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苏教版必修4重点句子翻译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迳道亡,归璧于赵。
3、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
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6、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7、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
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一苏教版必修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劝学》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志专一埃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道理本来比我早。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读书来帮助他们断句的,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君子们是不屑提及的,现在士大夫的智慧反而赶不上(这些1
人),多么奇怪啊!
10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年方十七,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的学习过,不被时代风气束缚,向我求学。
《赤壁赋》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面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舞动,使孤舟中的寡妇哭泣。
4、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们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他面对长江畅饮,横握长矛吟诗,本是一世英豪,但是现在他又在哪里呢?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但实际上未曾消逝。月亮时圆时缺,但是始终没有增减。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从变化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万物的变化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会停止。从不变的一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龋
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拥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我也不会取用。
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始得西山宴游记》
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我)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享受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2、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这样之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所以(为了这次游览)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
了。
2
一苏教版必修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删改版
会考文言文翻译(必修一至必修五)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劝学》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志专一埃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道理本来比我早。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君子们是不屑提及的,现在士大夫的智慧反而赶不上(这些人),多么奇怪啊!
8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年方十七,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的学习过,不被时代风气束缚,向我求学。
《赤壁赋》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从变化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万物的变化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会停止。从不变的一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龋
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拥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我也不会取用。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始得西山宴游记》
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我)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享受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必修二文言文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的被攻破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被攻破灭亡的原因。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3.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回忆六国的先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其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给别人,如同抛弃小草。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频繁,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迫。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7.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人不归附秦国,刺客不到秦去,优秀将领(李牧)仍健在,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结局)或许还不容易预料。
8、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9、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10、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那么又要让再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了。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2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在魏忠贤乱政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当官的人,偌大的天下,能有几个人呢?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成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为他送行,哭声震动天地。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
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们,惋惜这座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写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的死对国家兴亡也有重要作用埃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假如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来往经过,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现在已经在东面把郑国作为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来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衡量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去,已经抄小路到达赵国了。
10.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埃
1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只是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的原因,只是有我们两人存在埃
1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1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它诸侯的进入和意外变故埃
1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1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做大事情不必顾及细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好比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告辞什么呢?
1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听说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埃况且我曾经听说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
1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情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译: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2、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任职;如
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
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甲和
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3、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
之,则安之。
译: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
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使他们来了
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咚咚地敲起战鼓(填:象声词,形容鼓声),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
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着自
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注重乡校的教育,反覆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申:反覆)(庠
序: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
了。
6、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我写这篇书序,既是沉痛悼念牺牲了的烈士,又希望用它来作为凡是能
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们的一种勉励。
必修五名句翻译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我禁不住像犬马一样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表来是您知道。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我想手捧诏书赴京就职,只因刘氏的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5、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这以前,庭院南北贯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增添了许多小门和围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冲着西家叫,来了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栖息。庭院先是扎上篱笆,不久又砌成了墙,共变了两次。
6、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所以我隐忍苟活,被关在监狱污秽之地而不辞世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还没有完全实现,平平庸庸的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自古以来那些富有尊贵而姓名已经磨灭的人,不可尽记,数不胜数,只有卓越不凡的人才能被后人所称道。
8、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译】现在少卿却教导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自己的心愿完全相反吧?
9、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我听说,刚洗过头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要抖净身上的衣服。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10、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译】世间人人都浑浊,何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世间个个都醉了,何不吃酒糟大口喝酒?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
11、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圣人不会被外物拘泥,并能够随着世俗转换。
1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1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译】况且水聚集得不深厚,那么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堂上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放上一个被子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1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
境,斯已矣。
【译】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
1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如果能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
1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为何要到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
1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荆
【译】过去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终有穷尽的一天。
1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19、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舒畅。抬头仰望广阔无边的宇宙,低头俯视兴盛
繁茂的万物,用来放眼纵观,驰骋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