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感悟
今天中午抽空看了央视《我读经典》系列的一至四集,补充了一点常识,把觉得有道理的做了摘录。喜欢央视的讲坛,并不是因为它里头讲得东西每次都很好,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是民族历史文化通往社会大众的桥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翻阅从前的古籍,而且直接去读还不一定懂,所以感谢讲坛上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以通俗的语言传递给大众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每个人自己去感悟,听了他们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解读,我们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真正领悟古典文籍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道理,加上自己多年的生活经历,会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感悟,这样很好。现在看得东西多了,有时候听听讲座的效果并不比眼睛看的要差,与讲坛一同成长,能开阔视野,真的碰到感兴趣的,就会拿起书本,精读相关内容。虽然主讲人的观点有时候不能认同,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百家之长,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
前四集的主讲人分别是易中天、钱文忠、王立群、孙丹林,讲的内容是诸子百家、大学中庸、孟子和老子。虽然讲得很概括,但对于我来说还是得摘抄几句,好好领会。
一、读书是为了获得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从哪里来,从人生体验来,人生体验从哪里来,从每个人的生活来,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每个人都只有一种体验,每个人的人生都必须自己去体验,每个人的人生智慧也必须自己去获得,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易中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荀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
二、 钱文忠老师从小接触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残缺本里头的《大学》和《中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中庸之道,不意味着保守,它提醒身处竞争的人们必须有节(节制)取中(中和)。
在世界上,有必须用一生时间阅读和理解的书籍,这类书籍就叫经典。——钱文忠
三、王立群老师的求学经历比较坎坷,但最终还是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从高中直升研究生。《孟子》主要说了三个方面:人性善、仁政、强势人格。他主要讲了强势人格的三个方面:自强不息,自己去奋斗,找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坚守本心,抗拒社会的.改变和自身的异化;包容化育,面对不公,莞尔一笑。经典是人生经历和经典相碰撞时产生的感悟。自强不息内化为一个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坚持,同时化为一个人不显山露水的一副傲骨。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很容易迷失了自我,放弃了最初的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经典不能赐予你直接需要的东西,而是指引你行走的方向。——王立群
强势人格是内在的傲骨,而不是外在的傲气。——王立群
自强,不仅是超越别人,更应该是超越自己;不息,不仅是指在逆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漫长的人生中坚持不变的信念。——王立群
圣人不在经典之中,而是活在千万普通百姓之中。——王立群
四、无为而无不为。怀着一颗沉静的心,走向老子,知足常乐。读懂老子非常不容易,《道德经》面向的读者是社会的高级层面的,我确定自己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2015年1月16日
看了中南大学杨雨教授讲的《侠骨柔情陆放翁》,让我对陆游有了一个新的了解,杨老师讲课风格和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老师讲《南唐后主李煜》差不多,讲得很细致,耐人寻味。学生时代知道陆游是位爱国主义诗人,尤以《示儿》诗名传千古,“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除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外,陆游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曾经的懦弱让陆游苦苦追念五十年,陆游对唐婉的爱让人感动。一首《钗头凤》道出了陆游的爱情悲剧,“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和唐婉两人的思想受到那个时代的束缚,无法超越,遇到那样的外界阻力,注定是悲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陆游这一生就爱唐婉一个人,在唐婉死后,陆游曾经无数次的来到沈园看望她,无限思念,追悔莫及,最后一次已经是在陆游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对于一个迟暮老人,
【读书笔记感悟】相关文章:
教学感悟总结07-31
感悟青春教学设计11-09
诵读与感悟教学设计12-04
关于画中感悟的教案11-22
《有多重》教案及感悟08-26
感悟青春教学设计范本11-17
《被人遗忘的天才》教案感悟11-21
党校教育教学总结感悟08-20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12-10
关于人生感悟的英文句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