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靖江王陵导游词
从桂林市往东五公里,沿着一条田园山野间的石铺公路,我们的旅游车到达一座在桂林市区首屈一指、山势绵亘雄伟的大山脚下,此山名日尧山,它与城北漓江对岸的虞山遥遥相望,相传秦时山上曾建尧帝庙,故而得名。在这座海拔909米的大山脚下,有一片总占地约100平方公里的王室墓群――靖江王陵。今天,我将与各位一同步入这庄严肃穆的陵园,和大家一道呼吸这沧桑历史的凝重气息。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象一个孩子,舒适地横卧在尧山母亲的温暖怀抱里。整个陵区沿山体西南麓展开,在南北15公里,东西6公里的范围内,共有靖江五名代藩王陵墓11座,厚葬次妃墓3座,以及将军、中尉宗室墓320多座。靖江王是明太祖侄孙朱守谦的封号,传十一代十四位藩王,从1370年到明朝最后败退到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时期的1650年,共280年风雨伴随度过。靖江的名称冠之于桂林,最早是在唐代及五代的“静江节度使”之职;其后在宋代,元代,朝廷又先后在这里设置了静江府台和静江路,其辖区面积也相当于如今之桂林。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诸五制,以屏卫中央王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辖守岭南夷越之地。但守谦并不守五制,他“好比群斜,引来“粤人咨怨”,最终也引来了朱元璋给他的惩罚。守谦先被迁到云南改过,后无效时又被废为庶人,强制为京师牧马,洪武二十七年,守谦死于南京,葬于钟山之阳。其后,朱元璋又封守谦子朱赞仪到桂为王,赞仪在永乐元年(1403年)“靖难之役”后到桂就藩。除了首代靖江王与末代两藩王(分别死于福建和战乱之中)之外,其余11位王均葬于尧山脚下。
今天我们要造访的是第三代靖江王――庄简王朱佐敬的陵园。朱佐敬袭位于永乐九年(1411年),死于成化五年(1469年),在位58载,享年87岁,是靖藩14代王中最长寿者。和妃子沈氏在一道长眠的朱佐敬已经在这里休息了五百二十多年,八十七亩的陵园会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展示些什么呢?
谈到朱佐敬,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他的谥封――“庄简”“庄”有很多意思,但做为“书法、书庄”的特殊字义之存在,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朱佐敬好读书,也写得一手好字,这一大特点也最后送了他一个“庄”的赠谥。佐敬在位虽久,却空活百岁,整日贪淫酒色,一生都无政绩,所以贬之日“简”。作为藩王,朱佐敬不可能也不也象帝王那样修筑规模如秦始皇陵或明十三陵一样的大型陵墓,但他却能在这块被古人称为“蛮荒之地”的岭南一隅拥有这八十七亩的方寸之地,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帝王公候们都提倡厚葬,他们往往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规模巨大的陵墓以及用来供奉、祭祀、朝拜的建筑,依据被封建历朝统治者奉为国之经典的`儒家学派观点,人们应该“厚葬以明孝”而只有“孝宗”才能“忠君”,所以,丧葬隆重与否是孝与不孝、忠与不忠的重要标志。虽然庄简王陵只属于一位藩王,但是它的规模、它的各种建筑及附属物的安排与布置,仍然严谨地依照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布局方式,依然令人瞩目。按陵墓前“前陵后寝”的布局结构来看,庄简王陵的盲陵就是外园、内园,后寝就是地宫,陵园由外及里,层层深入,其追求纵深效果和含蕴特色的东方建筑风格也恰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心理――一种追求端庄感、稳重感,并孕千变万化于其间的独特心理。
【桂林靖江王陵导游词】相关文章:
广西靖江王城的导游词10-12
西夏王陵导游词范文07-06
英文介绍:成吉思汗陵与西夏王陵08-17
明显陵导游词09-27
桂林导游词01-26
桂林导游词11-03
介绍明十三陵长陵导游词12-24
西夏王陵之行作文300字04-04
沈阳福陵导游词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