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时间:2024-07-19 17:07:11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散文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写的散文不多但是很经典。关于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鲁迅散文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篇一

  这两篇文章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第一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少时受到美丽的民间传说,从而喜欢了小老鼠;继而又救下了小隐鼠,并当作宠物喂养。说明了儿童天真、善良、可爱、同情的天性。后来长妈妈踩死了小老鼠,骗作者说是给猫吃了,作者相信了;便仇恨猫起来,说明了作者对强者的憎恶。到作者长大成熟后,在他笔下的猫和狗往往都是一个象征词了,“狗”是走狗奴才,和不知悔改的坏人的代名词了;“猫”是那些一脸媚态,毫无骨气,却又总喜欢欺压比他们弱小的人的代名词。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是不惮于强权,而又同情于弱小的的可贵性格。第二篇文章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少时看《二十四孝图》后的感想,说明了那些所谓儿童读物不但不能给儿童带来乐趣,反而,还使儿童感到恐惧,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这也就是封建礼教吃人的一种表现。儿童从小就受这一种愚昧教育的毒害的后果是十分来严重的:不但使儿童失去了纯真的天性,而还严重地摧残了儿童的心身,甚至,因为模仿会使儿童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联系一下现在的一些过度描写、宣扬黄色和暴力的方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同样都在毒害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心身。这是我们要极力反对的。

  鲁迅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终生都在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完美。他论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鲁迅的这种“复仇”精神,是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复仇》鲁迅在《野草》的英文译本的译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及那种看客心态,在他的几个小说中屡有描摹,但这文章里面的被看者,倒是有些特别。

  “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是指向爱,指向全身心的偎倚、接吻、拥抱;“捏着利刃”,当然是指向杀戮,是恨的体现。他们复仇的方式非常奇特:既不拥抱也不杀戮,即实现了复仇。看客们由失望到绝望,终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这时,干枯而立于旷野的男女则反过来赏鉴路人的干枯与死亡,而且因为生命的飞扬而大喜。

  《复仇其二》这首散文诗所写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均取材于《新约全书马可福音》,但鲁迅竭力把神之子手足被钉的痛楚,同玩味着神之子被钉杀的可悲悯可诅咒的人们的欢喜,作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这就使宗教神话故事获得了新的意蕴。

  在散文诗的主体部分,一共八次出现了“神之子”的字样,反复渲染耶稣是“神之子”,到散文诗的结尾,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说出了他是“人之子”。人们钉杀的是“人之子”,而“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这是文章真正的意蕴所在。

  《复仇》表现了他对庸众的几乎没有复仇的复仇,是鲁迅式的黑色幽默,《复仇其二》则借用宗教神话故事,表现先觉者在被他希望拯救的庸众迫害的大痛楚中,以对庸众的悲悯和诅咒来作为复仇,他痛得“柔和”和“舒服”,都因为这玩味——复仇之故。这种复仇当然更没有复仇意味,只是牺牲自己以期庸众将来的醒悟。

  《复仇》与《复仇其二》在思想上是统一的,但在艺术上却呈现出迥异的风采。《复仇》是一幅几乎静止,几乎无声的艺术画面。《复仇其二》却充满动感和声响,就连复仇的大悲悯和大诅咒,也是通过“他腹部波动了”的肢体形象和喊出“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的声音形象来表现的。

  鲁迅希望用自己的笔去唤醒民众,他坚信自己的笔总有一天能划开那厚重的乌云。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篇二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首次捧起鲁迅的《散文集》,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当事人孩子们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朝花夕拾》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篇三

  鲁迅所有的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四孝图》。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么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真正能让我们这些在柴米油盐间折腾着的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那些自愿前往偏远地区的志愿者们,难道没有过后悔吗?难道从没有在静夜里独自流下过泪吗?难道没有抱怨过当地不可想象的艰苦条件吗?难道没有在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时,萌生回家的念头吗?我想,这些都是有过的。然而他们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温暖着那块贫瘠的土地。

  那些坚守操节,廉洁奉公的干部们,难道没有羡慕过别人富足的生活?难道没有在贿赂面前感到一丝的犹豫?面对着清苦的生活,难道没有过委屈与不甘?面对妻儿亲友的抱怨,难道没有过歉疚、没有过哑口无言?

  看了“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的还看了:

  1.鲁迅传记读后感100字

  2.短论两篇 读后感

  3.关于鲁迅明天读后感

  4.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

  5.正说鲁迅读后感

  6.鲁迅一件小事读后感

  7.鲁迅经典的读后感500字

【鲁迅散文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鲁迅精选集优秀阅读感想心得感悟03-12

鲁迅呐喊优秀读后感想心得作文08-03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想心得感悟作文08-03

汪曾祺散文集优秀读后感想范文08-03

鲁迅散文读后感(精选10篇)08-02

鲁迅散文读后感(6篇)02-23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1-27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1-20

鲁迅散文读后感7篇11-05

鲁迅散文读后感(7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