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教学的优秀案例
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自己的教案质量,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同学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1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荷》专题里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代表作。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作者借“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文章语言优美,骈散结合,以莲喻人,托物言志。
【学生情况分析】
1、七年级学生进取心和好胜心强,能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而活跃。
2、学生进入初中后已学习了十几篇简短的文言文,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浅显文言语句,读懂文章。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通课文。
2、 借助课下注释及小组合作的方式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虚词。
3、在反复诵读中品味精美的语言和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 学习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扩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注重朗读,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乐曲《荷花颂》,投影出示莲花的图片。教师激情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以它的雅丽端庄、清幽高洁赢得了无数文人雅士的喜爱。周敦颐就是这些文人雅士中的代表,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师佛从道,创立了宋代“理学”。周敦颐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自己著书讲学的濂溪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而且造了一个“莲池”。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于堂前赏莲自吟,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周敦颐借莲的高洁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爱莲说》。(板书课题)标题中的“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教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并对目标进行解读。
[设计意图:由背景音乐和各种各样的莲花图片引入新课,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抒情的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学生对莲花的美丽、高洁、亭亭玉立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知,为下文分析描写莲花形态的语句、体会作者对莲花品质的赞美作了铺垫。在导入中,学生对周敦颐和写作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理解课文有一定帮助。]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范读。
教师播放范读录音,提醒学生听范读时注意字音、句读、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以组内合作的方式,读对句读、语气、语调。
教师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加注拼音。
蕃 淤泥 涟 亵 濯 鲜
教师出示以下语句,让学生标出朗读节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学生纠错。
3、学生代表读课文。
请三位学生读课文,朗读前教师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以及作者情感。其他学生听读并分别进行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在听读、朗读中熟悉课文,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协作学习、疏通文意、质疑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注释,组内协作疏通文意。
学生提出本小组内难以理解的词句,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2、教师精讲点拨,强调重难点。课件出示以下词语,学生口头解释。
蕃:多 濯:洗涤
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很少
宜:应当
3、两名学生口头展示全文翻译成果,其余学生对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纠错,教师精讲点拨,解决字词理解障碍,翻译出重难点句子,疏通文意。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教给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4、独立思考、质疑探究。
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疑问。
学生问题:
△作者为什么爱莲?
△作者借莲想表达自己怎样的品质?
△文章既是写“莲”,为什么又要写菊和牡丹呢?
组织学生积极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5、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情况,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 要求学生画出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描写莲花的,由此可见莲具备高洁的品质。
△以上语句中的“不染” 一词最能表现莲高洁的品质,这正如君子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所以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借莲想表达自己坚贞的君子气节。
作者爱莲花,不仅因为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外形,更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内在品质。这种品质正是作者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的人格的写照。莲的 “中通外直”比喻人的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蔓不枝”比喻君子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则是君子美名远扬、仪态端庄、令人敬重的品行。作者借花喻人,表明自己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陶渊明是有名的隐逸之士,他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与菊花相伴。作者借菊比喻远离官场、逃避现实的隐士。唐朝时人们特别推崇牡丹,把牡丹视为珍品。权贵们为了攀比,不惜高价争相购买。周敦颐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作者写菊和牡丹,批判了逃避现实的隐士,嘲讽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从而衬托了像莲一样超凡脱俗、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设计意图:学生就文本内容主动提出疑问,教师不急于答疑,而是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客观上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解决问题后有了成就感,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对学生的问题有了预设。课堂上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归纳,围绕学生理解难点加以精讲点拨,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读懂花语。
仿照例句,写出自己所喜欢的花和原因。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写:我爱 ,因为它 ,恰如 。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学生进一步领会本课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时能够明白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言的志也会不同。这一环节,还训练了学生的语句仿写能力。]
(五)教师小结
周敦颐借莲表达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也不愿像世人那样做贪慕富贵的人。他以莲自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性高洁,行为方正,值得我们学习。希望我们都有高尚的情操,能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请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再次诵读课文,读出周敦颐的爱莲之情。
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小结及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学生在齐声诵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次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教学反思:《爱莲说》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浅显的文言文。课前,舒缓的背景音乐的播放,多姿多态的莲的图片的出示,让学生对莲有了直观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为课堂营造了抒情氛围。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基本能翻译出文章的意思。因此,在词句的理解上,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翻译文章。
课堂上,我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声情文并茂,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增加了课堂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判者的位置上,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在积极参与中感受新知,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我把教学的着重点从 “重教”转到 “重学”上来,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学会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意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任务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由浅入深,力求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成为追求高尚情操,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2
研讨话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一体化”如何构建?
教材分析
《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3.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美美地听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了解了它的结构与内容。作者在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展示了春天的美景。朱自清先生笔下迷人的春天,真是令我们留恋忘返啊!今天,我将跟大家与它进行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去深入地感受文中那绚丽的春光,去仔细地品味文中那优美的语言,去学习作者那高超的写作手法。
师: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你们的耳朵,敞开你们的心房,用你们的耳朵去聆听录音,用你们的心去感受朱自清笔下春天美的所在。听完以后就请大家相互交流交流感受。
(播放轻音乐相伴的朗读带。播放完以后,学生们已陆续睁开了眼,但还有几个没睁开眼。)
师:相信大家都被这优美的朗读陶醉了,被这美丽的春天吸引住了。你看,现在还有几个同学沉醉其中,不愿睁开眼呢!(大部分学生微微一笑,小部分学生四处张望寻找闭眼者。)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吧!没关系,我再给你们三分钟时间整理你们自己的思绪,然后就请同学把这种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三分钟时间静思。)
生1:简直太美了。我已经无法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只感觉自己当时就在春天的花园里漫步。绿的草,五彩的花,还有嗡嗡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的,春风轻抚着我,阳光亲吻着我,仿佛来到了仙境。
师:好!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生2:从来没有这样去听过一篇文章。因为这次我不再仅仅是用耳在听,而是用心在听。这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呀!我仿佛听到春姑娘在呼唤我,她带着我赏春的美景,听春的声响,闻春的气息。和煦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倍感舒服与温暖,久久不愿离开。要不是老师叫我,我真不愿睁开眼睛呀!(说完自己笑了一下。)
师:哦,这样呀!看来春姑娘让你着了迷。(生笑)
生3:我感受到了春天勃勃的生机。草绿了,花开了,树发芽了,鸟也出巢了,一切都显示出新气象。正如文中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农民们也“披着蓑戴着笠”在轻盈的春雨中插秧呢。我仿佛还看到了秋天那大片大片金黄的稻谷。是呀,有了春的播种,就会有秋的收获。
师:对呀!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充满活力的!只有有了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呀!其实,人生也一样,只有少年、青年的努力学习与奋斗,才会有中年、老年的成功呀!希望大家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春。
生4:我跟他们的感觉不同。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在这优美的朗读声中,在作者描绘的美景中,我被带到了我的童年。记起了童年在农村度过的春天,我跟伙伴们在河边放牛的情景。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我们不时在草地上打滚,不时又爬到牛背上。河里的鸭子也在悠闲地浮水,还不时地把头一咕噜扎到水中呢。
师:这个同学由作者的描绘联想到了自己童年春天的事情。不错,联想力较强。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用心听后的感想,收获还真多。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的。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叫大家谈了。不过,大家在下课后可以与同学再交流或把你的这种感受写到你的日记中。(还想举手回答的学生听了后把手陆续放下来了。)
二、美美地读
师:像如此美的'文章,如此美的语言,相信大家肯定想亲自走近他,与它进行面对面的对话,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请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如大声朗读、轻声朗读、用心默读体会、反复咀嚼等去表达你的感情,去寻找文章的美,去感受语言的美,去体会文中的感情。老师也为你们寻找到许多春天美景的画面,大家可边欣赏画面,边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并加以品味与玩味,想想精彩之处在哪?可以从课文的美句、佳句、精段、画面、情感、手法、主题……等方面入手。好,现在开始读。
(多媒体播放配轻音乐的春景图画,图画是根据文章内容的顺序编排。学生边欣赏图画边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有的不时在书上圈点勾画,在本子上写发现。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
三、美美地说
师:时间到了。大家先相互交流自己读后的所得与所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
(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
师:好!现在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的成果。开始发言。
生1:我认为写春雨那段写得很精彩。你看那细密的雨中,黄晕的光、乡村的小路、石桥、撑伞的人、工作的农民,整个构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安静而和平之感。
师:春雨图有种“安静而和平感”。好!
生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用得绝,简直有一种妙不可言之感。想想“小草偷偷钻出来”是怎样的情景,那种情态令人想起女孩子害羞时的娇颜,还有那个“钻”字又是何等传神,那种破土而出的挤劲令人肃然起敬呀!
师:说得好。你分析的非常透彻。是呀,这两个词用得多妙啊!
生3:我认为“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写得好。风本来是无味的,但他却写出了味道,风里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味”。
师:把无色无味的风写成了有味的风。“壮难写之物如在眼前。”
生4: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结构美。作者由盼到绘,再到赞,浑然一体。开头用两个“盼望着,盼望着”把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把自己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中间用五幅图画描绘出春天美好的景物,让人有身处画中之感;结尾又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渐次排比,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呀!
师:从整个文章结构入手,找出了美点。很好!
生5:“桃树、李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写得好。他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就这些?(生点头)运用了修辞手法就是写得好吗?(有的学生笑了起来)
生5:不是。(显得不好意思)
师:那好在哪里?
生5:好在……好在……
师:看来要再仔细想想。那你先坐下来。我们说它好肯定要说出一定的理由才能让别人信服吧!有没有哪个同学跟他找的是同一句?(生6举手)好,那你来说说理由。
生6: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把花竞相开放的情态与花色艳、花色多都写了出来。
师:对。我们只有这样说才有说服力。不能只顾着讲好,一定要有理由哦。恭鹏同学(刚才没说出理由的那位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位同学点头)好的,那我们再继续。
生7:我认为迎春图写得好。因为前面的四幅图画都是写景,给人的感觉总缺点什么,就像欣赏一幅没上色的山水画,很单调。而迎春图却写了人,就像给这幅画一个很好的点缀,给它涂上了色彩,把春的活力,把人对春的喜爱表现了出来。
师:嗯。见解独到。好了,刚才很多同学都谈了自读后的所得,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在文中发现的美。老师认为这篇文章不仅形式完美,而且内容丰富,激人想象;不仅结构清晰,而且语言优美。可说,美蕴含在文章中的每一个画面中,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下面就请大家以我们刚才的发现为基础,分组讨论归纳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看看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四人为一组,开始进行讨论,讨论好的小组就派代表发言。
(生四人一组讨论,师巡视。)
生1:我们这组发现作者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随处可见。
师: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
生2:我们觉得文章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美。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我们以前学的那些文章那么难懂,特别是像“赶趟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些词语,感觉就像在说话,显得自然、朴素、通俗易懂。
师:语言美,自然、朴素、通俗易懂。
生3:我们觉得文章的结构严密。就像前面惠璇(前面讲结构美的那个学生)所讲的一样。这也该算是它的一个特点吧。
师:算!怎么不算呢?好,结构精美、严密。
生4:我们觉得作者是抒情高手。表面上看描绘了许多春天的景物,但处处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作者抒情并不是像我们平时写的“啊!我爱你春天!”这样,而是显得含蓄,蕴抒情于描绘之中。总之,要不是作者对春天有这么喜爱,我想是难写出这么美的文章来。
师:同学们谈得都比较好。根据大家的讨论,综合大家观点,老师把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显示:1、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2、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3、语言朴实、隽永,通俗易懂。边读边稍作分析。)
四、美美地写
师:朱自清以生花的妙笔幻化出多彩的春天。文中字里行间都凸现着美。朗读它,品味它,不仅会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更会令我们对美产生一种追求。纵观全文,作者之所以能把春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来源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来源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全文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俯拾皆是,把情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现在,我们虽然不处在春天,不能亲自领略无限的春光,但秋天也跟春天一样有无穷的魅力,也是众多文人笔下常描写的季节。我想处于秋天中的同学们,肯定对秋天有独特的感受吧!现在,就请敞开你们的情怀,用你们自己的笔把对秋天景物独特的感受写出来。可以选择秋风、秋雨、秋阳、落叶等秋景中的一个方面来写,用一段话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写出来就可以了。看谁写得快,写得好。注意在写的过程中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方法。
(生自由练习写作,师巡视、指导。几分钟以后挑选几个同学所写的当堂朗读,并给予适当评价。)
师:“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的。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朱自清先生《春》一文中美的所在,感受到了美的魅力,领略到文章语言给我们带来的神奇感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开启你们的心智,用你们的眼睛去寻找美,用你们的心去感受美,用你们的手去创造美!下课!
课后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春》是从旧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也是初中语文传统的经典篇目。这次已经是我第三遍教了,但感到这次最成功。
前两次上课我都是这样设计──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逐段讲解: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让学生在课文的诵读中,体会春天的美景。前两次每次教完课文,对自己课堂的分析也颇感满意,从学生书本上满满的笔记也感觉学生收获挺大的。
但这几年,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同时,我也意识到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再次教《春》这篇文章,我用新的理念作指导,从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使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放飞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放飞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挥学生积极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改变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形成师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有利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上,学生在闭眼听配乐朗读以后,所产生的联想是意想不到的,也是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体验。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放开学生的手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对于此类写景文章,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重视纯理性的分析,而轻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体验。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知品位,从每个句子的结构修辞到每个词语的妙用,从语言特点到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一个个昏昏沉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这堂课上,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究。我倡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去揣摩、品味、欣赏文中的语言,做一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鉴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
三、整合“听说读写”,发展学生思维。
根据大多数人的共识,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割裂了这四个方面。习惯上,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只是把一篇文章整体感知后,再把课文内容分析给学生听,把听说与读写割裂开了,而忽略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的内在联系。事实上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课堂中,我让学生美美的听、美美的读、美美的说、美美的写,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的融合。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3
七年级下半学期进行了语文的模拟考试,试卷中出到了古文《赵普》,里面有这样一道题: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学习《论语》,请你写出《论语十则》中的一则,并谈谈你的理解。《论语十则》是初一上半学期的知识点,这道题目出得很特别,有一定的难度,既考到学生的旧识,又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时很多学生这道题答不出来,但我们班上的学生大多数都回答出来了,而且还答得不错。回想起上《论语十则》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教法适当,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回忆当时的教学案例以做反思:
《论语十则》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三点:
a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b.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
能力目标是:
a. 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b.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德育目标是:
a.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
b. 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上课时我采用了 “复习课文句意——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总结延伸”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 复习课文句意,巩固学生讨论、探究的成果
先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接着请同学们讨论发言,逐一回答解释各句。由于事前已经让同学掌握这块内容,所以可以以学生为主,教师只稍加点拨即可,从而达到巩固、复习、加深印象的效果。
2.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不仅让学生理解巩固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了解掌握“归纳整理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成语归纳”(附课件)
教学方法:先请同学举手发言,回答各个部分的问题,老师适当加以解释。然后,在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延伸说明这种学习方法——“归纳整理法”的好处:
a. 有利于理清课文知识点,便于积累、复习
b. 有利于训练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c. 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3.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针对我班学生这几个月时间所出现的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老师举例,设置情景,请同学们讨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的哪一则来教育他们。
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七年级语文教学的优秀案例”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4
培养目标: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2、让学生学会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3、感悟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策略:
1、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释疑难,教师只作适当讲解。
3、每课时的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板块:译读——质疑——理读——感悟。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又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我国清代的戴震就是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时的戴震读书塾时是如何难倒老师的。
第一个教学板块:译读。
1、学生自由地大声读。
2、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4、学生分角色再读,边读边对照注释,作好翻译的准备。
5、互译课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质疑。
1、根据学生的情况,拟一些问题。
2、学生就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问老师,老师进行解答。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详细见课本)
1、作家作品; 2、一词多义; 3、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 4、用法特别的词 5、省略句
6、做“难句翻译”类整理
第四个教学板块:悟读
1、从戴震难倒老师你得到什么启发?(同桌议论、发言)
2、要求列举自己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事例。
3、学生齐读课文。
4、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戴震大胆质疑的故事。人类的文明进程离不开大胆的质疑与创新。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等杰出贡献。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有戴震这种质疑的精神。凡是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避免盲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5、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5
现记录《安塞腰鼓》的教学片断,以期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案例
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画面导入后。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以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学生边朗读边思考。
学生1:老师,我找到两个——“豪放的安塞腰鼓”、“壮阔的安塞腰鼓”。
学生2:我也找到了——“有力的安塞腰鼓”。
学生3:“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
教师趁机鼓励学生:我想同学们一定还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词、句子来修饰、评价安塞腰鼓。
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学生们表现得更为积极,纷纷动笔尝试着、思考着……
2分钟后,80%的学生脸上写着胜利者的得意与自信,而其他同学有的还在凝神思考,有的写了划,划了写,还有两名同学坐不住了,悄悄偷窥邻座的本子……
教师趁机插话: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已有的平静……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
全体同学要求强烈,无奈,教师只好请先举手的两名同学上台。结果如下:
“元气淋漓的安塞腰鼓”;
“奇伟磅礴的安塞腰鼓”;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既然大家都对安塞腰鼓有了初步的评价,那么你觉得安塞腰鼓美吗?
学生齐答:美。
师:那好,咱们分组找一找,看它美在哪里?请各小组进行寻美点比赛,并用“ 美,你看(听) ”的句式叙述出来。
大部分同学受上一环节启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小组同学跃跃欲试,“目无尊师”地争论起来。
5分钟后,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各小组同学情绪高涨,争当小组发言代表。发言摘要如下:
1、“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2、“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3、“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
一番交流之后,我仍习惯地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有”,A同学站了出来,“老师,我突然有一个想法。”
师:是吗?快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A同学:我们能不能像前几天改写古诗那样,将这篇文章改为诗来读呢?
师:这个想法非常好,很有创意,你能具体说说吗?
A受到鼓励后,非常自信的读起了他改写的诗。
A:我改写的是第7段,请大家多多指教——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面对这一改法,个别同学似有所悟,多数同学则面带困惑。
师面向全体同学:这样改好不好呢?
大部分同学摇头表示不解,只有个别同学应和着。面对同学们的不解,A同学顾不上征求老师的许可就迫不及待地开讲了:将这段文字改为诗后,我们就可以从中去体会、感受文章语言的诗意美、节奏美,这也是我们应寻找的美点之一。
同学们都恍然大悟,下面的同学开始喊开了:原来这样啊,我们也能改,保证比他改的好!
教师此时顺水推舟:同学们按这种形式是否可以创作出更好的诗句,找出更多的美点呢?
面对新鲜的样式,同学们热情更加高涨。
生1:我改9~12段……
生2:我改25~27段……
生3:我改第23段……
有的同学边说边比划着……
此情此景,我已没有一点插话的空隙,我成了一名十足的看客。
二、反思
本案例选自我平时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整个过程自然、贴切。教师三言两语就把学生引入探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尊重、信任、期待的目光中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参与体验和互学情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主角。这不正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所追求的吗?说老实话,上课之前,我既没有刻意去设计每个教学细节,也没有奢望能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因此,就这堂课本身的设计来说,它绝非完美无缺。之所以把它记录下来,目的是想求得各位同仁的评判和指教,进而探讨出一种真实、有效而又易于操作的互动—探究教学方法。
对于A同学的`改诗主张,用替换文学体裁的方法品读文章,我把它视为一种“独创”,这种“独创”及其同学们的发言,着实让我有一种“后生可畏”的感觉。同时也给了我三点启示:
1、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超越教师、超越教材,出现新颖、独特的想法。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要提前预见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教学意外,以做到适时引导,有效控制。
2、学生的创造需要有教师的及时调控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尝试、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选择为依托;需要有教师为其提供的心灵上的自由、教学上的民主做后盾。只有具备了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空气和土壤,自由的心灵才能够呼吸、生存,创造的种子才能够生根、发芽、破土成长。
3、教育就是一首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追求课堂上的“实、趣、活”,仅仅靠研究教材、选择教法、学法,甚至上几节研究课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善于关注国内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始终处于改革的前沿,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实践、提炼、完善和升华。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6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一致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场复原(回到原始状态)。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对第一则,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即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方法中温习的快乐,“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会学友,后一句则讲人的修养问题。三句话三层意思,层层递进。)
四、教学反思
笔者曾多次执教《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编辑短评:作者对于《<论语>十则》的教学确实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能够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还有教学反思。课改需要这样既有理论又能实践、既会教书又会作文的老师。(温立三)
【七年级语文教学的优秀案例】相关文章: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09-15
七年级语文课《散步》案例03-14
七年级语文法制教案例文10-15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案例10-15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总结优秀03-02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优秀02-09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苏教版简案案例10-15
案例:儿歌教学小试09-30
写字教学设计案例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