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时间:2023-02-19 00:00:35 其他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的基础专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资料,欢迎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现代性是人类的命运。任何一个拒绝现代性的民族或个体都将被现代所吞噬,这一点自环球航行、殖民体系的建立一直到上世纪发生的世界大战都已经得到无数的验证。然而,每个民族如何获得并展开自己的现代性,如何在现代文明中确认自身的存在价值和身份,则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民族只能按照发源于欧洲的现代精神确立自身的现代性样式,只有少数民族才能挑战这一模式。而凡是这些敢于挑战的民族无不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实际上,它们挑战的勇气正是来自于长期积累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从根本上质疑欧洲现代以来的价值观。尽管这些挑战无一例外的都以失败作为归宿,但并不表明这些文化资源在现代没有它们的用武之地。只有当它们耗尽与现代性对抗的勇气和能力,进而被-迫接受并融合、消化现代性,它们自身的价值才能在现代性中突显出来,才能成为现代性的一部分并匡正、规范现代性。换句话说,只有借助于现代性,它们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张显;同样,现代性只有接受它们,才能获得存在形态的多样性,进而克服自身的狭隘性。

  自从孔子截断众流,实现了“仁”的突破,并下学上达,体察天命,儒学的精神特质便已成型,它解释并规范着中国历史,成为中国历史展开的重要动力。尽管中国历史在近现代遭遇重大改辙,被强行纳入现代性的叙事当中,但并不表明它已经丧失了新生的可能。甚至,从儒学的内在要求看,它在某种程度上渴望现代性,渴望实现此刻的自我。现代性远未完成,并且以自身充满悖论而著称,这也意味着现代性的开放性,现代性同时也要求着自我更新、矫正,这与儒学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阐释原始儒家的精神品质,并将其与现代性勾连起来,使之具有时代的生命力,并匡正、规范现代性,甚至成为现代性的一种方案,这是作为渴望现代性的儒学和作为未完成态的现代性的共同要求。

  一、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的哲学品质。

  在先秦诸子中,孔子是明确以三代历史文化的整理者形象出现的。而实际上,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形态并不一致,甚至互相抵触。但是,作为具有悠远历史的文化,它们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如何将其整理到同一个解释框架之中,并将三代历史描述为同一种精神品质的展开,则是需要相当大的智慧。

  孔子做到了。他采取了非常高明的解释方法———中庸。具体说来,就是“以仁释礼”。礼即周礼,本是周公的发明,周公提出“以德配天”,而“德”落实到现实中需要一套制度,包括丧、祭、嫁、娶、冠、射等行为规范,延伸到政治上便是一种政治制度即礼制,周公制礼作乐本质上是为了诠释天命,而这一制作只有在位者即王者才有权实行,孔子自然不得染指。但孔子将天命———德性———礼乐的展开予以内核式地解释:既然上天生育万物,万物便先在地获得了上天的好生之德,这种好生之德便是一种生育者对被生育者的爱,而被生育者同理也当致谢这种爱,这便是孝;此爱本源于天,天无私覆,人也不能私爱,而应推行于家国以至天下,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王者受有天命并赞天地之化育,人当对王者忠。孔子称这种爱为仁,仁就是从天获得的属人的本质。

  “仁”是有生命的世界和有生命的人的本质,它本身就意味着生生不息、运转无碍,就是意味着永生,意味着创造。那么这种永生和创造究竟是什么呢?生命对于自身究竟有什么要求呢?自由!生命的本质就是自由,永生和创造就是自由,生命失去了对自由的向往,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本质。而“仁”,就是自由。但是,不是所有的自由都是可以交换的,儒家的自由不是上帝所给的“理念”,不是来自“天外”的“最高指示”,而是“天地之心”对整个宇宙的觉悟,不仅人的本质是自由,而且万物都是自由,整个世界都是自由,正因为如此,只有整个宇宙是自由时人才是自由的。换句话说,宇宙的自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前提,万物的自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条件,所以只有人达到与天地相参,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易·传》),人才能获得自己的真正的自由,才能不辜负自己的使命。而天地万物都在“礼”之中,所以儒家的自由就只能在礼之中才能实现,它告诉我们自由的实现是在秩序之中的:没有了秩序,自由就是虚无;没有了“礼”,“仁”就是空话。而“仁”与“礼”的完美结合就是“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是啊,中庸离我们何其远矣!在古典时代末期,王制过分强大,他们利用礼教作为统治的手段,造成“礼教吃人”的可悲局面;但是现代的自由,却又是工具理性的无限制使用,它导致“肆无忌惮”的危险现状。此正所谓“过犹不及”。

  世界本身就是神圣,人的使命就是去感受这种神圣,沟通这种神圣,贯通人的文明,续接人的历史。它意味着对一切的神圣、文明、历史都将给予高度的尊重,人对于意义的一切追求都值得同情和理解,而不应该简单的扼杀。在《论语》中,孔子对于隐者的态度最能体现儒家的这个胸怀:

  子露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辏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这里要讨论的不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分歧问题,而是孔子对他们的态度问题。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都是南方的隐者,在那个“礼崩乐坏”、 “道术已为天下裂”的时代,他们对政治十分失望,主张避世独居、洁身自好,他们对于孔子屡次漠视,但是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却很让孔子尊敬,因为这种追求的活动也就是一种神圣的过程,是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孔子并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敌人,而是用博大的胸怀试着理解他们,这正是儒家对于的神圣的高度尊重。当然,儒家也并不是一味的纵容,当“外道”威胁到“仁”、“礼”的时候,儒家就要极力批判。孟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又云:“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所以他自己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而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也很能反映儒家的这个态度。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如果说鬼神是人最早感受到的神圣的话,孔子正是要向这种神圣致敬,恰如《礼记》所言:“致其敬于鬼神。”孔子并不是要承认鬼神的真实存在,对于儒家来说,鬼神的有无并不重要,重要之处在于,鬼神作为人发现神圣的道路中的一个“路标”,指示了人继续前进的方向。但是当人们沉湎于和鬼神的嬉戏中时,儒家又将用理性的精神告诫人们继续前行。如荀子所言: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至也。”又说:“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荀子·天论》)。

  以上所述,表明儒家对于“外道”和其他信仰的尊重,凡是追求高尚生活、追求崇高意义、追求神圣的活动,儒家都给予同情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儒家的作用就是要贯通这种神圣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不能威胁到“礼”,这是底线。在中国思想史上,就是当儒家拥有话语权的时候,也绝不对其他思想流派“赶尽杀绝”,不把其他思想流派当成“异端”。换句话说,儒家是要将一切的存在都纳入“礼”之中的。这不仅包括天地、万物,而且包括鬼神、“外道”。鬼神和“外道”的存在是人存在的佐证。而且,对于儒家来说,鬼神和“外道”必须还要贯通,这意味着儒家必须有一种气魄去接纳所有的神圣,包容所有的宗教。

  “仁”与“礼”结合的这种“礼乐共同体”,要求道德与权力的统一、神圣与世俗的统一、自由与秩序的统一。

  它不是刻意将天堂建立在尘世之中,而是首先承认世界本身就是乐土;不是将道德和权力打成两橛,而是认为道德和权力天然的就是一体;不是把时空宰割成阶段和坐标,而是要沟通一切的文明和历史。儒家把他们的这个特点用“中庸”来概括,即所谓:“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礼记·中庸》)。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篇2

  外国文学阅读教学接受美学理论影响分析

  摘要:新课改要求突破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理论,在文学阅读教学的革新中可以增加对外国文学的多角度解读。本文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着重讨论这一理论对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教学关键所在。

  关键词:接受美学;经典文学;阅读教学法

  引言

  接受美学的核心在于以读者为基础,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性的文艺理论,它的出现改变了“以作者为核心”的传统文艺理论模式。该理论传入中国后,必然会改变我国文学阅读教学的现有模式。而实际上,这种文艺理论在我国很容易被接受。中国的传统美学向来注重内敛含蓄,这种美学观点在国画里的体现是意蕴幽深的“留白”,在文学理论中的体现则为“言在此而意在彼”。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美与接受美学的内核有十分契合的地方,这就为其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一类理论是否可以被一个国家文化所接受,关键之处是其能否真正的本土化,而接受美学就有了这种本土化的良好基础。所以,该理论成为指导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理论也是时代发展需要。[1]

  一、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的必要性

  接受理论是一类以读者为重点,关注阅读接受的文学理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该理论产生的根基是现象学与解释学,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理论。这一理论将读者看作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内核是将文本观点从创作者——作品转移至文本——读者,从而凸显读者“阅读”对于文本含义的构建作用。该理论首次从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长期以来都被众人忽略的读者和其阅读接受的问题,并且肯定了作品是作家和读者一同完成创造的。这一理论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历程来看待文学作品,此处提到的“接受”并非大众以为的被动接受,实际上这一种“接受”是指读者将作品看作给予的对象,将其“占为己有”。读者首先要接受活动,然后进行再创造,凭借自身想象力对作品进行加工,然后将作品中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2]这种行为不是被动的接受并且吸收,其真正意义在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想象与再创造。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理解的历程中对文本产生的关键性影响,可以说该理论的最大意义是发掘了读者的作用。接受理论弘扬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品质,其凸显的是面对读者的开放性思维,凸显了个人的`主体特性,而这些都是以往阅读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

  二、接受美学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

  (一)鼓励学生从多元角度解读作品

  接受美学把读者放在首要地位,并且着重凸显阅读时的过程和感受的意义。在学生阅读作品的时候,同时也是对审美、历史与文学的整合过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是把外国小说当作典范进行学习,这对学生而言,限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无法展现学生自身对于作品的再创作。在阅读时,学生与作者及文本是在同等的地位上展开对话的。学生对文本产生的困惑,利用其自身的经验与视野糅合了文本历史中的异域视野,这对他们而言,可以很好地提升自我修养与理解力。理解文学作品并非强迫人们接受文字信息,在文本可以给当代解读留下空间的时候,文学作品才能够永葆活力。学生就是当下的解读者,他们把过去的作品从被人遗忘的角落捡起来,而作品又反过来给人以新的启迪,促使他们提升自己的理解力与素养。[3]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的低级需求在学习时无法被满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难以再生出对于求知审美的高级需要。学生在高校求学时正处在自我意识的独立时期,自尊心也强于以往,他们可以对自己展开深入合理的自我评估,因此,被区别化对待与被尊重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接受美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自我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可以从传统的墨守陈规的文本解读中挣脱出来,让他们可以积极地把自己的经验与文学作品关联在一起。这种教学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文本的多元化诠释当中。

  (二)推动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接受美学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体验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挣脱文本的束缚,从而给文学作品注入新的内涵,这些要求对于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十分有益。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只关注作者与作品背景,着重于解析作品的内涵与创作方式。多元化教学目标则要求在教学时需要多方面的提升与完善知识储备、过程方式与价值态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需要将文学生活化,解析的重点要转移到人类学的样式分析。[4]这就需要从作者以外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思索文学作品的创作。只有生活化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才可以实现与学生个体经历的完美对接,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在生活领域的思考能力,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深度与行为能力都很有帮助。在实践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接受美学的视域,促使学生充分激发出自己对文学和历史的观点,从而让他们体会历史并非客观精神的连续发展。他们会发现自身的解读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并积极加入到这种自我创造与开创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将领悟创作文学作品并让其得到广泛传播,时代因素可以造就一部经典文学。所以还需从历史的角度对作品展开多元化的诠释,深入发掘这部作品在当代的意义。让学生和作品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解读,这对提升其文学素养与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很有帮助。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充分解释作品中的多样化特点与一致性特点的关系

  在现实中,文学结构里不存在完全的自由,这点在阐释外国文学作品时同样成立。此时就要在作品的多样性与一致性间寻找平衡。在解读过程中,可能有时候一致的情况多点,也可能多样的情况多点。要以创作者的立场为起点,意识到其在创作时就已经设置了“隐含读者”的位置,即创作者已经提前预估了各类读者可能对作品做出的诠释。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读者也需要设定出创作者的位置,依据其给出的预定条件进行再次创作,即想象。这个过程中,作者地位不会比读者高,或反之,这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进行多样化阐释的基础是作品中预留的空白和未定点,只有作品中留给读者想象与再创作空间才有利于进行多样化解释。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得到的所有信息均为文本所提供,即作品已经设定了阅读目标与可以采取的思考路径,能做出怎样的阐释实际上是作品本身已给出范围,所以作品的客观属性通常会限制人们的多元化解读。老师应对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规避出现技术功利主义的情况。[5]外国文学作品阅读课的意义阐释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创作者设定的意义、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意义,还有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对作品诠释的“一元”与“多元”可以区分不同的诠释层次,基础层面是对创作者设定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诠释,发展层面是对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这是读者加入自己的理解后得出的衍生含义。以接受美学为基础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应该将这两个层面结合在一起。

  (二)协调学生再创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

  在授课时,相较于老师的讲授,学生是客体,相较于学生的学,其又变为了主体。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处于主导位置。两者的关系与接受美学中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存在类似之处。相同的是,两者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不同点是,授课时老师为了达成教学目的需要加入其额外的意图。教学时,师生之间的讨论对作品解读十分有利,而在阅读时,创作者和读者之间则是一对一的联系。这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让外国文学教学有序开展。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感受力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一类常见的导入形式,用在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理论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中十分合适。单独使用这种方式通常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一般老师在教学时还会使用多媒体导入或形象叙事导入等方式。创设情境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同时给对作品的整体感知与视界融合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可以播放影片让学生观看和海洋有关的内容,同时让他们到海洋馆或自行准备阅读资料做好理解准备。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并且控制好情境与其经验间的适应度,以课本主题为基础,不可以让人感觉太熟悉也不能太陌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别的课程资源帮助教学。例如,上课之前播放《老人与海》的动画短片,利用其帮助交代文本的背景。课后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播放与文本相关的动画,让文学作品与动画相互关联,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6]在授课的初始阶段,学生就需要在整体上很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在解读作品时如果碰到疑惑再予以深入解析,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课堂上选择的教学文本大多是外国文学作品的节选或是短篇小说,所以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就十分关键。学生在阅读时要创建一个结构上较为封闭的整体去体会文本内容。需要细心体会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角色与细节,包括每一个情感的末梢,表现方式等。课堂上选择的不同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内容。例如,《娜塔莎》的文本节选,学生在阅读每一段对话时都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上的各种细微的改变,要让学生对这些改变进行合理的描述。在教授《清兵卫与葫芦》时,他们体会到的是作品利用矛盾推进故事情节,在《墙上的斑点》中,他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其以点带面的意识流表现方式。上述内容都不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体会到。

  四、结语

  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根基的外国文学阅读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作品的角度。该理论着重于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提倡的是平等自由精神,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样化阐释,以此培养他们的理解力与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宋雅鹏.论英美文学阅读的方法与教学[J].语文建设,2015(32).

  [3]李涛.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01).

  [4]贾彦德.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徐文君.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J].语文建设,2015(23).

  [6]赵宁.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对教学有效性影响[J].语文建设,2015(26).

↓↓↓点击下一页还有更多精彩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篇3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分析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非常有不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的指出了专业改革的方向,并且有效的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育活动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1.1汉语言文学专业也素有“中文专业”的称呼,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专业,在中国早期就被作为一门专业课来对待,因此在我国各个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相比于其他专业比较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为丰富的一个学科,深受中国古老优秀文化的影响,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其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和独特魅力。

  1.2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尤其非常需要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我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而且考试考查的内容大部分也就是上课老师讲授的知识,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老套,不能使学生养成动脑的习惯,也不能让学生准确的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答问题,甚至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就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会导致学生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对文章的写作也不熟悉。

  1.3尤其一些毕业生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看起来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被一些人定位哲学家,语言家和文艺理论家等学者的摇篮,然而,毕竟社会对专家和学者的需求是有限的。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趋于大众化,中文专业由和少数综合性大学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要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引起高度重视,就应该尝试着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适当的改革。改革的过程中既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也不能完全摒弃它,应该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专业,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增加或者减少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其进行改革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涉及到专业的改变和课程的改设,教程的改革,实际体系的构建、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各方面的因素。要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行成功的改革,首先应该打破之前传统的旧观念,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科学规划改革方案,重点培养专业性人才,让学生们能够做到“起而行之”。

  (1)新知识观念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基础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依次进行安排,在学习的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再开展具体的实践,先进行实践理论的思考,再让学生们参加实践活动,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完全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新的知识观遵行读书与实践活动并行的观点,在杜威的“知行统一”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行”的重要性要想对所学习的知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就需要亲身实践去证明,也就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思考与实践相统一的事情。英国的以为思想家、科学家波兰尼曾提出“人的知识分为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理论。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人们使用语言、文字或者符号表示出来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我们平时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表现出来,甚至连知识的拥有者都无法用适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往往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不能以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缄默知识的获得不是依赖简单的读书或者听课,而是需要我们亲身参与体验,最终通过我们的感官或者理性的直觉而获得。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认识论基础,让我们了解到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除了显性知识,学生们还需要尝试接触缄默知识,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真正的掌握理论知识,理解知识的真正含义。

  (2)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老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在实践论证的过程中还可以生成构建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们学会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自我价值并且提升自我能力,这些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渐积累工作经验,不断的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学生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的真正含义。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1)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因为学生的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的,因此教师是专业改革的关键,想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专业性改革,就必须具备强大并且优秀的教师团队。成功的专业改革需要老师们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授课并且逐步的引导学生学习,虽然现在大部分教师都具有教授、副教授、硕士和博士等职称,但他们仍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因此尚且不能完全的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急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当主动的去适应专业改革的需要,意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学校应及时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教师深入学生将来的岗位或者到实习基地实习,深入了解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做到讲课不盲目而有目的、有规划。最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培训的相关社会活动,让教师们平时多多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这可以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有把握,并且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使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与社会应当联合各方面因素重新制定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过多的专业课程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下降。因此,学校应该适当的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加一些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设计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和独立实践课程。

  (3)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提升工作能力,为了使专业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学校应该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与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进一步接触,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想要成功的对其进行改革,就需要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造,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没有实践环节的基础课程,老师要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一律照搬,也不能完全摒弃,要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教学模式。上课过程中,组织自读,自讲、撰写短篇论文的小活动来让学生写作能力。

  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不仅可以培养出工作能力出众的毕业生,也可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不断积累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正,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今后的发展做铺垫。

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的人还看了:

1.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4.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5.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范文

6.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

7.汉语言文学古典文学专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研究论文11-28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总结08-06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习总结03-25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报告10-31

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规划09-27

求职信汉语言文学专业08-03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习总结范文12-06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1-18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求职信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