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30 10:09: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顾拓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1

  A案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表达方法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例文。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B案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

  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交流怎样表达思想感情。2.交流展示家乡美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二、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三、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

  ◆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

  四、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2、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3、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体会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2、突破方法:

  与课文结合,反复体会,老师适时指导。

  【教学准备】

  1、生回家充分预习,读熟日积月累。

  2、回忆课文内容,准备交流平台。

  【教学程序】

  一、交流平台

  1、生齐读交流平台要求,思考:

  交流平台让我们交流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的内容:

  ⑴本组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感情的?

  ⑵自己的习作是怎么表达思乡感情的。

  3、生讨论,共同总结。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思考:这些句子都是讲什么的?

  2、讨论得出结论:

  积累表达乡思的诗句。

  3、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都是什么意思?

  4、全班总结: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这句诗中的游子指的是李白。所谓浮云游子意,人们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意思是: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意思是: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5、师引:这些写思乡的诗句,又是通过写什么样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自己思乡情的呢?

  6、生讨论。

  7、生交流这些句子的原诗是什么样的?

  (有能力的就多交流,没有的多积累。)

  三、趣味语文

  1、生自由读文,说说主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2、生讨论,这个故事趣在哪里?

  3、师出示全诗: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生,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4、生讲其它趣味语文故事。

  【同伴互评】

  此设计条理清楚,有比较强的操作性,口语交际部分,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交际的内容,这样让学生会有话可说。日积月累,让学生明白每句话的意思,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

  如果能拓展一些相关的资料在里面,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并用讲故事的方法使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

  2、在交流的过程中,练习口语交际的能力。

  3、在习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在习作中,尝试使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方法。

  5、学会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故事、谈看法

  1、自己出声朗读“父母的爱”中三则小故事。

  2、指名读第一则小故事。

  3、小组内交流。

  4、班级交流:

  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5、指名读第二则小故事。

  6、小组内交流。

  7、班级交流:

  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8、指名读第三则小故事。

  9、小组内交流。

  10、班级交流:

  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11、交流对这三则故事的整体的看法。

  二、说自己、明事理

  1、同位之间讲自己的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

  2、指名在班上讲。

  三、熟记故事、讲给父母

  1、读熟这三则小故事。

  2、先讲给同位听。

  3、回家讲给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敞开心扉、吐露真情

  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们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们的时候呢?敞开你的心扉和同学们说一说你心中的困惑吧!

  1、同位之间交流最想给父母说的话题。可从下面选择:

  ⑴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

  ⑵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⑶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要求:

  所说要真实,语言表达要清楚;举的事例要完整。

  2、整理自己和同学交流时的发言,列成提纲。

  3、阅读《回顾·拓展六》中“交流平台”,细细体会文章写作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

  4、习作成文,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

  一、教师总结,指导批改

  1、总结此次习作的共性问题和修改意见。

  2、指导批改:

  要求:

  ⑴出声朗读你要批改的文章,标出错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⑵看文章内容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实。

  ⑶看是否运用了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⑷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感受与作者交流。

  ⑸在文章最后写出总的看法以及修改意见。

  二、放给学生,互评互改

  根据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同学间交换习作,互评互改。

  三、佳作品读,集体评价

  同学推荐(或自荐)一两篇习作,在班上朗读,请大家一起评论。

  四、整理评语,修改习作

  认真思考同学给出的评语和修改建议,把习作重新抄写一份。

  第四课时

  一、抄写“词语盘点”抄写109页的“词语盘点”,点拨学生学会运用。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查资料、交流,学习112页“日积月累”。

  2、老师适当讲解。

  3、学生背诵、抄写:

  兄弟敦和和睦,朋友笃信诚:敦:忠厚;笃:忠实。意思是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

  孝在于质实,而不在于饰貌:意思是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而不在于礼节上做得十分周全。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填写蓑有的父母,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澹泊:通“淡泊”,情景寡欲。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指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三、交流“课外书屋”

  1、让学生自己看图,弄清漫画大意。

  2、同学之间交流产生兴趣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外通过各种方式找来《父与子》或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漫画作品《父与子》讲的'是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儿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却被书迷住了,妈妈儿子只得让儿子去叫爸爸。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内蒙古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吴秀玲)

  B案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导语: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好不好?

  二、从四个方面交流:

  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这个部分是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书推介。

  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一、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说说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背诵句子。

  四、交流自己阅读外国作品积累的值得记忆的句子。

  五、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飞鸟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苍苍。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他们计划放火烧山,种植玉米,出售玉米。这完全违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当地印第安人认为,人是玉米做的,卖玉米就是出卖自己的子孙。围绕着种玉米发生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趣味语文

  一、读几则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别就三则小故事交流。

  1.《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

  2.《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作家创作的严肃和认真)

  3.《文豪和蚊子》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

  (内蒙古教研室丛智芳)

  B案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1)要比较快速地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2)了解作家和作品产生的影响。

  (3)读中可以摘录精彩句段,读后写一写心得体会。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

  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的较多的阅读时间等。

  2.讨论阅读方法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A.阅读长篇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提高速度。快速阅读要默读,要逐句逐行地阅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

  B.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

  C.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D.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E.阅读中可以在书上作一些批注,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并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一、日积月累

  1.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行评比和遴选的一项文学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该年度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迄今已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获得过这一殊荣(其间曾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有七年未授奖)。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该奖项由于遴选制度的严格,奖金数额的巨大(约100万美元),涉及地区的广泛,而确立了相当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事件。

  2.浏览隽语集萃,看这八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3.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义。

  4.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6.说说你课外准备阅读哪部作品。

  二、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这些著名的文学家有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于细微处见性情”,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如《巧问巧答》中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与编辑间的通信仅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传情答意,一方面说明他们间的了解与默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雨果的自信与《悲剧世界》的伟大;《一个逗号》中的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大半天做了一个重大的工作,就是删去一个逗号后又加入了。充分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反复修改;《文豪与蚊子》中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以蚊子“聪明”预先来看房间号码,以备饱餐,来与服务员趣谈,结果使自己享受了一晚好的睡眠。则表现了作家一贯的幽默风格。

  3.阅读下面几位著名文学家的趣闻轶事,看自己又什么感受。

  低产和高产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年)曾承认写三句诗有时要花三天时间。一位跟他谈话的低能诗人惊讶地叫了起来:“那么长时间我可写出一百句诗呢!”“这我完全相信,”欧里庇得斯答道,“可它们只会有三天的生命力。”

  剃去半边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社交约会。待须发长长还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

  没有秘诀

  大仲马写作的速度十分惊人,他一生活了68岁,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你怎么写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股泉水它为什么总是喷涌不尽吧。”

  4.建议课外更多地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来走近这些伟大的作家。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2.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过程与方法:

  由鲁迅图像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并交流心目中的鲁迅;从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交流体会,总结体会句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鲁迅的高尚风格,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鲁迅的高尚风格和人格魅力,交流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整理、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

  2.搜集自读趣味对联故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交流平台

  一、展示图像,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鲁迅图像,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梳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生答鲁迅)。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导入:这一单元我们认识并了解了鲁迅,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谈谈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吧。

  要求:①可以谈谈你对课文中鲁迅的理解。

  ②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

  ③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

  ④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交流:学生任选一项交流。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导入:文章中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我们认真体会。那在我们这单元所学的内容中都有哪些难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呢?

  ①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②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③总结理解这类句子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学生交流,进一步体会鲁迅的文学风采及他的人格魅力,学习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让学生交流心目中的鲁迅,旨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鲁迅,感悟鲁迅的高尚品格。

  通过理解句子,学会理解句子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二、导入: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的一些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吧。

  1、学生自读并理解。

  2、交流理解感悟并总结。

  3、朗读背诵:指名朗读纠正字音——比赛朗读——熟读成诵。①自读鲁迅的名言警句,质疑

  ②交流理解句子

  ③朗读并背诵

  学习贵在多疑,句子贵在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能达到熟练背诵。

  三趣味语文

  三、导入: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有文采的、具有高尚风格的鲁迅,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去认识一下儿童时期的鲁迅吧。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思考: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3、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①自读,整体感知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四、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徜徉在成语故事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耐人寻味的寓意,让我们受益匪浅。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本次“交流平台”评说“名著中的人物”,本组课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让学生回顾、总结所感所悟;“日积月累”安排了六个与古代名著有关的歇后语,激发学生收集歇后语,了解这些歇后语背后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本组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2、通过对人物的评价、探讨,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教材中八条歇后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歇后语。

  4、了解《西游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评价人物时语言的形象生动是交流中的难点。

  2、积累并运用歇后语。

  教学准备:

  1、制作幻灯片。

  2、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3、收集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激趣导入

  第一次闯关活动——交流平台,评说人物(课件展示相关提示)

  二、交流平台,评说人物

  (一)自主讨论

  1、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性格、语言等等。

  2、喜欢他是为什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情节,你在课外阅读时,还有哪些有关于他的描写?

  (二)全班交流

  1、自主交流。

  2、从课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3、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机引导: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小结

  (四)扩展阅读,鼓励记录

  三、日积月累,巧对歇后语

  1、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你了解歇后语吗?(学生交流)师小结过渡:是的,“歇后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是带有讽劝性、警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养、

  时政世态、天文地理

  2、挑战:对接歇后语

  现在老师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对出下半句。(课件出示)

  3、合作:学习歇后语。

  (1)出示文中的歇后语。

  (2)自由朗读,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3)自读自悟,知道这些都是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

  (4)练习:背诵歇后语

  (5)鼓励:运用歇后语

  4、课外扩展,鼓励搜集

  (1)有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可以说出上半句,让大家猜一猜下半句。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并试着明白这个歇后语的出处。

  二、教学课外书屋

  1、教师小结过渡:《西游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可老师觉得只有品读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才能真正读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课外能够找来《西游记》原著读一读,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11

  学习目标

  1.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课前准备:准备丰自恺的《白鹅》、老舍的《猫》、布封的《松鼠》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习过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例如丰自恺的《白鹅》、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内容吗?(学生简单交流)

  2.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些文章,感受一下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学生再次自主阅读《白鹅》《猫》《松鼠》)

  3.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也是描写动物的文章,现在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一下,回顾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学生浏览本组课文)

  4.本组课文和以前学习的描写动物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班内交流汇报

  6.教师

  我们阅读课文,要善于比较,在比较中,在比较中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一、日积月累

  引入:以前我们积累了一些古诗,今天咱们一起再积累一首古诗,它叫《马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二、教学课外书屋

  1.老师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3.如果有学生已经看过,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感受,

  4.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5.拓展阅读:《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阿布,我的大象哥哥》

  6.交流阅读体会。

  7.老师向学生推荐动物文学书目。

  8.要求学生课外到图书馆和书店寻找这些书籍,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准备读书交流会。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收集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

  2、阅读《森林报》等科普名著,并把自己喜爱的科普读物带来与同学共享。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2、提出学习目标

  (1)根据这一单元学习的一些说明的方法,填写表格。

  (2)读读日积月累中的《四时之风》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

  (3)感悟四时之风各有什么特点?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完成表格,交流

  2、全班交流展示

  (1)、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课文中的例子、课外书中的例子。

  (2)朗读《四时之风》这首小诗。

  (3)对诗的理解。四时之风的特点。

  (4)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

  三、教师总结

  1、教师总结

  2、练习朗读,并熟读成诵《四时之风》。

  第二课时(课外书屋)

  一、提出目标

  1、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森林中每天都有很多新闻。比如,兔妈妈什么时候生下了小兔?黄鹂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林中大汉”麋鹿为什么打架?这些消息,你都能在《森林报》中看到。你喜欢《森林报》吗?

  2、提出目标

  (1)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

  (2)在《森林报》中,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形象生动的。

  (3)、你还阅读了哪些科普文章?谈谈你的读书收获。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1)介绍《森林报》中印象最深的章节。

  (2)谈谈读书收获。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2.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3.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4、让每一个学生在能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课前准备

  搜集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2、提出学习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句进行交流,以及从受到的启示。

  (2)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3)读背名言、谚语,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会悟

  生1:我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感受到了人有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就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生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好处和贡献的人。

  生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人鸟相亲相依的情境,是依赖创造的美好境界。这种信任是无价的,也是最感人的。在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我们永远不要忘了这一点。

  2.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三、创作性展示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四、知识的拓展延伸

  说说学习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1、对作者的了解;

  2、所引起的联想;

  3、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理解“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谚语,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2、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理解故事的愿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日积月累”部分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意思是: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这句诗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名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

  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意思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能成功。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砺,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释放出来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

  (二)“成语故事”部分

  生1:我知道这则成语故事“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的一个县令张乖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对他说的话。

  生2:“水滴石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生3: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三、创作性展示

  1、我会用喜欢的方式背诵日积月累的5个句子。

  2、我会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四、知识拓展延伸

  1、背诵、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

  2、将课外收集的名言、谚语分类摘抄。

【回顾拓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02-01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2-25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8篇03-25

五下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11-24

《回顾拓展七》优质课教学设计07-19

《回顾拓展六》的教案设计06-25

《回顾拓展》的优质教案设计02-03

回顾拓展二教案设计12-02

回顾拓展三语文教案设计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