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教育家之路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时间:2021-11-23 10:52:43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家之路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读后感是属于议论文范畴的一种重要文体,写作难度大于一般性议论文,也是初中学生较难把握和写好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家之路读后感,仅供参考。

教育家之路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教育家之路读后感【篇一】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蔡元培培植家乡青年不遗余力,先后主办过绍郡中西学堂、绍兴府学堂、越郡公学、明道女校,曾任稽山中学名誉校董。绍兴城区笔飞弄有蔡元培故居,今建为纪念馆,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新建“元培小学”、“元培中学”以示纪念。遗著辑有《蔡元培全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有录。(中共绍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

  1 .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教育家之路读后感【篇二】

  我认真学习了《教育家之路》一书,感受到很多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

  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通过对这些经验的借鉴,使我更自信,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

  教育家之路读后感【篇三】

  用纠结这个词来形容当今的教育不足为过。是逼着学还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老师们最苦恼的选择。

  作为老师同时又作为家长的.我,更是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头疼。自己的孩子马上要升高中,然而缺乏自觉学习意识的他,上了高中之后,离开了天天看着他的老师和家长,他还能够努力学习吗?那些从初中考到高中之后,因为远离父母管束而成绩跟不上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呀。还有数量更多的当今的大学生们,以为到了大学之后再也不用学习,他们在大学里多数时间用来上网玩游戏或是花费大把的时间用来谈恋爱。美好的青春时光悄悄流逝。我的孩子是不是也会这样?我现在教的这些学生会不会也这样?“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吧!”当我大声这样喊出来这句话,话音还未落,同事们几乎是齐声呐喊:“不行!那样的话他们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是啊,谁敢冒这个险?考不上就要拿一万块呀!有钱人不在乎,可是我这个穷老师在乎啊。关键是学校也不允许对学生大胆放手。虽然校长在大会上强调过不要加班加点,到点就让孩子回家。但是私下里找班主任谈话时一再强调:不看着,孩子们就不学,要出成绩该看还得看。 当今的教育就是这样矛盾:一方面大力宣传要搞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只用一套考试卷就评价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要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因为如若不然,班主任的面子、校长的面子没有了不说,学校的声誉也没了。所以,可怜的孩子们可就惨了:音乐美术几乎被语数外全占用,更别提什么心理健康课和劳技课了;体育课要求每周上三节,而实际只上两节;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牢牢地把孩子们固定在班级里。孩子们别无选择,只有学呀学。这是哪门子的素质教育?

  其实,只有在我们这样的小山沟里,还在把教育往应试的死胡同里搞。大中型城市里早已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 经过了15 年的实践证明,“素质教育”优于“应试教育”。教育的内涵是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即强化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为了改变家长,老师们唯“分数”是瞻的观念,逐步改变中考高考中分数决定一切的制度,目前武汉等地已经对学生的中考给予了新的评价标准,将“分数制”改为了“等级制”,也即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转换成等级并赋值,结合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共同作为录取依据。充分地强调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视。那么是不是孩子的素质提高了,分数就会落下了呢?东南大学曾经开展过一项实验,将大学新生从入校时候起,制定若干考核标准,这些标准多数是分数之外的,按A 、B 、C 类进行滚动竞争,辅之以丰厚的奖学金予以奖励。几年下来,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从C 类升至B 类,乃至A 类的多为来自城里的高考分数不高的同学,而从A 类、B 类降至C 类的多为来自农村、高考分数较高的同学。不少高校专家说,考分高低说明不了多大问题,素质全面、眼界开阔的学生后劲更足。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但是,我们在远离大都市的小山村,对这种愚蠢得不能再愚蠢的教育模式真是无可奈何。

  还好,今天翻开《教育家之路》这本书,从头翻到尾,发现从魏书生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解决“素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的希望。本人对魏书生早有耳闻。通过读《教育家之路》之路里对魏书生的介绍,使我对他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

  先看他的教学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其实魏书生的办法很简单,他认为“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他经常与学生商量教什么、怎样教。他在 70 年代就采取的这种做法不正是我们现在大力宣扬和提倡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思想吗?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正是通过让他们自己做主才培养出来的。相反,如果老师把一切都计划好了逼着学生做这做那,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机会更没时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被老师占有,机会被老师丧失!魏书生的办法取得的成绩很显著,他所教的语文升学平均成绩高出重点中学的 7 、 8 分。

  再看他管理班级的方法:魏书生管理班级的方法同样是让学生自己管自己。把权力下放给学生,采取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中做法充分体现出魏书生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学生们在这样的民主的气氛里能感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成功带来的快乐让他们有一种满足感。学生的感觉幸福,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体的生活中。

  由魏书生成功教书育人的例子,让我们意识到: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应试的教育制度,我们就必须“夹缝中求生存”,即搞素质教育,又不耽误应试。其实只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把不该占用的音体美劳等课时还给学生,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考试成绩不会落后于只抓学习忽略其它的教学方式。“填鸭式满堂灌”,并且全天候上只上语数外等考试科目的老一套教学方法,只能把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学生时时刻刻都感觉是被压迫者,哪还会有快乐可言,更不会有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简直就是一种扼杀,对他们将来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从魏书生的教书育人的方法上我们意识到:要想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老师就应该创造培养这种习惯的机会,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些老师不愿意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是因为习惯了旧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担心学生自学会浪费时间,知识点学得不全面。实践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有一句英语谚语说: 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nber .Let me try and I’ll understand. 就拿现在本人所任的初三的复习课为例吧。当前我们进行的是第一轮复习,要求把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复习一遍。如果按照老的方法老一套方法来复习,即老师面面俱到地把教材的每一句话都讲一遍,黑板上满满一黑板笔记,学生边听边记。其情景就像妈妈拿着饭勺在一勺一勺的喂孩子吃饭:妈妈喂一勺,孩子吃一口。都初三了,还把学生当做长不大的小孩子,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至于能否很好的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成为未知数。

  本人上课时发现:只要我在那里长篇大论讲个没玩时,自以为知识点讲得很细致,结果到检测时发现学生居然没掌握。因此,我改变了以往的复习方法。我的做法是先让给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然后让他们运用文中的知识点造句子,尽量不让他们干干巴巴的只背单词,最后让他们两人合作互相检查所掌握的句子。这样的做法完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帮手。连续教了这几年的初三,我都是运用这种方法来做的。一开始的时候学生有些不适应,认为老师不负责,做笔记做得少,慢慢他们就适应了,最后的中考成绩比起老一套方法的确有大幅度的提高。

  看过《 127 小时》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美国登山爱好者阿伦 · 拉斯顿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因右臂被石头压住被困 5 天 5 夜,为了逃生,他强忍剧痛,用小刀从肘部将右前臂硬生生切断得以生还。我们的老师们虽然面临的就是这种进退两难的教育境地,但是为了找一条出路不需要我们牺牲前臂。我们需要的只是换一换我们的思想而已。

  诚恳建议各位老师们克服急躁的情绪,抛弃急功近利的私心,从为了孩子的未来出发,放远视线,开拓思想,多向陶行知、魏书生这样的教育家们身上汲取宝贵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


【教育家之路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教育家之路》读后感05-23

优秀的读书感想心得感悟作文11-24

战马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07-12

优秀的读后感想心得感悟范文11-25

随遇而安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11-25

经典名著优秀心得感想读后感悟作文08-03

米切尔飘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08-03

莫泊桑拜师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08-04

童年名著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