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2)

时间:2017-09-21 17:55:55 初一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下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

  1.原因:①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②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③前260年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④秦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方针。

  2.过程: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21年—咸阳)

  二、秦的灭亡(公元前207年):1.原因:①秦朝残暴的统治,②农民起义的推翻

  2.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

  ①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②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

  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④结果:遭到镇压而失败

  ④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大泽乡起义失败后,各地反秦斗争中涌现出两个杰出领袖: 刘邦和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刘邦攻取了咸阳,灭亡了秦朝。

  三、楚汉战争

  1、时间: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2、结果:刘邦打败了项羽

  3、性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

  4、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霸王别姬;约法三章。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③在地方上废分封、立郡县。(郡县制)

  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

  3.军事方面:开灵渠,伐百越;筑长城,击匈奴。(目的: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起止: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4.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后又推行隶书)。5、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西汉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3.都城:长安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思想: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出者:董仲舒

  影响: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延续了两千多年。

  政治:1、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提出者:主父偃

  作用:原来的王国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2、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十三州部,每州派遣刺史。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路

  一、张骞通西域

 

皇帝

时间

目的

作用

第一次

公元前138

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联系。

第二次

公元前119

为了加强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为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二、西域都护的设置(汉宣帝时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意义: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汉朝时开通的贯穿欧亚大陆的交通线,这条线上运输最多的是中国的丝绸

  2.路线: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3.交流:西传:中国的丝织品;冶铁、凿井和造纸等技术。东来: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4.作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17课 秦汉时期先进的科技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发明造纸术发明前常用的书写材料:竹木简或帛

  西汉前期,人们从“积飘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2.改进者: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

  二、“医圣”张仲景 生活的时期:东汉时期 著作:《伤寒杂病论》

  地位:这部巨著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三、“神医”华佗 生活的时期:东汉时期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医学贡献: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四、汉代数学成就:《九章算术》 成书时期:东汉时期

  地位: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第18课 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

  1.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西汉末年2.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路线:丝绸之路

  3. 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

  4. 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5. 佛教传播:东汉末年在民间流传

  三、《史记》:1. 作者:司马迁(生活于西汉武帝时期) 体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叙事范围: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

  3. 特点: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4. 影响: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奇迹”):

  1. 地位:反映了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2. 组成:由步兵、骑兵和车兵组成 3. 精神风貌:开拓进取

  第四单元 政权分离与民族汇聚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两场以少胜多的关键性战役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战术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200

 

曹操和袁绍

曹操取胜

火烧军粮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208

 

曹军和

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火烧战船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国家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灭亡时间

曹丕

220

洛阳

266

刘备

221

成都

263

孙权

222

建业

280

  第21课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全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2.概况: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形成南迁浪潮。 主要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岭南一带。3.原因: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二、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主要原因)4.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5.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

  三、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1)开辟出大量的湖田 (2)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2、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三国时期:蜀锦驰名 东晋后期:织锦业迅速发展。(2)冶铸业:发明了灌钢法。(3)制瓷业: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3、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1)城市繁荣:建康城人口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内迁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和羌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439年

  二、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背景 :北方出现民族汇聚

  (2)措施:1、迁都洛阳(494年)2、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

  (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1、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2、贾思勰:是北朝北魏和东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

  地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3、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地位:该书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从该书中,我们可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1、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2、书法成就:(1)书法特点::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2)代表作:《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黄庭经》

  二、顾恺之及其绘画成就:1、顾恺之:东晋时期著名的绘画家

  2、绘画成就:(1)绘画特点:主张“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

  (2)代表作:《洛神赋图》(山水画)、《女史箴图》(人物画)

  三、石窟艺术:1、特点:结合了雕塑和绘画特点 2、地位: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 3、知道: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4、代表作:(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2)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1.初一历史复习提纲

2.初中历史复习提纲大全

3.初一历史复习提纲大全

4.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5.初三历史复习提纲总结

6.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7.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8.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