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青海能源发展公司实习报告
抓住西部大开发契机,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能源发展调研报告
一.青海省基本情况调查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与四川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接壤。全省土地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占约占全国面积的7.5%,在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排第四位。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青海人口518.16万人,是西部地区人口最少的两个省(区)份之一。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2%。
(一) 国民经济发展特点
青海省经济特点是:地域面积大,但人口少;资源蕴藏丰富、但经济落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与内地交流形式还处于初级的物质流通阶段;同时省内资源分布不均匀,开采业比重偏大,资源的原始转移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自我发展速度缓慢。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财政政策的推动下,青海省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
“九五”是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综合实力增强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分别比“七五”、“八五”增速提高3.6和1.2个百分点。从1997年起连续四年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了近20年增速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见表1。
表1 青海省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单位:元/人
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注:按当年的实际价格
虽然近几年青海省各方面变化很大,但由于经济长期低速增长、生产和消费起点低、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使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难以快速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城镇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农村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
(二)经济结构特点
青海省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以传统的基础产业为主,还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结构层次较低。农牧业比重高于全国的相应比重,基本上处于小农经济和游牧状态,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开发型工业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大量的初级能源和原材料产品进入市场,因此,主导功能不明显,关联效应较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弱;现代意义的第三产业比重很小,交通、通讯、商储服务等传统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更是落后。
近几年青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23.5%,39.6%,36.9%;2000年分别为14.6%,43%,42.4%。
“九五”期间,青海省第一产业增长速度以较低水平缓慢增长,2000年出现了负增长。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第二产业增长以较高水平8—13%的速度波动增长,其中,工业以7—10%的适中速度增长,建筑业以16—27%的较高速度增长。
第三产业以较高水平8—12%的平稳速度增长,而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青海省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0%以上,其中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用电量又占工业用电的80%左右,说明基础工业和重工业比重很大,如青海铝厂、西宁钢厂等,这些行业产品和市场易受国内和国际金属价格的影响,竞争相当激烈,同时也是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行业。
二.青海省目前能源发展水平
(一)能源资源及开发程度
水能资源 青海省是三江源头,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08条,理论蕴藏量达2537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3.5%和西北地区的27.8%,在国内居第5位,名列西北五省(区)之首。50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站址共有185处,装机容量2376万千瓦,见表2。
按河流分:黄河干流在青海境内全长1983公里,可建电站25座,装机容量可达1937万千瓦。其中龙羊峡以下河段资源集中,坝址条件优越,离负荷中心近,可建大中型电站13座,装机1316万千瓦,平均发电量为371亿千瓦时;龙羊峡以上河段可建大中型电站12座, 装机600多万千瓦;。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型水电站有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3座,待建的有拉西瓦、积石峡、寺沟峡3座,拟建的中型水电站有7座。
表2 青海省水能可开发情况 可开发水电站(座)
大型电站:
25万千瓦以上中型电站:
2.5—25万千瓦小型电站:
0.5—2.5万千瓦83
煤炭资源 青海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北缘、昆仑山、唐古拉山、积石山地区,预测远景储量380.42亿吨,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46.06亿吨。煤质大多数为低磷、低硫、低灰、高热的优质煤炭。
石油、天然气资源 青海省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聚集在柴达木盆地,储量丰富,前景良好。 目前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8亿吨,天然气储量1575亿立方米。天然气气田集中,丰度高,埋藏浅,气质好,为全国四大气田之一。
太阳能资源 青海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太阳日照时数长,日光透过率高,全年日照时数2500—3650小时,年均日照率达60—80%,年接受太阳能折合标准煤1623亿吨,合电量360亿千瓦时。
风能资源 按“中国风能区划标准”,青海省属“风能较丰富区”。全省9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全年可利用风能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可用风能密度在60—100瓦/平方米以上。年风能资源理论值折合标准煤7854万吨,相当于电能1745亿千瓦时。
(二)能源工业和一次能源生产
青海省国民经济基础一直十分薄弱,工农业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低下,能源蕴藏量丰富但就地消费量少,大部分能源资源直接运往外省,难以使省内能源工业迅速发展。近十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资源由直接外输型逐渐转为深加工型,省内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也随之提高。
电力工业 其特点:水电资源丰富,是“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但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电源布局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
2000年底青海省发电机组容量395万千瓦,其中水电占总装机容量的79%,火电占21%。青海省拥有330和110千伏线路4457公里。2000年全省发电量133.78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占80.5%,火电占19.5%。
青海省电网是西北电网的一部分,是青海省的主力电网,33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的覆盖率为36%,用电量占全省的90%以上。青海电网不同其他省市,分为三部分:青海电网,海西中部电网,和其他小电网及独立电网。青海电网共有大、中型发电厂6座,总装机355.15万千瓦,其中火电厂3座,装机64.9万千瓦,水电厂3座,装机290.25万千瓦,水、火电装机比例为81.7%和18.3%。330和110千伏线路 长4024公里。青海电网覆盖面积14万平方公里,用电人口约332万人,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20%和总人口的65.5%。2000年,青海电网最大用电负荷138.65万千瓦,年用电量98.4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7097小时。
海西中部电网共有发电厂6座,总装机12.2万千瓦,其中火电厂2座,装机3.6万千瓦;水电厂3座,装机6.1万千瓦;燃气电厂1座,装机2.5万千瓦。110千伏送电线路164.6公里,35千伏送电线路247公里。2000年该电网电量约为3亿千瓦时,最大供电负荷约为5万千瓦。
其他地区小电网。包括海西西部地区、果洛大部分地区及其他孤立运行的小电网,这些地区电网多为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用电水平较低,尤其冬季小水电停运,供电状况更差。石油天然气工业 青海省石油天然气特点是储量丰富,前景良好,但探明程度低。石油天然气资源自用量很少。目前青海省石油年开采能力已达到397万吨;石油年加工能力27万吨。2000年,天然原油产量200万吨,天然气3.9亿立方米,加工原油62万吨。西气东输的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建设已列入国家和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
煤炭工业 目前,青海省初步形成了以大通、热水等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为骨干及一批州、县、乡煤矿组成的煤炭工业布局。2000年,全省共有矿井111处,生产能力338万吨,原煤产量222万吨,当年从省外购进300万吨。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青海省可再生能源特点是地属风能和太阳能丰富区,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了浅山地区和沙区农户因炊事、采暖破坏自然植被的现象,太阳能采暖温热利用和光电利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作方式。
截止2000年底,青海省已建成风—光互补电站6座,合计光电功率1316WP,风机功率3600W;太阳能光伏电站9座,光电功率21406WP;太阳能电池42WP,太阳能热水器0.65万平方米,太阳房19.53万平方米,太阳灶3.5万台,解决了部分边远地区的生活照明问题,受到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从表3可以看出1990-2000年青海省一次能源生产的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这十年间,能源生产年均增长速度是4.46%, 前五年由于青海省经济发展刚起步,能源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后几年内地经济繁荣,特别需要优质能源的供应,同时青海省经济有了增长,能源需求供应速度加快。
青海省能源生产发展特点:由于煤炭资源储量的有限和关停小煤窑政策的实施,是煤炭生产能源比例中逐年下降,2000年下降幅度增大;原油比例自1995年以后基本保持在30.5%左右,原油产量稳步增长;天然气产量近几年骤然增长,但所占比例仍然比较小; 水电的比重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居很大比重,几乎占一半,但水利的枯丰期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已影响到能源生产结构,1995年-1999年西部大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对青海省水利发电影响很大,这段期间水电所占能源生产比重降为40%左右。
表3 青海省一次能源生产及结构 1990 1995 1999 2000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606.5571.6能源生产总量构成 (%) 其中:原煤29.7原油30.4天然气1.4水电风电38.5年均增长率
(三)能源消费
青海省能源消费特点:一是除部分煤炭需从外省调入外,其他都当地加工和利用。“八五”和“九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快于能源生产速度,为5.93%。能源消费状况与能源生产状况大致相同,以水电为主,水电约占能源消费结构45%左右,水电消费量每年呈递增趋势;煤炭调入量逐年增加,主要是终端煤炭消费增加;原油消费比重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从1995年呈上升趋势,由于青海省原油当地加工能力和消费有限,约40%的原油直接运往外省,是资源原始输送的主要产品之一;天然气消费也存在同样问题,随着格尔木和西宁燃气电厂的投产发电,会使天然气消费迅速增长,见表4。
二是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不足为全国平均水平80%。青海省除几个大城市和工业区外,广大农村和大部分城镇、乡镇由于收入水平低,仍然使用大量的非商品能源。大量地砍树毁林、烧草炊事和其他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使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水土流失面积达一半以上,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表4 青海省能源消费构成 1990 1995 1999 2000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606.5571.6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504.4687.7能源消费总量构成 (%) 其中:原煤41.630.2
原油8.419.0
天然气1.14.8
水电风电48.846.0
年均增长率
三.青海省主要能源问题分析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相继实施的西点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及南水北调四项重大的基础设施性工程,都与青海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使青海省一如既往地为国家经济实施资源优势,又能利用国家项目迅速发展本省经济,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根据国家对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决策,冷静、科学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青海省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1。选择何种发展模式是青海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一般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传统模式有: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模式,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重复传统工业化模式,继续扩大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依靠规模的扩张使经济增长,以实现与东部地区的分工,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梯度。青海省过去就是采用扩大自然资源开发的模式来发展经济的,随着国民经济的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供给过剩已延伸到能源、原材料和其他资源性产品,资源消费政策的变化及运输成本的限制,大规模的开采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负重,也使青海这个资源省区的传统优势逐步丧失。随着沿海地区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和一些矿物产品,及核电站的建立,将导致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原来设想从青海省向外输电或输气将会受到影响,资源优势下降不仅不能促进和优化经济发展,反而会成为新的债务包袱。
2。如何看待能源外输与内需,须用长远眼光。
凭借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青海经济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和配制,特别是优质能源, 如何解决能源资源外输和内需矛盾,对青海省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青海现有基础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多为国有的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技术水平落后,普遍开工不足;经济的长期低速发展,使居民收入不高,难以刺激社会购买力;广大农牧民生产和生活处于温饱阶段,自种自收,自养自用,对商品的要求只限于一般生活日用品。这些现象使青海省经济一直处于低谷时期,以增大能源外输量维护经济活动。随着国家四大工程在西部的开发,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可以救活省内一些基础产业和相关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扩大了能源内需和其他商品流通市场,激活经济,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解决能源外输与内需的矛盾的根本在于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而不是再建和新建一般性产业项目,有些项目只有短期效益,很容易面临严重过剩,投资无效益,造成资金、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3。经济发展速度、资源开发程度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 青海省地处三江源头,也是全国生态破坏最为严重的省份,青海森林覆盖率只有0.3%。近几年青海省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牺牲生态效益而得到的工农业发展支撑的。
如何解决既要保护源头水质不受污染,又要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建设和开发能源工程,如何面对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草原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水生态失调,沙尘暴频率剧增,波及范围增大等诸多治理问题,青海省启动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和建设工程,同时还要保持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目前青海省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大幅度升级,要达到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只能依靠基础产业扩大规模和开发资源,以“量”取胜,大规模过度开发资源一方面提高了生态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一旦资源开发处理不当,保护不力,就可能带来新的一轮生态环境破坏和更大范围的资源破坏。
目前实施的“边开发、边治理”政策是否可持续,资源破坏的代价超过了资源开发的收益,环境污染的速度高于环境治理的速度,形成难以恢复的局面。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要使三者的效益相结合,不可追求单方面的高效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适当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对自然资源有影响的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发替代产业,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在生态环境破坏程度高的地区,是否象“退耕还林(草)”政策那样,封住资源,或有节制地开采资源,把恢复植被和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使经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4。打破区域界线,充分开发黄河水电资源。
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河源在青海省,是黄河干流的流径的第一个省份,境内1983公里,这里山高谷深,河道窄,移民搬迁少,淹没损失小,工程造价低,工期短,见效快。从龙羊峡到公伯峡270多公里的黄河段是修建大中型水电站的“富矿区”。还有湟水河等黄河支流上能建中、小型水电站10多座。这些水电站的建成,可以推动青海省工业和农牧业的综合发展,加快了农牧区电网改造的速度,推动了“村村通”工程,改善了农牧民生活的质量。
黄河干流流径的甘肃、宁夏,内蒙和陕西等地区也是相对贫穷和落后的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省份,青海是个水电资源大省,但是自身财力有限,联合陕、甘、宁等下游省区,共同开发黄河上游丰富的水电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如青海境内的李家峡水电站是由陕、甘、宁、青四省区联合开发建成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5台40万千瓦的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4年多来,年均发电量达59亿千瓦时。联合的力量缩短了水电站的建设周期,投资建设的四省区也及时受益。区域间合作需要面临如何共同开发和利用资源、如何分配利益和分担风险、还有开采权和资源税所属、及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只有解决好,才能使水资源充分利用,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
西部水电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实施,打破了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打破了区域划分和行政垄断,拥有水资源的省份联合起来,为缺能地区提供清洁的能源,从而获得共同利益,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西电东送”的北、中、南三条通道,其中以黄河上游为起点,经宁夏、陕北向华北地区送电,构成“西电东送”的北路通道。随着黄河上游水电滚动开发的实施,西北电网的电力容量和调峰能力将有很大地提高,不仅能够满足西北电网运行的需求,还有能力向外输送调峰电力,更好地实施“西电东送”计划。
5。如何以交通为枢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青海省地大人稀,经济相对落后,资源和物质交流缓慢,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青藏铁路的贯通使青海成为西藏地区连接内地货物和人群流动的集散地,能源消费的调入调出量增大,带动了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成为西南和西北、西部与内地连接的主要通道。对兰青铁路、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电气化改造,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连接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的出省公路通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加上西北电网与华北电网相连,输送天然气的管线的延伸,将西部优质资源带往内地,用沿海地区先进设备和产品发展西部,对促进全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执笔人:苏争鸣)
【青海能源发展公司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公益宣传口号10-26
新能源专业实习报告(通用5篇)11-27
新能源都有哪些专业发展前景如何08-23
公司实习报告06-23
公司实习报告06-15
新能源公司企业标语03-24
祝愿公司发展的句子01-18
与公司共发展的名言12-28
公司未来发展建议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