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的读后感(通用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幼儿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的读后感 篇1
暑假期间,我读了《未来的幼儿教育、培育幸福生活的能力之根基》一书,它使我受到很大的感染。它向我们宣扬了很多关于保育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行动方案。
杜威说过:“幼儿是太阳的中心。”是的,幼儿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并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于是便把孩子送进了各种兴趣班,逼迫他们学这学那,可是小小的头脑哪能装得下那么多的东西。是儿童的,作为大人们就应该守护他们的自然,让幼儿过真正属于幼儿的生活,不要作为长辈就进行威逼,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保育就是保护和培育发展中的生命。幼儿园不是小学,所以不应该向幼儿们灌输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发展幼儿们的爱、信赖感、自立感、自信心等,应该以游戏为中心,让幼儿园成为幼儿真正游戏的乐园。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打基础,就好像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所以保育者应该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幼儿,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对幼儿进行不断地训练,培育出来的孩子是没有光彩的。保育并不是让保育者直接给孩子什么,而是要充分促进孩子自身的发展,放手让孩子不断地体验生活,通过对一件事情的反复经验,从中获得自己思考、自己行动、自己负责的好习惯。有时,我看到邻居家的小孩一不小心脑袋碰到桌子便大哭起来,大人便说:“桌子真坏,我打它。”长期以此来安慰孩子,显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大人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下次小心一点,让孩子主动承担责任。
个体和环境的互动称之为经验。不可否认,幼儿通过经验得到成长,直接经验是有限的,而人际关系和书本是最重要的间接经验来源。努力培养幼儿与同伴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同伴的价值观比说教更有影响力。幼儿阅读绘本是最开心的,《小威向前冲》、《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大野狼》都是很好的绘本,它们可以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给幼儿留下无尽的遐想,绘本并不是要给幼儿带来什么知识,而是让幼儿获得无比喜悦的体验。
保育者应该很好的了解幼儿目前的状态,并制定适合幼儿的目标,站在幼儿的角度,让他们自由的、全身心的与环境、与同伴交往互动,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语言、感性和表现,过适合幼儿的愉快生活,支持和帮助他们,引导幼儿从自身出发,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正确认识差距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不再迷茫,不再幻想,不再彷徨,脚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或许要走的路很长很长,或许这一路上会遇到无数的挫折磨难,只要坚定了信念,再远的路也有到达的时刻,一步步,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幼儿的读后感 篇2
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是的,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如果要偏爱,那就偏爱每一个幼儿吧。” 爱每一个孩子,是幼儿群体特性对幼儿教师的客观要求。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所幼儿园,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个孩子。在这些孩子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会形成许多差异:容貌有俊有丑,智商有高有低,气质有动有静,性格有活不呆,动作有灵有拙,语言有多有寡,感情有热有冷,习惯有良有莠……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差异,呈现出幼儿群体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幼儿教师应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一视同仁,公平施爱,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否则,一些孩子得到偏爱,一些孩子受到冷落,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后果:得到偏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处处不同于他人的优越感,助长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受到冷落的孩子往往会灰心泄气,感到失望,无助和自卑,致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难以摆脱的阴影。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孩子漂亮活泼,老师们都特别喜欢她。对她又是亲又是抱,处处关心照顾她,结果使她一度变得任性、高傲和无礼,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另有一个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老师对他关爱较少。有段时间他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自己什么事也不如别人。这使我深深认识到:对幼儿的偏爱和冷落,会带来不少负而影响。正确的态度是,力戒偏向,充满热情地去爱每一个幼儿。
王金战(中国人名大学附属中学任教)这是一位网名为“第一场雪”的家长给我的留言,让我非常感动。在她的孩子遭受变-态的教师和变-态的教育摧残时,她用家长博大的、朴实的、撼人心灵的爱拯救了孩子,值得所有家长和老师们一读。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排在第21名的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了。
孩子上初中后,又一次开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他儿子从学校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字样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湿了手中的信封。
幼儿的读后感 篇3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介于纯理论类读物与纯实用类读物之间的学前教育类书籍,读这本书,感觉亲切、可读,更切合我们专业成长的需要,能促进我们业务的提升与反思。
我的情绪我做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反思再次告诉我们工作态度的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工作的不同方面,常常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得出不同的结果: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可以使人产生乐观的情绪;反之。则会使人产生悲观的情绪。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时,不妨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的焦点,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让自己走出阴霾。
一、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
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只有自己去寻找工作的乐趣,形成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一个快乐的人,就象有人说的一样,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得天使。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辛福感呢?我认为在工作中,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不要把幼儿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我们应该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在工作中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而不是建立在工作关系上的,这种交往是不平等的、没有感情的,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老师产生几分畏惧,对老师敬而远之,并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敢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缺少与幼儿心与心的交流,幼儿教师也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此,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的身边。和孩子平等、真诚的交往,还会令老师体验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二、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你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完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逐渐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幼儿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内容和情境是变化的、动态的,只有充分发挥创造性,以研究者的姿态投入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只要我们踏实认真的去做就会发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三、要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处处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
四、幼儿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继续教育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师不仅要进行业务方面的继续教育,还应接受心理素质方面的知识学习培训,使自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总之,教师是专门与人的心灵世界打交道的人,是各种职业最直接感受到他人感情的人。面对孩子们我们不妨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手牵手教育、用平和的心真实的情来看待每一个幼儿,做一名健康快乐的幼儿教师!
幼儿的读后感 篇4
在读《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一书,收获很大。入园、盥洗、进餐、如厕、喝水、户外自由活动、午睡及离园等。每个生活环节各为独立的一章。每章又分为两节,第一节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兼顾当前的教育现状及幼儿未来的发展远景,将幼儿在每个环节中的理想活动状态进行了全面翔实的定位,对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的指导要点提出了具体、详尽的要求,使教师能够在全面把握每个环节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第二节则针对当前幼儿园在生活环节组织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解读,提出了系统、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读完之后,和平时所做的工作对比了一下,感觉书中介绍的许多经验值得学习。更感觉到:要做一个勤于反思和总结的人,这样才会将工作做得更好,也才会使更多的孩子受益。
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广大幼教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集体教育活动的理论、方法及策略等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上。
这本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关注生活环节,这是体现保教结合的重要途径。3—6岁的儿童接受机构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就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情绪的稳定,生活环节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新入园幼儿来讲,更是尤为重要。
幼儿园的生活环节是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幼儿生活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引导和帮助;需要教师能专心,有耐心、恒心和爱心。在生活照顾方面,教师要有坚定地立场,就是要“一切为幼儿”、“让幼儿拥有幸福的童年”,把幼儿的利益放在首位,既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促进其体格和生理机能的发育,又要让幼儿感受到规律、稳定、安全和被接纳的心理氛围;及照顾、关心和帮助幼儿,又要切实维护幼儿的尊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满足探索和自我服务的需要。教师要真正把保育和教育有机的结合,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身心得到发展。
幼儿的读后感 篇5
自从学校开展了阅读节之后,孩子的读书兴趣、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这里,请允许我向所有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是她们付出无比的辛苦,才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老师让我们与大家分享亲子阅读经验,这让我很紧张,我想了很久,也没想出在育儿路上,自己对孩子付出了什么,陪伴她的时间到底有多少。我发现之前给她定的《巧虎》和《幼儿画报》,在没上幼儿园之前,翻动的很少,可以说基本是搁灰尘。
自从学校开展阅读节,我和老公对这事就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因为本身我们两个就不喜欢看书,现在只能逼着自己每天轮流坚持讲2本绘本故事,看到内容长一点的绘本都不愿意拿来读给她听。都捡内容短的绘本,读起来很快就结束了跟赶任务似得。有的时候讲完她还要再讲,我们便不耐烦的朝她发火。然后便是不理她,各自捧着手机在玩。小朋友也不再要求我们再读,玩别的去了,看到她那样子心里又好内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女儿天天要求我们讲故事。常常我们讲的口干舌燥,她听得津津有味,并且现在已成为习惯,每次听完之后还要自己把书再看一遍。在翻看的同时她把绘本的内容自己每页的内容大声的又复述了一遍。这时,我和老公才晃过神来,她这次又在回过头来讲故事给我们听了,原来我们之前读的都没白读,女儿都全都记得了。并且好多词语都记得蛮对的还用到平时和我们交流的谈话中,比如有一次我们从超市回来手里和腋下都夹着好多东西,女儿突然说,“我妈妈好强悍啊”,“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哦”,“妈妈我爱你”。这些话语不是绘本《我妈妈》里面的语句嘛。女儿总是在家当小老师,我们当她的学生,一会给我们上音乐课、一会给我们讲故事、一会教我们做操,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很多,小嘴是在那唧唧哇哇的说个不停,看似真像个小老师,嘻嘻。看到这一幕,我们都觉得非常欣慰了。
总结我们在孩子读书上的努力,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 、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我们把家里的小书房改造成阅读间,把她的书籍整齐的放在书架上,每次她自己看完之后都要求她放回原处,让她养成一个良好的看书习惯。随着这段时间的培养,我和老公空了也会去看看书。我们也想让孩子知道,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爸爸妈妈现在也都很喜欢看书。
二、因势利导、不计代价
有朋友问我:三岁孩子看什么书好,五岁孩子看什么书好?我总不理解:自己孩子看什么书,为什么要问别人呢?男孩女孩兴趣不同,就算性别相同,不同孩子的兴趣也截然不同。别人推荐的,一定适合自己孩子吗?在我看来,给孩子买书,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孩子喜欢。他喜欢机器人,就买机器人书,喜欢恐龙,就买恐龙书,然后慢慢扩展、慢慢延伸。
有些朋友觉得孩子一本书看完、看透才叫看,如果只看一眼就放下,那么这本书就浪费了。在我看来,所谓开卷有益,只要孩子愿意看,一本书哪怕只看一页,买五十本哪怕只看一本,也算看了。买了或许会浪费,可孩子至少还有读书的机会,假若不买,怎么知道孩子喜欢不喜欢呢?问问我们自己,除了特别喜欢的,又有多少书被我们读熟读烂了呢?
三、耐心等待,不给孩子任何压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所谓优点换个角度就成为缺点,而缺点反过来也可以成为优点。读书确实很好,但却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马上喜欢的爱好,我们渴望孩子读书,但却不能强迫孩子喜欢。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感受读书的快乐,相信终有一天,那个曾经对读书完全没有兴趣的孩子,已经悄悄在某个角落里安静地阅读。除了家长的努力,更多的是孩子自己的成长!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我们多希望能将读书的爱好培植进孩子的血液,希望读书不仅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还能带给他们一生的快乐!我们或许一生平淡,非富非贵,能留给孩子的,也只有这唯一的读书的爱好了!
幼儿的读后感 篇6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便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仅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最初的新鲜过后,应对工作,总感觉自我在学校里学的那点理论知识怎样也不够用。我们的工作应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教育对象是活的,便注定了教师也务必“活”起来,怎样才能使我在应对幼儿时如鱼得水怎样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怎样才能使自我胜任这份工作班里的孩子怎样才能更好的成长这些疑问尝尝萦绕心头。
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每当我疑惑时,除了向同事、领导请教,我还从书中寻找答案。
工作后接触的第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是《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经别人推荐便买了一本回来看,看后受益匪浅。
本书作者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以一个幼儿教师的视角去看待幼儿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关系和问题,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策略汇集。资料包括: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用52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了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育技能,个性是书的第二部分:教师与家长,其中就怎样做好家访怎样进行有效的家长约谈怎样组织召开家长会怎样与家长一齐处理幼儿在园的意外事件等问题进行了事例分析与理论的概述,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
书中举了超多的案例,其实这些案例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是经常会碰到的,所以看着就很能引起共鸣,当我们遇到这些状况的时候是怎样在想的,怎样在做的,而书中的作者又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着看着总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案例《依扬又笑了》,主要的资料是这样的:依扬是大班的一个女孩子,平时十分开朗,可是在国庆节之后教师便发现她的情绪十分低落,并且有了一些以前并不会出现的行为,比如在和小朋友闹矛盾时打了小朋友,教师也所以批评了她,依扬的情绪所以更低落了,之后在一次无意间教师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起因是家长之间闹矛盾,教师就顿感自我对孩子的不理解和缺少关心,于是就想了一些办法让依扬的脸上再次绽放笑容。这样的事例再寻常可是了,很多教师也都会碰到,忽然发现班上的某个孩子有了一些异样的行为和表现,我们也许也会关注,给孩子一些安抚,过后就淡忘了,缺少了对孩子这一表现的原因剖析和深入引导,暂时的安抚能给孩子带来一些欢乐,但仅有深入沟通和引导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现状。书中在案例的描述后有一个“分析和提示”,就是对这个案例的剖析,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分析孩子之所以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
接下来一个资料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们教师能够怎样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帮忙孩子改变这一现状,很具体,比如就这个《依扬又笑了》的案例。
书中给予的“教育策略”是:
1、要善于接纳和识别幼儿的各种情绪;
2、帮忙幼儿摆脱不愉快的情绪;
3、帮忙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4、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看了这些推荐后茅塞顿开,明白自我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样处理了。
还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后都很有用,她就像我的一个教师,在我耳畔娓娓道来,使我在不断有共鸣的状况下看完这本书,它也成了我的一个“智囊团”,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去问它。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前方的路还很长,要打开的门还很多,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寻找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幼儿的读后感 篇7
当一名幼儿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但幼儿教师还是有诗意有快乐的?我们认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琐碎的,每一位孩子都需要教师的关注,但我们却始终因为栖居在这片“大地”——教育活动的现场,从中获得种种丰富的阅历与幸福体验,因而又是快乐、充满诗意的幸福收获者。正因为如此,对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很多教师谈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快乐与幸福他们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便是快乐。是孩子们让我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让我时刻都充满着微笑,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幼儿是天真的他们会把自己发现的乐趣告诉你,有个孩子告诉我他知道虫子是怎么生气的,抓它时他扭来扭去就说明它再生气。有时候孩子的一句话能让老师的心里暖暖的,有一次老师在给孩子削水果,有个孩子看到了他对老师说:“老师,刀子容易伤人你可要小心点,不然伤到手会流好多血,会很疼的。”一会说一边孩子的脸上有着痛苦的神情。
每一位教师在“劳累”中同时拥有别人体会不到快乐与幸福杨启亮教授曾把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分为四个境界:
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与要求;
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三是出于职业良心;
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在理想的师生交往中,教师把教育视作幸福的生活。不因教育工作的劳累而抱怨,反而会感到幼儿随时会给她带来欣喜与快乐。就像上面这些教师所说的,虽然带孩子是很累的,但她们在理想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在与孩子真诚、开放的互动中,时时体会到别人所难以预见的种种幸福与快乐。这一切只有当教师真正投入师生交往中时,才会发觉原来教育工作是乐趣蕴藏其中、财富蕴藏其中的。所以,当教师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时,她会感到自己也成为教育的幸福收获者、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地投入,就会发现原来乐趣就在这“劳累”中间,幸福就在这“烦琐”中间,收获就在这“平凡”中间。
幼儿的读后感 篇8
去年授市教研室之托我园买了两套《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今年暑假我拿了一本在家看看,初读张雪门老师的教育文集,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虽然我的文学底子不好,但也感悟到了一些东西。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雪门其人。
张雪门(1891-1973),浙江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说,“北张”即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张雪门作为一名著名幼儿教育家,他写的幼儿教育文章,他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集上卷里教师里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身,原是一种生命!担任幼儿园的教师,就是负担这一生命去生长的细胞体。教师是负着教育地使命,在人生道路上正在前进的人,本身就不会有停顿的想象,学识经验随时随地地吸收着、受用着、生长着、哪里容得下足息的地方?”是的,作为教师,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做到终身学习。教师应具有的人格修养1、立志。2、省察。3、力行。4、选择环境。教师不但须要有伟大的人格,且须有健全的学识。学识修养,断不是仅仅只限于在校时所得的一些,应该与时俱进。否则材料已经变得不新鲜,除去旧把戏又没有别的,渐渐就要感到职业的乏味,以后也就会淘汰。
幼儿教师的职业很伟大,幼儿的生理如嫩芽,其心理又如素丝,日东则东倾,日西则西倾,其染色容易,也正和嫩芽向阳一样,我们的工作又如自己种的一丛花,看着它发芽,看着它长叶,看着它含苞,看着它开花结实,天天生态不同,多用一分培养的工夫,便立刻又一分的效验现出来。指导幼儿园的儿童,正是这样。儿童可塑性大,想教他怎么样,自然会怎么样。只有指给他一条路,他自然会往前跑,他跑路的速度,常常出乎意料。他们的天真烂漫,有多少情分给他,他自有多少情分给你,只有加多,绝无减少。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肩上的责任也重大,幼儿园里的一颗颗幼苗得靠你去培育、去呵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使他们开得更加茂盛。
我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要充满信心,如果感不到重要,或虽感到重要而自己没有兴趣,应该放下幼儿教育的担子,另找有兴趣及重要的职业去干,不要勉强再走这一条路。如果感到,你诚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和自己个性合宜,就当立刻打上裹腿,努力猛进。
读了他的文章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为张雪门对孩子的热爱而感动着。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他才有自成一体的教育体系和观点。作为今天的幼儿教师,我们更应爱岗敬业,在工作重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使幼儿教育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教师应看清自己职业的重要,平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使自己具有健全的学识,担当起教育幼儿的责任来,从而无愧于“教师”这一荣誉称号。
幼儿的读后感 篇9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这本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丽莲·凯兹教授写的。她在书中对我们常见的一些教育现状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书中的每一个例子都是以凯兹博士亲身经历的真实问题来撰写的,在阅读过程中引发了我的共鸣,因为我就是一个一线幼儿教师,她的文字触动了我的内心。
第十六章《教学辅导的原则与策略》这一章节的重点在描述负责辅导老师在职进修人员的角色,这让我想到了学校里所进行的师徒结对活动,活动的目的都
是一样的,就是要帮助新教师能更好地适应自己所在岗位的教师角色。这一章节的内容对像我这样一个承担着带教任务的辅导教师而言,可以说是启发颇大。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辅导的原则里凯兹博士提到需加深教师对情况的了解,即最有效的在职辅导课程是能协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有更适当、更正确、更深入及更专业的了解,可以协助教师与在职训练结束后,仍能保留并应用所系的的知识、想法与见解。
这一见解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带教工作。在以往的带教工作中,当“徒弟”遇到困难、发生困惑时我经常会直接给予他“药方”,告诉她该怎么做,以解决当时的问题。效果当然很明显,这个“药方”迅速的发挥了作用,帮助其解决了当前的困惑,我也从中感到满足。但是当再次遇到问题时,“徒弟”是否能自行解决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从凯兹博士那里得到的启示,直接的药方虽有价值,未能深植于老师的思想领域中。如果做师傅的能辅导徒弟着重于对情况或问题的剖析与了解,多问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每种方法会有什么后果?”这些问题,则可以引发徒弟的思考,帮助徒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并对事情或问题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看法。那么,长此以往,徒弟便会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后即使师傅不在场,她也有能力可以自己想出适当的行事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
1、延缓纠正。
文中提到辅导人员有时在观察教师的行为后,会急着纠正老师,一方面是急于协助老师改进技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专业权威。但是这种做法优势过于急躁,因为有时过早地纠正会让受辅导老师和辅导人员疏离,反而会丧失长期辅导该老师的机会。
不错,在带教的过程中,每当发现新老师有做得不妥或不够之处,我总是会及时的给予指正,自以为是给予她帮助,却不知这样的做法使得我和新教师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这正是犯了上述的毛病。凯兹博士告诉了我:延缓对老师的纠正能使辅导人员与老师间建立足够的信任关系,使得辅导人员的建议在老师眼中是一个协助,而不是一个专家所做的批评,这样才能促进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凯兹博士的提点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带教过程中的错误之处,也让我找到了曾经带教过程中产生不愉快的原因之一,着实让我欣喜。
2、提出尝试性的建议。
在带教过程中所提的建议最好以尝试性的语气及形式提出。比如:“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以试试乙方法,看看是不是比较有效!”这样的技巧除了凯兹博士所说到的具有可以避免教师在运用此方法失败后的挫败感,更有利于教师实验、创造等特质的培养。除此之外,我觉得这样的说话方式也更容易让受辅导的教师的接受,因为这样的说话方式不是从上至下的,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伙伴式的建议出现,也更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徒关系。
3、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有一次在高一敏名师工作室活动时,为配合袁晶晶老师的一项任务,我准备了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想法,当时袁晶晶老师回复我:“亲爱的,这真是太棒了!”为了这句话我窃喜了很久,能受到这么了不起的老师的称赞,自然是得意的。可见鼓励和赞扬是十分受用的。
正如凯兹博士在文中提到的':不管老师能力如何,有时勇气和热忱的的过度消耗会导致沮丧,让他们认为不论自己在怎么努力都不会有结果。不错,如果老是听到得是辅导老师的指正,换做是我可能也会认为自己无用,从而对工作缺乏信心和热忱!赞美之言人人爱听,我们要向对待幼儿那样,坚持正面教育,多给新教师鼓励、支持以及激励,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使她们继续维持工作热忱和努力。
当然,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在鼓励,赞美新老师时,言词的内容中应提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有具体指向,如:“你的回应很不错”“活动重点把握得很好”……,不要使用一些善意的空话。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感受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工作的海洋中,不管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观察、辨证和理性,更没有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建议与教育智慧。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学有所想,做有所思,思有所悟,才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幼儿的读后感 篇10
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艺术99例》,我利用空闲时间看完了。本书以“幼儿教育的起点是成全每一个儿童”为基本理念,通过具体案例的阐述呈现了教师在案例中的角色定位、行为及思考。读着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由衷地感到亲切,因为书中的许多故事似乎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那些发自内心的感悟,一次次引发了我心灵上的共鸣,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位老师的行为背后都投射着真实的、自然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读罢此书,让我明白了成功的教育往往是从教会幼儿做好小事、关注细节开始的。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能树立“幼儿教育无小事,人人都是教育家;教师工作无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的观念,用心关注每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切——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情感、态度、习惯、心理变化,等等,从各方面去发现、挖掘、引导和培养,那么,教育的成功就在眼前。
本书共六辑99例,通过99个例子讲述幼儿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从而得出良好的经验。我认为该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每个案例后面都附有教育小语和小贴士,通俗易懂地分析了每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从而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注意。
一、以爱育爱,爱满心田
书中的老师们一个个满怀“爱”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孩子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善良和乐观;使孩子们的成长是那样的欢乐、健康和积极向上!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做到为人师表。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将爱心平分,耐心地、恒心地去教导、灌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无比的开心,无限的关爱。
二、教之有道,专业成长
这辑中的17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教师不是天生的,任何优秀的教师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教师的有心和自我钻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做个有心人,多动笔记录,多思考解惑。正是自己平时并未局限于开展完活动就抛在一边,而是勤于动笔,对每日活动坚持总结、反思,逐渐地,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一日教学活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反思教育教学只是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祖师与开展过程是否合理,对于偶发事件,我的处理方法如何?此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需要引以为戒的地方又是哪里。通过反思,切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学之有方,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学习是每个人的生存之道,幼儿的学习无处不在,作为教师不应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让孩子拥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动力。第36个小故事中的许老师允许孩子失败,鼓励孩子努力去尝试,就是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直接经验,认识事物的性质。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之球抛给孩子,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热爱幼儿,善于发现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机教育。
四、教育智慧,无处不在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大智慧。在这一辑中的老师们为孩子创造宽松、愉快、温馨的环境,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手段。如对待给小椅子作记号的小“调皮”闹闹,施以合适的方法,接纳孩子的独特言行;老师通过愉快地谈话让尿湿别人鞋子的小雨放下心理负担,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巧妙应对了有着分离焦虑的依依等等。其实,在每一种处理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放手、帮助、提醒和约束……不是吗?“洗耳恭听”,让我们学会倾听孩子;“袖手旁观"是让我们学会放手;“雪中送炭”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自食其果”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苦肉计”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师。
五、教研一体,相得益彰
正如主题阐述中所言:教学与研究分不开。要想教学质量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要开展幼儿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一日生活中。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整理,提出困惑且探讨,尝试刊物上提出的某一策略研究等等,都是通过教促进研,通过研提高教,形成教研一体,共同提高。告诉自己:做反思性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边反思,边进步。
六、家园共育,合力倍增
本辑中的15个小故事也从不同角度验证了家园公寓的重要性。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巧妙地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通过沟通,老师可以找到幼儿个性上出现问题的症结,给予家长教育孩子的相应建议,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的良好环境,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书中的精彩小故事还有数之不完道之不尽的情节与内容。99例教育艺术并不是99种教育的解决之道,而是99次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也许我们更应该在教育中活出自己,也许我们既活在未来,更活在无限的过去,在这些纷繁复杂却又朴素平凡的场景中,有最乐意的付出,有泪水和智慧,更有日日夜夜用心抒写因而温润无比的爱。
从这本书中,我受到很多启发:幼儿教育无小事,人人都是教育者;教师工作无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
幼儿的读后感 篇11
《幼儿教育》这本杂志,我正好也订阅了,看了几期受益不少。
对于老师推荐的几篇文章,感触很深,特别是“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其中的案例很有特点,让我想起前不久一个朋友的QQ空间里的文章,说得是日本国家对小孩的教育方式。
他们的父母说送小孩到幼儿园就是要让小孩生病的;在幼儿园小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要求每个小孩的父母都准备各种环保袋子,让小孩分门别类的装东西;每个幼儿园都有很多沙子,就让小孩玩;备有很多套衣服,脏了就换,要求小孩自己换衣服;幼儿园基本上没有知识课程,但经常组织到户外接确大自然;更没有所谓的兴趣课程……
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我个人来说真的不能认同,自己读书也是经历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一个过程,出现了不少高分低能儿。
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指她的身体,更多的是她的思想和生理方面。女儿在家,我会暗示她捣点小乱,甚至我自己和她一起捣乱,把被子全都推到地板上,把床当作蹦蹦床;在地上乱画;鼓励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女儿指着洁白的墙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在这里画?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你想画就画……女儿会跑到爸爸面前笑着说:爸爸,我造反了……
在家总是给女儿一个轻松的环境,平时上班忙,没有什么时间陪她,到了休息的日子,我的时间就全部由女儿支配了。有时我会把自己的身份和年龄都降下来,和女儿一般大小,和她计较一些她比较喜欢吃的零食;有时也会把女儿提到大人的程度,让她学着照顾小玩具、洋娃娃,让她懂得接受爱、懂得爱。现阶段,女儿唯一应该做得就是玩,每次回家,见到女儿,我就会问:妹妹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有没有做游戏?我不会问老师教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更不会在现阶段就让女儿去参加什么英语之类的兴趣班。记得家长会的时候,就有家长提出可以去学英语了,还有搞个什么拍录像让家长了解小孩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对于这些观点,我是不赞成的。没错小孩这么点小就离开家长,到了一个新环境,会哭会不适应,但是家长总不可能每件事都替小孩安排好吧。也许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小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在美国的小学里,一二年级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课的,可对于小孩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对社会的认知、礼貌道德等素质教育却是很重视,试问是否整个美国都输在起跑线上了?
记得有次在家友超市,碰到一位推销英语培训班的业务员。可能女儿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些(昨天晚上还有个家长说,你们家的是超大型的),他很有礼貌的拦下我说:可以让女儿去学英语了!我说我家的还小……他说:三岁也可以学了。我说:你们培养出来的都是天才。他说:你也可以培养出天才啊(他可能还认为他这句话说得比较有水平)。但是我说:我不需要天才的女儿,天才的女儿还会属于我吗?
在这,我不得不承认我很自私,但是我不会以“漏斗式”的方式,压迫女儿去学这学那,我会在她的天姿天份以及感兴趣的前提下,尽我的能力去培养她,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也希望今年小乐能戒掉那只小猪,但如果真戒不掉,那也只能继续让她带着吧,我就负责做好小猪的卫生。
还有一点,我想强调下:在读书节开幕式的时候,那位跑上前去抢答问题的小男生,不知老师们是否还有印象。如果在你所教学的过程中,碰到了这样的小孩时,一定不要让他回去,一定要肯定他的勇敢,当然也要引导他以后要遵守秩序。当时,我就看到他那个班的老师脸上对那位家长代表难以置信的表情。从这点上也可以说明我们现在的老师并不是完全拘泥于书本上的教学模式,而是给小朋友们很大的发挥空间。说明我们的教学正在发生些变革,这样真好。
初为人母,根本没有什么教育小孩的经验和心得,还望老师们多费心了!
幼儿的读后感 篇12
《幼儿教育技艺》这本书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前段时间读了《适应环境启蒙教育技艺——幼儿园教育》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对我很有帮助,因为我今年刚刚待了一批刚入园的孩子。可以说书中的案例和我身边的孩子所发生的一切正相吻合。幼儿从众人疼爱的家庭环境转入学校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适应环境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大内容。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幼儿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开展适应环境的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最初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书中的案例“贝贝来园不哭了”。该教师针对幼儿好玩的天性,组织幼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如玩滑滑梯等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并运用多媒体将幼儿在幼儿园愉快生活的镜头拍摄下来播放给幼儿看,使幼儿再次感受到在园生活的快乐,从而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新生入园总有一些不适应。因为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他们没有群体生活的经验,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现象。如果幼儿园环境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那么幼儿就容易产生拒绝心理,出现大哭大闹现象。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还应给幼儿母亲般的关爱,恰当地向他们表达亲热,满足其身心需求,从而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再如,“帮助娃娃穿裤子”我觉得教师组织的这次活动非常好,还提供了有趣的儿歌。由于受其动作能力发展的限制,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还需要成人适度的帮助。所以当他们在生活上碰到一点困难时,就会求助大人,甚至哭闹。那做教师的除了帮助更多的还是关爱。
总之,教师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之心,对待要亲切、有耐心,精心准备与的每一个活动,努力缩小与家园之间的距离,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就能使逐渐喜欢园,尽快适应园的生活。幼儿教育技艺还有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章节,有时间我一定要全部读完。
《幼儿教育》虽说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我也特意每年都定这本杂志,看完每一期的《幼儿教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教育研究专辑”、真诚的“教育经验”、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和优秀的“点题征文”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其中的“教育经验”一栏,最值得我学习,对于一个没几年幼教经验的我来说,其实很需要从书中或老一辈那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经验,从而充实自己,不断使自己进步、成熟,在《幼儿教育》这一本杂志中可以寻求到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状态和教育整合方法。
读了其中一篇《追求开放的教学状态——从阅读活动<金鸡冠的公鸡>看集体教学的有效性》一文中,得知开展每个活动时都应提升每次活动教学价值,对幼儿的阅读应该个体阅读和合作阅读相结合,教师在关注幼儿幼儿个体质疑和猜测,并适时激发或引导幼儿合作、分享、探讨甚至争论。从个体的探究阅读到集体的质疑碰撞,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分享阅读经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有趣而有效地开放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指给幼儿一个自由阅读空间,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自主观察、猜测、联想,并与同伴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从而初步感知和理解故事的情节与内容。“精读”是指教师根据幼儿泛读的情况和作品本身的特点,扣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指导幼儿进行重点阅读与深入阅读。这样幼儿能有主次之分,并在倾听故事全文可以领略文学语言的优美生动以及对白的生动有趣,理解、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让孩子学生从小就要渐渐地懂得,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从本质上讲,读书的乐趣在于读书的艰苦之中。读书并不只是都如夏天吃冰淇淋一样美滋滋的痛快,有时读书就是一桩苦事情。作为孩子,读书是本分,是天职,不是玩,苦尽甘来,要付出这种代价,才能将读书化为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一旦学生真正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视作一种享受,它所产生的能量将比所有的阅读指导都来得快捷、来得有效!从中让教师深刻体会、关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重要性,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具备这样的意识。在以后的研讨中,我们将继续提高教师在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教育行为,同时,我们也将对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观察后的回应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使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两者的相互关系,促进幼儿既发挥主体性又积累阅读经验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幼儿教育》中还有好多吸引我的栏目及文章,有些文章虽简短,内涵却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细加品味的。
幼儿的读后感 篇13
很多老师对幼儿数学能力有这样一个总结“会的孩子好像并不是教会的,而不会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他。”两年的教育实践我也有同样的感慨,感觉自己教数学有些力不从心。起初认为数学是很容易教的,可是实践中遭遇碰壁,不知道是自己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还是那些落后的幼儿真的缺少数学“天赋”。
我感觉到自己对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了解,对于幼儿时怎样学习数学的,教师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应该起到什么作用也不是很清楚。这个暑假我读完了《幼儿园数学教育》,虽说我在师范就学有幼儿园数学教育这节课,可是因为应付考试所以没对幼儿园数学教育重视起来。现在重读,有了自己的实践便容易理解书上的内容,很多地方的理论让自己恍然大悟。
书上详细系统地说明了幼儿数学学习的过程,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各年龄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从同化到顺应,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的顺序发展的。根据这个大的发展过程,我们便可以有顺序有层次的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强加灌输。对孩子发展特点不能好好把握,那么势必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处处碰壁。近两年我都教的大班,虽然都为大班的孩子但数学发展层次不是都一样的,能力强的孩子能顺当的沿着教育活动走,可是对于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他们的水平我便不知在哪个层次,致使教育无从下手。看过本书各个年龄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要求让我感觉到幼儿园教师不能只关注一个年龄阶段幼儿的所要达到的能力,而应该对每个年龄阶段都要有所了解,这样自己的数学教育才有系统性,对孩子的发展水平也能有清楚的认识,然后因材施教。
书上解释了我困惑很久的问题,如孩子们为什么做减法难于做加法——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受到运算方法的影响,减法中树群的比较关系比加法复杂。这个让我能更清晰的判断幼儿学习加减法中出现哪些困难,从而对症下药。记得大班的本子上有这么一道题:要求幼儿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老师们都反应这道题目难倒了不少孩子。我也如惊弓之鸟般对此题小心翼翼,请教过其他老师。而现在知道这道题目正是本书上所谈及的大班幼儿分类里的内容,居然此题有详细的教法分析——第一步,引导幼儿认识两张表格,明确第一排,第一行在哪里?第二步,引导幼儿在表格中勾画特征。数学教育方法当然不能依葫芦画瓢,可是这些教学理论经验是我们必须熟记的。只有把这些教学法理解,记住了,那么幼儿数学教育便得心应手。
在读完《幼儿园数学教育》后让我更加迫切地翻出了曾经上学时当做任务学完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这些理论书籍是自己业务发展的根基,我想现在开始重新好好学习这些。
幼儿的读后感 篇14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名著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历史上的名著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着人类的教育不断向前,孕育着莘火相传的希望。然而,这么多的教育文章,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很有幸,我读到《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名篇精髓的捷径。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后浪推前浪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在我的记忆中,在我很小的时候,幼儿教育感觉只是停留在看看孩子的观念上面,读了本书以后,我才知道我的认识是多么肤浅,其实,"幼儿教育"已经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只是,在词语的运用上有所差别,与其相对应的就是"蒙养",既教育童蒙之意思。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孔子很重视早期教育,确实,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使儿童形成好的习惯,并使儿童早立志。那时,孔子很注重孩子的主体教育,个体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至尽仍有重大的意义。
同时,本书通过四个阶段的介绍,分别讲述了我国,外国近代中国幼儿教育历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教育人物及其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主张。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原则不因为时代变迁而失去其价值,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流传的教育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对人类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其中有很多当代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的代表作和国际组织的教育报告。满足了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也为我今后的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中,最令我骄傲的是我国创造教育世界和探索的先驱者——陶行知先生,他指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并证明儿童有创造力,他通过"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和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三个需要"说明创造力虽然不完全是由教育创造的,但能教育能启发,培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使我收益非浅,让我明白,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定要有民主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因材施教,确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对教育者施以强制,那样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的庸人,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天才。
书中还有阐述了如: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苏霍姆林斯基等很多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外国幼儿教育家的理念,生平与成书经历,其中最让我感动心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医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闪耀着他为了儿童的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光辉形象。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能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能带领孩子在实践中获得创造生活的钥匙,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师生互动中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实践者学习啊,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今天的幼儿实践教育,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教师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其实,每一个孩子心灵中潜藏着巨大的生命创造力,他们都有幻想,都会编故事,会唱歌……如果我们拥有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宏大的胸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蓝天下的快乐学校也就不会是一个童话。
通过阅读本书,我的内心获得了充实,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读书人,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只有坚持读书,并学以至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走向成熟。
幼儿的读后感 篇15
读《这就是幼儿教师》一书,确实有很多感慨。的确,做个幼儿教师不容易,但是什么让我们仍然坚持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面对着强大的工作量,面对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坚守清贫,淡泊名利,任云卷云舒,皆能宠辱不惊,矢志不移。正如日志里写的“是孩子们的纯真支撑我们走到了今天”。
这本书是如此的贴近幼儿园教师的心声,一个个小故事似一张张似曾相识的笑脸,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幼儿园生活的真实画卷。是的,幼儿园老师是保姆,因为每天有擦不完鼻涕,系不完的鞋带,甚至孩子们每次入厕都需要老师的陪伴;幼儿园老师是法官,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小官司,甚至每天一入梦,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挤进梦里;幼儿园老师是“疯子”,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在一起,顺口而来的是与年龄不相实际的儿童歌曲,每天与孩子一起摸爬滚打,上窜下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幼儿园老师是清洁工人,孩子们小,幼儿园又几乎都是娘子军,所有的体力活都要我们自己来承担。但同时,幼儿园老师也是艺术家,唱歌跳舞、弹琴、折纸、画画,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幼儿园教师也是教育专家,因为在家再难缠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就会乖乖的听话;幼儿园老师是设计师,家长园地的布置,区域活动的设计,样样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幼儿园老师是妈妈,因为年幼的孩子们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
联想到我们班级的孩子们,他们刚入园的时候,在父母的臂弯里撒娇,在老师的怀抱里哭闹。他们的眼中是迷茫,他们的心里是胆怯,是对周围陌生的环境所表现出的惶恐。有的老师的手臂和脸上可能会留下孩子“英勇抗争”的“杰作”。但是我们的老师仍旧是给孩子亲密的安抚,让孩子看到我们温暖的笑脸。我们在孩子们的心上撒播阳光,但我们也会得到爱的回报。看着孩子们稚嫩的涂鸦,听着孩子们甜甜的歌声,凝望他们活泼自信的背影,还有孩子们一脸的自信与阳光。这让我们倍感欣慰,苦中有乐。
读了这本书后,我从表面上看似不满和发泄的文字中却感悟到平凡中的伟大,而我能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感到真庆幸。也许当孩子们长大以后,很少有能记起他的幼儿园老师是谁,但我们给他们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却可以延伸到他们长大成人,我想,这就是幼儿教育的魅力所在。
当有一天,我们的韶华不再,当有一天,我们鬓染秋霜,那满园的硕果定会让我们陶醉,当我们走下幼教岗位时,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曾为民族的崛起挥洒过汗水,我们也曾为共和国大厦的奠基流淌过心血。”让未来的才子从我们这里起步。让灿烂的太阳从这里冉冉升起。
幼儿教师,塑造辉煌的未来,托起明天的希望。
【幼儿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幼儿 读后感04-04
幼儿杂志读后感04-29
幼儿阅读后感02-09
幼儿老师读后感04-23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03-20
幼儿教师读后感10-13
幼儿园读后感03-30
读幼儿教育读后感05-06
幼儿家庭教育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