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写立春日的诗词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那么,有什么诗词与之息息相关的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写立春日的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宋代)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罗隐(唐代)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客中立春
曹松(唐代)
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立春
文天祥(宋代)
无限斜阳故国愁,朔风吹马上幽州。
天翻地覆三生劫,岁晚江空万里囚。
烈士丧元端不惜,达人知命复何忧。
祇应四十三年死,两度无端见土牛。
立春古律
朱淑真(宋代)
停杯不饮待春来,生菜乍挑宜卷饼,
休论残腊千重恨,从此对花并对景,
和气先春动六街。罗幡旋剪称联钗。
管入新年百事谐。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偶成
张栻(宋代)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日
陆龟蒙(唐代)
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
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
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
玉楼春·立春日作
陆游(宋代)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立春
韦庄(唐代)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立春
杜甫(唐代)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
《汉宫春·立春日》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辛弃疾寓居京口(今镇江),刚刚成家。
全词紧扣立春日的所见所感来写,赋予节物风光以更深的含意,于哀怨中带嘲讽,内涵充盈深沉。开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袅袅”形容其摇曳,化静为动,若微风吹拂,更见春意盎然。从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辛弃疾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作者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上片起韵点题,写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风景。立春日是春天到来的信号,表现这节物风光。作者以一“看”字,将春天的气息,通过妇女们立春日的头饰——袅袅春幡散布出来,暗示出作者对于春归的喜悦。以下一韵,不直接往前写去,却反挑一笔,写出对寒风冷雨阻碍春来的幽怨。以下突然写到燕子,用比兴法推出怀念故国的感情。因为余寒未尽,春社未至,那去年秋时南来的燕子,不能回到北方故国的“西园”去。但燕子虽然无法归去,作者却生派它一个“西园梦”。一个“料“字,化无理为有趣,表明这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国的精神象征。而燕子只能“梦”而不能“到”西园,暗示西园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国之思,却不能一探故里。借燕传情,颇为沉痛。以下回到立春日风光中来,黄柑荐酒,青韭推盘,这立春日应备的食品,现在作者却无心准备,并且显得心烦意乱。作者没有明言原因,但通过上下文语境,人们可以明白,是浓烈的故国之思,和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悲伤,使作者完全乱了方寸,连节日应酬也无心去为之了。
下片写对春天再来的种种感受,把笔由立春日探进整个春天里去。换头先以一“笑”字,故意打散上片中的紧张和烦乱情绪,并领起以下五句。其所“笑”者,一为东风染遗梅柳,染追花草,使万紫千红的春天渐次到来,作者取笑东风的从此不得消闲;二是东风偶尔清闲时,不过是把镜中人的朱颜转换成衰老的模样。在这春天越来越华美而作者越来越衰老的对照中,作者“笑”着,但分明含着泪水。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由此可知,换头的“笑”字,在抒情上得内紧外松、甚至正话反说的趣味。以下直接归为正话正说,极言清愁难消。作者化用“解连环”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断滋生、越积超重的清愁,正像一个不见首尾的连环一样,不打碎则无法解开连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与生命共始终的感情。此处“问何人”一语,下得凄侧,它向外探询的口吻,写足了作者被沉沉的家国之倩、生命之悲所萦绕,急于摆脱又无可摆脱的痛苦。它含蓄地表明了对于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雄的怨尤。最后一韵,直探进暮春里去,写作者怕见花开花落的心情,和看见暮春时大雁自由北还而伤痛于作者的人不如雁。这里有惜春惜时的感情,有怀念故国的感情,也有对于南宋统治者久不作恢复之计的怨尤。至此,不仅上片中的无端幽怨和烦乱得到了解释,而且全词的主旨也从这花开花落、塞雁先还的意象中脱迹而出。
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使此词传情含蓄而深沉,留给人审美再创造的余地很大。
杜甫《立春》作品鉴赏
《立春》是封建时代一个正直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写照。
此诗叙写诗人在立春之日回忆往昔两京生活而生发思乡之愁。诗的前两联叙写两京春日景况,后两联抒发晚年客寓夔江之春日感怀。诗人的悲伤之中有倦于羁旅的怀乡之愁,也有对两京繁华不再的家国之悲,亦包涵了个人身世之感。此诗反映了诗人杜甫长期漂泊西南的流离之叹,用欢快愉悦的两京立春日的回忆,反衬当下客寓流离生活的愁苦,深沉曲折地表达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与浓烈的怀乡之愁。
名家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老杜如此赋诗,可谓自我作古也。第一句自为题目,曰“春日春盘细生菜”。第二句下“忽忆”二字已顿挫矣。三、四应盘、应菜,加以“白玉”、“青丝”之想,亦所谓“忽忆”者也。巫峡江,杜陵客不见此物,又只如此大片缴去,自有无穷之味。晚唐之弊既不敢望此,江西”之弊又或有太粗疏而失邯郸之步,亦足以发文章与时高下之叹也。
清·冯舒《瀛奎律髓汇评》:律诗本贵乎整,老杜跪年以古文法为律,下笔如神,为不可及矣。然须读破万卷,人与文俱老,乃能作此雅笔。浅学效颦学步,吾见其踬也。“江西”不学沈、宋,直从杜入,细腻处太少,所以不入杜诗堂奥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忆两京,全从春盘生菜触起。故三、四句述两京之盛,只用盘菜形容,不须别作铺张,而太平气象如见。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此诗本不佳,此评却公。所选少陵七言六首(指方回《瀛奎律髓》所选),多颓唐之作。盖宋人以此种为老境耳。
清·许印芳《瀛奎律髓汇评》:首联皆拗调。首尾拗而中间平,其不相粘处皆用变体,在七律中另是一格。
【写立春日的诗词】相关文章:
写冬至的诗词10-05
立园的作文09-11
立鸡蛋作文01-19
立房产遗嘱08-05
苏轼写茶的诗词07-07
2016写冬至的诗词09-16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07-03
(精华)立鸡蛋作文01-19
立卧撑简介07-04
聪明的小立菲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