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资料

陋室铭译文及翻译注释

时间:2022-04-13 15:45:10 其他资料 我要投稿

陋室铭译文及翻译注释

  《陋室铭》是这首铭文作为经典流传至今,不仅因其思想内容积极乐观,境界高远,其语言上的特色上的独特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陋室铭译文是怎么样呢?下面是的陋室铭译文资料,欢迎阅读。

陋室铭译文及翻译注释

  陋室铭译文及翻译注释 篇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叮

  往来谈笑的有渊博学识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乐声使双耳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在这里居住,)还有什么简陋的呢?”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译文及翻译注释 篇2

  《陋室铭》

  山不在①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④是陋室,惟⑤吾德馨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⑦,往来无白丁⑧。可以调素琴⑨,阅金经⑩。无丝竹⑾之乱耳⑿,无案牍⒀之劳形。南阳⒁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⒂。 孔子云:“何陋之有⒃?”

  注解

  (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这里用为动词,著名、闻名。

  (3)灵:灵异,有灵气。

  (4)斯:这。是:判断动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高尚。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

  (7)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本指科举时代没有功名的人,这里与“鸿儒”对举,泛指不学无术的平庸小人。通俗讲为没有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调,原指调弄,这里指弹奏。弹奏闲雅的古琴。素:不加装饰的。

  (10)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

  (11)丝竹: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2)乱耳:扰乱耳朵。

  (13)案牍(dú):指官府公文。

  (14)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

  (15)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杨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17)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古今异义:

  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调:古义(调弄)今义(调动)

  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丝竹:古义(琴瑟萧管之类的管弦乐器)今义(丝绸和竹子)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蔓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

  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道德美好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一词多义:

  1.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2.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3.是:

  ①判断词,是:斯是陋室

  ②这个、那个:当是时(《口-技》)

  4.名:

  ①著名:有仙则名

  ②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文言句式:

  倒装句

  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自《论语·子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联。互文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倒装句,应为“台痕绿上阶, 草色青入帘”)

  文言虚词

  指示代词(用来指示和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

  1)近指代词:是,此,斯,之,可译为"这个" "这里" "这样".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疑问代词

  代事物:何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及翻译注释 篇3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着,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分理析,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创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译文及翻译注释】相关文章:

公输文言文翻译及注释12-16

白朴《沉醉东风·渔夫》译文注释及赏析诗词11-05

遣忧(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5

清明(唐 杜牧)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8

出塞(唐 王昌龄)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1-23

英语专八考试翻译模拟试题及译文08-10

箜篌谣(唐 李白)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6

九辩(先秦 宋玉)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02-15

君子偕老(先秦 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2-23

雪(唐 罗隐)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