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的观后感

时间:2023-03-13 08:05: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的观后感

  于丹教授在央视科教频道进行了轰动一时的《论语》心得演讲,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仅供参考。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的观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一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君子之道这一讲对我也感触颇深。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人何必那么骄傲呢?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孔子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于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演讲技能。她哲理诗般讲演,深入浅出,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她展示了对社会的审美理想,界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事的一般分寸、尺度。她给全世界亿万人心灵送去阳光,使人间温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赞扬了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已有了这样高明的人伦智慧!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通过于丹教授的精彩讲解,自己感觉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对论语的了解以及它与现代人的联系,还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感受真正的化为己有,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快乐!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二

  群教活动过程中,事业部党群部组织观看国学经典系列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让我受益颇深,其中讲处世之道时讲的“过犹不及”对我触动很大。

  于丹教授列举的豪猪相互取暖的故事阐明了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就是在不同的群体中穿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小群体,成员是我们的亲属,在最亲近的人之间更易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比如溺爱和管控。

  举一个真实的个例。我的一个儿时玩伴A很聪明也很调皮,是家里的独苗,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妈妈对他是爱护有加。小学时,A看到邻居家的小伙伴在吃香甜的南瓜,就跑到邻居家的菜园中摘了一个拿回家吃,他妈没有给邻居讲也没有给A讲这是错误的行为,就把南瓜吃了;中学时,A爱上了街机游戏,零花钱画完后就伙同游戏玩伴去菜农的菜地偷包包菜,卖给附近的饭馆,学校接到菜农举报后把A开除了,她妈没有责骂他也没有打他;不上学后,他妈给A找了3份工作,每次A嫌累挣钱少没干多久就不干了,后伙同几个小混混到校园附近对有钱的学生收保护费,有一次收保护费时有个同学没给钱,A就把人打了一顿,被打同学的父母起诉了A,因为A未满16岁被送到少年劳教所劳教了1年。如果A的母亲不溺爱A,在第一次摘邻居的南瓜时就严加管教,正确引导,就不会出现劳教1年的后果。

  说一种普遍的'现象。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最辛苦的,他们要安排好孩子的一切。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舞蹈班、英语班、钢琴班、奥数班等各种培训班,花钱跨区让孩子上试验小学、重点中学,报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培优班,让孩子上大学、读研、考博,毕业后到处托关系安排好点的工作,工作后张罗着给孩子找对象,结婚后催着要下一代,有了下一代后就开始了新的循环。在父母管控孩子的过程中,乖顺的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遇到困难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严重的就会轻生自杀;叛逆的孩子就会和父母抗争,争吵、逃学、产生代沟、不愿意回家等现象比比皆是,严重的会离家出走。

  家庭应该是幸福的港湾,是一个人最愿意呆的地方,父母对孩子正确的爱应该是让孩子早日独立,自力更生。鹰把雏鹰推出巢穴才能早日飞翔,孩子只有脱离父母的保护,承受过困难挫折,经历过风吹雨打才能更好的成长。

  不管控是“放纵”,少管控是“不及”,多管控就是“过”,父母在教育引导孩子时要掌握好“度”,牢记“过犹不及”,才能让家庭这个小群体保持长久温暖。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三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 温暖起来。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 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于丹对《论语》的心灵之道、 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现代更多的中国人的开始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

  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的追求,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 宽容的友人。 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 品性修养的镜子, 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的坐标系上, 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使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必须经过努力才可以达到; 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 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同样,对于一所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将会增强教职员工,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 ,拥有团队精神、远大的理想,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这说明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 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国家拥有现代政体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 不是全面抛弃, 也不是全面保留。同时社会、家庭、个人也保留一些传统的价值观,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论语》等传统文化能帮助人得到一些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于丹《论语心得》的现象其实是向中国社会启示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并同时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可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价值观和修养有益的教导。在于丹对《论语》 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

  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 - -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下一页更多精彩“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四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里认识的于丹。在她智慧透澈的思想解析里,在她风趣流畅的语言讲述中,我们再一次认识和解读着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和孔子的《论语》。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就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这样简明直接地向我们讲述着她心中的《论语》,向我们展现着她眼中不一样的孔子,重新审视和定位《论语》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所起到的一些重要思想启示和价值取向。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很重要,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关于理想,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有一场谈话,记录在《论语.先进.侍坐》里,当学生们都谈了自己的理想之后,孔子只说了一句话:“吾与点也!”就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的是一样的,而曾点的理想是什么呢?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到了暮春时节,穿上新做的春装,陪同几个成年朋友,再带上几个孩子,大家一起去沂水中,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再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与天地一起迎来一个蓬勃的时节,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去了。对于曾点的这个理想,孔子是赞同的,他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真正感受,也就是说所有古圣先贤首先是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而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远比他的外在业绩更重要,因为保持心灵的平和与通达是实现人生所有理想的基础。而现代人面对理想,并不缺乏宏伟的目标,恰恰是没有遵从内心真正的愿望,追求外在物质的东西太多,遮蔽了心灵的声音。于丹告诉我们: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论语.季氏》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他这番话是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可以作为好朋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损者三友即指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夸夸其谈的朋友。孔子一直提倡我们结交益友,也就是对我们有用之人,但这个有用并不是说通过他可以改善你的生活条件,而是要你去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如上所述益者三友,通过结交这些朋友,可以使我们学习一些自己没有的生活经验,增长自己的的见识,可以将朋友当成一面镜子,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什么样的素养,所以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这是于丹通过《论语》告诉我们的交友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面包含着孔子对生命对时光飞逝的感叹与无奈,在天地万物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微小的转瞬即逝的生命,怎么样来规划一个自己的人生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孔子给了自己,也给了他的学生这样一种人生轨迹。于丹如此理解孔子的人生规划:她说从而立到不惑,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等等,三十岁以后来就要开始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当敢于知道舍弃并且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而面对今天纷杂的.世界,生活的不尽人意,不知如何舍弃和面对的时候,于丹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这些闪耀着生存智慧的话语,对于我们调解身心的疲累,将生活的苦涩蛹化为甘醇的美酒,起到了醍醐灌顶的点化作用。

  在阅读于丹《论语》心得时,我时时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来自古人先贤和古典文化的精神力量,她让我的心灵如沐春风,如逢甘霖,让我深深体会到《论语》所传递出的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我想,我们今天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将《论语》的这种平和的生活态度,生活的智慧传承下去,从身边的人开始传播,播撒到每个人的心里,让每个人有足够的定力和信念去直面生活中的一切幸和不幸,建立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人生。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五

  观看完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收获颇多。于丹老师引用丰富的典故,把论语中透露的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形象、深入浅出的展现给大家,其用意是希望并告诉大家如何享受简单、快乐的人生。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忙碌碌的劳作,也感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评价个人成功的标准更多的在于职位有多高、谁挣的票子多、谁家房子大等等,似乎这些承载介质量的累加决定了更多的快乐,然而却忽视了内心的审视,忽视了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于丹老师通过对论语的透析引导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可谓用心良苦。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心灵好似在原始的大自然中呼吸,涤荡去尘世的污垢,感受那份原始的生命存在的气息;于丹老师通过开篇的天地人之道使我明白人生最高的境界不是在竞争中取得多么大的胜利,而是在于内心中一份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富足。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失败,会有遗憾,然而一个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是全能,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我们偶尔会听到一些一直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接受不了某次考试名次落后的事实而轻生;我们自己偶尔也会在与他人某方面的比较中灰心丧气,从而心情抑郁,失去对工作、生活原有的激情。于丹老师通过

  心灵之道的讲解告诉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需要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只有首先解放自己的.心灵,不被人生的得失所左右,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才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工作、面对生活,也更容易达到自己满意的成果。从这一点看,于丹老师可堪称心灵的导师,她用一句现代的语言阐释了论语中至真的人生哲理。

  说到君子之道,是我感触较深的。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堪忧,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虽然政府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然而地沟油、毒奶粉、塑化剂等等的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食品生产者只想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其原因,是道德的缺失,是没有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只停留在书本中。我们不指望靠道德的束缚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但一个国家,文化与制度两者缺一不可。

  于丹论语心得我已经看了两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我希望大家把学习于丹论语心得的活动推广开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熏陶,从修养身心开始,去享受人生真正的快乐。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六

  众所周知,一部《论语》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汇集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讲述了天地人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近些日子,重新阅读《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细细玩味书中所解读出来的精粹和哲理,使自己感到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满和温暖起来,如春日煦阳一般浸润着现代人的心灵。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其深刻内涵,独到见解之处,豁然于眼前。

  想起以前读中学的时候,诸如《论语》《庄子》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的心目中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封建文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这些老师要求背诵过的句子,只觉得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却无法体味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教育意义。当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后,使自己更多地明白了《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深不可测的,先贤们说过的话,穿越岁月沧桑,穿越历史时空,流传至今日,依然深深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使我们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和帮助。

  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寺院里供着一个花岗石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你有什么了不起?那个佛像淡淡地对它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看了这个故事后心理豁然开朗,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没有付出,何来回报?通过它我们可以比照自己的心灵是否做到从心所欲,淡定从容。“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就渺小了。”工作中同事之间,生活中家人之间、朋友之间,总会有一些遗憾事,面对这些不愉快的事,我们为何不将自己的心态放开些,正确对待缺憾,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平和些,正所谓知足常乐。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确实,在当今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并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号,只有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给我们,就是要告诉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的困难和磨砺就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喜悦。

  于丹教授讲任何事情都是有尺度的。我们做事情也要讲究分寸,做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分析明白。我们做的什么事情不一定分好坏,但是分时间和场合,有时时间和场合是对的,换一个时间和场合可能就错了。这里讲的是一种做事的艺术,必须把握好。在浩渺的宇宙空间,人生仅仅是流星般的一瞬间时光,如果再比作河流,人生仅仅是一朵微小的波浪。所以说人生有限,我们要把握有限的情感,挖掘心灵资源。她讲“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讲人的行为要有分寸,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适度,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耿直和磊落面对生活,胸怀坦荡,内心向善,释放正能量。

  《于丹〈论语〉心得》让我们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一种包容、理解的交友态度。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环境中,朋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可以看一个人内心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智慧,多一份清醒,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交友要自尊,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更要尊重朋友,不尊重人是不可能结为朋友的,朋友需要互相尊重。但是,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交友要自律,善于约束、控制自己,该说的该做的大胆地去说去做,不该说不该做的坚决不说不做。人际间的交往既是相互的,又是平等的,不能单凭一方的主观愿望行事。交友要大度,落落大方,心中能容他人,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交友是要付出的,而宽容大度正是这一情感的核心。

  感触最深的还有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中》的“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于丹教授解释说:“君子心里面时刻装着法律法规,说话做事都合乎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而小人则无视这些,心里老是想着占点小便宜,捞点小实惠。”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遵纪守法,礼让谦和,虚怀若谷,与人为善的人应当是君子;那些违法乱纪,横行霸道,不讲公德,鸡肠小肚,阴险奸诈的人应当是小人。芸芸众生,攘攘生灵,模样都差不多,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论语》中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一个纯概念化的名词,所说的君子是一个理想中的完人,是我们推崇的道德规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样,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其实都是教人去做“君子”,用伦理道德净化心灵,用纪律规范约束行为,在人生的历程中得到肯定和赞扬。

  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自己的痛苦。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正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在当今社会,孔孟、老庄等一些传统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的面孔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更多的现代人都在感叹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却不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净化自我。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儒家经典《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这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催生而出的现实意义是面对生活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担当和态度。读《于丹〈论语〉心得》,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思考是: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以诚相待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些大智慧,必将造就我们人生更多的精彩。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解读,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界,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

  这就是《于丹〈论语〉心得》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和美丽!


【于丹论语心得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于丹讲座论语心得03-18

于丹《论语》阅读心得11-09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07-24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1-30

于丹论语心得精彩语录(精选150句)04-23

于丹说《论语》观后感01-16

读于丹《论语》有感04-14

读于丹《论语》有感04-14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11-19

于丹的论语心得读后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