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 楼主 | 2017-07-27 01:31:18 共有3个回复
  1. 1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2. 2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3. 3在全区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中级职称的人初级及以下的人,最终报名人参加面试的人录用了人,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投入机制为其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17-07-27 01:30:21 | #1楼回目录

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卫生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多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青黄不接问题突出。卫技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限制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升的短板。对于这种状况,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出台倾斜政策,极大改善了我市卫生人才短缺状况。

一、基本现状

目前,全市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23家,其中二级医院3家。共有工作人员138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39人占总数的75%。

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职称的93人,中级职称的303人,初级及以下的643人。

从学历结构看,具有本科学历的112人,大专学历的451人,中专及以下的824人。

从数量变化看,近几年卫技人员明显增加,近三年实增加人,其中高级职称由原来的仅32人增加到目前的93人,本科学历由原来的92人增加到112人。

从整体情况看,具有本科学历及高级职称的卫技人员比例分别仅为8%和7%,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比例依然不高,医疗1

单位尤其是公立单位“卫技人员短缺、卫技人员人多才少”的双重矛盾尤为明显。

二、政策措施

近年来,卫技人员严重短缺状况的明显改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的理念,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人才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积极出政策

就全市人才建设问题,市委、市政府从加快**“四个率先”的高度,把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战略性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营造政策留人、用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1.将人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提出明确任务。

2.出台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3)》等有关加强人才建设的具体文件政策。其中就对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出了非常具体、详细的目标任务:到2023年,卫生技术人员总量达到3000人以上,为公立医疗机构培养和引进医学博士10名、研究生80名、本科生200名、专科生350名;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结合实际需求,培养引进博士、研究生、本科生不少于200名;建立在全省县级具有领先地位的特色专科2—3个,培养具有省内县级先进水平的卫生科技领军人才5—10名。

2

(二)切实给政策

就卫生技术人员不足问题,市委、市政府是非常重视并

给予了诸多政策,加紧卫技人才的引进培养,缓解卫技人员不足状况,不断提高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1.增加卫技人员编制。2016年一次性为我市中医院增设

编制140名。

2.公开招聘卫技人员。先后5次面向社会为我市中医院、保健院、疾控中心、10家乡镇卫生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09名。

3.由组织部牵头,为卫生部门招录了3名高层次人才。

4.结合《河南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选拔了38名高等医学院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单位工作。

三、问题及建议

2016年7月份,为解决我市中医院等单位卫技人员不足

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2名专技人员。为吸引人才,这次招聘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进行。最终,报名76人,参加面试的32人,录用了15人。这折射出县级基层医疗单位在卫技人员引进方面的问题,县级医疗单位的整体条件、政策、环境以及待遇等,对卫技人员、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更是有很大难度。

当前,卫生部门在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卫生人员

总量不足补充困难;卫生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人才短3

缺,“人多才少”状况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转变;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等。

建议:出台更有力、更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技术人才引进使用的政策措施,切实营造引人、用人、留人的良好环境,切实把需要的人才引进来、留得祝

4年1月19日2016

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17-07-27 01:28:22 | #2楼回目录

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很荣幸参加这次座谈会,感谢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结合我们乡镇实际,我简单谈两点看法。

一、犁川镇人才基本情况

犁川镇镇人才总量469人,占全镇总人口1.7万人的2.8%,其中乡镇党政人才23人,占人才总量的4.9%,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285人,占总60.8%,乡镇企业人才65人,占总13.9%,农村实用人才96人,占总20.5%。从人才构成看:乡镇事业人才占比重较大,乡镇企业、农村实用人才虽然占了一定比例,但从人才的内涵素质上与党政人才、事业人才不可比,由于利益驱动,有的人才向经济比较好的地方流动的趋势。

二、农村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犁川镇人才仅占总人口的

2.8%,其中党政和单位人才占总量的65%以上,农村优秀乡镇企业人才、科技示范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更少,远远适应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同时,结构比例失调,突出表现为:在行业上,农村人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企业经营管理、高技术人才相当匮乏。

2、农村人才出现断层和流失。

一是本地年轻人才留不祝2004年以来,犁川镇高中毕业生306人,除考取大中专院校外,大部分流向发达地区务工,留在家乡的

不到10%。二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很少回犁川工作。其中农业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极少,自愿到农村工作的就更少了,“学农不务农”、“学农不爱农”已是普遍现象。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之后,当前,除了大学生村官和少有的招录公务员外,再没有新的技术人员分配补充,所需急需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出现断层。

产生以上矛盾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但最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譬如,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统一的领导、规划和管理;农村人才的成长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适应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需要;农村人才工作和创业环境较差,难以调动广大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等。

建设新农村,不能只盯着“村”,更要看重人,“村”是新农村的形,而人才是新农村的“魂”。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与核心。因此,要努力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农村巨大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力量源泉。

(一)更新人才观念,切实加强对实用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首先要更新人才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实用人才的首要标准,把

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实用人才的根本途径。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切实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力度。因此,建议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投入机制,为其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一项重要社会性基础工作,是农村社会的公共事业。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化,实用人才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发挥实用人才作用、培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成为人才的前提和基矗因此,应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围绕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中央、市、区县和乡镇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基金”,专项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培养、基地建设、表彰奖励等方面。同时,积极鼓励和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工作的投入,不断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资金渠道。

(三)建立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大力支持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开展支农活动。结合农业产业特点,积极支持和扶植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技术推广、

信息交流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的壮大和素质的提高。要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部门支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支农专家、农村协会和农民相互协调,运行有效的支农体系,确保支农活动顺利开展。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库、支农专家库和科技信息库。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信息资源共享、分级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体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典型的选树、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市、县(市)区和乡(镇)都要选树自己的典型,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村实用人才、关心和爱护农村实用人才、向农村实用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农村人才工作和农村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在全区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17-07-27 01:30:21 | #3楼回目录

在全区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秦都区委统战部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据工作职能,区委统战部主要是联系党外人才。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的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中的人才。主要是的联系、引导、培养、推荐,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为人才强区战略培养更多的党外人才。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放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从问卷整体上看,涉及到人才问题最多占55%。引起了我们的深入思考,我结合平时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

1、应注重观念引导,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环境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将党外人才工作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各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企业要树立发展是“硬道理”,人才是“硬家当”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动力,是发展的真正后劲,自觉从本单位发展的需要出发,合理引进、使用和培养人才。

2、应注重政策引导,构建人才开发的环境。要切实消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体制性障碍,把党外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人才整体规划,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构建党外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同时,要落实好人才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政策,保障人才的合法待

遇,解决非公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3、应注重宣传引导,营造人才成长的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党外人才的先进事迹、科研成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党外人才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贡献和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到各行业创业的积极性,全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4、应注重市场引导,架设人才流动的桥梁。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服务周到、运行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引导用人单位自主择人,人才自主择业。通过定期调查摸底,充分掌握党外现有人才的现状以及人才的动态需求,在人才市场和非公企业之间建立人才信息网,建立网上档案。要着力引导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牵好线,架好桥,并依托商会、协会、劳动服务站等民间组织为企业招聘人才。

5、应注重机制引导,开创人才建设的好局面。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人才评价、选用、激励、流动、保障五个机制。一是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党外人才的标准。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使各类人才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二是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使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充分调动人才积

极创新、创造的分配与激励机制。要完善分配制度,奖惩分明,贡献与报酬挂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创新、鼓励创造、鼓励奉献。四是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要把坚持党管人才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五是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劳模、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公开表彰,并积极为优秀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参政议政平台;通过设置非公企业突出贡献人才基金奖等形式,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制度,形成浓厚的重才亲才氛围;引导加快非公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步伐,健全内部管理,按照实际情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人才既能够在施展才干中实现自身价值,又能够在价值实现中享有成就感,为企业做贡献。

6、应注重文化引导,打造人企一家的灵魂。企业文化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人才面貌、一个企业的团队精神、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在工作之余,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构建具有自身个性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文化的魅力感染人、凝聚人、留住人,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使人才在企业有“家”的感觉,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服务。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