求,每月组织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值班人员、安全检查人员,认真开展一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坚决督促整改到位,并做到每次排查有记录、有建议、有消号。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向公司经理汇报。
六、按照公司要求,每月组织公司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员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或培训,不断提高公司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七、按照公司要求,认真抓好运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完善,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八、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好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认真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
运输安全科承诺人:
年 月 日
运输安全承诺书
根据《道条》相关规定,按照运输管理部门的要求,为了加强运输安全,搞好道路运输服务,我公司慎重承诺: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把安全运输放在第一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认真执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2、加强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学习,不超速超载,不违章驾车,不酒后驾驶车辆,不开“情绪车”“急躁车”“冒险车”。
3、严把车辆技术关,及时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不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4、加强驾驶员自身学习,增强安全营运及法律、法规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提高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5、严格控制安全责任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严格遵守执行有关规定,认真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严禁“三品”运输。
承诺单位:
年 月 日
货物安全运输承诺书
并购作为一种市场 经济 条件下的 企业 行为,在西方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 发展 史,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动机和驱动力以及 政治 、 社会 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并购的浪潮正向全球化推进,对我国经济也造成巨大的冲击和 影响 。
一、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 问题
企业进行并购活动,其目的在于利用并购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调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我国企业并购起步较晚,在并购中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政府干预过多。并购应是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自愿采取的战略行动,企业的并购动因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但在我国,许多并购行为并不是出于纯粹的市场经济动因,政府干预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企业动机,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现象比较严重。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目的,主要是帮助企业摆脱亏损局面,使企业走出经营困境,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为。笔者认为,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界定不清,产权关系复杂。
(二)价值评估欠准确。企业确定并购目标后,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合理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收购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标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能否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并购企业准备并购的时间长短、是善意并购还是恶意并购,目标企业是否是上市公司、最近一次被审计的时间距并购的时间长短等。也就是说,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根本上取决于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由于我国 会计 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并购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并购方很难准确判断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由此导致并购方资产负债率过高,目标企业不能产生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三)支付方式单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并购的证券化程度低,被并购或交易的资产多为实物形态的资产,而非证券资产,发达国家盛行的换股并购和综合证券并购在国内基本上没有起步。这种以实物资产作为并购或交易标的的交易方式,往往由于被并购企业的人员安排、债务处理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使得企业并购的谈判过程和交易过程复杂化,从而使并购的成交率低。笔者认为,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杠杆收购中的垃圾债权发行和过渡性贷款安排都高度依赖于投资银行。在西方国家,中介机构不仅参与企业并购的咨询、策划和组织,还可以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但在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才刚刚起步,投资银行的行业操作能力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
(四)占用流动性资源过多。我国企业并购大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如果企业本身没有大量闲置资金,就需要对外筹集资金,以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采取债权融资方式收购目标企业,会使并购后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额都大幅上升,资产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使并购方资产流动性减弱。大量的长期负债还会大大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或令企业被-迫接受一系列限制性条款,限制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和资金的正常运作。因此,企业应根据并购目的、自身资本结构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当的融资渠道,避免因融资渠道、还款方式选择不当增加企业资本成本,令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二、我国 企业 并购财务 问题 的相应对策
为了使并购在我国企业 发展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我国 经济 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实行政企分开。政府部门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或行政机关,是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除搞好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外,更重要的职能是搞好整个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因此,政府部门不是经济组织,更不是企业。企业是生产经营商品和劳务的经济单位,直接以赢利为目的,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构成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可见,政企主体不能混同,必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实现政企分开,就应该使政府与企业成为 法律 上两个平等的法人组织。否则,企业改革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无法真正建立起来。只有有效地实现政企分开,理顺产权关系,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才能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避免两者相互“越位”;只有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与企业才能更好地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角色定位。必须实行政企分开,明确界定产权,完善市场机制,加快企业并购中的法律建设问题。
(二)合理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不准确的根本原因。企业在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评价,并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 分析 ,进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估价。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估价时,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和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来决定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 方法 ,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三)合理安排资金支付。并购双方协商好收购价格,并购方就应根据并购支付方式着手筹措资金。并购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其中现金支付方式的资金筹措压力最大。并购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设计并购支付结构,以满足并购双方的要求。
(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促使 金融 工具多样化,可以使企业在并购方式选择上更加灵活,从而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的机率。可借鉴外国经验,推出可转换证券等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金融工具。在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还应注重中介机构的培育。如果没有中介机构的参与,而仅仅依靠企业本身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如表外工具的运用主要靠投资银行来具体操作。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角色,我国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应给这些中介机构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利用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信用优势和信息资源,为企业并购开创多种多样的筹资渠道。
总之,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并购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为了降低风险,减少或规避各种不利 影响 ,并购企业应选择理想的目标公司,审慎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在整和目标企业的过程中,创造最优目标公司资本结构,增加公司的价值,使企业并购充分发挥企业的协同效应,迅速进入市场,提高经营规模,挖掘公司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潜力。
货物安全运输承诺书
199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与80年前大萧条前的美国经齐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风险运行期支持经济增长的三大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波动必不可免,货币信用扩张及“高增长病”,等等,因此,控制及化解风险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旨。
一、萧条前的美国经济与当前中国经济的比较
所谓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是指大萧条爆发前10年间一战结束后1919到1929年10月的美国经济。80年后的今天,再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发生在80年前的美国经济,与1998年以来至今的中国经济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
1、都经历了一次经济衰退
先看美国。1917年4月美国正式作为协约国一方参战,美国经济进入战时管制时期,成立了战时工业委员会,全面掌管美国经济。在大量政府支出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由战前的3%左右,上升到18%左右。随着一战的结束,美国进入了为时2年(1920~1921)的经济衰退期。其主要原因为:
(l)战时政府开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骤然减弱;
(2)国外需求(出口)大幅度下降;
(3)战时政府发行的债券贬值,引起金融体系危机,并导致通货紧缩。
美国经济这次衰退的表现为:
(l)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峰时期的18%,下降到-8%;
(2)大量银行破产。1920年和1921年破产的银行达到661家;
(3)物价水平急剧下降。据当时的劳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21年批发价格指数下降了46%;
(4)失业率上升。大量的从一战战场上退伍回国的美国-军人,找不到工作,失业率大幅上升。
再看-中-国。1998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出现了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其表现为:
(l)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由1996年的9.6%,降到1999年的7.1%;
(2)物价水平持续下降。1998年主要物价指数均出现负增长;
(3)大量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失业率上升。
2、政府都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政策
先看美国。美联储为了应对这次经济危机,一改长期以来自由资本主义政府奉行的清偿主义原则,采取了以下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干预主义的宏观调控措施,实行了没有凯恩斯理论的凯恩斯政策。
(l)建立了公开市场运作机制。1923年,成立了本杰明斯特朗领导下的公开市场投资委员会(omic),这标志着美国公开市场操作正式运作;
(2)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大量回购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降低贴息率;
(3)采取低再贴现率政策,使再贴现率长期保持在市场利率之下。除了以上扩张性货币政策之外,美国政府还推行了一些干预市场的政策,如以道义劝说的方式,干预劳动力市场,控制工资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扶持农业,实施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等。
再看-中-国。中国政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的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
(l)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自1998到2002年,中国政府连续几年每年增发了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长期国债,累计增发规模达6600亿元,直接带动投资在32000亿元以上。
(2)放松银根,包括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放宽贷款政策等。
3、复苏后都经历了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
先看美国。1921到1929年是大萧条前美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正是在这个阶段,美国确立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在这个阶段:
(l)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一时期,虽然经济增长率也存在着波动,但没有出现过严重的经济衰退。据估计,1921~1929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为4.4%,是美国经济发展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2)价格基本稳定。1921到1929年间,美国的价格波动较小,变动率基本上是在5%之内。
再看-中-国。自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其特征是:
(l)高增长。增长速度在9%以上;
(2)物价总水平的变动率低。
4、都在不同程度上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
根据罗斯托的观点,大众消费阶段的主要表现为大众消费的潮流从基本食物、穿衣、住房的消费转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美国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其主要表现:
(l)汽车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汽车消费迅速普及。1920年美国3个家庭拥有1辆车,1929年基本上实现了1个家庭1辆车;
(2)房地产业出现空前的繁荣。汽车消费的普及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到了1925年达到了顶峰。一直到1946年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房地产业才恢复到1925年的水平;
(3)电气化时代到来,家用电器开始普及。电力革命促使如电冰箱、电扇、洗衣机、烤箱、收音机等家用电器进入美国家庭。
再看-中-国。1990年代中国完成了以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为主导的“消费革命”,进入新一轮的“消费革命”阶段,即所谓的大众高消费阶段。由于中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大众高消费阶段主要发生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显的,即中国社会的消费主流已经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转向改善住房、汽车、计算机、通信等高级消费品的消费。
5、都进入了资本密集化生产方式的阶段
先看美国。始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美国经济结构迅速向资本密集化和规模经营的方向转变。曾经是美国经济支柱的农业、棉纺织业、木材加工业,迅速为机械制造、钢铁、汽车等重工业所代替。美国经济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一过程虽然是在一次大战前已经基本完成,但在1920~1929年电力使用的普及,以及随着以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福特生产方式在各制造业的普遍采用,使资本密集化的过程进一步加深。
再看-中-国。中国目前正处在国民经济的重型化阶段,资本品的生产即重工业的生产大大地快于消费品的生产即轻工业生产。自2000年以来,中国重工业生产速度持续高于轻工业生产3~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中比重由1998年的50.7%,上升到2004年的66.5%。经济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大大提高。
6、都经历了资产泡沫
在美国,1925年前主要是土地泡沫,1925年后主要是股市泡沫。土地泡沫开始于佛罗里达的土地投机。1920年佛罗里达出现了土地热,其后土地热不断升温,到了1926年,佛罗里达遭受严重的飓风袭击,使土地泡沫破裂。股市热持续的时间更长。从1921年开始,美国股市进入了大牛市,股价一路上扬。1925年以后,美国的股价增长进一步加速,到了1929年9月,股价达到了最高点,不到4年时间,s&p综合指数上涨了3倍。
再看-中-国。应该说中国的资产泡沫化程度不如当时的美国,但资产泡沫化的现象同样存在,只是发生的时序相反。2002年以前主要是股市泡沫,2002以后在部分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房地产泡沫。
7、都存在看内外不均衡的问题
战后,英国进入了一个长期衰退期,经济增长下降,失业人数大增,英镑大幅贬值,外债激增。这种情况下,大量黄金流入美国。当时英国是黄金的储备大国,英镑仍然是国际通用货币。这时的美国尚不想以美元取代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国为了支持英镑,抑制黄金流入,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降低美元利率。
虽然原因不同,当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当年美国类似问题。由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的增长,以及一些国际游资到中国寻找投机机会,大量美元流入国内,央行被动投放人民币。同时,央行也不得采取低利率政策,担心进一步刺激境外游资流入中国,将会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
问题是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会不会重复80年前美国经济所经历的大萧条的故事。
二、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风险运行期
初步判断,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进入较大幅度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1、变化中的'三大长期因素
应该看到目前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l)低成本的劳动力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的资本密集化程度的提高,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十分明显。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同时,劳动力市场价格趋于上升。近两年在局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就反映了这种情况。另外,目前国家积极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如劳动保障制度,也会提升劳动力的实际价格。
(2)制度变迁或体制转轨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在递减。
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基础。这是一个自然成长的发育成熟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今后可能很难再有由于体制性约束的放松,而突然爆发出来的对经济增长刺激的势能。
(3)高储蓄。
储蓄倾向高是中国人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新加坡也曾经出现过这种类似现象。中国目前的国民储蓄率高达46%,日本人储蓄率最高的也不到40%。2004年,中国人的平均边际储蓄率高达80%。高储蓄结果支持高投资,高投资带动高增长。应该说,高储蓄目前仍然是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储蓄倾向的代际变化十分明显。有学者研究日本、台湾都经历由于收入主体的代际变化,而产生的储蓄倾向大幅度地降低。有专家预测,2015年以后,中国将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理性行为是负储蓄或零储蓄。因此,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未来10年内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很可能将从目前的高位急速掉下来。
2、生产方式变化使经济波动不可避免
前面讲过,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资本密集化叹者说是资本深化的过程。资本密集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好处十分明显,但是,其结果是资本结构更加复杂,由最终投入到最终销售的生产过程更加延长(现代化经济特点就是“用商品生产商品”)。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更加“迂回”了,即所谓的“迂回生产”,更加间接了,更加跨期了,当前的生产决定于未来的消费。这样就使得经济波动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种常态特征,是必不可免的。其原因有:
第一,由于资本结构的复杂化和生产过程的延长化,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异常复杂。实现生产与、消费平衡、供给与需求平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市场信号没有由于人为的干预而失真,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状况会是一种常态特征。这是因为当前的市场信号也不可能完全反映未来的市场供求关系。期货市场只能起到一定的平抑和调节当前供需与未来供需的作用。
第二,企业家的有限理性,也决定了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说,无论企业家有多么精明,也不可能预知未来,存在着哈耶克所说的“不可救药的无知’。企业家的失算,特别是“集体失算”,也使经济波动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第三,目前中国要素市场的价格信号扭曲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主要是资金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利率、地价不能真正反映其供求状况,这就更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首先,要承认和适应经济波动。经济波动与现代市场经济与生俱来。要想搞市场经济就要接受或者说要承受经济波动。其次,要看到经济波动的正面作用。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优胜劣汰”,而“优胜劣汰”作用只能在经济波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经济波动自动清除机制。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是经济波动(fluctuation)演变成为经济周期(cycle),不能接受繁荣后的萧条,不能接受80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事情。在什么条件下,经济波动就会演变成为经济周期,按照米塞斯--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就是,当出现了信用扩张过度的情况,经济波动就会演变成为经济周期。
3、货币信用扩张因素
当前中国政策界、学术界普遍都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现代货币主义的说法,即通货膨胀即信用膨胀,等于普遍的物价上涨,通货紧缩即信用紧缩,等于普遍的物价下降。但是,近年来美国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提出,货币信用扩张与收缩不一定反映在物价水平上,特别是消费品价格上,如cpi、rpi。因为货币信用扩张还可以表现为:
第一,资产价格的上涨。如股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80年前的美国经济就是如此。当今的中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种情况,目前主要是表现在房地产市场上。
第二,使社会资源更多地流入资本品生产部门(重工业)。因为资金更加廉价了,但是资本品的价格上涨不一定能够传递到最终消费品上,有可能发生消费品价格与资本品价格倒挂的情况。近两年中国的资本品价格上涨很快,2003年平均上涨了2.2%,2004年平均上涨了5.6%,而同期商品零售价格增长幅度很小,2003年还是下降的,2004年只上涨了1.3个百分点。
第三,要考虑“囤积货币”。在货币作为交易手段的情况下,货币与价格的确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货币不仅是交易手段。在中国目前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货币还是个人财富的存在形式。如果货币流出银行系统,成为人们的手持现金,就不会影响物价,如果囤积的货币存在银行,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还会进一步放大信用扩张程度,货币在银行系统自我循环。
总之,判断目前中国经济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抑或通货紧缩,不能只看cpi,还要看货币量。具体地说是实际货币余额(实际货币余额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货币)。如果实际货币余额增长长时期地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就要十分警惕了,说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用扩张。
以此标准判断,中国目前是否存在着信用膨胀的情况?长期以来,中国的实际货币余额持续大幅度地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的幅度在3%~10%之间,m2比gdp超过了1:18。这一比值可能是世界各经济大国中最高的了。如果单从这一指标看,目前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着信用膨胀。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过程尚未完成(如征地实际上就是一种货币化的过程),部分货币存量被这一因素所抵消,但即使如此实际货币余额存量也是太大了。特别是其中一部分货币存量实际上是用于稀释银行系统的呆坏账。中国的金融系统存在着系统风险。
4、中国经济“患了高增长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从1978到2004年27年间,只有3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平均增长速度在9%以上。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这样的高增长。日本保持9%的高增长只有19年(1955~1973),在当时已经算奇迹了。以后10年的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高只有6.1%。美国经济自南北战争后到大萧条前的平均增长速度不到5%。这一阶段美国完成了“超英”转折,取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无论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看,还是根据康德拉耶夫长波理论,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还继续保持8%~9%的高增长可能性是不大的。
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能否承受中速增长,也就是说年均增长率在4%~7%之间。如果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中速增长,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方方面面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矛盾就尖锐化了,政府就不得不再用尽各种办法刺激经济,这样中国经济实际上就是患了“高增长病”。大繁荣后就是大萧条,经济波动就会演化为经济周期。
三、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经过了25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到了高风险期,控制风险和及时化解风险,应该成为中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旨。
第一,逐步降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目标的控制底线,要允许经济增长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第一步将经济增长的“靶向”目标下调到7%,最终下调到5%。要让中国的企业及金融系统逐渐适应中速增长。同时,通过下调经济增长的“靶向”目标,使中国经济系统中各种结构性的矛盾逐步得到释放,避免出现在高经济增长的掩盖下,使各种结构性的矛盾逐步积累,最终演变成为类似于1929年的大萧条。
第二,要特别防范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尽快建立起健康、运行稳定的金融体系。
第三,按中国银行系统的资产比例如20%~30%,保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国际经验证明,中央银行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在发生金融危机时,能够履行最后贷款人责任的重要保证。
工程运输安全文明管理承诺书
(工程名称)将根据某某市《市政府关于印发宜兴市工程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宜政发[2015]53号)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本工程项目的工程运输安全文明工作,并保证以下承诺:
1、本工程项目的工程运输,保证使用专业运输企业的车辆,专业生产企业的散装水泥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自备工程运输车辆。
2、本工程项目在发包工程运输业务时,保证同时与工程运输承运单位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约定双方交通安全责任,落实交通安全措施,到公安交管和城-管等部门办理核准证、准运证和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证等有效证件。无上述证件不予签订工程运输承运合同
3、在日常运输管理中,主动做好对工程运输承运单位安全文明管理的检查,保证工程车辆冲洗干净后出大门,保证工程车辆在工地出入时的安全看管,按规定设置有关交通警示标志,禁止无证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的依法监管,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4、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交通安全事故的相关调查工作。
5、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将愿意接受建设主管部门在文明工地评比、企业综合考评、安全生产许可证重新评估和暂停企业参加政府工程投标资格等方面的处理。
承诺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盖章): 法定代理人
施工单位名称(盖章): 项目负责人
二〇一〇年 月 日
【安全运输承诺书】相关文章:
运输安全承诺书02-14
道路运输安全承诺书01-10
运输单位安全承诺书02-14
运输安全生产承诺书02-14
运输安全承诺书范文02-14
运输公司安全承诺书02-14
运输企业安全承诺书02-14
渣土运输安全承诺书02-14
个人运输安全承诺书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