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及自我评价
一、概况
数学组共有29名教师,全组青年教师23人。是一支教学业务能力强、教师年轻化的教研组,有区“学科名师”一人,区“教坛新秀”四人。勇于探索、勤于钻研是这支团队特点,以科研带动教学是这支团队的工作方法。数学组的组风“严、爱、勤、细、活”是数学组全体教师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
二、近两年的工作重点与内容
我们松江七中是一所创办了20多年的学校,是一所公办的初级中学,又是二期课改的基地学校,从校领导到基层教职员工都积极投入到教改的行列中。我们数学组更是在松江区的二期课改中走在了前列。我们数学教研组近几年的工作也是围绕提升数学教学研究功能,抓好二期课改的理论学习,抓好二期课改的教学实践,搞好新教材的试点工作,抓好二期课改的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
近二年来我们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研究课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松江七中是二期课改实验学校,作为七中的第一大组,数学组的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教改中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数学组的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策略,数学教学模式等方面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方面,也作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孙亚琴老师、封锦文老师分别发表在市级刊物《新课程》(2008)第五期“有效教学:变革的关键要素”和“教师合作:有效教学的关键”等研究性学习方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7年12月汪晓慧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二期课改理念实施的误区及策略》获松江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沈华萍老师获松江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李玉婷老师的《创设问题情景使课堂焕发生机》在松江区2008年度教科研成果评奖中,荣获三等奖。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向教学科研要质量是数学组的一贯传统。全组每年有十二、三位教师自费订阅〈〈中国数学教育〉〉,认真学习现代数学教学理论。在教研组活动时一起学习如:〈〈上海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研究〉〉、〈〈学习策略研究〉〉等,积极汲取教科研的知识,投入到向教科研要质量的活动中去。
2008学年度数学教研组参与市二十四所二期课改试点实验学校开展的市级课题《以“三化”为抓手,增强基础型课程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它的研究价值在于为了更好的推进基础型课程改革,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习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做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
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主备人。活动内容丰富,既有科研方面的理论学习,又有主题研讨。针对区教育局、学校提出全面提高合格率要求,我们数学教研组重点研讨了“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合格率”,“加强作业研究,提高作业有效性型”,“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能力”。为此,数学组教师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3)关爱学生,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4)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辣的课堂教学方法。
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每学期初,由四个备课组长主持讨论并制订教学计划。平时在一起讨论研究备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对教学过程中的争议问题进行认真探讨,讨论期中、期末的考试命题,分析学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有效措施。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问题解决等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每个备课组积极准备并研讨每个月在教研组范围内的主题发言,提出本备课组的意见和看法。
为了更好的探讨新教材的教学模式,钻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我校组织了“2+2”开课模式的教学活动,数学组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所谓“2+2”开课模式,即同一个教学内容先有一位教师上课,组内其他教师听课,之后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等不足之处进行修改,然后由这个备课组的另一位教师在其它班级进行教学,然后再进行评课。这一教学模式,旨在督促教师更深入的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校际交流学习
我们在加强教研活动的组内交流的同时,又注重了校际交流学习。只要区里有教学公开课,组内成员争着去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以及评课工作。另外,我们也加强了兄弟学校间开课评课交流活动等。如近二年,我们先后与张泽学校、五厍学校结为对子,两校老师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切磋教学技艺。08学年度数学教研组的沈林芳老师代表学校赴本区泖港学校支教,他与泖港学校的数学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讨,带动泖港学校数学教学成绩稳步上升,使该校在08学年初三中考中名列农村学校前茅,多次受到该校领导表彰。
三、特色工作——在新教材试点工作中加强合作型教研组的建设
【能力及自我评价】相关文章:
业务能力自我评价08-10
专业能力自我评价06-10
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07-26
沟通能力自我评价12-06
政治能力的自我评价12-10
创新能力自我评价02-09
学习与创新能力自我评价03-18
关于业务能力的自我评价03-23
综合能力素质自我评价04-27
IT工作能力自我评价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