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村童戏溪上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03-14 12:14:30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村童戏溪上原文及赏析

观村童戏溪上原文及赏析1

  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古诗简介

  《观村童戏溪上》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足了诗题中童戏和静观的含蕴;颔联借物写人,写出小孩的天真活泼,自然本真的性格;颈联表达了对农村家庭的关切和同情;尾联则体现该诗的主题,从另一个侧面也写出诗人对早年在官场辛苦追求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现在自在而单纯的田园生活的某种向往和羡慕。全诗写景亦暗喻,多处运用反语、对比等表现手法,来充分表现主题,写得趣味盎然亦引人深思。

  注释

  1、“雨余”句:雨余:雨后。掠:拂过,漫过。

  2、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阳。

  3、竹马:儿童游戏,折竹骑以当马也。桓温少时,与殷浩共乘竹马。见《晋书·殷浩传》。踉:行不迅也。潘岳《射雏赋》:“踉蹡而徐来。”校按:踉蹡,今皆读为去声,古音皆为平声。淖:泥也。雨后道路沾濡难行之处,曰泥淖。《左传》:“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

  4、纸鸢:玩具,俗称鹞子。《独异志》:“侯景围台城,简文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跋扈:作强梁解。《后汉书·崔骃传》:“黎公奋以跋扈兮。”按《庶物异名疏》:“渔者插竹编以取鱼,谓之扈业,大鱼跋扈而出,故名强梁曰跋扈。”

  5、“三冬”句:三冬:冬季的三个月。《汉书·东方朔传》:“朔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古代农村只在冬季三个月中让儿童入学读书。儒生:这里指塾师。

  6、千耦(ǒu):指农忙景象。耦:两个人各执一耜,并肩而耕。《诗·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7、“识字”句:粗堪:勉强能够。供:应付。赋役:租税劳役。

  8、不须:不必要。

  创作背景

  此诗为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春作于山阴。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所以有《游西山村》这样的诗作。而且此时的诗人对农村那种自在闲散生活的欣赏与认同,在罢官归乡的最初日子里,是农村生活给了他莫大的乐趣和精神慰藉,但陆游毕竟志存高远,他从小熟读兵书文典,意不在阡陌之间,所以又有《观村童戏溪上》这样一时的感慨,其中包含着对仕途命运无法揣测的浩叹,更有怀才不遇的牢骚。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陆游的田园诗,但也是一首讽喻诗。

  首联写雨过天晴,小溪流水渐渐漫到与堤岸一样高,而这时诗人闲来无事,静静看着村里小孩在傍晚彼此问候,一同嬉戏。为下面写小孩游戏渲染平和自在、爽朗欢快的氛围。

  颔联则趣味盎然,“踉蹡”“跋扈”二字则用了反语的'手法,而且借物写人,看似写出小孩玩竹马时的笨拙和放风筝时的狂放,实际上与下面小孩出于将来长大贡税需要而学习的机巧和无奈来对比,写出小孩的天真活泼,自然本真的性格。

  颈联的“暂”字则体现出小孩去向儒生学习的无可奈何,也为下面点明小孩学知识并非为了飞黄腾达埋下伏笔,第二句更写出农村小孩只能继承大人一辈子耕田的宿命。表达了对农村家庭的关切和同情。

  尾联则体现该诗的主题,农村小孩认得几个字,只不过为了将来缴税时能写字罢了,粗略的“粗”字和“不须”写出了统治者并非真的希望农村人学会儒家文化知识,更不希望农村孩子能通过学习而做上高官。而从另一个侧面也写出诗人对早年在官场辛苦追求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现在自在而单纯的田园生活的某种向往和羡慕。

  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风筝在大风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后两联提及当时宋朝实景:农夫冬闲跟着村里的穷书生学习,但这只是学习极基础的东西,为的是在立契,作保时不被蒙骗。

观村童戏溪上原文及赏析2

  宋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全文赏析

  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风筝在大风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后两联提及当时宋朝实景:农夫冬闲跟着村里的`穷书生学习,但这只是学习极基础的东西,为的是在立契,作保时不被蒙骗。

【观村童戏溪上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观村童戏溪上原文翻译及赏析01-26

溪上遇雨二首原文及赏析03-06

溪居原文及赏析02-26

东溪原文及赏析04-04

桃花溪原文及赏析03-07

泾溪原文及赏析03-05

泾溪原文及赏析12-09

桃花溪原文及赏析03-11

《溪上遇雨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