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想念作文
忍不住怀念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于是就柄执(“柄执”一词杜撰,作者想表达拥有怀抱的意思)着平静的心,捧一杯清茶,点一盏香炉(“香炉”可点吗?且“盏”修饰“香炉”不确切),翻开千古传诵的佳作,怀念那些物是人非。(文章以一种情境描述的诗意笔法开篇,很好。但是作为一篇片段式作文,文题叫忍不住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仅仅是物是人非,那么为什么只选下文中的三个人物,总之开篇题旨不明)
亡国之音
无法细数他的惘怅,揣摩再深也道不尽缠绕在他内心的苦楚与凄痛。走上西楼,望着那冷清的月色洒在梧桐上,单薄的衣襟在秋风的抚养下随之起舞(何谓“秋风的抚养”?)。(作为片段式的聚焦,文章描写不够细腻动人。)他是李煜,南唐灭亡后就永远地被锁在这个孤寂凄凉的庭院里。他的愤懑之情最终也抵不住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他更多的是亡国的悲痛,即使在史册上会留下“李后主”这个曾经的王,他也不会去有太多挂念,他只是个有着满腔愁绪,写得一手好词的词人,在他看来是这样。(此处作者思维有点乱。)在我看来亦是如此。怀念他,是如此的凄凉。(怀念的仅仅是其凄凉的一生?)
茅屋之秋
千言万语抵不住一句“国破山河在”。在这之后,他流离失所,终在浣溪边建一茅屋,从此,清贫与他相伴。我慨叹苏轼的豪情,“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就展现了他的雄姿。(此处插进苏轼有点莫名其妙。)即使在国破家亡时,他的“白头搔更短”让人深感怜惜,为国家他是操碎心。也就在后来茅屋中,英年早逝的他依旧发出内心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光是哀自己的处境,也道出世人的艰辛。苏轼这个大文豪,怀念他,是无尽的愁思。(此处史实是讲杜甫,作者却说是苏轼,此为硬伤。文章写史前提是基本史实准确,另外要能以细腻的描写和联想再现历史的细节,从而产生时代的共鸣感,使读者如临其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做的仍不够。)
凄凄之忧
“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早年读她便是这样的场景:一位清秀的女子轻解罗衫,在湖上随意泛舟,却误入藕花深处,一群白鸥则惊慌飞走,她脸上的天真则衬得她是如此可爱(此处再现依旧少了诗作的韵味,词作中“争渡”二字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一滩鸥鹭”也比一群白鸥生动准确形象的多)。时光荏苒,伫于窗前,她叹道:“这次第,怎能一个愁字了得。”这是她亡夫后的惆怅,亦是一个才女亡国后的悲痛。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则再现了这位女词人内心的顽强与不屈,怀念李清照,是“人与黄花瘦”的无奈。(怀念李清照怀念的是无奈吗?由青少年的活泼适意到中晚年的凄楚哀伤,作者选择了李清照人生的两个阶段来写,但这其中李清照难能可贵的大概不是无奈吧。)
怀念那时的'他们,都是凄凉的写照,历史却因有了他们而增添了几缕光彩(这几缕光彩是什么?是动人的诗篇还是诗篇中的精神。其实无论是杜甫还是李清照,在他们的诗作中都有着在国家动荡时的那份沉重和责任感。贫病的杜甫对国事的担忧、孤寂的李易安对偏安的愤激,都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来的使命意识和正义感,文章三个部分应该立足一个中心来写,结尾应该从这些史实中跳出来,反思我们自己的国家意识和使命意识,反思我们在物质富裕、社会稳定的今天这些意识的淡化和掩埋,从而体现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而这也许才是文章的核心和意义所在。),怀念他们,亦是怀念那些过往,挥之不去的愁思,浸透了整篇佳作。
【忍不住想念作文】相关文章:
忍不住想念一个人句子10-25
忍不住作文10-07
忍不住的作文10-13
忍不住担忧作文10-05
作文忍不住愤怒10-07
忍不住笑了作文10-01
忍不住作文60010-13
作文忍不住笑了10-10
忍不住笑的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