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时间:2021-11-24 17:58:4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作为一代思想泰斗,其理论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众多思想家,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也影响了后来的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一个世纪以后,仍掀起了一个新康德主义的哲学狂潮,像科恩、那托尔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都是他的思想的继承者。

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康德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是由于他在大学的讲坛上以哲学家的身份讲授了教育学,以及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注:据文献记载,康德曾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康德首次面对30位学生讲授教育学的时间是 1776年10月23日至1777年3月19日,第二次讲授教育学的时间是1780年,以后又于1783年至1784年、1786年至1787年再度主讲教育学。在康德逝世的前一年,他的学生林克(Theoder Pink)据康德讲课的笔记,整理成《康德论教育》(Immanuel Kant,UberPadagogik)一书出版。——以上资料来源于:Edward F.Buchner,(Trans,&ed.)Educational Theory of Immanuel kant.Philadelphia:J.B.Lippincott Company,1904,pp.16-17.)康德的教育学说与洛克、卢梭不同,倒是与泛爱派的教育主张有些相近,他第一次讲授教育学即是用巴塞多所写的著作作教材。由于泛爱派主要是致力于教育方法的改革,康德在讲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多是在方法的层面对教育发表见解,这就导致了后人对康德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评价,即康德的教育学与他的批判哲学没有多大的关系。如福培特(K.Vopt)说,康德的教育学说,一部分是从他对人类学的兴趣出发,阐明他对教育目的、身心保育及道德教育诸方面的意见;另一部分是受教育思想史特别是洛克和卢梭的思想的启发,对教育方法所发表的见解。这两部分都不是他的批判哲学的总结或超越。(注:参见蒋径三著:《西洋教育思想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34页。)为了便于论述康德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兹将瞿菊农译《康德论教育》一书目录转述如下: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体育

第三章训导(教化)

第四章心理之训育

第五章道德与陶冶

第六章实际教育

据目前见到的材料看,康德的教育学见解大致可归纳为下述五个方面:

(一)康德对教育目的、价值极为重视。在整体上,康德接受了卢梭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注:(德)康德著,瞿菊农编译:《康德论教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5页。)人性的崇高和人类的伟大是由于教育造成的。教育是养成人的一种活动。从这个命题出发,康德特别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这在当时实属卓见。在教育目的上,康德除了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普遍理性)、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以外,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达,乃是道德的完善。从这一点看,我们不由想起了赫尔巴特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论,现在看来,康德的观点至少是他的'思想来源之一。事实上,在康德从柯尼斯堡大学退休后,接替康德的哲学讲座职位的就是年轻的哲学家赫尔巴特,因此,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和教育观影响了赫尔巴特是毫不奇怪的。

(二)康德在教育的发展方向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即为了将来的社会才需要教育。康德针对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教育是为了现实社会生活还是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点,给予了明确的答复。康德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在,即把青少年培养成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人,不管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险恶,只要儿童能够应付这种现成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不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抱着这种目的,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把现在的国家利益当作目的。康德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于现状的表现,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他认为

【经典著作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经典著作名句推荐06-25

经典著作的人生格言03-31

经典著作优秀读后感作文08-28

经典著作优秀读后感悟心得范文08-11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08-18

实力说明一切的名言 经典著作中的名言。10-20

经典著作优秀读后感作文400字以上08-10

经典著作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08-03

读书笔记精选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