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
周日,我走访了两名贫困生的家庭。这两名贫困生在学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表面看,孩子们是很乐观很开朗的。但是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才知道,实质上孩子们心里是很自卑的,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关心贫困生不仅要从物质方面给贫困生以帮助;更需要教师精神上的细心呵护与关怀。
首先要引导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正视贫困
学校有一定量的助学金来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然而有的贫困生虽然极其需要资助,却因为面子或尊严而羞于开口申请助学金,甚至当老师找到他们时,还不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这是不能正视贫困的一种表现。
贫困不是谁的错,它是与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现状相联系的。既然贫困无法逃避,那就要坚强面对。有人说过“苦难本是一条狗。生活中,它不经意就向我们扑来。如果我们畏惧、躲避,它就凶残地追着我们不放;如果我们直起身子,挥舞着拳头向它大声吆喝,它就只有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无数事例证明,贫困和苦难都是人生的一剂良药。你把它当成负担背在身上,它就是你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你用正确的心态看待它,它就是你奋发进取的源源动力。以上道理应向贫困生讲透,让他们正视贫困。
其次给予贫困生更多关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外界的点点滴滴时刻影响着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他们貌似坚强地直面人生;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在脆弱地咀嚼苦涩。但与外界的干扰相比,贫困生的自我设障更可怕。针对这一点,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障碍:第一,更多地关心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爱遗忘的角落”。第二,大多数贫困孩子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如勤俭节约、正直善良、刻苦自律。教育者应不断展示他们的优点,鼓励引导他们进步,帮助他们逐渐摆脱自卑的阴影,变得坚强自信。第三,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给他们创造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融入班级,感受到集体的活力与温暖。第四,引导全班同学树立“平等、博爱”的思想。在班级中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追求物质享受,创造出一种“人人以朴素、自然、俭约为荣,以浪费、奢侈、豪华为耻”的班级氛围。第五,还要力所能及地关心贫困生的家庭。贫困生多数是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员或单亲家庭的子女。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社会“帮、扶、助”的对象,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压抑、甚至自暴自弃的倾向。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人贫不能志短,教育者应鼓励贫困生的家人为孩子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榜样。总之,在指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态调整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创造二个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只有内外结合,才能帮助他们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达到“心理脱贫”的目的。
再次应教育贫困生拥有正确的感恩心态
我们应该引导贫困生以这样的心态接受捐助:今天我接受援助,是因为我比别人更需要。与此同时,还应教育贫困生正确地理解感恩并且学会感恩。虽然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对于接受了资助的贫困生,应劝慰他们不必将感恩戴德的事压在心头,成为新的心理负担。这是因为,从资助者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得到报答,而是希望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以便将来对家庭和社会多做贡献。
一位著名人士曾经说过,“我有时一文不名,但我从不贫穷。缺钱是经济状态,贫穷则是一种心态。”面对贫困的学生,为师者在给予他们物质资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缓解沉重的心理压力,获得一种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无形力量,让他们虽贫犹富,让美丽的人生从贫困中走来!
【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贫困生作文11-02
贫困生证明11-01
中专贫困生证明01-12
学校贫困生证明01-24
大学贫困生证明01-25
励志奖学金贫困生申请09-26
贫困生受助感言01-25
贫困生感谢信09-08
贫困生个人事迹10-10
贫困生介绍信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