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重点基础知识的基本介绍

时间:2023-02-18 21:42:05 其他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会计重点基础知识的基本介绍

  想要学好会计,就得掌握必备的会计基础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会计重点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会计重点基础知识的基本介绍

  会计重点基础知识1: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 资产2. 负债3. 所有者权益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 收入2. 费用3. 利润

  1. 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它有3个特征: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②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③资产必须是能够给企业流入经济利益的资源,即可望给予企业现金流入的资源。

  2. 负债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在未来将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它有4个特征:

  ①它是目前和过去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

  ②负债是在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

  ③它是可以确定或可以估计的数额;

  ④它是需要以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确实的债务。

  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有时也简称权益、净权益、净资产、资本、股东权益、业主权益、投资者权益,实质都是同一事物,只不过名称不同罢了。从广义上来说,权益包含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前者为负债,后者为所有者权益。

  4. 收入

  收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收益,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所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5. 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6. 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会计重点基础知识2: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

  ⑴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会计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投资者(即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

  ⑵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表明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关系。

  会计重点基础知识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在按照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即会计科目是对每一个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再按其一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事先规定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编号及核算内容的一种专门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1、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具体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首先,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内容和特点设置会计科目。其次,对于同一行业的不同会计主体而言,还要结合会计主体自身的特点设置会计科目。

  2、设置会计科目要符合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在设置会计科目是要兼顾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分设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亦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项目等,它提供较概括的会计信息,基本上能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它所提供的明细核算资料,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3、设置会计科目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4、设置会计科目要言简意达

  5、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全部总分类科目和一部分明细科目由财政部或各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其他明细科目则由企业自行设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会计重点基础知识↓↓↓↓↓

  会计重点基础知识4:财务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会计重点基础知识5:常用公式

  1、资产类: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2、资产类、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

  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费用类与资产类相同)

  2)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负债类相同)

  3、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

  (此借方、贷方是指其所属明细账借贷方)

  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即: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借方余额合计)

  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3)资产类(余额在借方)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借方+应付借方

  4)负债类(余额在贷方)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贷方+预付贷方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

  5、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即: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6、企业未达账项调节方法:

  1)双方余额调节法:

  企业余额+银已收企未收-银已付企未付=银行余额+企已收银未收-企已收银未付

  (其中企业余额是指银行存款日记余额,银行余额是指银行对账单余额)

  附加:账户结构

  1)资产类账户: (与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相同)

  借方表示增加

  贷方表示减少

  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

  2)权益类账账户: (包括负债类账户与所有者账户)(与收入类账户结构相同)

  借方表示减少

  贷方表示增加

  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 (注:收入类一般期末没有余额)

  3)由公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得知:

  资产、费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汇总:

  借方登记:资产增加、费用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收入减少

【会计重点基础知识的基本介绍】相关文章:

会计专业基础知识重点07-21

财务基础知识介绍08-18

财务基础知识介绍11-24

药店会计的做账基本流程介绍11-23

戏曲基础知识介绍03-22

助理物流基础知识:装卸搬运的基本概念10-25

粤语的基本介绍01-09

素描工具基础知识介绍10-29

儿童培养重点方法介绍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