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什么读后感
张世贤老师的新作《经济学演义》,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经济学教科书。张老师把曹操、袁绍、孙权以及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弥衡击鼓骂曹等脍炙人口的三国人物和情节,嫁接天想(联想)、彩虹(长虹)、乐哈哈(娃哈哈)、德嘉(嘉德)拍卖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市场经济主角,从而引出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这种写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拜读之后我不禁
感慨:“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经济学教科书,不能像《经济学演义》这么写呢?”
前些年,美国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这部电影里,卡-通人物和“大活人”同时出演。你说它是什么电影呢?是卡-通片还是传统的电影?似乎很难界定。但这种拍摄手法的效果特别好,观众很喜欢,于是,从那时起,卡-通穿插真人成了一种很时尚的电影拍摄手法。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创新产生之前,人们认为旧的.东西乃是天经地义;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人们会发现:新东西是如此简单和美丽。
这种“嫁接式”的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听过某相声演员模仿单田芳说评书的风格播天气预报,也挺生动新颖的。当他绘声绘色地说到:“呜……,从西伯利亚刮过来一股,寒流!”的时候,那效果就是比四平八稳的天气预报播音员要来得好。
我以前在学校里上经济学课的时候,当遇到那些味同嚼蜡的单元时,也曾经异想天开:要是用漫画或者寓言来讲述经济学的道理,那该多好啊!后来,还真的见过一些不错的经济学科普读物。比如,记得在1985年时,看过张-五-常的《卖桔者言》。张老师(又一个张老师,哈哈!)用大马哈鱼的例子,来说明科斯定理。还有,在詹小洪主编的《经济学家茶座》里,也经常可以见到通俗易懂的好文章。
可惜,大部分教科书以及经济学的文章著述,都习惯于“端着”。这似乎是为了印证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一个普遍的误区是:谁要是把科学弄得让群众喜闻乐见一点儿,谁让通往科学的道路稍微能够走得顺一点,谁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我们现在学的经济学、或者叫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其理论框架早在100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搭建完成了。后来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在原有的脉络上做出一些延展。因此,现在再来讲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工作就是介绍和诠释已有的理论成果而非做出什么新贡献。既然这样,何不把诠释的工作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呢?在这方面,张世贤老师就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自己是经济学博士,按照小人之心(比如我自己)来度君子之腹,越把经济学弄得高深莫测,才越能显得经济学博士的不一般,张老师显然不这么想。他用幽默的文笔、巧妙的比喻来告诉读者:经济学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并不神秘,而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实用的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张世贤老师的《经济学演义》,用了大量的三国的典故,这就使这本科普性质的读物,增加了很强的趣味性。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可能是中国传播最广的文学作品了。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津津乐道。所以,张老师选择三国演义作为虚拟人物和事件的来源,可谓独具匠心。使人们读起来更加产生“无厘头”式的幽默效果,也就拉近了经济学理论和普罗大众的距离。比如,同样是阐述科斯定理,张-五-常用的例子是北美哈德逊河的大马哈鱼来说明,而张世贤老师则拿司马懿和诸葛亮共用汉江来“说事儿”,后者无疑离我们中国的读者更近。
如果你想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建议你读张世贤老师的这本《经济学演义》。你大可不必正襟危坐、煞有介事,只需在茶余饭后想起来时随手翻阅,就可以教会你很多有用的知识,使你产生很多感悟。
【经济学是什么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是什么11-10
海洋经济学专业的定义是什么01-08
博物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09-01
经济学原理_读后感04-18
《经济学讲义》读后感04-18
人人都爱经济学读后感03-18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09-01
《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06-15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