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教育竞争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时间:2022-10-27 09:14:48 随笔 我要投稿

教育竞争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竞争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竞争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21世纪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到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比赛,都在警示我们竞争无处不在。生长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更是从小便被竞争的气氛所熏染,家长、老师都在极力培养孩子的竞争素质,将自家孩子与别家孩子比较、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竞赛、同一班级里孩子之间比一比等等,都试图让孩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成为生活的强者。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出发点是无可非议的,适度的竞争可以成为一种鞭策,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从小就逐步养成一种勇争第一、锐意进取的良好素质。但从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到,开展竟争活动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放大。我园每年一度的运动会中我班小朋友同样情绪激烈,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我班选手领先,小朋友热情高涨,百般热情赞美,嘲笑别班成绩。可如果成绩落后,小朋友情绪极度低落并且不顾及别人感受不住地埋怨选手的速度或者指责裁判的不公使班级没有获胜。我们本来想培养孩子积极竞争意识的活动却演变成互相妒忌、相互指责非难甚至变相排挤的活动。赢得竞争的一方大多幸灾乐祸、缺乏友善,而失败的一方常会因感受屈辱而产生妒忌和怨恨。双方都强化了赢家为荣输家为辱的意识,这让我们不禁反思我们的幼儿教育,竞争对孩子到底好不好?如何能让此类竞争活动达到我们真正预期的效果?

  仔细反思我们的幼儿教育不难发现导致上述困境发生的原因,那就是家长、教育者总是无意间过分强调竞争的结果,忽视鼓励幼儿享受过程中的成长,这极易导致幼儿只关注竞争的结果,养成对结果以外的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生活态度,进而容易造成儿童人格上的缺陷。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当下幼儿竞争性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竞争应当是双方想方设法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尽量取得胜利,与此同时,应当清楚竞争中肯定存在着失败,失败者不应将失败的原因归于他人,应当尊重他人的努力与成绩,学会欣赏他人,为他人的成功高兴。用人文关怀去考察竞争时,过程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在为幼儿开设竞争类活动时,幼儿是以合作同伴和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出现,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及共同进步的意义。这是单单给幼儿强调竞争的结果的做法所无法达到的。约翰·杜威说,“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这也是说,儿童本来是富有同情与关怀之心的,而我们的教育却往往缺失了对其人文关怀的培养,这是极其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

  上述困境也启示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竞争素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创设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幼儿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具备了自己判断与感知的能力,尤其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与他人是否存在差别。幼儿竞争意识的强弱与感受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竞争环境的提供与创造上,如果教师没有创造面向全体幼儿的竞争机遇,或者没有创设公正平等的竞争体制,这势必会影响到幼儿参与竞争的热情,不利于培养幼儿健康的竞争素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力争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调动每一位幼儿参与竞争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孩子理解竞争的体制,逐步达到培养幼儿竞争素质的目的。

  (二)注重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

  有竞争自然就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存在,面对频繁又日趋激烈的竞争,需要清楚,每个人既有体会成功之喜的机会,也会有品味失败苦涩的时刻,关键是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抗挫能力的培养也是竞争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培养幼儿竞争素质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其抗挫能力的有意训练。首先要帮助幼儿淡化受挫的程度。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事,关键在人对待它的态度。”事实上,幼儿对于挫折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成人的教育和影响。孩子不小心摔倒后,如果家长积极鼓励道:“没关系,我相信你可以勇敢地爬起来。”孩子基本就会自己爬起来。如果家长赶紧的跑过去心疼的说:“呀,摔疼了吧!”孩子可能就会哇哇大哭,等家长抱才肯起来。这两种简单的情境也反映了家长对待挫折两种不同的认识,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理解。案例中,对于大二班孩子的消极情绪,教师应及时帮助孩子淡化受挫的程度,告诉他们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积极参与。其次,要注意及时排解幼儿的受挫情绪。不管受挫的程度如何,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面对失败都会或多或少情绪低落,这是要注意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积极疏解,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不满,不要让他闷在心里,让孩子宣泄出来然后再积极鼓励引导。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受挫的孩子转移情境,先做些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如看看动画片、听听儿歌等等,缓解一下情绪,待孩子情绪平稳后再对其引导教育。最后,家长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要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具体的受挫事件,一点一滴的加以培养,以期完善幼儿的人格发展。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竞争与合作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片面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能力的培养。很多情况下,竞争都是相对的,是需要在合作的状态下才能完成的。因此,合作精神也是竞争素质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对幼儿尤其是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幼儿正确的自己意识,幼儿期是自己意识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引导幼儿对自身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学会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并接受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合作,互助互利。此外,教师还需恰当引导幼儿的嫉妒心理。儿童具有嫉妒心理是正常的,是合乎常理的,而可怕的是没有对孩子的嫉妒心理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如果对其嫉妒心理引导合理,那么就有可能将其转化成一种积极的力量,促使幼儿自己努力。相反,如果没有对幼儿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那这种嫉妒心理就很可能会转化成一种破坏性力量,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案例中,对于失利的大二班孩子,教师如果对他们漠不关心,只是表扬获胜的大一班的孩子,没有对大二班的孩子进行积极引导,那么这些孩子就会强化这种嫉妒和失败的情绪,怨恨对手,不断将问题归于他人身上。而教师如果能对失利的孩子积极教育引导,引导他们从自身寻找问题所在,找到对方获胜的原因,并鼓励他们日后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取得胜利,那么孩子们可能会淡化这种消极情绪,懂得自身努力与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培养幼儿的竞争素质是无可厚非的,幼儿期通常被认为是培养孩子竞争力最明显的时期。但心理学家对幼儿竞争做过许多研究,根据调查表明,竞争意识不健全的幼儿占总数的80%以上,因此,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竞争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针对具体教育情境,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合理恰当的做法,使幼儿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从而促使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生活真正的强者。

  前几天看到一段白岩松在大学的一个演讲,他讲到,体育教会我们去赢,也教会我们体面有尊严的输。看完后我顿觉受益,对于幼儿,培养其努力,不放弃以及良好的竟争素质远远超出竟争意识意义本身,这也是做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拓展:别用用竞争的方式教育孩子

  用竞争的方式养育孩子其实是在玩一场失败的游戏。尽管外表看上去竞争能带来效果,但是和其他家长做比较会让你陷入竞争的事端中,常见的一个结果就是父母会为他们的儿子不如同伴而担忧。你知道邻居中哪位是争强好胜的家长,我们所有的人也都有好胜心理。当你的嫂子不停地炫耀她的儿子是个绝对天才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想:为什么自己14岁的儿子早晨仍然常常忘记系紧自己的鞋带。

  去年春天的一天,我登录自己的电脑,收到来自朱迪的一封邮件,整整三页纸,没有空行。我认识朱迪有几年了,她是一位非常棒的母亲。我偶尔收到这类邮件的时候,通常不会去回复或者删除邮件,而会直接给她回电话。因为我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就会马上重新叙述邮件里提到的每一件事情:她为儿子艾文而伤心,艾文上高中二年级,现在申请大学的进度已经落后了,她常常在凌晨3∶00的时候因为担忧这些事情而睡不着。

  “朱迪,艾文现在状态很好,”我尽力安慰她,“他的成绩在提高,变得更有自信,也更有条理了,他比一年前已经好很多了,你不觉得吗?”

  她同意我的说法,但是我仍然能从声音中听出她的焦虑。

  “朱迪,”我说,“我能问你一些事情吗?你遇到什么人了吗?是不是遇到了别的家长?”

  她说确实是听说了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有的孩子GPA考了4.3,SAT[1]考试成绩是2550,结果还是没有申请到任何大学。这时候,我想轻轻地提醒她:SAT满分只有2400分,但我知道这个不重要。

  她遇到的那位家长名叫麦克,是当地的一个教父,我在外地曾经见过他,但是不太熟悉。我已经收到不下15封像朱迪这样的邮件,他们都是在和麦克讨论关于培养孩子方面的话题后而变得焦虑紧张。不管麦克在哪里遇到家长,棒球场、杂货店、足球场,他都会不遗余力地散布他的错误信息,说他是如何费尽心思地让儿子马科斯上了一所最有竞争力的大学。

  争强好胜的养育方式存在于所有的邻里和家长之间,它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我经常会发现争强好胜的家长会无意识地取代自己孩子的生活。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创建一个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环境,而竞争性的养育方法却破坏了这个环境,它为每个当事人带来不必要和不恰当的压力。家长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自身的天赋和强项上,而是纠缠于与周围孩子的比较,炫耀那些成功故事,而这些故事有很多夸大的成份,只有一半的真实性,甚至可能只是一个谎言。所以,即便是最善意的家长也难免掩盖真实的情况,所以最好谈论一些有趣的话题或者干脆不在一起谈话,这样可以避免掉入“竞争”的陷阱中。帮助孩子成长,使他们成为自信、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关心他人的人,这才是最终意义上的成功。这比任何分数或成绩都重要。

【教育竞争给孩子带来了什么】相关文章:

独带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07-10

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方法07-26

孩子和竞争英语作文12-17

教育随笔-应该给孩子留什么作业08-04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有效方法07-24

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方法10-13

什么来了作文07-09

GRE考试带什么01-25

教育随笔-孩子为什么受不了批评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