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
种树郭橐驼传里面橐驼所讲的道理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写种树郭橐驼传仅仅是为了种树吗?读完这本书,你都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种树郭橐驼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种树郭橐驼传读后感篇一
《种树郭橐驼传》 中有很多难懂的句子和词汇,对于学生来说想要了解全文的内容比较吃力,所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文章翻译。
郭橐驼,不知道这个名字如何得来。可能是因为他的背是驼的,所以人们就这样叫他。可是他也不在意。任由人家这样叫。他还认为,这个名字符合他的实际呢。
他的家乡是在丰乐,就是在长安的西边。他的职业是种果树。他种的果树很茂盛,果树上结的果很丰硕,又大又甜,又多又漂亮。即便是从外面移植到他果园里的果树,结的果也是很好。其他种果的人就觉得奇怪,都想知道他又什么办法把果树种得如此好。
问及种树的理念,他说,“种树要遵循种树的方法规则,按照树木的天性来对待树木。种好了树,你不必再整饬它,就让它在那里自由地生长。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天性生长,它就自然长得好啊。有些人不是这样,种好了,整天不放心,总是这边鼓捣那边翘翘,甚至把树皮也刮来看看,完全遵照自己的想法,不理会树木的天性,所以,树木就长得不好了。而我呢,有它自由生发,我做我该做的,不做我不该做的。”
问的人又问到:以种树来讲做官,你认为做官应该要怎么样?
他说,“我不是官,不懂为官之道。但是我看有些官,他不管人家的劳动习惯,总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总是叫我们做这样做那样,完全不按照农事的发展规则。我们整天听他们使唤,哪里有很多时间花在农事上?
这是一篇描写如何种树如何让树木结成丰硕的果实的文章。里面用的是对话形式。主要是又农村人讲出的如何种树如何让树木结成果。是一篇对话,但是从对话中种果树的过程悟出做官要注意顺应大自然发展的规则,不可任意互为,最后扰民坏事,劳而无果,甚至出恶果。
种树郭橐驼传读后感篇二
对孩子理智的爱,应该是出于一种责任感;是积极而顺应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我有这样的想法。
文章记述一位擅长种树的郭橐驼的故事。设若在南方多雨树木易活地带,郭橐驼种树本领就显不出;但在干旱少雨多风沙气候恶劣的北方,树木成活率极低,这样,郭橐驼种树的能耐便显得极为可贵。故此,“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郭橐驼种树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能够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使它的本性得到发展,使它的本性发挥到极致;因而他栽树成活率极高,结果实早、大且多。具体方法:“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它的根是舒展的,挖的坑要特别大一些,以让苗根按原来状态舒展开来;培土要均匀,根上要带一些原来培育树苗的老土,捣土要捣结实。他就是以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种树的。树栽上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就不要去看它。“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种植、移植的时候,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精心;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感。一旦栽上就放在一边不管,像抛弃了它们。一切顺应自然!待到时机成熟,它必将成‘材’!
郭橐驼种树,就是顺应树苗的特性裁种,让其自然生长。如此,相对于培育孩子成才来说,就是选择好的环境,重视先天素质的开启,顺应孩子天性,让孩子健康成长。对孩子理智的爱就如良好的植树方法:尊重孩子的真实存在,对孩子负责,前期培养多花些功夫,按基本教育要求做好,鼓励、帮助孩子按一般规律生活、学习,满足孩子正常、合理需要。大爱无痕,也许就是爱的至高境界。
他植者有三种情况:一是“根拳而土易”,那根拳曲着,伸展不开,且旧土已更换,不易成活。二是培土时,“若不过焉则不及”,不是培土过多,就是不够,不利于树成活。这两者都是极不负责的表现。栽种时不够精心,树根得不到充分舒展,原土被破坏和丢弃,培土不均匀,会造成树不能正常生长。三是“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用心太过,“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结果揠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就是这些人种树失败的原因。他们对所植的树不放心,于是常去测试树的生长情况,触摸、拔弄、摇动树苗。
照此类推,一是不做好前期教育,一是不放心而干涉、管制、监控孩子。这两种错误的育儿之法,都危及孩子健康成长。非理智的家教有放任自流、偏爱、“严管”等情形。
在积极心态、行动基础上的顺其自然,是良性而有序的,而对孩子不问不闻的“顺其自然”就属于放任自流。放任自流让孩子自生自灭,它似乎是还孩子以自由,但实质上是缺乏对孩子必需的关心爱护,缺乏应有的监护,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社会环境如此复杂,就像那干旱少雨多风沙气候恶劣的北方。因而,对孩子漠不关心是很危险的。这犹如让一个缺乏常识的幼童到险象环生的峡谷中漂流。目前,总是有不少家长只重视如何哺养孩子,认为品行教育是将来幼儿园、学校的事,或认为孩子长大自然就会懂事的。这种重养轻教行为,缺乏基本责任心,属于极度危险的放任自流型家教。理智的爱,应该是积极而顺其自然地满足孩子生命力的合理需要!例如,当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去拿远处的球时,家长不应帮他拿这个球过来,而是陪伴、守护着孩子,鼓励、照看着他独立完成这个任务,鼓励他跌倒了就爬起来。如果说孩子是天使,那么成长规律便是上帝,父母只是上帝派到天使身边的守望者。我们需遵照上帝意愿,做天使身边的合格守望者。
偏爱就像那培土不均匀者,是偏心,特别呵护、偏袒某个孩子。恶果:受偏爱的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狂妄粗暴,蛮不讲理,歧视人,不接受管教等;而受冷遇、虐待的则备受压抑,易出现忧郁、冷漠、仇视、自卑、嫉恨等病态心理。这种偏爱是明显的,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是一些隐性偏爱。隐性偏爱:在一个孩子身上,偏爱孩子某一方面,阻碍孩子某些方面正常发展。比如偏爱孩子智力,只注重考试成绩,限制孩子正常活动。这种偏爱会造成人的双面性格,在受偏爱这方面显示出自负,在受压制这方面则自卑。我们需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要使对孩子的爱理智,还要防止片面的严管。品行上严格要求,注重自省,避免小错发展成大错的严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明智的。片面的严管,即通过各种手段,为实现自己的主观意愿,限制孩子自由,剥夺孩子应有的自主权。父母总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财产,以为自己生下他,养大他便拥有绝对的操控权,处处监视和压迫他,以打骂为后盾,要孩子把所有时间和精力用在应考式学习上,不让他打球、正常交友、玩耍、看电视等。费尽心机地严管的结果,是家里失去欢乐,没有沟通交流,没有自由,没有应有的自尊,最终酿成孩子心理失常的悲剧。
缺乏自信,处处害怕孩子学坏而严管,也会酿成悲剧。有一位勤奋而品行端正的严父,为防止孩子学坏,对独生子管得非常严,严得禁止与其他孩子玩耍,严得不给一分零用钱,严得儿子工作后的工资交由父亲保管,严得不准与女同事交往等。后来,严父到农村寻一个善良女子,让儿子成了家。然这善良女子仍离开了严父之子,严父爱子也精神失常。原来,他一直处于小心翼翼、从不犯错的严管之下,缺乏独立人格,缺乏正常的自主能力,缺乏自信,缺乏朝气,又怎能当家作主呢?严父二十多年心血,换来的是痛心疾首,是一生的负担,何苦呢?试想,从不犯错从未经受风吹雨打,又怎能真正长大成人呢?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好动、好玩。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时时要求子女循规蹈矩,应允许其犯错,并给予改错的机会。使其个性自由发展。作为家长,要尽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间。不要自做主张,就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培训、辅导班。应问问孩子,你是否愿意学。由于家长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子女在大人面前很听话,却隐藏自己的真实性格。谁也不知道其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样引导。正如我们喜欢的盆景,永远只禁锢在盆中,永远也离不开园丁的悉心照料。这样的孩子到社会上,自然经不起折腾,不能承受打击和失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过于干涉,只会适得其反。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相信自己,相信社会,相信道义的力量;相信孩子,让其在自由的蓝天飞翔吧!
对孩子理智的爱是自然而适度的:把爱的付出看作是自己的天职,不强求孩子要成为有多大本事的人,不强求多少回报;顺应孩子的生活、学习、休闲、奉献等需要,给孩子以必要的扶助、鼓励、引导,辅以应有的监督、批评;教导孩子如何维护人身权利,但从不偏袒孩子等。正因为对孩子充满真正的爱(理智的爱),因而各种教育手段才易于让孩子接受,孩子也因爱父母、心疼父母而做得特别好,能知错就改。这就是爱的力量。即使父母错怪、错打过子女,子女也都能谅解,这不就是真爱的力量吗?所以,我们要使良好的家教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必须学会理智地爱孩子,才能避免冲突,使孩子朝真爱的方向发展。真正的爱,理智的爱应该是爱而不溺,爱护与严教相结合。中国古贤早就说:“爱其子而不教,犹如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如不教也。”正确的爱孩子不只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还要注重教育;教也不应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须知,孩子早晚要面对充满风雨的世界,独立地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们仅有父母的爱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健康、知识,更需要的是一种自强自立,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做父母的必须撒开双手,让孩子从自己温情脉脉的溺爱中解放出来,走自己的路,从小培养独立、自强的精神,才便于长大后能经历人生风雨。倘若“爱之太殷,忧之太勤”,那么像任何真理一样,父母对孩子的爱,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有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树的自然天性就是有一个好的环境,一个自然成长的`机会,你不需要去干预,你不去妨碍它就是对它最深的爱了。
有一位颇有见地的农村少妇,她大伯夫妇外出做工,大伯的儿女,都是在家公家婆的娇宠中长大,好吃懒做,脾气不好。她吸取这教训,一方面孝敬家公家婆,做好各种活儿,一方面亲自管教自己孩子。她经常是干农活也背着孩子去,途中将小孩放在田地附近,任由婴孩爬玩、哭喊。她偶尔让家公家婆带自己孩子,但前提是不准乱拿东西给孩子吃,该骂则骂,该打则打。孩子稍大一点儿,就要自己吃饭、洗澡等,两三岁就帮摘菜、喂鸡等。结果,她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干越来越多的家务农活;入学后,身体结实,勤奋好学,朴素大方,惹人喜爱。这母亲真可谓教子有方。
种树郭橐驼传读后感篇三
引用作者的话就是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但是我更觉得它是一篇教育性的文章,是教育我们生存的一种正确人生态度!
文章中阐述了种树高手种树的经验:"凡植木本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意思就是种树的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过多的去强求它的根本,既然已经种植完了,就无需过多的去忧虑它的成长,一切顺应自然!待到时机成熟,它必将成"材"!
然而有他植者不能及郭橐驼种树成就的原因却是:"1.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2.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3.抓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然看似很爱护他们的树,实质上却在残害它的生存、阻碍它的生长.
其实回过头想想,在我们的教育生活当中又何尝不似"他植者"呢?人们过多的寄予后望于他们的孩子.看似百般的爱护他们,让其报考补习班,学英语、补中文、练书法、弹钢琴……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得孩子们负担过重,有时教育的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成天在孩子身边周旋,生怕他们有丝毫的欠缺、凡事都为其考虑的好好的,或者可以说孩子的人生早已经被他们的父母所设计过了?
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否能真正的起到作用?在温室了长大的花朵能否适应现代化社会?或者说我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人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我们生命中所出现的一次次经历?在我们面对困难或抉择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摆好心态,而轻松的迎接挑战?
今天上的这堂课,让我一生都受用的文章----<种树郭橐驼>!顺天致性,一切追随自然规律!那么明天的我在面对问题、处理事情上会不会就是另一种态度?人生或许就因此而改变许多?
同时我得感谢我的大语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们学习到如此好的文章,在她的课上,我不曾敢浪费一分一妙,因为那都是精华,都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她对事业的执着,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心底深处!在此只想对她说:"老师,您辛苦了!"。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04-07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08-26
种树郭橐驼传读后感03-08
高一语文下册《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07-13
有关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的课堂实录06-25
《种树郭橐驼传》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07-13
水浒传优秀阅读心得感悟范文11-25
名人传优秀阅读心得感悟500字11-25
名人传优秀阅读感想心得300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