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鱼的语录
小鱼出水圆纹见。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龟堂晚兴》
宋·陆游《龟堂晚兴》。本句大意是:一尾小鱼倏然跃出水面,圆圆的水纹在水面扩散。小小的鱼儿,轻轻地跳跃;细细的波纹,圆圆地扩散。一句七字,绘出了一幅小巧清丽的景观,而诗人的闲适亦可想见。
放长线,钓大鱼。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放长长的鱼线,才能钓到大鱼。在生活实践中我们知道:钓鱼线短,只能钓到游到岸边的小鱼;钓鱼线放得长长的,才能钓到游在深水中的大鱼。以此理推广到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中去,也十分恰切。那就是发现敌人的蛛丝马迹,不要惊动它,静观待变;也可设置诱饵,在敌人身边安插间谍,一旦时机成熟,一举将敌人擒获或全歼。~说明对敌斗争应讲究策略,不可鲁莽行事,急功近利,应该有耐心,捕捉机会,一举成功。也用以比喻目光远大,打算长远,以求获得更大的利益。此名句是由《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借(jiè即犍牛)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梅,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面大鱼食之,牵巨钩馅没而下,鸳扬而奋鬓”一段文字演化而来。
文学是鱼上的香菜。 ——原名张辛,华裔女作家 六六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劝学》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虫:蛆虫。蠢(dù杜):此指虫子。这两句大意是:肉腐烂了就会生蛆,鱼干枯了也会生虫。荀子是以~作比喻,说明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它各自发生的原因,一个人享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也是依据各自的品德高下来决定的,因此君子应当善于选择良师益友,远邪近正,加强修身立德的锻炼。这两句可用以说明:坏事情的发生必有其发生的条件,应当检查,反思,多从自身去寻找原因。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鱼藻》 鱼的名言
《诗经·鱼藻》。藻:水草。蒲:水生植物,其茎叶可以制席。这两句大意是:鱼性喜爱藻、蒲,常常隐藏在水藻下面,依傍于蒲草之间。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写到鱼的篇什之一,写的是鱼的静态,说明水中有藻、有蒲的地方,下面往往隐藏有鱼。这两句在原诗中有比喻之意。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方:正。俎(zǔ祖):切肉的砧板。这两句大意是:人家现在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鱼和肉。公元前二0六年,项羽在鸿门举行宴会,要杀掉刘邦。席间,刘邦以解手为名离开大帐,想趁机逃走,但又觉得不辞而别太失礼,有点犹豫.参乘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何辞为?”刘邦觉得有理,留张良与项羽周旋,自己抄小路逃回大营。从此,楚汉战争的序幕拉开了。此句在写作上采用比喻与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当时严峻、危急的形势,反映了刘、项两人军事力量前悬殊,十分生动形象而又没有直说,可谓典型的文学语言。
鲍鱼兰芷,不同箧而藏。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指武》
汉·刘向《说苑·指武》。鲍鱼:咸鱼。兰芷:香草。箧(qiè妾):箱子。这两句大意是:腥臭的咸鱼和芳香的`兰芷,应藏置于不同的箱子里。这两句以腥臭与芳香不可同器共存为喻,说明好人、坏人,贤良、奸佞……不能在一起共事,因为他们像冰炭、寒暑一样不能相容,不可共时。《韩诗外传》所说“鲍鱼不与兰茞同笥而藏”与~意同。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外物》
战国·庄子《庄子·外物》。荃(quán全):通“筌”,即鱼笱,一种捕鱼器,为长形竹笼,入口处用细竹篾编织,竹的尖端向内.鱼能人而不能出。本句大意是:捉到鱼后便忘了鱼笱。现在多用这句话形容或讽刺有些人忘恩负义,在别人的帮助下达到了某种目的,便忘了甚至反过来损害别人。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庚桑楚》
战国·庄周《庄子·庚桑楚》。厌:厌恶,引申为“嫌”。这两句大意是:鸟兽不嫌山高,鱼鳖不嫌水深。战国·庄周《庄子》的原文是:“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其本意是告诉人们:巨兽离山,不免遭到罗网;大鱼失水,蝼蚁也能侵害。鸟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都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以保护自己,所以人也应该有一个“不厌深眇”的藏身之地。按照庄周的理解,这个藏身之地就是隐遁于山林之间。这个意思本不足取,现在可以反其意而用之,以~比喻人也应该寻找一个适合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以便发挥才智,干出一番事业来。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钓舟。 ——晚唐女诗人 鱼玄机 《江边柳》 鱼名言
唐·鱼玄机《江边柳》。这两句的大意是:江边的柳树老根深入水下像是藏着鱼洞,低垂的柳枝轻拂水面,仿佛可以系住钓船。柳生江边,其“根”其“枝”无不与江水相关,故以“鱼窟”、“钓舟”陪衬,使读者似乎看到在柳枝低垂的江边,依稀掩映着渔舟,在水下柳根盘屈处,仿佛有鱼群出没,给江边的老柳平添了许多生机。衬托手法可以借鉴。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唐代诗人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鳌(aó敖):传说海中的大龟,也有说是大鳖。这两句大意是:海中的巨龟,黑色的龟背把天空都映黑了;浪里的大鱼,鱼眼送出的红光把海涛都射红了。诗人没有正面实写海波海浪,而是虚构了两样奇异的动物,它们的黑背映蓝天,红光射碧波,四种颜色映衬变幻,构成一幅巨大的光怪陆离的图画,令人惊心动魄,从而表现出诗人对朋友跨海归国的担心,表现出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这两句利用色彩本身的审美特性来表情达意,富于创造性。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唐代诗人 沈佺期 《钓竿篇》
唐·沈佺期《钓竿篇》。这两句大意是:在溪边垂钓,溪水清澈透明,人影和天空一起倒映入水中,似乎人是坐在天上,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清晰可见,仿佛是悬在镜子之中。作者观察细致,想象新奇,描写得也很生动。可用来表现溪水或江河湖泊的澄澈透明的特点。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唐代诗人 钱起 《江行无题》
唐·钱起《江行无题》。这两句大意是:一夜山雨使江水猛涨,鱼儿高兴得满江乱跳。诗句写江行所见:一夜山雨滂沱,晓来一看,江水涨了很多;因江水猛涨,鱼儿满江跳跃,此起彼落,煞是好看。江涨鱼跃,充满着生机勃勃的野趣。
白雾鱼龙气,黑云牛马形。 ——唐代诗人 孟云卿 《汴河阻风》 鱼的名言
唐·孟云卿《汴河阻风》。这两句大意是:白雾蒙蒙,似有鱼龙的气息;黑云重量,变幻出牛马的形状。见河上白雾,觉得有鱼龙之气;见黑云变幻,似见牛马之形,富有想象力。前句可用写雾,后旬可用来写云。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唐代诗人 方干 《新月》
唐·方干《新月》。钓:此指钓钩。这两句大意是: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潭中的鱼疑是钓钩垂落惊而潜逃,云中的雁以为弯弓待射怯而远飞。从新月的形象生发出如钩似弓的联想,又设想鱼雁惧钩怕弓的惊怯心理,极写新月的弯曲之状。诗句含蓄幽默,意趣横生。不仅可用以描写新月,这种生动风趣的笔法也值得学习。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代诗人 杜甫 《水槛遣兴二首》
唐·杜甫《水槛遣兴二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细雨落进江河,泛起一个个水泡,鱼儿摇曳着浮出了水面;燕子借着轻风,身子倾斜着飞行。一写水中,一写岸上,作者善于缘情体物,把鱼儿、燕子在微风细雨中活动的景象捕捉住,写得天然工巧,不见刻削痕迹。叶梦得在《石林诗话》里说:“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唐代诗人 储光羲 《钓鱼湾》
唐·储光羲《钓鱼湾》。这两句大意是:潭水清澈得一眼即可望见其底,因而使人产生水浅的错觉;荷花覆盖着整个水面,见到荷花摆动,方知水中的鱼群被惊散了。两句写潭水清澈,荷花密集,鱼群媳戏的情景。以“水浅”来表现“潭清”.以“荷动”来表现“鱼散”,状物的手法很巧妙。“疑”和“知”两个矛盾的动词却把主观感觉同客观现象有机地统一起来了。可用来描写清澄的潭水,抒发闲适的心情。
吹波浮还没,竞食糟糠余。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陆瑁养鱼池》
【写鱼的语录】相关文章:
写动物的作文:鱼08-06
关于写鱼的作文12-28
鱼语录素材整理03-14
写事作文:抓鱼06-27
当鱼爱上风经典爱情语录06-29
北漂鱼经典语录05-13
《幸福鱼面颊》的经典语录07-15
写动物的作文:钓鱼,又放鱼08-06
写关于捉鱼的作文范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