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1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
①相加算减12—9= 3
过程:想9 3 =12
则12—9= 3
②分解法12 — 9 = 3
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
先算:10—9=1
再算:1 2=3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
图形与几何:空间与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统计与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理数据;
实践与综合应用: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2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4.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5.100以内数的认识: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3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4
定义:
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两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两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平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平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
表达式:
斜截式:y=kx+b
两点式:y-y1/y1-y2=x-x1/x1-x2
点斜式:y-y1=kx-x1
截距式:x/a+y/b=0
补充一下:最基本的标准方程不要忘了,AX+BY+C=0,
因为,上面的四种直线方程不包含斜率K不存在的情况,如x=3,这条直线就不能用上面的四种形式表示,解题过程中尤其要注意,K不存在的情况。
练习题:
1.已知直线的方程是y+2=-x-1,则
A.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C.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D.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解析:选C.因为直线方程y+2=-x-1可化为y--2=-[x--1],所以直线过点-1,-2,斜率为-1.
2.直线3x+2y+6=0的斜率为k,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有
A.k=-,b=3B.k=-,b=-2
C.k=-,b=-3D.k=-,b=-3
解析:选C.直线方程3x+2y+6=0化为斜截式得y=-x-3,故k=-,b=-3.
3.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1=2x+,且l的斜率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logab的值为
A.B.2C.log26D.0
解析:选B.由题意得a=2,令x=0,得b=4,所以logab=log24=2.
4.直线l:y-1=kx+2的倾斜角为135°,则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
A.1B.-1C.2D.-2
解析:选B.因为倾斜角为135°,所以k=-1,
所以直线l:y-1=-x+2,
令x=0得y=-1.
5.经过点-1,1,斜率是直线y=x-2的斜率的2倍的直线是
A.x=-1B.y=1
C.y-1=x+1D.y-1=2x+1
解析:选C.由已知得所求直线的斜率k=2×=.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y-1=x+1.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5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一、认识图形(二)
1、认识平面图形
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可以分别拼成更大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2、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法
(2)破十法
(3)平十法
(4)想加算减法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另一个数减去这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单一标准下的分类
按照事物的属性、特点把不同事物归为一类
2、不同标准下的分类
以事物不同的属性、特点为标准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3、整理数据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统计表表示整理的结果。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
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
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略)
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
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
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
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人民的单位
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3、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时,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
单位不同时,要先同一单位,在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先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再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
4、小括号
在一道算式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七单元、找规律
1、找图形排列规律的方法
(1)按照颜色重复的规律;
(2)按照形状重复的规律。
2、找数列排列规律的方法
(1)按照数重复的规律;
(2)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找出规律。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6
1、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个数位的名称以及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这些简单图形。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饿一致性,在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8、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7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11-16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1-1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0-26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重点分析10-22
苏教版初二英语下册知识点12-1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试卷07-11
苏教版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03-03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教案范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