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5-02-22 10:24:53 晶敏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一、字

  1.我会认生字(共16个):

  窟 窿 叼 劝 缠 魏 弦 悲 惨 愈 嘱 审 肃 晌 悦 诲

  2.我会写生字(共36个):

  寓 则 窟 窿 狼 叼 街 劝 悔 盘 缠 硬 弓 魏 射 箭 猎 雁 弦 悲 惨 愈 痛 裂 叮 嘱 排 靠 幅 审 肃 晌 悦 熟 悉 诲

  (一)字音

  1.平舌音:两则、悲惨、严肃

  2.翘舌音:盘缠、叮嘱、审视、半晌、熟悉

  3.易错音:拉弦(xián) 一幅画( fú) 愈合( yù)

  4.多音字:圈、更

  (二)字形:

  1.易错字:窟、窿、叼、肃、魏、雁、街、弓、嘱

  2.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二、词:

  1、我会读、会写词语9~11课,共38个词语,书168页。(会读、会写、会应用)

  2. 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要会背、会写。

  三、句子

  1. 比喻句: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 反问句变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反问词(难道、怎么、岂能、岂)和语气词(吗、呢),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句号。

  四、课文知识整理

  (一)、《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亡:丢失 补:修补 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修补羊圈。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3、《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4、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边走。”

  5、这个人往北走的原因有:马跑的快、车夫驾驶技术高超、带的盘缠多。

  6、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朋友,楚国在南边,你却硬要往北边走。你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就离楚国越远啊,还是听听劝,快往南走吧!”

  (二)、《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1、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更羸看到大雁后断定这只雁受过箭伤。他首先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然后叫声悲惨(因为孤单失群,得不到伙伴的帮助)。从而判断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2、为什么他能判断出大雁受过箭伤?因为更羸善于观察、关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三)、《画杨桃》

  1、“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这句话是父亲说的,第二句话是老师说的。他们说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或做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2、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1、从我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就像五角星。2、我按照爸爸的叮嘱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3、理解下面句子:

  1、“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现了几个同学(嘲笑)的神态。

  2、“不……像。”“像……五……五角星。”这里的三个“……”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了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4、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因为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却说“不像”,意识到同学们还不懂得画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的思想对待事物。

  5、老师说的话包含了哪几层意思?①看到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②当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③要实事求是。

  6、读了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去看,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四)、《想别人没想到的》

  1、事情的起因是画师考徒弟:同样的纸画最多的骆驼

  2、三个徒弟分别是怎样画的?大徒弟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3、为什么小徒弟会得到师傅的赞扬?因为小徒弟虽然画上只有两只骆驼,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他的画构思巧妙,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有创新能力,所以受到赞扬。

  4、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做事情需要有创造性,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

  字:鸣、箭、嘣、箭、慢、掉

  词:大雁、翅膀、悲惨、弦响、使劲

  重点句子: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4、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主要内容: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西藏高原》知识点

  字词:神奇、透蓝、琢磨、光滑、精致、珠穆朗玛峰、海拔、皑皑、清澈、珍贵、茂密、广阔、绿莹莹、土壤肥沃

  重点句子: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是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

  高原上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

  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这里有珍贵的药材,有稀有的矿藏,还有茂密的森林。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直径竟达三米。

  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

  拼音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不会写的字能用拼音代替。

  本册会认会写字的读音、字形;理解会写字的字义,辨析同音、形近字和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

  识字写字

  1、会写本册300个字,会认本册200个字。

  2、写字规范,行款整齐,版面洁净。

  词语

  1、积累课内外词语,能用归类等方法积累词语。

  2、理解运用课内所学词语。

  3、正确搭配词语

  4、能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词义,特别是一字多义。

  5、能运用关联词语。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中的词语,特别是成语。

  句子

  1、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判断及运用。

  2、能比较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异同。

  3、背诵、默写有关诗句、名言、警句、歇后语、对子

  4、运用常用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等)。

  5、扩充句子,把句子写具体。

  6、修改病句(语意重复、用词不当等)。

  课内文段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有关文段、古诗。

  背诵有关文段、古诗。

  课外阅读

  1、背诵课外70首必背古诗相应年级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了解课外读物的印象深刻的人物、事件等。

  2、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有关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4、读文提感兴趣的问题。

  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有关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习作

  1、能围绕一个意思把有趣的、印象深的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

  2、学习修改习作(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

  3、书写规范,版面洁净。

  4、把内容写具体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03-04

初二上册英语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08-08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08-15

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04-26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07-18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01-26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09-0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12-18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04-04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09-0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一、字

  1.我会认生字(共16个):

  窟 窿 叼 劝 缠 魏 弦 悲 惨 愈 嘱 审 肃 晌 悦 诲

  2.我会写生字(共36个):

  寓 则 窟 窿 狼 叼 街 劝 悔 盘 缠 硬 弓 魏 射 箭 猎 雁 弦 悲 惨 愈 痛 裂 叮 嘱 排 靠 幅 审 肃 晌 悦 熟 悉 诲

  (一)字音

  1.平舌音:两则、悲惨、严肃

  2.翘舌音:盘缠、叮嘱、审视、半晌、熟悉

  3.易错音:拉弦(xián) 一幅画( fú) 愈合( yù)

  4.多音字:圈、更

  (二)字形:

  1.易错字:窟、窿、叼、肃、魏、雁、街、弓、嘱

  2.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二、词:

  1、我会读、会写词语9~11课,共38个词语,书168页。(会读、会写、会应用)

  2. 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要会背、会写。

  三、句子

  1. 比喻句: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 反问句变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反问词(难道、怎么、岂能、岂)和语气词(吗、呢),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句号。

  四、课文知识整理

  (一)、《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亡:丢失 补:修补 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修补羊圈。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3、《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4、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边走。”

  5、这个人往北走的原因有:马跑的快、车夫驾驶技术高超、带的盘缠多。

  6、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朋友,楚国在南边,你却硬要往北边走。你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就离楚国越远啊,还是听听劝,快往南走吧!”

  (二)、《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1、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更羸看到大雁后断定这只雁受过箭伤。他首先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然后叫声悲惨(因为孤单失群,得不到伙伴的帮助)。从而判断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2、为什么他能判断出大雁受过箭伤?因为更羸善于观察、关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三)、《画杨桃》

  1、“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这句话是父亲说的,第二句话是老师说的。他们说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或做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2、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1、从我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就像五角星。2、我按照爸爸的叮嘱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3、理解下面句子:

  1、“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现了几个同学(嘲笑)的神态。

  2、“不……像。”“像……五……五角星。”这里的三个“……”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了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4、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因为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却说“不像”,意识到同学们还不懂得画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的思想对待事物。

  5、老师说的话包含了哪几层意思?①看到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②当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③要实事求是。

  6、读了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去看,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四)、《想别人没想到的》

  1、事情的起因是画师考徒弟:同样的纸画最多的骆驼

  2、三个徒弟分别是怎样画的?大徒弟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3、为什么小徒弟会得到师傅的赞扬?因为小徒弟虽然画上只有两只骆驼,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他的画构思巧妙,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有创新能力,所以受到赞扬。

  4、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做事情需要有创造性,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

  字:鸣、箭、嘣、箭、慢、掉

  词:大雁、翅膀、悲惨、弦响、使劲

  重点句子: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4、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主要内容: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西藏高原》知识点

  字词:神奇、透蓝、琢磨、光滑、精致、珠穆朗玛峰、海拔、皑皑、清澈、珍贵、茂密、广阔、绿莹莹、土壤肥沃

  重点句子: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是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

  高原上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

  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这里有珍贵的药材,有稀有的矿藏,还有茂密的森林。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直径竟达三米。

  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

  拼音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不会写的字能用拼音代替。

  本册会认会写字的读音、字形;理解会写字的字义,辨析同音、形近字和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

  识字写字

  1、会写本册300个字,会认本册200个字。

  2、写字规范,行款整齐,版面洁净。

  词语

  1、积累课内外词语,能用归类等方法积累词语。

  2、理解运用课内所学词语。

  3、正确搭配词语

  4、能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词义,特别是一字多义。

  5、能运用关联词语。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中的词语,特别是成语。

  句子

  1、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判断及运用。

  2、能比较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异同。

  3、背诵、默写有关诗句、名言、警句、歇后语、对子

  4、运用常用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等)。

  5、扩充句子,把句子写具体。

  6、修改病句(语意重复、用词不当等)。

  课内文段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有关文段、古诗。

  背诵有关文段、古诗。

  课外阅读

  1、背诵课外70首必背古诗相应年级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了解课外读物的印象深刻的人物、事件等。

  2、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有关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4、读文提感兴趣的问题。

  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有关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习作

  1、能围绕一个意思把有趣的、印象深的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

  2、学习修改习作(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

  3、书写规范,版面洁净。

  4、把内容写具体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03-04

初二上册英语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08-08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08-15

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04-26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07-18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01-26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09-0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12-18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04-04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