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林觉民与妻书优秀读后感作文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而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三天前晚写给妻子的信。下面就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篇(一)
當我第一次閱讀林覺民這封給妻子的訣別書時,覺得林覺民非常狠心, 竟然會為了國家而放棄妻子、放棄家庭。 但當我再三領略, 才瞭解到他寫這封信時心裡充滿悲傷。
在《與妻書》 這千餘字中,每一句都流露出林覺民對妻子的深厚感情。我覺得林覺民在那一刻應該百感交集, 在報答國家和愛情之間難以抉擇。看過這篇文章後, 再和現代人對愛情的態度比較, 實在是有很大的分別。 林覺民和妻子情感深厚, 彼此對這關係都是十分認真,他甚至希望死後也能由靈魂陪伴著妻子度過餘生。 反觀現代人的愛情觀,他們沒有像林覺民般珍惜身邊的伴侶,只是盲目地追求快感,感情瞬間即逝 ,大部份都沒有真摯地對待感情。
在這篇文章中,除了看到林覺民和妻子令人動容的愛情外, 我還非常佩服他捨己救民、救國的高尚情操。 他在加入革命前一定有事先衡量過這件事情的`危險性,但他沒有理會,反而義不容辭地為國家出頭,最終雖然犧牲了生命,但他英勇的事跡已經為後人所敬重。他沒有讓自己的兒女私情阻礙自己追求正義和真理, 儘管心裡對妻子是那麼百般不捨, 但他還是果斷地參加了革命。
我認為《與妻書》的感人之處,是在於整篇文章都充滿者真摯的感情。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妻子, 林覺民的遭遇都令人感概。 縱使這篇文章已有九十年的歷史,但它仍是現代人不會忘記的一篇文言文;我也相信《與妻書》會隨著時間流芳百世,林覺民的正義精神也會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篇(二)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 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 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与陈 与?、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 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歧、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 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 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上《与妻书》的作者。实际上,台湾和香港的中学课本也有此文,所以,两岸三地的小朋友在中学都要背的,“意映卿卿如晤....”
林觉民出生在如今福州最昂贵的地段,三坊七巷。十三岁参加科举考试,小林同学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扬长而去。老爸很着急,孩子 不愿意参加高考,那就只能送出国自费留学了。那会儿还不流行去英联邦国家,许多猛人都去了日本,于是林觉民也去了。当时日本正是同盟会的大本营...
四年之后的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临行前回家探望了父母和妻子陈意映,跟家人说学校正在放樱花假。当时陈意映已经怀孕。林觉民 在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了《与妻书》。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封信写得似乎有点啰嗦,不过我们要想到的是,林觉民写信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它会成 为语文教材。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林家躲到乡下避祸,有一天发现有人偷偷地把林觉民的遗书塞进门缝(其实有两封,一封是《与妻书》,另一封是写给父亲的), 一直保留至今。
林觉民在广州起义中是受伤被俘的。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指的就是林觉民林帅哥。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 民。林觉民不会说广东话,就用英语回答问题,慷慨陈词,满庭震动。两广总督张鸣歧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当时有人劝 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总督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林英雄殉国时,年仅24岁。
林觉民就义之后,家人把祖宅卖了避难,买主叫谢銮恩,他有个孙女后来也很出名,叫谢冰心,冰心长大了后曾经写文章追忆过自己的这个故居。林觉民有个 堂哥林长民,后来也生了一个很有名的女儿,叫林徽因。林觉民的故居一直受到妥善保护,不过据传最近被一个来自香港的地产商强行拆迁了一小部分,当地居民以 身体对抗推土机,浴血保卫了林英雄的故居。
台湾同胞曾经在1980年拍过一部电影《碧血黄花》,林青霞姐姐扮演陈意映,非常美丽端庄(该片获金马奖6项提名,包括林姐姐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童安格为林觉民写了一首歌《诀别》,泪珠和笔墨齐下;而齐豫则为陈意映写了一首歌《觉》,站在女人的角度,问林觉民“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这样离去”。两首歌 都非常感人,令人热泪盈眶。少年不望万户侯,林觉民根本不稀罕荣华富贵。他是为了什么离开亲人,牺牲自己?KK老师不禁感叹,那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辈出的年 代。
林觉民《与妻书》背景
十多年前,在高中课堂上学习林觉民《与妻书》时,虽然自己尚是不谙世事风情、懵懂初开的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其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但那种感 动却是源自心底,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十多年来,这篇文章一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头,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一起被我视为最至情 至性、令人柔肠百折的“悲”文,每有触及,便不胜感慨,悲从心起,为作者悲,为他心爱的妻子悲,为他们忠贞爱情所遭遇的不幸与无奈悲。今年4 月27日是广州起义九十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我不禁又想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想起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尽管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是奉父命结婚,先结婚后恋爱,但两人感情非常深厚,《与妻书》便是最好的证明。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后,消息传到家中,陈意 映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欲跟随林觉民而去。后经林觉民双亲跪下求她念在孩子尚年幼,需要母亲照料,她才放弃自杀念头。但过了一年多,终因思念林觉民 过度,终日郁郁寡欢而病死,在他们令人断肠的故事中又添了一份辛酸。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 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 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 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 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在那样一个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林觉民在写给爱妻的诀别书中,不可能再说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可能抒发什么豪言壮语,整封书信从头至尾娓娓倾诉的 就是他“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著,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眼看就要踏上凶险之路,和自己的亲人永 别,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林觉民也同样是肉身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面对即将到来的生离死别、与爱妻娇子的永别,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可能不 伤悲,不泪涌双眼?但他毕竟是胸怀大志、“以天下人为念”的革命者,面对生离死别虽然伤悲,却悲而不戚、悲而不哀,没有“小男小女”们那般悲悲切切、哭哭 啼啼,而是满怀悲壮、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追求正义与真理,舍身取义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与妻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 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九十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 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林觉民与妻书优秀读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山西与妻书08-06
古文与妻书优秀读后感想心得08-03
《与妻书》主题思想赏析03-17
《与妻书》读后感(精选15篇)04-24
《与妻书》读后感(精选10篇)03-28
7.30短信,妻想你!01-02
留别妻原文及赏析02-27
苏轼思念亡妻的诗词08-27
苏轼悼念亡妻的诗词08-03
《蒲松龄之妻》原文及译文赏析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