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题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过程的评价,应弄清课题实施过程固有的特征,如何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呢?下面是的课题实施方案资料,欢迎阅读。
课题实施方案篇1
一、课题的提出
1、国内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所有教育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乃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 《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我们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2、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3、阅读教学发展的需要
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不难发现以往的课堂阅读教学往往是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不少,可学生却收获甚少。归结起来,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始终没有转移到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上主动学习的轨道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依然存在教学内容片面、方式单一、过程残缺等诸多弊端。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的'定义与界定、研究内容的分解、研究的切入点、重要观点)
1、基本概念的定义与界定:
(1)电化教学:现专指利用多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多种信息媒体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
(2)阅读是阅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被阅读对象分析、理解并进而把握其要点或主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阅读重在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感知、辨析、领悟、筛选以获取文章主旨。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学生不仅要首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阅读教学的目标,核心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内容和形式,语言也不例外。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无法割裂的。因此阅读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有了两层意义,一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二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形式。
(3)教学手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2、研究的主要内容
借助电化教学的方便,快捷和内容广博等特点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特点,进行新的阅读学习方法的尝试和创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阅读教学方式的研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1)研究如何做好新时期学生的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工作,研究如何科学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并探讨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结构。
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使教师在学生面前不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与学生成为平等、共同的学习主体。电化教学中广泛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又使语文阅读的平台变得更为广大。它拥有的快捷而强大的网络交流平台,使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共同就一个问题同时进行讨论成为现实。它的实物投影技术、即时转播系统,使得课堂内的即时评价变得可能。它的存储功能和网络体系,更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可以说,电化教学的环境下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是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形式的整体性变革。
(2)探索课内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主要方法。
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研究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记诵能力,鉴赏能力,使学生最终能流畅地阅读文章。
(3)与教师继续教育、校本教研相结合,加强教师应用电化设备和丰富教育资源的培训,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研模式,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实验,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锻炼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学校群体和教师队伍.
(4)与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相结合,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在本地的社会影响及辐射作用。
研究重点:
探索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下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课的教学优势,增强课题的操作性和推广性是研究的重点。
课题实施方案篇2
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检验与衡量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是一篇经验总结的论文的题目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则不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此外,在确定课题名称时,还应慎用疑问句,一般不宜用作课题名称。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 字,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问题解读
这部分,就是把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交待清楚。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我校省“十五”重点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仍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为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一是针对新课程理念与现实教学设计的游离,解决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全方位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二是针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程”设计,解决如何创新为人的发展的“学程”设计;三是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解决如何建构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及操作样式。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在方案中,课题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作提示进行阐述的,主要是介绍所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要陈述课题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基层学校教师现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基本上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他们的行为和特质。由于人及其行为和特质的极其复杂性,所以对之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1、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对象带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我们可根据某一标准(有权威性的标准最好)来做出划定,例如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估标准,评估分数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学校”。
2、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
总体是统计学概念,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小,得根据研究目标考虑。其范围有来源范围和特征范围。来源范围有地域、学校、班级;特征范围有性别、年龄、心理特质等。例如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学生的范围是某一地区还是某一学校,在什么类别的学校,在什么年级或年龄段,这些都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范围不同,最后得出的研究结果会很不同。
3、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所以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比如,“非智力因素”、“愉快教育”等等,都存有不同见解。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评审、研究过程中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如果研究课题所依据的是对某一概念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则必须要有理论的阐述;如果研究采用某一学派或代表人物对某一概念的表述,则应扼要重复这一表述并说明来源;如果研究中概念没有特殊要求,则应采用大多数人已经接受的含义。
六、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关,课题越大内容就越多。但许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细化,一点一点地去做。例如一个名为“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的研究”的课题,在其研究计划中列出了所探讨的问题:(1)教师使用“父母参与”技巧对学生语文成绩是否有影响?(2)教师使用“父母参与”技巧对学生数学成绩是否有影响?(3)不同年级的教师使用“父母参与”技巧的频率是否有差异?(4)不同年级的教师使用“父母参与”技巧的类型是否有差异?
七、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但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八、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九、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课题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课题组各成员承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课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十、保障机制
经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问卷调查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
作为小课题一般可以不写这部分内容,因为所需经费不多,学校一般多能答应实报实销。但确需添加设备的课题和某些大课题的研究。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一列出、所列的项目应是研究所必需的,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谋划。
十一、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当然,也可以采用如下甲、乙、丙三种思路写方案。
课题方案(甲)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含义 第二节 研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计的结构
第二章 课题名称的表述
第一节 课题名称中的概念 第二节 课题名称的结构 第三节 课题名称的确定 第四节 注意事项
第三章 研究现状的评述
第一节 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 第二节 实践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内容的界定
第一节 研究内容界定的含义和特点
课题方案(乙)
一、研究背景与任务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
2.初步探索阶段
3.深入研究与经验推广阶段(
4.总结阶段
七、预期成果
八、研究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
九、研究保障
课题方案(丙)
一、课题的提出
(一)意义价值
(二)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二、课题研究对象
三、课题研究目标
四、主要内容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及理论探讨和计划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
第一个进程:初步研究
第二个进程:深入研究
第三个进程:完善研究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
预期结题时间:
六、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2、实验研究原则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三)条件保障:
1、资金保障:
2、人员素质保障:
3、有研究环境和氛围。
4、有优越的资金保障。
5、实验基础扎实。
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实施方案篇3
《构建区域性初中田径教学体系的深化实验与推广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金坛市第二中学 吴静
一、选题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田径类教学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规的部分,乃至学校体育中的重点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广泛性和代表性。目前,在我们研究的区域里,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田径教学体系,这就说明该项目研究拥有广阔的空间。构建较为完整的田径教学体系,并深化实验和推广研究,这对于我们工作在一线的体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值得幸福的事情。在实施阶段积累下来的过程性材料,包括教学设计手册、案例集和相关文章等,都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层面上的参照和借鉴。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构建较为完整的初中段田径教学体系,讲究书面材料的积累,如:初中田径教学手册、模块类设计与主题单元设计相结合,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相统一,使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实践意义
开展初中田径类教学体系深化实验与推广研究,紧跟了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转变了教育教学的观念,真正使其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强调三维健康观,强调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吃苦耐劳、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所有这些都将依赖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整体设计;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全面素养的形成。
(2)理论意义
本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它的成果将进一步丰富我们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推动学生掌握一项技巧运动技能目标、提升一线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初中田径类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具有一定得局限性和盲目性,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对初中段田径类教材(水平四)进行收集与整合,将其系统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代表性。想其所想,敢为人先,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也好,为自身专业发展也好,对于我们课题组每位成员来说,都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该项目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对初中田径教材采用主题单元教学形式作整体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单元模块教学具有的整体性、阶段性、均衡性、连续性等特点,而且设计出来的主题单元教学计划吻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在重视田径类项目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田径类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使学生的个体主体性达到很好的尊重和展现,提高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田径模块的设置与教学将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可以依据教师资源、场地优势以及体育学科田径模块课程中的主题内容、活动情境和社会生活等背景素材,在现有传统项目的课程模块设置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并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沟通等形式将社会生活中的课题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开设丰富多彩而又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使学生体会出“生活中处处有体育”的体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从而构架起学校体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初中田径模块课程的设置将促进学校对田径项目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开发学校的校本资源,推动我校田径项目教学的飞速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整体构建区域性初中田径类教学体系深化实验与推广研究,探索初中田径教学的方法、策略、途径,不但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1、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找出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致命因子,提出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教师回到研究状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有关有效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
3、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将会拥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主动地构建知识,形成技能。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灵魂,在实践中,科学设置目标,适时调整目标,和谐完成目标,才可能发挥目标教学的作用。而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等问题。所以研究教学目标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2、研究教学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研究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处理各环节,尤其是有层次的处理重难点,让学生有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学生主体积极参与,避免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
3、研究教学方法。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盲目崇尚标新立异,课堂教学中盲目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及如何有效使用等。
4、研究课堂教学组织。实际教学中存在课堂教学组织不佳,部分教师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很有必要。其中,教师的备课能力和对课堂的控制能力也很重要,并值得研究。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提出“主题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旨在把中学田径类项目的教材内容从“单一枯燥、零星分散”转移到“多样有趣、连续设计”这一轨道上来。集中体现主题单元设计的阶段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水平四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性。
(2)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四大领域目标,将初中田径类教材的学习目标进行划分,根据目标选择相关教学内容,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合理设计相关教学流程。
(3)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做到: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运动能力提高的统一、试验研究的方法与探究实践操作的统一、课题研究活动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研究活动方案静态设计与实施过程动态调控的统一。
(4)研究主题单元(模块)设计的可操作性:
A、课堂实践,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问题中主动探究。
B、设计探究方案,以实践课的形式来检验其可操作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C、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手段,分析、处理所得到的各种资料、信息、亲自寻找证据,并加以论证,取得问题的解决。
D、研究内容、方法、问题的结论,应体现适度的开放性。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学习与本实验先进的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2、问卷调查法: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相关调查应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邀请专家对调查的前后进行全面评估指导。
3、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想结合:先从理论角度,提出中学田径类模块教学框架理论后,开展行动研究,研究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自身和参与者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反思与合作,发现和界定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做到“研究”与“行动”统一,教育实践与探索理论及模块设计三者合一。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研究进度:起讫时间 2013年4月--2016年4月。
(1)第一阶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具体实施阶段:A、根据模块库,对中学田径类模块(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构想,构建中学田径类主题的整体框架。B、对中学体育田径模块教学具体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中学水平四)C、对中学体育田径模块教学内容(课时计划)连续性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中学水平四)D、中学体育田径模块的课堂教学评价设计与实施研究。
(3)第三阶段(2016年1月--2016年4月)总结推广阶段。本阶段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总结,完成调查与研究报告。
七、本课题研究基础
1、课题研究的条件:
(1)课题组成员积极进取,并热爱教育科研,善于反思,有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的经验和能力。在校级教科研中积极主动研究,并获得学校好评。并且课题组成员都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了解、观察和测试学生,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2)课题组整个团队是一个凝聚力很强、合作意识丰富的整体,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凝聚力很强的年轻集体,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相关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有的已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3)课题组的主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对初中田径教材相对较为熟悉,参与过初中田径相关教学体系的前期设计与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课堂教学经验。本课题组已经做了研究前的宣传与发动工作,各成员已经进行相关材料的调查与收集工作,表示十分愿意参与本课题的研究,通过不断的深化实验与推进,努力构建适合本区域的初中田径教学体系,做好实验和推广工作。
2、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材<田径>(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教材小组.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491-492.
3)杨津森.谈投掷技术原理中流体力学方面的误导与《田径运动高级教程》、《高等学校田径教材》的有关编者商榷[Z].高校田径,1996:.
4)张贵敏.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由常州市金坛市骨干教师、优秀教练员、体育教研组长组成。在近几年的课题研究中多次承担常州市金坛市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课题组成员虽然来自不同学校,但爱岗敬业、强烈的科研和专业成长意识使我们走到了一起。课题组组长吴静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有多年在农村中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经验,几名教师且都是兄弟学校的体育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多年来有多篇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这些研究人员的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相信能发挥整体效应,保证本课题的任务完成。本课题研究前期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基础扎实;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推进。我们坚信,可以以一线教学为基础,以一线教师为主体,由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实施,定期进行阶段性讨论、小结,专家指导,每学期课题组成员在全校上好一节研究课,在组内上好一节公开交流课,并充分发挥每节课的作用,组织组内人员自评、互评,写好课题研究记录,使每个组员了解其它成员的研究动态,以便于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统一认识,最终一定能高效完成研究任务。
具体表现为:
1、本课题负责人和各位成员积极参与了金坛市级课题《整体构建区域性初中田径类教学体系深化实验与推广研究》和相关微型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受益匪浅,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2、本课题负责人长期参与学校教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在上述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中,担任资料撰写、搜集和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经验;本人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并发表在《体育教学》等刊物上。
3、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各项教学研究,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研究水平,多位教师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为课题研究快速促进教改奠定了基础。
4、本课题研究能得到学校领导的指导、体育教研组的支持,以确保研究的实施能够沿着科学的方向进行。
5、辅助以下保障措施:(1)组织保证;(2)制度保证;(3)软硬件保障;(4)经费保证。学校将每年确立专项经费用于教科研,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九、本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吴静
副组长:翟浩 王益祥
组员:贺琳丽 单峰 陆红花 刘俊 孙文华 王克强
顾问:李长志
姓名 |
工作单位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中的分工 |
吴静 |
金坛市第二中学 |
体育教学 |
设计策略研究 |
翟浩 |
金坛市第三中学 |
体育教学 |
单元目标设计与实践 |
王益祥 |
金坛市西岗中学 |
体育教学 |
教学评价研究 |
贺琳丽 |
金坛市洮西中学 |
体育教学 |
单元目标设计与实践 |
单峰 |
金坛市第二中学 |
体育教学 |
单元目标设计与实践 |
陆红花 |
金坛市直溪中学 |
体育教学 |
单元目标设计与实践 |
刘俊 |
金坛市朱林中学 |
体育教学 |
教学评价研究 |
孙文华 |
金坛市社头中学 |
体育教学 |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王克强 |
金坛市建昌中学 |
体育教学 |
教学评价研究 |
十、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提出“主题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旨在把中学田径类项目的教材内容从“单一枯燥、零星分散”转移到“多样有趣、连续设计”这一轨道上来。集中体现主题单元设计的阶段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水平四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性。
(2)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四大领域目标,将初中田径类教材的学习目标进行划分,根据目标选择相关教学内容,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合理设计相关教学流程。
(3)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做到: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运动能力提高的统一、试验研究的方法与探究实践操作的统一、课题研究活动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研究活动方案静态设计与实施过程动态调控的统一。
(4)研究主题单元(模块)设计的可操作性:
A、课堂实践,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问题中主动探究。
B、设计探究方案,以实践课的形式来检验其可操作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C、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手段,分析、处理所得到的各种资料、信息、亲自寻找证据,并加以论证,取得问题的解决。
D、研究内容、方法、问题的结论,应体现适度的开放性。
【课题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相关文章:
课题实施方案03-10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03-08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04-03
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04-17
课题实施方案范例09-24
英语课题实施方案03-02
课题实施方案15篇04-12
科研课题实施方案04-12
课题实施方案(15篇)04-16
课题实施方案 15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