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既然你们一定认为这样做合适那我也就从有利用国事上考虑吧。
史记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重点句子翻译一
(一)《高祖本纪》
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他平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4、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并把郦食其请到上座。
5、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沛公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6、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
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退回驻扎在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后,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现在如果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您应当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9、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恰巧项伯想救张良的命(使活),(于是项伯)连夜来沛公军营见张良,就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这才作罢。
10、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到南郑时,许多将领和士兵都在中途逃跑回去了,士兵们都唱着歌,,想东归回乡。
11、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项羽封有功的部将作王,却偏偏让您到南郑去,这分明是流放您。
12、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队伍中的军官、士兵大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日夜踮起脚跟向东望去,盼着回归故乡。如果趁着这种势头(士气高昂的时候)利用他们,可以凭借此建大功。
13、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认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而逃走,因此楚军全部溃败。
14、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既然你们一定认为这样做合适,那我也就从有利用国事上考虑吧。
1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当初大人常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快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那一个多?
16、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我只是因为丰县人因为雍齿的缘故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
17、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沛县父兄们仍旧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邑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
18、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第二天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使跟从),驱马来到鸿门拜见项羽,向他道歉。
(二)《管仲列传》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之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为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候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这全靠管仲的谋划。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机遇。
3、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的过失而为羞,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为耻。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人们家中财务充足了就会讲究礼仪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关注荣辱的取舍,居于上位者遵循礼法行事就六亲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
5、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所以他的主张平易而容易实行,人们想做的,他就趁机提倡,人们认为不好的,他就顺应着革除掉。
6、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鼓励并顺从好的,纠正并制止不好的。这样一来,统治者和百姓就能相亲相和,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
(三)《屈原列传》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
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上官大夫和屈原在朝廷上处于同等位次,想得到怀王的宠信,内心忌妒屈原的才能。怀王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写作完草稿,还没最后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改变,但屈平不同意。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创作了《离骚》。
4、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忧愁、苦恼、疲困时,没有不喊天的,生病痛苦,内心悲痛时,没有不喊父母的。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他的文笔简约,他的用语含蓄精深,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正直,他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他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
6、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已经被免去官职,其后齐国想攻打楚国,齐国和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对此很是担忧,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
7、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张仪到楚国后,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的当权臣子勒尚,并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跑了张仪。
8、翼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希望国君能完全醒悟,社会现实能完全改变,他思念国君,振兴国家并希望国君和社会重走正道的愿望,在《离骚》中作了多次表达。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哪个不想寻求忠臣推举贤能来辅佐自己。
10、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可是亡国破家总是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清平的国家却许多代也不出现了,这是因为国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是真正的忠臣,所认为的贤臣也不是真正的贤臣。
1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楚国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割,失掉了六郡。怀王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1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行走一边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和容貌都想干枯的树木一样。
1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那?
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但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对的一面,始终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言相谏,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消灭。
15、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读过《服鸟赋》,作者认为死与生是一回事,被放逐和被重用都不必看重,我又茫然自失了。
四《项羽本纪》
1、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项梁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的才能。
2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都沉掉所有船只,砸破饭锅用具,烧掉营垒,携带三天的干粮,借此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
3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前来援救巨鹿在城下驻扎的诸侯军队有十几座营垒,没有那一个敢放兵出战。
4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当打败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时,无不跪在地上,用两膝前行,没有谁敢抬头仰视。
5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项王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受惊吓,退避了好几里。
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纵横千里,民众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希望大王赶快渡江。
7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进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项籍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进军,现在无一人返回,纵使江东父老怜爱我,让我为王我有何面目去见他们?
8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纵然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在心中没有愧疚吗?
9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悬赏我的人头,我把这份好处送给你吧
10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项王已经死了,楚国地方全部投降汉王,唯独鲁地不降服,汉王就率领天下的兵马想屠灭鲁地,因为鲁县军民坚守礼义,为主人以死尽忠,汉王就拿着项王的头颅给鲁县人看,鲁县父老们这才投降。
11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自己夸耀功劳,施展自己的聪明,独断专行而不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可以用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结果五年就亡掉了自己的国家,身死在东城,尚且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实在是太错了。
史记重点翻译二
五《刺客列传》
1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他在所游历的那些诸侯国家,都是跟一些贤士、豪杰和年高有德行的人结交。
2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
后来秦国天天出兵太行山以东的地方,攻伐齐国、楚国、和三晋,渐渐像蚕食桑叶一般,侵蚀着诸侯的土地,快要到燕国了,燕国的君臣都害怕战祸的来到。
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怎么可以因为被欺侮的怨恨,就想去触犯秦国的逆鳞呢?
4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这叫做“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路上”呀,祸患一定是救不了了!即使有管仲、晏婴那样的才能,也不能替我们想出解救的办法。希望太子赶快叫樊将军到匈奴去,来消除秦国侵略燕国的借口。
5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为了结交一个新知的朋友,便不顾国家的大害,这可以说是“加深怨恨而扩大祸患”了。
6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太子迎了出来,倒退着走,为田光引导,又跪下来拂试了座位让座。
7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
我所以嘱咐田先生不要泄漏秘密的缘故,是想要来完成国家大事的谋划。如今田先生以自杀来证明不泄漏秘密,岂是我的本意啊1
8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不把天下所有的土地完全并吞,不使天下所有的国王完全臣服,他的野心是不能满足的。
9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
我个人的看法,以为要是真能物色到天下的勇士,出使到秦国去,用重利去诱惑他,秦王贪心,在那情形下,必定可以达到劫持他的目的。
10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樊将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形下来投靠我,我不忍心为了自己的私事而伤了这位长者的心,希望您再替我另外想办法!
1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被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狠毒了,您的父母族人,统统被杀光或没入官府为奴。现在听说悬赏千斤黄金和万家食邑来征购将军的头,您预备怎么办呢?”
1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燕王果真害怕大王的声威,不敢出兵抵抗我国的军队,希望全国做臣子,排在诸侯行列里,像郡县一样地纳贡应差,以便能够奉守先王的宗庙。
1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希望大王宽容他一些,使他能在大王面前尽了使者的任务。
15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便倚靠着铜柱笑,像簸箕一样,双腿张开,坐在地上大骂道:“事情所以没能成功,只因为想活捉胁迫你,好得到你退还诸侯们土地的诺言,来回报太子。
16始公孙季公,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
以前,公孙季功、董生和夏无且交往,详尽地知道这件事的经过,对我说过像以上所说的话。
17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从曹沫到荆轲这五个人,论他们的义行,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他们的立意都很显明,不背弃他们立定的志向,声名能够流传到后代,难道是虚妄的吗!
六《魏公子列传》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是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的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
2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
3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公子的随从都暗自责骂侯生,侯先生看都公子的面色始终不变,才告别了朋友上了车。
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我只是个城东门报门插关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去拜访他。
5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声,故意使公子的车马久久地停留在街市中节拜访朋友来观察公子,结果公子更加谦恭。
6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街市上的人都以为我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埃
7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晋鄙不要再进军了,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
8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结为姻亲,就是因为仰慕公子的道义高尚,能为别人的困难感到着急。
9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如今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要奔赴战场同秦军拼死命,这好比把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
10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
11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
1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我(本来)是街市中一个击刀杀生的屠夫,而公子却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报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礼节没有什么用处。
13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请允许我计算您行程的日期,在您到达晋鄙军队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颈而死,来表达我为公子送行的一片忠心。
七《淮阴侯列传》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
2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
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往东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
4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
5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
6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它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
7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对,西乡对,师事之。
8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兵法上不是说:“把士兵置之死地,就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拼死战斗,死中求生而获胜。
9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况且我没有得到素有训练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
10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1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皇上曾经很随意的和韩信议论将领的才能高下,认为各有长短。
12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你,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13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像乌鸦一样聚集。
14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
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
15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翻译
《高祖本纪》
1、常有,不事
(高祖)常有远大的抱负,不做普通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单父人吕公沛令,避仇,因沛焉。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请他到上座坐下。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人都很高兴,秦军斗志松懈,于是大败秦军。
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刻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人要被灭族,聚集说话的人要处以死刑。
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我和诸侯们约定,先打进函谷关的人就以他为王,我应当在关中做王。
7、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而已: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
8、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加强自己的实力,抵抗他们。
9、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军队)经过后就全部烧毁栈道,为的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
10、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在帷帐中运筹谋划,却能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
11、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现在我所创下的家业和二哥相比,谁的多呢?
《项羽本纪》
1、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楚军在诸侯军中居于第一,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
3、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今天肯定得决心死战了,我愿意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4、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江东虽小,但土地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可以称王。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
1
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两、封邑万户作为悬赏来买我的脑袋,我让你得到这份好处吧!
7、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秦朝政治混乱,陈涉首先起来反抗,天下豪杰蜂拥而起响应。
8、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自夸功劳,逞个人的勇谋却不肯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来征服统一天下。
《管仲列传》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机会。
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的过失而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羞耻。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老百姓仓库的粮食充实了才能讲究礼节;老百姓的衣食丰足了才能分辨荣辱。
5、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所以说:“懂得给予是为了得到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6、岂管仲之谓乎?
(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管仲吧?
《屈原列传》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好,他明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诚实的人却被君王怀疑,忠心的人却被小人诽谤,怎能没有怨愤之情呢?
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理国家的条理方法,没有不都表现出来。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他描述的是小事物,但表达的意旨却很宏大;列举的是眼前事物,但寄托的意义却很深远。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蜕壳那样摆脱污秽的环境,来浮游在尘埃之外。
6、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推论(他的)这种情志,即使与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7、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张仪)带着丰厚的礼品作为见面礼送给楚王。
8、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张仪)又趁机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说一些花言巧语。
2
9、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希望楚怀王能幡然醒悟,社会的风尚能完全改变。
10、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国君不管他聪明还是愚蠢,有才能还是无才能,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任用贤士来辅佐自己。
1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他希望保全国君、振兴国家,把社会风尚能扭转过来,在这篇作品中反复表达这个愿望。
12、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13、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披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脸色憔悴,形体瘦削。
1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全社会都污浊却只有我干净,所有人都昏醉却只有我清醒,所以我被放逐。
1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干净衣服上的尘土。
1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人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
《淮阴侯列传》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韩信)当初还是平民百姓时,家里贫穷品行不好,不能被推选去做官。
2、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个年青人才给你饭吃,难道希望你报答吗?
3、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有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休息和吃饱。
4、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希望您借给我奇兵三万人,从小路拦截他们的军用物质。
5、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韩信就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6、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常常闷闷不乐,为自己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7、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皇上曾经随口和韩信谈论将军们能力的高下,认为各有差别。
8、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陛下不善于带兵打仗,却善于统帅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收复的原因。
9、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韩信)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你)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10、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崤山以东的六国大乱,天下诸侯纷纷起事,英雄豪杰象乌鸟一样聚集。
11、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李将军列传》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李广)经常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攻关杀敌和与猛兽搏斗的事。
2、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李广命令他的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李广亲自射杀那三人。
3、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前进到离匈奴阵地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4、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用绳子编成网兜让他躺着。
5、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的官吏,官吏判决他伤亡太大,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
6、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
李广不善言谈很少说话,与人闲居时就在地上画出军阵,比试射箭的远近,输掉的罚酒。他专以射箭为游戏,一直到死。
7、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今天才得到一个机会和单于面对面作战,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
8、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军中向导逃跑了,军队迷失了道路,后于与大将军约定会师的时间。
9、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趁机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情况,卫青打算上书给天子汇报东路军迷路的原委详情。
10、其李将军之谓也?
这句话大概就是说的李将军吧!
《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
1、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我)现在到秦国去,没有让秦王相信的东西,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残酷了,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和没入官府为奴。
3、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口,那么将军的仇可以报了,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可以洗刷了。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5、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排列在诸侯的行列中,象秦国的郡县一样交纳赋税。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着地图的匣子,按照顺序上前。
7、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希望大王稍微宽容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8、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匕首露出来。
9、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大臣们都惊慌失措,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10、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众多侍卫拿着武器都按照规定站在殿外,没有皇帝的命令谁也不准进殿。
1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
荆轲受伤以后,就举起他的匕首来投刺秦王,没有击中。
补充:
12、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为什么您还因为被欺侮的怨恨,要去触犯秦王的逆鳞呢!
13、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
这叫作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祸患一定不可挽救!
14、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何况象雕鸷一样凶猛的秦国,发泄(对燕国)仇恨残暴的怒气,难道用得着说吗!
15、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白,都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愿,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魏公子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公子为人宽厚礼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士人不论有无才能的,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他们。
2、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为看门贫困的缘故就接受公子的财礼。
3、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
侯生整理一下破旧的衣帽,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不谦让。
4、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公子带领着侯生坐到上位上,将他引见、介绍给全体宾客。
5、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公子)亲自在大庭广众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却特意让我去拜访他。
6、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赵国)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
7、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我赵胜之所以愿意依附魏国与魏国联姻,就是因为公子的高尚品德,能把别人的困难作为急事。
8、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把别人的困难作为急事又表现在哪里!
9、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打算前去同秦军拼命,这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效果呢?
10、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在北边可救赵国,在西边能击退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
11、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是我为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
1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朱亥袖里藏着四十斤的铁椎,(他)用铁椎击死了晋鄙。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副本
《史记》选读翻译
《高祖本纪》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常有远大的抱负,不做普通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请他到上座坐下。
4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人都很高兴,秦军斗志松懈,于是大败秦军。
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刻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人要被灭族,聚集说话的人要处以死刑。
7罪。
(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而已: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
1
《项羽本纪》
1、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自夸功劳,逞个人的勇谋却不肯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来征服统一天下。《管仲列传》
1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机会。
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的过失而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羞耻。
《屈原列传》
12
他描述的是小事物,但表达的意旨却很宏大;列举的是眼前事物,但寄托的意义却很深远。《淮阴侯列传》
1、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有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休息和吃饱。”
2乌集。
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崤山以东的六国大乱,天下诸侯纷纷起事,英雄豪杰象乌鸟一样聚集。
3、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
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李将军列传》
5、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的官吏,官吏判决他伤亡太大,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
6、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
李广不善言谈很少说话,与人闲居时就在地上画
出军阵,比试射箭的远近,输掉的罚酒。《魏公子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公子为人宽厚礼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士人不论有无才能的,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他们。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侯生整理一下破旧的衣帽,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不谦让。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我赵胜之所以愿意依附魏国与魏国联姻,就是因为公子的高尚品德,能够解救他人于危险之中。
4、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打算前去同秦军拼命,这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