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效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将会带给我们一些较为基本的规律,带领着我们开始试着去对"现象"进行深入,努力去寻找隐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能够看透"本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效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有效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从教材出发,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
物理教学应该根据教材的教学计划逐步开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所有理科课程开展的必需法则。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好多教师常常将这一法则忽视掉。对自己认为简单的知识一带而过,教师片面地认为这些知识不讲学生都会,因此,在这个知识点上只是花上很少的时间,殊不知,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面较为复杂的误差问题等知识点的讲授就有了一定的困难。这样一来,学生跟不上的现象将显露出来,慢慢地对物理课丧失了兴趣。我们常常听到物理教师抱怨学生学习能力差,连基本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其实是我们没有将基础知识讲好打牢。长此以往,物理教学将进入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状态,我们必须去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教材基础知识出发,递进课程的难易度,让学生从简入难,逐步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可见从教材出发,让学生听懂学会,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为落实这一教学方法,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清楚学生已经熟悉了哪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决定知识难易度的讲解。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班级,我们要有耐心、细心,讲解教材内容时,多以现场实际的例子为主,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少举行开放性、灵活性很强的例子,以免让学生感到知识点困难,理解不了。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我们可以打开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更多、更深奥的知识,从而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降低起点,减小知识点之间的梯度
物理学习就像爬楼梯,过于陡,学生会产生为难情绪。例如,讲解摩擦力的大小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我们减小梯度,这些困难便会化简。例如,我们首先讲解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以及产生的条件,其次,讲解摩擦力的方向,最后,讲解摩擦力的大小,经过这几个梯度,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这一知识点掌握起来会容易的多。由此可见,物理教学应该从基础知识开始,低起点、小梯度地开展,让学生易于接受,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三)突出重点,逐步击破
在物理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见的现象。如果我们教师不去关注这个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会很差。有时候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我们讲授的内容过于详细,还没讲到重点部分,时间就过去了二十来分钟,在一节课中,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仅仅有二十多分钟,这样一来,当我们讲到重点知识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便开始分散了,更有甚者开小差。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放弃这种做法,做到集中学生的精力突破重点知识。
二、以用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听懂的层面上,我们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学生才会感受到物理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在当今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开展。我们要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他们将物理知识很好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人,让知识为他们的生活服务。这样一来,我们教师便不再苦恼,也不用周而复始地重复讲解各个知识点,只要做好引导和启发,学生便会积极地去钻研、探索物理知识。
三、感知教材,启迪思维
物理教师常常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这种事情只是针对天才或尖子生而言的,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能掌握知识就很好了。其实,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的,在这种观念下,物理教师便会形成一言堂的课堂局面,学生完全被动地接收知识,教与学严重分离。良好的物理课堂应该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不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让他们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从而慢慢喜欢上物理课,成绩也会随之提高。如何去感知教材,启迪学生的思维呢?德海纳德曾说过:“所有的活力思想,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去钻研知识,不要过早地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目前物理教材编写的很好,开头设有疑问,后面通过物理现象或实验对这些疑问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发。许多章节后面有思考题,“想一想”“议一议”,如果我们对此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去讨论这些思考题,将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活跃其思维。如果物理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去感知教材,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课程势必是注入式的,这样的课堂完全丧失了学生的参与,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一点兴趣可言,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差,影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综上所述,要想很好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就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减小知识点之间的梯度,击破重点,以用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心去感知教材,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理教学难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技巧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性化教学展开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肯定也有所不同。教师只有意识到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如在学习完“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这部分内容后,在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为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教材中安排了“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的练习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把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到学习上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科学技术运用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从而学会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这个训练形式并不复杂,即使是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教师有相应的辅导,学生基本都能够对学习任务有很好的完成。教师还可以以这个训练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来共同展开这项训练。能力强的学生在小组内要做好其他组员的辅导,并且要给能力一般的学生相应的知识讲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负责一些相应简单的任务。这不仅深化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能力锻炼,这也是个性化教学的直观体现。
二、注重知识的应用实践
在展开个性化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深化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很多想法与创意才会有发挥的空间,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得到表达。同时,教师也要注重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结,要透过各种教学案例的有效列举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理论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并且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与吸收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让知识教学联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内在需要,激发内在动力。例如,在教学“共振知识”时可以从洗衣机的振动说起;教学“反冲运动”内容可以和航天火箭联系;教学“离心运动”可从骑车拐弯减速说起,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需要物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很有意思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小鱼煮不死”的实验就让很多学生非常好奇,对于这个实验的讲授往往能够使学生对物理课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借助于情境、活动等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与探究的欲望,继而更好地在课堂上展开个性化教学。
三、思想方法的培养渗透
个性化教学不仅体现在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个性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于对相关的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这将会帮助学生掌握更多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且对于知识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对于很多有一定难度与综合性的物理问题而言,在解答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而这些方法与技巧又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解题思想。很多看似难以突破的问题其实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思想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化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并且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经典的思想方法需要学生掌握,“化繁为简”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新的、复杂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化繁为简,迁移到原有的认知上来。
【有效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相关文章:
如何有效地练声04-14
怎样有效地收集资料08-03
如何有效地选择培训机构01-03
男人如何跟老婆有效地沟通04-21
高考吃什么可以有效地抗疲劳05-16
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绩效评估面谈03-02
什么叫教学方法12-17
未来教学方法作文09-24
传统教学方法总结03-16
数学教学方法总结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