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 | 楼主 | 2017-07-27 03:58:39 共有3个回复
  1. 1新闻发言人
  2. 2新闻发言人
  3. 3新闻发言人

浅议我国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关键字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优越性,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年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亿,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亿人较年底年增长万人占总人口中的比重的。

新闻发言人2017-07-27 03:57:58 | #1楼回目录

浅议我国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09级新闻系

邸红

201612016050301041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和人民群众反映民声民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既是事件草根性的“信息源”,又能迅速整合凝聚与事件相关的所有信息形成强大的“舆论潮。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我国政府继电子政务公开后对政府议程设置的又一次积极探索,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优越性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和人民群众反映民声民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既是事件草根性的“信息源”,又能迅速整合凝聚与事件相关的所有信息形成强大的“舆论潮,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网络新闻发言人现象应运而生,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给网民和政府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官方与草根沟通的快捷通道。“新闻发言人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派的专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期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①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由政府指定的,对外发布政府的网络新闻和政务信息,并就网络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的人。网络新闻发言人将整合传统新闻发布会的信息资源,集中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信息,并以“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采取发帖、跟帖的形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回复。

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于1983年,起初只是为了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20多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已发展为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级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制度。长期实践证明,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充分引导社会舆论、改善政府形象、加强政府管理以及满足公众知情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互联网建设和普及程度的加快,网络凭借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的特性,已成为各类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情的蓄水池和思想交锋的最前沿。同时网络也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新平台、迅速开展工作的新载体和实施正确舆论引导的新手段,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应时而生。

一、背景

网络舆情催生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思想集散地和舆论放大器。网络被越来越多的民众视作表达自身意愿和对政府政策及社会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因此,政府必须创造一种能够与民众进行良性沟通和互动的方式,及时回应来自网络的各类质疑与诉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规律及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可以比一般的新闻发言人更好更快地了解民意、引导和把握舆论,从而更好地促进公民社会的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与网民、网络舆论“零距离”接触的尝试,是在网络舆情下催生的。

信息公开发布制度需要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政务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措施和必需,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其中,新闻发布就是政务和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开始“触网”,在网络上推行信息公开发布制度,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发布信息、沟通民意。政府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正是网络信息公开发布①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制度的一次践行,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旨在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网络新闻发言人可以迅速及时地对网络民意作出反溃网络是民意最原始、最粗放的集散地。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网民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构成强大的网络社区。《半月谈》报道称,中央和国务院设有专门机构从网上搜集重要信息,以‘互联网舆情’形式提供给领导人参考,网络舆论成为一种‘公开的内参’。”由此可见,网络舆情不可小觑。政府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使信息发布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传递向多点、动态传递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网上24小时随时发布更新转变。网络新闻发言人是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及时地对网络民意作出反馈,它是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

网络新闻发言人可以更加原汁原味地传达权威声音。“设立新闻发言人是要通过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发布行为,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得以改善,使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

③事实的真相。”而面对同样一个新闻发布会,不同的媒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产生不同甚至

完全相反的信息解读,这样便导致了信息传播效果的失真,从而使公众无法客观真实地了解②真相。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转变了这一局面,网络新闻发布跟传统新闻发布不同,它可以将政府的权威声音原原本本地放到网上,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最真实最原始的信息呈现给公众,直面网友的质疑、提问和互动,避免误传,起到直达人心的效果。政府通过网络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收集网络民意,传达权威信息,与民意形成公开互动,达到有效进行公众议程设置、合理引导舆论的效果。

二、优越性

(一)、时效性

2016年10月9日,佛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意见》,要求政府部门初步回应和受理不超过4个小时,答复时限为5个工作日内,确需延长办理的不得超过1个工作日。南京市要求网络发言人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网络新闻发言人缩减了新闻发布会等实地召开的程序和时间,借助网络传播的及时性,提高了应对能力。

(二)、直接性

传统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政府和媒体之间架设起一个高效、准确的信息渠道,媒体受公众知情权的委托,代表公众从政府处获得相关信息,公众则通过报纸文本、电视屏幕或者网络视频播发的制作的新闻被间接告知。在这一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损耗掉某些信息,或是附带上某些“噪音”,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原新闻信息的应有内涵。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则将公众直接拉到了新闻发言人所代表的政府面前,由远距离的“喊话”变成近距离的“对话”,大大降低了公众接收消息的门槛,缩短了传播路径,使信息高度保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三)、广度性

截至今年5月10日,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共发帖4250篇,其中已受理数达4228篇,占99.48%,平均日发帖量24.71篇。传统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面对的是数量有限的新闻记者,而网络新闻发言人面对的是数以亿计的网民。2016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16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占总人口中的比重的28.9%。受众规模成倍增长,代表的利益也趋于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增强政府《“周久耕事件”反腐启示录:网络发言人出山,网络评论员退隐?》, http://www.oh100.com 喻国明:《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④《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http://www.oh100.com ②③④

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扩大监督政府行为的群体。

(四)、互动性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公众发言提供了交流反馈的平台。不同于以往的“我对你说”,而是“大家都来说”,不仅仅是发言人对受众,还有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信息表达呈多元化模式,打破了过去信息呈现与解读的单元化模式,通过参与者的意见交锋或补充,重新建构起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实现信息的“高保真”。与传统“上对下”的政府宣传方式明显不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弥补了以往单向传播的不足。

{五}、接近性

重视民生是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一大特色。传统的新闻发言人更注重宏大叙事,内容多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关注的是有关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飞入寻常百姓家。褪去了官样色彩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更容易拉近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

三、问题及对策

网络新闻发言人很大程度上是被网络民意“逼”出来的,缺乏主动性。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多半是地方政府为了应对网络舆情,并不是为了尊重和满足民众的知情权。要取得民众的信赖,必须切实解决民众提出的问题,同时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发布。政府必须改变对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的认知与态度,从目前的“恩赐”和“被迫回应”两种不良心态中转变过来,主动去回应民众对其自身利益和社会问题的关切,并将此作为政府履职的一个当然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现实新闻发言人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因此很难保证发言人不会把现实中的外交辞令、行话套话和“打太极”搬上网,把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当成一项门面工程。所以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落实需要在第一时间,切实用事实说话,做到事事有回应,还要把网上的问题在网下切实解决了。

防止利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来隐蔽地管制舆论、控制新闻传播。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隐含着通过向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来巧妙影响和引导媒体与舆论的政策意图。对政府来说这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民众接收信息的渠道还比较狭窄时,如果政府通过隐蔽的方式控制舆论,将会影响民众对事物的判断,实际上这是对民众知情权的隐性剥夺。因此,当地方政府尝到了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甜头”后,其试图利用该制度来软性控制舆论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所以网络发言人制度未来的发展,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形式的新颖,也不仅仅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网络延展,而在于实质性的信息沟通。要防止利用这一制度隐蔽地管制舆论,切实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效沟通民意,合理引导舆论。

避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现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网络版”。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发言普遍存在着不及时、发言打官腔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发言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有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而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并不能说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根据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新闻发言人不应是传统新闻发言人的简单

⑤复制,而要帮助政府实现从被动应对网络到主动与网民沟通的转变。”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只有建立一套集民意与舆情的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于一体的联动的制度保障体系,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监督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才能够促进政府与网民通畅、充分、有效地沟通与互动,网络发言人制度才能取得持续、长久的发展。⑥

结语

目前来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在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的一种常规性的制度建设,它的出⑤

⑥郭立场:《仅有“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不够的》,《燕赵晚报》,2016年9月16日A2版。李昌兵:《我国网络发言人制度的现状及建设模式分析》,《信息化建设》,2016(11)。

现给公众带来了不少期待。作为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它创造了一种政府和公众对话沟通的新模式,对于引导舆论,化解矛盾,消除误解,拉近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能否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其预期的作用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因此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喝彩还为时过早。如何避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昙花一现,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只是民主执政的一个工具,而工具的实际效用能发挥到多大程度取决于应用水平和应用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梦玉《网络新闻实务》,2001年出版,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殷慷媒介新闻评论学》,2005年出版,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新闻发言人2017-07-27 03:57:47 | #2楼回目录

新闻发言人

专家认为,新闻发言人的实质是一种新闻发布制度,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政府、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政府或部门回答提问。发言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工作集体,从事材料收集和了解情况等各项工作。同时,新闻发言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最早的新闻发布会:1904年2月,日俄战争在中国境内点燃。当年7月,日方将许多记者召集到中国长春,介绍战况。这次发布会被学术界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政府新闻发布会。

最早设立发言人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白宫设立新闻办公室和发言人。此后,各国政府也纷纷效仿,树立自己对内对外形象。

Prerelease

Prebriefing

Preconference

我国最早的新闻发言人:1983年,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出现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也成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最早、最好的国家部委。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

来各地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如河南、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上述各地均将这一措施作为政府各类信息向社会公开的窗口,旨在保证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和权威性。应该说,中国人对于新闻发言人并不陌生,电视里、报纸上时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或名字。有学者是这样定义新闻发言人的:“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①

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②这是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二十年来,这一制度在对外宣传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为各国媒体提供权威性的信息,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实践中,新闻发言人制度基本局限在中央一级人民政府。Sunshinelaw

1

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在西方国家更是常见。它们一方面是政府控制新闻传播的手段,一方面也是政府和新闻界,并通过新闻界和公众进行沟通的方式。以美国为例,新闻发言人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总统新闻发言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普通民众获得了选举权;30年代,便士报诞生。新闻发言人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传媒大众化的年代。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总统新闻发言人的美国总统。③但是杰克逊以及后面几位总统的新闻发言人都是以私人秘书身份出现,不属于政府系统,政府并不提供资助。直到1857年,麦金利总统上台,他的6名助理才开始领取政府薪水,其中包括负责新闻宣传的科特柳。白宫的记者招待会和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密切相关,塔夫脱是第一个安排每周两次定期记者招待会的总统。④从此,虽然有反复,定期的记者招待会还是维持下来,于是白宫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就相对固定了。新闻发言人成为一种制度普遍在美国各地建立起来,除了政府对新闻传播控制的需要外,还得益于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应用从企业界向政府部门渗透。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商界对公众利益的无视激起一些正直的新闻记者的愤慨,掀起了一场揭露企业丑闻的“黑幕揭发运动”。在舆论的谴责面前,工商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始检讨自己的行为,注重自身的社会形象。为了改善与新闻媒介以及公众的关系,企业广泛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新闻发言人和记者招待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现代西方政府的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很难在一切问题上获得公众的赞同,常常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把政府的职能活动视为公共关系活动,有效地开展这种活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就能赢得公众的舆论支持。政府的公共关系活动必须包含公共信息的传播活动。因此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政府公共关系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致力于向媒体和公民及时提供信息。在公众中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就成为现代高效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式。据美国全国政府传播者协会估计,在美国各级政府大约有40000名政府传播者。⑤

其次,新闻媒介积极争取知情权的斗争也促使了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美联社编辑主任协会、广播电视新闻部主任协会和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在1940年代末共同开展了争取信息自由和公开记录的运动。通过不懈的努力,《信息自由法》在1966年颁布,它要求每个联邦机构公布详细规章,保证公共信息的自由流通。并规定对拒绝提供情况的决定进行司法审查,对任意拒绝提供消息的官员实行罚款等手段,来杜绝来自官方机构的拖延和阻挠。另外,《阳光下的政府法》(即“阳光普照法案”)规定,50多个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的联邦部门举行会议要公开。到了1970年,除了5个州,其余都立法规定要公开涉及公共事务的记录和会议。⑥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这两个法案的责任,不得不指定专人对新闻界接触信息和参加会议的要求作出及时而恰当的反应。从这个角度上说,新闻发言人往往作为调解人,调停政府机构想要在相对保密环境下进行工作的要求与新闻记者要求充分披露政府信息之间的冲突。

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一种有限的信息源,作为一种润滑油,协调政府和媒体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隐蔽地引导舆论。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议程设置理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国风行起来的一种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2

假说。其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⑦随着研究的深入,传播学者发现议程设置过程并非如此简单,传媒议程背后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博弈的关系。正如罗杰斯教授所划分的,这一过程包含三个环节,即:传媒议程的设定、公众议程的设定、政策议程的设定。⑧在社会生活中,这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现了政府或政治家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根据国家的需要、公众的需要以及政治运作过程的需要,设定政策议程。以此影响媒体议程,进而设定公众的议程,其中更多地表现了政策议程对传媒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引导。

最近我国各地建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地方政府通过新闻发言人向传媒,并通过传媒向公众介绍政府的政策,通报某个事件的真实情况,说明就某个事件某个问题政府所持的立场和采取的措施,并回答传媒的提问。这与以往有些地方对公共信息的封闭堵塞、对传媒所持的回避做法相比,无疑是开放进步的体现。同时这也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新调整,以往的宣传一直讲究内外有别,1983年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央政府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外宣和内宣工作在宣传区域、宣传对象、宣传内容上的区别越来越难以界定。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交通更加便利快捷,资讯更加广泛。技术的进步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传统意义上的宣传领域内外有别的界限在很多方面都变得模糊起来。所以各地区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种内外宣传的传统模式,是在主导性、全面宣传架构下进行内外兼顾的整合。它立足于实事求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全力与世界接轨,以展现中国政府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形象。(曹越)

注释:

①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357~358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482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③⑤【美】格伦〃布鲁姆、艾伦〃森特、斯各特〃卡特里普:《有效的公共关系》第91、410页,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④⑥【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第245、617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⑦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第13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⑧常昌富、李依倩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第66~6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新闻发言人2017-07-27 03:57:58 | #3楼回目录

广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人事招聘方案

一、招聘的原因和目标

需要培养新一代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育中坚力量

二、招聘的职位及人数

广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1人

三、招聘的渠道

1.通过广州日报等报纸发布相关信息;

2.通过门户网站发布信息;

3.通过猎头公司寻觅适当人眩

四、招聘的时间

2016年11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共3个月时间

五、招聘职位描述、职位要求、薪酬待遇

职位描述: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职位要求:

1.必须拥有高智商、高情商、高媒商,一个会对媒体说话的官员,懂得语言传播策略,熟知信息的传播过程,了解媒介的诉求与传播机制,会说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话;

2.对所发布的信息负有把关责任,既要满足媒体和公众的需求,又要对信息进行判断、选择,说适当的话;

3.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懂得分场合说话。如果言论严重偏离民众的生活认知与感受,自然无法让公众接受,甚至被“顶回去”。一个会说话的领导,不仅眼里要有媒体,更要有群众。这样说话,才有对象意识。了解群众的情绪和想法,是会说话的前提。

4.须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

5.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品行

6.身体健康

7.普通话及粤语流利

工资标准:年薪60万及各种福利待遇

六、招聘的费用预算

要等成本预算的组员做好再添加上去

七、设计一个符合本公司要求的招聘广告

见所设计的招聘海报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