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电子书介绍

时间:2024-09-10 21:34:38 蔼媚 建议书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电子书介绍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7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教师的建议》电子书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教师的建议》电子书介绍

  《给教师的建议》简介

  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30多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和进行教育理论研究的经验结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实践的教育思想体系。

  《给教师的建议》分为上、下两篇,作者在书中采用提建议的形式,对学校教师提出了100条建议,其中前50条建议为上篇,主要论述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后50条建议为下篇,主要论述教师如何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保证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创作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接到同行的信件或面谈访问的邀请,咨询教育教学的相关实践问题。为了分享经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于1965—1967年年间撰写了《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简介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1918年11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乌克兰克列明楚格市帕夫雷什镇附近的奥良尔尼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入读家乡的七年制学校;1933年进入克列明楚格师范学校师资培训班,之回到母校从事小学教师工作;1939年取得中学教师证书,先后任中学教师,兼任学校教导主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等;1947年被任命为乌克兰农村地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1950年,在职攻读研究生,并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获得“功勋教师”的称号,并于1968年入选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0年9月2日去世。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贫民家庭,但幸运地上了七年学。17岁的时候,他从一个短期师资训练班结业当上了小学教师。4年之后,他在一个师范学院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资格,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再后来他做了教导主任,做了校长,直至教育局长。可由于对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他又申请调回学校去做校长、做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中,他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请注意!他被称为“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而不能直接称他为“教育家”。也许是因为他与那些所谓的教育家有些不同吧:他所有教育理论成果都建立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他的思想都是建立在对学校教育工作细节的深度分析和思考之上的。所以,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读这本书用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实在无法集中精力一口气读完它。读着这本书就像是在听一位老教师向我讲述他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任何一句话都可能会把我的思绪引到我的教育工作中去。有时,我会联想到自己所上的某一课,根据书中的建议对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思考和改进;有时,我会联想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一些做法,根据书中的建议思索自己当时做法的得失;有时,我会联想到自己曾写过的某一篇文章,对自己的一些教育观点进行再思考……

  终于,我读完了这样一本书。细细想一想这整整100条建议,品一品那些通俗而恳切的语言,真是回味无穷!为了能让这些凌乱的记忆保存得更久一些,我决定厘定思绪,写下这篇可能会显得很啰嗦的读书笔记。

  一、正确认识儿童和儿童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开篇提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提倡对儿童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他认为“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儿童应当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他说:“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二、重新认识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智力不正常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最初的原因往往是儿童在智力婴幼儿时期生过什么玻第二个原因是在儿童早期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他在这里所说的不正确的教育包括:

  1、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

  2、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

  3、儿童在出生后的二三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的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必须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我们教师看来首先是可教育的,必须使学习有为他们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 他警告教师们“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于大量地阅读。他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他还提醒教师要特别注意那些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他认为“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而且“学生的年龄增长,他在学习上感到的困难越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教育工作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他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他还认为死记硬背是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罪魁祸首,他说:“不理解的识记在童年时期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时期则是严重危险的。如果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的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地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真谛并非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培养灵活的生动的思维。他警告教师不要强迫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那些仅仅需要理解的知识,因为那样有害无益。他认为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是阅读和思考。他说:“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知慧力量就越活跃”,“ 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

  对儿童的思维方式有着较深的研究,他认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应当停留在具体思维上”,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且他还认为“促使学生思维积极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让学生完成独立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对于那些思考缓慢的学生,必须特别耐心”,“不仅要求学生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意识到这种劳动的智力目的,并且由此而体验到智力情感”。

  四、学习兴趣的秘密

  学习兴趣的秘密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那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支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很容易消失,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他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的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两点,其一是“培植和发展儿童的学习自豪感,唤醒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把游戏和有目的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保持精神交往”。其二是让儿童体会动脑的快乐,“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生活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五、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所以,他提倡大量阅读,提倡不随意识记(理解记忆)。他提出了对有效掌握知识的建议:“不要去寻找急进的方法来改善人的记忆,而是用自然的方式去使它得到发展”,“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要确立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这个合理比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1比3,即以3倍的相关联的课外阅读来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识记的目的。这种建立在理解知识结构基础之上的识记,正好符合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六、艺术教育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绘画的作用。他认为:“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而且“图画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地提出,小学艺术教育的目标并非是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专业技能,而是“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七、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教师教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他说:“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每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基于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教学素养有三个标志:第一个标志是教师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对方发表议论,他提出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第二个标志是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第三个标志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八、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教师有两件事要做:“1、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2、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他认为最美好的课堂气氛是这样:“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苏霍姆林斯基倡导朴实无华、返朴归真的课堂教学,因为“对少年来说,感兴趣的并不是什么特殊外加的东西,而是教材的实质本身”。他倡导以有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他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很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智力才会得到发展”。他提倡循序渐近的教学方式,他认为“揭示已知跟新的东西之间的内部的深刻的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奥秘之一”。同时,苏霍姆林斯基也对课堂教学的细节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对少年和青年们来说,最有兴味的讲课,是那种把某些东西故意保留而不讲完的讲-法”。 他认为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

  九、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他说:“能够使得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不断获取知识,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他认为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教给学生一系列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能力,思考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同时,他还强调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使这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促进儿童的发展,丰富他的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使每个学生在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索更高深的知识领域,他说:“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好教师,让学生连自己也赶不上的教师是不好的老师”。

  十、研究性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他认为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如下:

  1、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究竟什么是必须理解的,在学习该教材的思维过程中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2、教师关心学生,让学生先把他们将要克服什么困难弄清楚,并且不仅把注意力,并且把意志力都集中在克服这种困难上去。

  3、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对语文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也有所描述。他认为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上,学生们“深入思考地分析活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和对比,自觉地努力去克服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学生在分析活的语言事实时,并不见得总是能够找到问题的最终答案。也就是说,他们的脑力劳动并不是以发现真理而宣告完成的,而且,我们的目的也并不在此”。这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注重过程和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的实质有极清晰的认识,使他们感觉到不解决问题就不安心,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诱人的,饶有兴味的劳动”。

  十一、课外书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是否可以读课外书这一问题的意见是坚定不移的。他在书中多次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读课外书的重要性。他甚至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不仅要读课外书,还要学“会”读课外书,这个“会”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同时阅读和思考。因为“学生学会了同时阅读和思考,他才能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识记”。同时,他还认为阅读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最有效途径。“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的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十二、教师专业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倡导教师善用时间,把写无效的计划和总结的时间,低效的检查练习本的时间,无意义的备课时间都节约下来,用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他倡导教师用一生的时间来备每一节课,他倡导教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他倡导教师坚持写教育日记,他倡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建议还有许多。比如怎样批改作业?怎样给学生评分?怎样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怎样写计划?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一本学校教育工作的百科全书!我将会继续用行动、用思考去认真研读。

【《给教师的建议》电子书介绍】相关文章:

电子书作文11-02

未来的电子书包作文11-16

亚马逊电子书的发展前景分析11-25

给教师的建议全文11-25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2-13

关于《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2-08

给教师101条建议11-23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1-07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