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质
良好的品质是孩子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而良好的品质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质 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道:“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智慧的阳光才能播洒孩子的心田。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发展其聪明才智的必要条件,对其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
注意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事先无特定的对象和目标 不需要做意志努力,靠外界刺激、情绪等产生的注意,不受意志的调节和控制,心理学上称做无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比如街头有一个卖彩色气球的人,会吸引很多孩子的注意;又比如,如果一个人肚子很饿,就会对身边的食物产生特别的注意。而有一定任务和自觉的目标,靠意志力来产生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种具有随意注意的能力即是注意力,它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而出于兴趣 既可以服从于任务的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努力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随意后注意,这是出于对任务的理解以及对任务本身的直接兴趣产生的注意力,研究表明,人们在这种注意状态下,最能取得成效,这样的注意力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具体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活动入手,发展孩子的有意注意。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发展幼儿有意注意。如进行阅读活动时,孩子可能会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看完书后要表演讲故事,进行比赛,得到奖品,让他们知道活动的目的,对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最有效的注意。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首先应使孩子明确任务,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行为服从于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注意的事,使孩子能主动、自觉地保持注意。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会有意注意
二、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有意后注意
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无论是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注意力集中,很投入、很专注,孩子也是如此。而游戏最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孩子的兴趣浓厚了,态度积极了,他们的注意品质自然就提高了。
三、给孩子一个能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在孩子进行有意注意活动的时候不随意改变注意的对象,减少无意注意的可能。如当孩子正在阅读的时候,大人不放音乐,不说话,不乱动,让孩子不进行除阅读之外的任何活动,教他专注于一件事。当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做小动作的时候要询问他怎么了,是否因为无关的情绪或杂念使他兴致缺缺,若不是可能,就要教导孩子排除外部环境的干扰,并对他提出一定的要求。
另外还有几点也要注意:要给孩子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安静
整洁的环境;要限制孩子对电视和电子游戏的使用时间,平时尽量让孩子多看书、多接触大自然,大人要多关爱孩子,及时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心情愉快的时候,孩子才更易于专心致志地做事。
从前面分析的几点中可以看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品质主要着眼于孩子的兴趣这一点,如果没有兴趣做支撑,注意难以长期持续。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具备长时间保持注意的能力,从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是需要家长做到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质 2
品质,从字面上理解,应当包括品格和素质两个方面。品格更多地体现为外化的东西,而素质却更多地体现为内在的素养。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既受其自身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家庭、社会等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平时抓起。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是靠父母平时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来进行的。只有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让孩子从所见、所闻、所遇、所为的事情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例如,父母要求孩子真诚为人,那么平时就应当经常对孩子讲真诚为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孩子知道只有真诚为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要求孩子持之以恒,那么就应当帮助孩子树立完成每一项具体任务时的信心,同时,也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持之以恒的品质。
二、从小事抓起。
孩子的良好品质,有很多是在具体的,甚至是细微的事件中养成的。记得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歌就是表达了这么一种意思。即使是拣到了一分钱,也不要占为己有。孩子在上学期间,有时候看到别的同学的什么文具比较喜欢,因为对所有权的概念还不是太明确,就会偷偷地放进自己的书包里。尽管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还不宜定论为“偷”,但如果不及时指出并及时纠正,就会影响到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在我女儿上小学低年级时,她也曾经因为喜欢而拿过别人的一块橡皮,我们随即让她说出橡皮的来源,及时抓住这次机会对孩子讲了“不拿别人东西”的种种道理,要求她第二天将这块橡皮交给那个同学,当然我们也主动答应她“因为你喜欢,明天也去买一块同样的橡皮”。第二天我女儿真的将橡皮交给了那个同学,我们也兑现了诺言。从此之后,我们女儿即使对别人的东西再喜欢,她也没拿过。
三、从自身抓起。
我前两天的文章发到博客上之后,朋友们表达得最多的一种观点就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应当以身作则。那么从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这个角度来看,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样是明显的,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家,我们夫妻两个人都很注重自身的形象。例如,我们家院子里到现在还有两枚硬币,都是楼上的邻居掉下来的,因为我们问过之后,也不知道是谁家掉的,再说人家对这两枚硬币也觉得无关紧要,但就是这两枚硬币已经在我家院子里地上有了一年多时间了。我们也对女儿说过:“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拿。”有时候在路上看到别人掉东西了,也会主动追上去告诉失物的主人。我们的这些做法,对女儿的影响也很大。在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她放学后等我去接她的过程中,发现不远处的地上有一只手机(当时我自己还没能用得起手机这种价值近万元的高档通讯工具呢),我女儿随即拣起来送到学校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当失主领到失而复得的手机时,特地去做了一面奖旗、写了一封感谢信、买了文具盒和文具以及一大包糖果送给我女儿。我女儿只是拿了文具盒和文具,其他的都给了学校里。
当然,正如我前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品质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哪方面的品质,父母都应当从平时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自我抓起,将对孩子的品质培养寓于平时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质 3
方法一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方法二
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
方法三
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方法四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方法五
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简洁。孩子们都喜欢颜色鲜艳、图案精美、功能多样的铅笔盒,功能则应该越简单越好,铅笔和橡皮也要造型简单,功能单一,避免孩子把它们当作玩具来玩;孩子的书房也要收拾得简洁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来,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孩子学习的时候,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为孩子创设安静、整洁的环境。
方法六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可是孩子往往是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太多的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
方法七
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当孩子玩儿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放音乐。
方法八
跟孩子一起玩儿“自我约束力”的游戏,并把这样的方式贯彻进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方法九
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错误,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可以给予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方法十
采用盯点法可以随时训练的,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着某个点和物体看上几分钟就可以的,还可以采用舒尔特训练法。这个方法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普及、最简单的训练法。
舒尔特方格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 1CM × 1CM 的 25 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 1 — 25 ,共 25 个。训练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质】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12-21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11-2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11-23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