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诸葛亮北伐几次
六次北伐;诸葛亮指挥过五次北伐。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首先在刘备活着时,诸葛亮百战百胜,打下了偌大的蜀国,使刘备免于逃亡之苦。可是在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就很少有像样的胜仗,前后判若两人,这也是有人认为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差的原因。大家知道本来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刘禅就更没心情吃喝玩乐了。南宋皇帝赵构为何在关键时刻让岳飞撤军,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一旦北伐成功,其威望将势不可挡(黄袍加身),这严重威胁赵构的皇权。
诸葛亮被徐庶推荐给刘备后,他必须得先熟悉军队,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其次得顾及朋友的面子,不能刚去就出风头,等到徐庶被-迫离开后,他才真正接手指挥战斗。赤壁之战是周瑜和诸葛亮的成名战,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首先要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因素:
一、天时
第一次北伐的时间是在公元227年,由于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继位(曹操早死了),魏国处于混乱。“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出自《三国志》,用声东击西之计,收复了三郡。然后同年孙权北伐,与诸葛亮几乎同时,由此可见这个时机把握的很好。当时赵云还在,南方孟获又归顺蜀国,诸葛亮没有内忧和刘禅干扰,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二、地利
蜀国地势险要,不需要太多兵力驻守,可以抽出多余兵力用于进攻。其实魏国自“赤壁之战”后就已经退出争霸舞台了,后期多数处于防守方。
魏国:总兵力在65万左右,西线雍凉为10万,南线荆豫10万,东线徐扬10万,中部洛阳15万(其中10万是机动兵力,用于防备诸葛亮北伐),北线20万人,防备游牧民族(让他们变得很乖)。
蜀国:总兵力在15万左右,北线汉中7万,东线永安3万,成都各据点5万。(刘禅投降时,成都最低有1万兵力,作为守城方,应付邓艾小菜一碟)
吴国:总兵力在25万左右,主要部署在长江沿线据点。20万防备魏国,5万防备蜀国。 也就是说魏蜀两国交战兵力对比是20万对11万。“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出自《晋书.宣帝本纪》
三国时期,蜀国边上南蛮,东吴边上山越,魏国边上乌丸匈奴都只有挨揍的份,可见汉民族的战力要强于少数民族,为何从隋唐开始战力急剧下降呢?我的帖子《儒家才是秦朝灭亡真凶,并支持刘邦战胜项羽》中有详细介绍。
三、人和
就因为马谡自作聪明,被魏国右将军张郃于街亭大败(此时司马懿还在荆州讨伐孙权),因失去“人和”第一次北伐失败。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不听将令的现象,斩杀马谡以正军纪。这次北伐也把刘禅吓尿了,他开始采取报复行动。
第二次北伐228年12月出散关攻陈仓,20余日未下粮尽退兵。因李严撒谎,筹集粮草不当,造成军队缺粮而导致北伐失败,被废为庶人,这是个关键人物。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也就是说他只听命于刘禅。按理说他的罪行是要斩首示众的,可是为何只罢免其官职,一定有个大人物再保他,谁比诸葛亮官职大,答案呼之欲出。
第三次北伐229年春,进攻占领阴平、武都两郡而归。两军主力没有交战,不然还得断粮。
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231年2月“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时,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看出蜀军弱点的是五子良将张郃)司马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司马懿到了现场后发现诸葛亮的军威,吓破胆了,才知道张郃说的对,魏国-军队在质量上相差蜀军很多,只能开始装病不战。司马懿后来按耐不住手下的调笑就跟诸葛亮对战了,结果被大败。“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亮使魏延赴拒,大破之,司马懿退回营防守。”当诸葛亮粮尽退军时,司马懿又派张郃去追击,结果中了埋伏,可怜的张郃大好性命就这样被他害死了。
第五次北伐234年经斜谷出五丈原,也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可惜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军。这次诸葛亮为了防止有人断他粮草(对亮有知遇之恩的刘备后代,他不忍心正面冲突),提前用了三年时间在斜谷囤积粮草(不想依赖后方,受制于人),并且在战场附近屯田(一般屯田都是在安全的腹地),就这样司马懿都不敢来骚扰,可见他害怕诸葛亮到何种程度,才有了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空城计》。
诸葛亮多次在北伐眼看要胜利的关键时刻(魏国名将夏侯惇等都死于北伐),都因粮草不足而失败,从诸葛亮所著兵书可知他很重视后勤保障,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奇怪就在这里,早不断,晚不断,关键时刻停电,这事太巧合了。刘禅不愧号称“扶不起的阿斗”(你吃喝玩乐也行,可你别帮倒忙啊),居然让邓艾的一支经过长途跋涉的偏军吓得投降了,导致姜维在前线的努力付之东流。蜀地有剑阁等险关“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派一稳重之将,就能固若金汤,如果刘禅不投降也就不会有吴国的灭亡。
罗贯中为何重视蜀国的描写,除了发扬忠义思想,还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一首《隆中对》道出其中奥妙:“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千万不要小看《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虽然在细节上为了故事更加生动,而有所改变,可大纲是和《三国志》正史一样的,甚至比它更接近于真实历史。
诸葛亮北伐简介
参战方 蜀汉、曹魏、东吴(只对曹魏发动了几次小型战役,侧面响应诸葛亮北伐)
名 称 诸葛亮北伐(诸葛伐魏)
魏 国 了解蜀国地形,大军得到战争训练
吴 国 劳民伤财,国内矛盾日渐尖锐
参战方兵力 蜀汉军8~10万、曹魏军50万、孙吴6~10万
地 点 陇西、关中
时 间 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秋
结 果 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魏国大将司马懿开始掌权
蜀 国 占领武都、阴平二郡保护汉中天险
主要指挥官 蜀汉:诸葛亮 曹魏:曹真、司马懿
战后成果 蜀国、魏国、吴国
北伐动机
1.按照诸葛亮自己于《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可看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
2.在当代有不少学者认为诸葛亮一次次北伐的最大动机是为了个人集权,只有处于北伐的战时状态,诸葛亮才有借口提调政治对手李严,并借机除去他;且只有在北伐的名义下,才能上那样的《出师表》对皇帝颐指气使,并安排自己的亲信向宠等人掌管宫廷。同时,北伐集权的过程,是诸葛亮享受特权,并牢牢抓住军队以维持自身地位的必要保证。(但百家讲坛的周思源先生直接否定了种说法)
后人对失利分析
1.陈寿对诸葛亮北伐的分析
陈寿在泰始十年向晋武帝司马炎上表时写道:“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即陈寿认为北伐失败的原因有三:1.是诸葛亮的才能擅长于治军治国,奇谋与将略则不是他的长处。2.是与之对阵之人,有的是当世的人杰,如曹真、司马懿。诸葛亮难以轻易战胜他们。3.是敌众我寡,魏国国力远胜于蜀汉,再加上以弱的一方主动进攻强者,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的确难以取胜。
2. 裴松之对诸葛亮北伐的分析
裴松之注引《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五引自袁子的说法: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3.多角度对诸葛亮北伐的分析
蜀汉在诸葛亮的率领下,屡屡以弱攻强,在国力、兵力、运力都远远不及对方的情况下,在粮草难以为继的困境中,却能与“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的司马懿等人相抗衡而不落下风。不仅如此,诸葛亮“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却能够在敌国境内“自来自去”,想攻则攻、想退则退,而魏国统帅却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下,表现得“无禽敌之意”,只能够“务自保全”,以挡住弱敌“疯狂”地进犯、以守住疆土为至高的功勋。不得不让人感慨,魏国太“谦虚”了吧?袁子更提出,假如诸葛亮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会使魏国凉、雍士卒不得解甲,中原铁骑不可释鞍,庙堂群臣不敢忘“守土抗战”之责,三军将士不敢废“枕戈待旦”之令;则朝朝如临大敌,惶惶不可安生,胜负之势,亦已决矣。如此,则谁是强者,谁为弱者,还能分得清吗? 昔子产治理郑国,诸侯不敢加兵,而蜀相蹈一州之土,率巴蜀之众,虽中原岁岁狼烟,而蜀汉无烽火之忧,与其不是很像吗?
以魏军之强,本土作战,无后方之虞,有粮草为继,种种优势比于诸葛亮,若真能击败蜀军,又何必消极防御呢?大可铁骑四出,猛士陷阵,一举荡平敌寇,解魏国之忧。从来都是强国入侵,弱国防御,但曹魏除一次主动进攻外,六年之中,曹真和司马懿却不厌其烦地、小心翼翼地在誓死抗击蜀汉的入侵。如果认为这是司马懿等人不战而胜之良策,那么太小看战争了,兵法中“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云云之言,犹在耳啊!在对诸葛亮的战争中,“战术大师”司马懿失去了往昔“克日擒孟达”的果断沉着,也没有后来平定辽东的“指挥如意”,以及“赚曹爽夺兵权”时的诡诈权谋;在诸葛亮面前,他完全发挥失常,似乎难以找到对方哪怕一点的破绽,没有想出哪怕一条可以在理论上消灭对手的奇谋妙计,一切都变得循规蹈矩、如履薄冰、处处谨慎、波澜不惊。张郃提出要出奇兵包抄诸葛亮的后路,以善用偷袭著称的司马懿连想都不敢想就拒绝了;后来又鬼使神差地、不顾一切要张郃追击诸葛亮,但不想却中了埋伏害死了张郃将军。因为忍不住诸将对他“畏蜀如虎”的讽刺,他终于决定出击了。但事实证明他这一生唯一的一次与诸葛亮的正面交锋在理论乃至于实践上都是错误的,在丢下三千多具魏军尸首,和八千多件武器以后,司马懿又退回营中坚守了。从此之后坚守取代了“三十六计”变成了他唯一的选择,似乎只有坚守才是王道,主动出击就是背叛。什么兵法韬略都不管用了,抵御诸葛亮的最好办法就是:打死都不出来。不管诸葛亮如何地威逼、利诱、嘲讽、邀请,司马懿咬定了绝对不进攻的真理,这时他又是多么地明智啊。因为诸葛亮为了骗他出战几乎绞尽了脑汁。弱小的蜀国居然要想尽办法去与强国交战,而强大的魏国却在不顾一切地拒绝战斗,这种战争简直是亘古乃至日后都不会有。如果将这一段弱国屡屡入侵强国的不可思议的历史放在现代,那么有人可能就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了。
战争中从来都只是弱的一方坚守,“先为不可胜”,然后找准机会,“以待敌之可胜”,但司马懿奇迹地打破了这条规律,诸葛亮奇迹地推翻了这种逻辑。最后,司马懿坚守住了,无情的时间和命运战胜了诸葛亮,当然也许有人说:是司马懿巧妙地利用“无情的时间和命运战胜了诸葛亮”,但不管怎么说,都可以看到,诡诈的司马懿只有与“无情的时间和命运”结盟的条件下,才能战胜诸葛亮。不然的话,又能如何。所以袁子感叹: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也有人说、司马懿担心击败诸葛亮后,魏国皇帝会将他“兔死狗烹”,那么请让我们翻一下历史,司马懿在诸葛逝世后,几年之间依然备受荣宠,甚至在最关键时刻还是让他率军讨伐辽东反叛,有这么个“鸟尽弓藏”的吗?直到魏明帝驾崩后,才被政敌曹爽剥夺实权。由此可见,魏明帝在日,根本无兔死狗烹的可能。假假地想一下,以诸葛亮之才,以诸葛亮之雄心,若是换做在魏国,一道出师表,龙骧虎视、兵戈所指、澄清宇内、一统山河也不是不可能的吧。所以,对于诸葛亮的这张战争,切不可用平凡的眼光去看待,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回味的,至少是难以用成功或失败去简单概括的。
或许,后人的话真是太唠叨了,因为历史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值得去重新思考。
后人评论
是否应该北伐
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因为刘备的仁义得到了天下人赞叹拥戴,经白帝城托孤一事给诸葛亮留下了巨大的压力。诸葛亮若负之,天下人的谴责。那时候诸葛亮已经年近半百,他也等不到后主有个聪明儿子可以继承大业,他再尽心辅佐完成统一中原的愿望。所以这样一一分析来,那时候的诸葛亮心情一定非常灰暗,他已然看到蜀国败亡的必然结局,他知道先帝托付遗愿是难以完成的。这与他自比管仲乐毅的抱负相去甚远。更可怕的是,他甚至也能看到自己身败名裂的下场。此时他所唯一能做的就是北伐,就算自己死在战场,也是一位忠于汉朝的大臣,那是他在刘备死后维护自身地位和荣誉的最佳方法。由此,便有许多人认为诸葛亮北伐纯属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蜀汉利益的做法。但如果诸葛亮不发动北伐此时的蜀汉必将坐以待毙,人人自危,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比北伐失败更严重。
策略是否有误
一直以来,有不少人质疑诸葛亮的北伐策略,其中讨论最集中的就是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甚至有不少人臆断,如果诸葛亮肯听从此计,则历史将会改变。其实,现代已经很难考据诸葛亮当时的心态了,也难以论证“子午谷奇谋”是否能够成功实施。不过,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从中可以隐约看到,也许诸葛亮奇兵不出子午谷而向祁山,只是一种战略选择罢了。
当时诸葛亮对伐魏在战略方向上有两个选择:一是取陇右(雍州西部,凉州南部),二是攻关中长安等地。魏延主张袭击长安取关中(子午谷之计),诸葛亮主张出祁山取陇右。为什么诸葛亮不选择关中而选择陇西呢?魏延以及后世部分人的看法是,诸葛亮过于保守,不敢兵行险着。其实不然,蜀汉国力弱小,兵民盖中原九分之一,不可能具备一口吃掉关中的条件,即使初战攻克长安,作为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倾国之兵争夺。而关中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必然形成拉锯战,双方兵力悬殊异常,蜀军又粮运险远,难以抗衡。诸葛亮在陇右尚且总是粮尽而退,假如固守长安,而魏军切断斜谷道等地,那么蜀汉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会出现问题,更不用说在关中平原之上以区区蜀汉步兵让曹魏精锐骑兵相对抗了。而选择取陇右的战略则没有这些弱点。陇右是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曹魏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
关于陇山之险要,在东汉开国平定隗嚣割据的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公元30年东汉大军数万上陇,隗嚣部将王元塞断陇道,坚守陇坻,汉军佯攻不利撤回关中,之后隗嚣以陇右弹丸之地居然抵抗了东汉大军四年。因此陇右是北伐的首要战略目标,在诸葛亮六次用兵当中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失利原因
主观因素
自关羽失荆州被杀,刘备又大败于夷陵,蜀汉的军事实力已经远逊于曹魏。此后蜀汉虽在诸葛亮等人的指引下有一定的发展,但直到诸葛亮率军北伐时实力与曹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按照诸葛亮所说此时的蜀汉已经是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客观因素
1.诸葛亮在关中一带作战,而此地与汉中之间的道路十分险阻,使之运粮不便,浪费了更多的人力。2.蜀汉后主无能,当诸葛亮在外作战时不能给他一个稳定的后方。3.诸葛亮的自身不具备比司马懿.曹真等人更优秀军事指挥才能。按照陈寿的说法是: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两国形势
蜀汉:
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彝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而后逝世于白帝城,令蜀汉国力大减。丞相诸葛亮受托孤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恢复,同时派出陈震、邓芝出使东吴重新缔结联盟。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遂于226年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训练士兵,筹备北伐曹魏。
曹魏:
刘备亡故后,曹魏在开始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孙吴,如在公元222-223年,曹丕出动三路大军伐吴,受阻撤退;在公元224、225年曹丕又两次亲征至广陵,因无法渡江而撤军,而在与蜀汉接壤的关中、陇西等地则明显防备松懈。226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即位,当时魏朝有议论,可乘诸葛亮在汉中,一举出兵讨伐他们,曹睿亦有意,但孙资认为汉中南郑险阻,又大举兴兵必天下骚动,费力广大,于是提出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待魏国强大,蜀、吴必自降。
227年春天,诸葛亮认为北伐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将大军进驻汉中,筹备北伐曹魏。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开始五次北伐的序幕。《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第一次
子午谷之计
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据魏略记载: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楙怯而无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唾手可得。魏国聚集军队“尚二十许日”,诸葛亮大军可趁机“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便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但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定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顺利,一旦失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地,最终选择了“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确立了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于是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魏明帝曹睿乃命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前往抵御赵云。诸葛亮则亲率主力趁势向祁山发起进攻。
首战告捷
由于魏国事先无防备,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弃守郡城向东逃窜,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子脩等投降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顷刻间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陇西郡太守游楚坚决抵抗,蜀军难以攻克。曹魏“朝野恐惧”,在洛阳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率军五万前往抵抗诸葛亮,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进攻南安郡。诸葛亮也派遣马谡为前锋,到街亭设防。同时,为了防备雍州刺史郭淮从临渭出击配合张郃的进攻,于是诸葛亮命令高翔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屯驻在临渭以北、街亭以南的列柳城。
失守街亭
张郃在街亭与马谡相遇,可是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举措烦扰,又不接受王平的劝阻,不在当道之处下寨,反而上山设阵。而张郃先将蜀军包围在山上,切断其水源,后蜀军因为缺水而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街亭失守。只有王平领着千人,鸣鼓自守,而张郃又疑蜀军有伏兵,不作追击,于是王平集合分散的军队,向诸葛亮大军处撤退。街亭失守,列柳城高翔军又被郭淮攻破,高翔为避免陷入被包围的境地,于是退去。同时,赵云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蜀军丧失了有利形势,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
挥泪斩马谡
回到汉中,诸葛亮把临阵逃脱、弃士兵于不顾的马谡收狱,诸葛亮虽感可惜,但为严肃法度,
马谡
便斩杀了马谡、张休及李盛,夺取黄袭等人之兵权;陈寿之父是马谡的参军,也被连坐处以髡刑;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为马谡求情,被调回成都。王平却因有作进谏而被提拔。诸葛亮自己仍上书自贬三等,并作了自我批评,刘禅接纳,但仍以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赵云亦贬为镇军将军,但被诸葛亮大嘉赞赏他守卫之功。后来,有人曾劝诸葛亮再北伐,但诸葛亮认为要更训练士卒,令他们忘了失败之事,才可再行。曹真和张郃在蜀军撤出后,快速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曹真又认为蜀军今番进攻祁山失败,斜谷道又被赵云烧毁和大水冲蚀,下次该会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余人屯兵陈仓[1]。
二、三次
围攻陈仓
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关中兵力空虚。
曹休
于是书白其兄诸葛瑾:“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攀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遂出兵散关,包围陈仓。不过郝昭已筑陈仓城防备,诸葛亮曾派郝昭同乡靳详于城外数次游说郝昭投降,但郝昭坚决拒绝了。诸葛亮便挥军进攻陈仓城。蜀军没有以大军进攻,而是先用云梯、冲车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云梯,当云梯燃烧时,梯上的人便被烧伤,又以绳绑着石磨,掉下城墙,压毁冲车。诸葛亮便转用井阑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护士兵用土填平护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于是建起内墙,令井阑失效。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袭城中,郝昭又在城内挖下横壕沟,挡下地道。由于曹魏已经事先在陈仓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曹真派费耀等率军来救,魏明帝也召张郃前往迎击诸葛亮,此时蜀军运送粮食上发生问题,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在退师途中,成功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攻取武都、阴平
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一说陈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主力军向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蜀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蜀军顺利占领二郡。之后,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恢复诸葛亮为丞相。至冬天,诸葛亮徙府营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筑汉、乐二城,加强汉中防守。
曹魏反击
230年七月,曹魏想反客为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议案,但司空陈群认为斜谷太险阻,难以进退,于是曹真率主力军改为由子午道进发;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欲与曹真军会师汉中;郭淮、费曜等从褒斜道、陇右武威进兵,直指汉中。诸葛亮知道魏军来攻后,立即加强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表李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防卫后方。
曹军的前锋夏侯霸先大军一步,进至兴势,在曲折的谷中下营。被蜀地百姓看到,指示蜀军攻击,夏侯霸在鹿角间战斗,最后援军到达,夏侯霸才得以解围。因蜀地艰险,期间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在朝中,华歆、杨阜、王肃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曹真受诏撤退。与此同时,诸葛亮派魏延、吴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吴壹攻破费瑶(通假字,同费曜),最终取得了防守反击的胜利 。
第四次
再战祁山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蜀军。因曹魏大将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司马懿先派费曜、戴陵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则率其他兵力解救祁山。张郃则认为该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认为若分军不及合军有利,便向西推进。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其后诸葛亮在上邽打败了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了魏军的麦粮,与司马懿军在上邽之东遇上,司马懿深知蜀军劳师远袭,粮食补给困难,因而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便回军卤城。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司马懿进军卤城,但却登山掘营,与蜀军对峙,不与交战。张郃认为蜀军从远来攻,“孤军食少”,必然想要速战速决。所以应该以大军屯于此处,然后分为奇兵,包抄蜀军,截断其后路。但司马懿不采纳。魏军将领数次请战,司马懿都不准,诸将十分不满,便讥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司马懿只好派张郃攻于南围的无当监王平,由案中道进逼蜀军,自己则率众迎击诸葛亮。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光斩获魏军低级军官的首级就有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从此司马懿再不敢轻易出战。
伏击木门道
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而又收到下令北伐军撤退的召命,诸葛亮惟有引军退回。司马懿欲遣张郃追击蜀军,张郃认为“围师必阙,归师勿遏”,不赞同追击未被被打败而主动撤退的蜀军。但司马懿坚持要张郃领兵追击,张郃无奈前往追击。最后于木门道,被埋伏于高处的蜀军射中右膝,伤重病逝。
贬黜李严
之前,诸葛亮派李严督粮草时,怕出问题,于是给他三种选择,叫他便宜行事:“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后来,李严怕粮运不济,就派马忠、成藩传喻旨要诸葛亮撤军。诸葛亮回来后,反而问他:“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另一方面有向后主上表:“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欺骗刘禅说这是策略,又想推卸责任给岑述。诸葛亮经过调查,将李严的手书先后比对,发现前后不符,李严亦无话可说,被贬为庶人。
第五次
挥师渭水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在斜谷口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魏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争夺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果然,蜀军到来,但被郭淮击退。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导致功败垂成,于是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魏明帝曹睿亲自率军打败。
一次,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北,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趁机出兵进攻孟琰。结果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桥,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看到桥快架好,只好撤退了。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睿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诸葛亮明白“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只是做样而已。而司马懿却从诸葛亮派出的下战使探得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食少事烦,认为诸葛亮活不了多久。
秋风五丈原
8月,诸葛亮果然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
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乃率军袭其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令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怕是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营寨,叹曰:亮真天下奇才也。重新率军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结局
诸葛亮积劳成疾,终致自己病瘁,使蜀汉失去了复兴的中流砥柱。他临终决定以杨仪统领各军撤退,引起和杨仪有嫌隙的武将魏延不满,双方发生争斗,最后魏延失败,在逃往汉中的途中被杀,使蜀国又损失一大将。蜀汉势力从此开始大幅步衰退直至灭亡。而曹魏的司马懿因抗敌有功,开始攀上权力高峰。
北伐成就
诸葛亮共五次北伐,仅攻夺了魏国土地两郡,除魏延入西羌和第四次北伐大破司马两役外,没有其它大规模歼敌的记录。但北伐对激励了蜀国上下的发展,抑制魏国的进一步扩张却有着积极的影响。
是否失败
从《出师表》诸葛亮所提出:“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看来,北伐战争无疑是失败,而从其实际战果看也并未对魏国造成很大的伤害,除第一次北伐之后魏军派大军常驻西北外未曾增派大军御蜀,而蜀军自己却疲于征战,虽然未对自身造成损害,然其战略谋划之失误可见一般,并且多次攻伐虽牵制部分魏军,同时也加大了魏军的警戒,之后司马懿的屯田的政策也成为魏军抵御蜀军进攻与讨伐蜀国的经济基础。从整体而言,北伐这个战略本身并无失误,然而由诸葛亮实施时却出现许多战略错误,如长期与魏军对峙,运量不济等,进攻目标选择上前后混乱毫无焦点,甚至从未进逼过西北最为富庶的长安,反而着眼于其他较为的荒凉地区。所以总体来说北伐是完全失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虽然相对于魏军获得了更多的战术胜利,然而整体战略落后许多,后人评价多以魏军不和诸葛亮应战来赞誉其才华,然而须知战争不是一味的进攻敌方军队,而是以战略目标为第一位,魏军御敌旨在使其退军,不与其应战是战略方针,在司马懿和诸葛亮第一次交火前就已定下,后来蜀军大败魏军并不是其固守的原因,若没有此次战斗胜利,魏军依然会固守,而诸葛亮除此就再也无丰硕的战果,难道就以此一次战斗就可以认为诸葛亮是神人吗?难道就以魏军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来批评司马懿无能吗?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相关文章:
反思月考失败的原因06-21
求职失败的几个常见原因12-05
面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2-06
自荐信失败原因05-26
考研调剂失败的常见原因06-24
英国留学申请失败的原因06-20
质量管理失败的原因08-16
拉赞助失败原因报告06-22
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