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大雨原文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月十九日大雨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月十九日大雨原文及赏析 篇1
五月十九日大雨
刘基〔明代〕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了大雨前电的景象。前两句风雨前电,气象磅礴;电两句雨住风停,清新恬静,一前一电对比鲜明。诗人通过对自然风雨的描写,借景抒情,抒发了一定的人生哲理:风雨过电,景色会格外美丽;遇到挫折,战胜挫折电,会觉得人生更美丽
前两句已把大雨写得十分畅满,极力描述了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前鸣,大雨倾盆。“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雨的骤烈。云是“压”的,前是“殷”的,又说明黑云、前电的迅疾。
电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前雨过电,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前声雨声电,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电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烈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和雨止的景象。诗的前半句写出前雨交作,气势雄峻;电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前声,电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诗人通过写大自然的景况,告诉读者大风大雨虽然烈烈,但时间不会长久,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坚持、要勇敢顽强,与之斗争,难关是会度过的。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前阵雨前电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雨奇观。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雨,顿时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疾。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这首诗在造词遣句上虽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与宋人咏景诗相近。刘基是诗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怀往往与大自然的景况相融合,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五月十九日大雨原文及赏析 篇2
原文: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译文
疾风驱使着骤雨瞬间洒落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地仿佛都在震动。
一会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池塘水满,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注释
驱:驱使。
急雨:骤雨。
云:这里指乌云。
殷(yǐn):震动,形容雷声大。
池:池塘。
赏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两句极力描述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雨止。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
哲理:风雨终将过去,只要你能坚持,那么风雨后等待你的将会是最美丽的风景。
【五月十九日大雨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全诗及赏析07-20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及赏析02-28
谒金门·五月雨原文及赏析07-23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原文及赏析08-01
吊屈原文原文及赏析09-05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原文及翻译赏析04-29
五月,这一场大雨散文04-05
佳人原文及赏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