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分点意识,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力太低以致不能读懂或大概读懂文章是失分的重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案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掌握相应的直译方法和翻译步骤。
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分点意识。
4、通过练习,来强化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翻译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即“一种意识、两个原则、三个标准及三个步骤、
六个要领”。
教学方法: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学生学习模式: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课时:1课时
导入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其中“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这是一个总要考点,分值达10分之多,所以应该加以重视。而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比部分的十分往往非常严重。理解力太低,以致不能读懂或大概读懂文章,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文言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翻译”是指将文言文(语法和表达)转换成现代汉语(语法和表达)。《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并且注意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雅、达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示例展示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玻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例:曹公,豺虎也。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例句(生翻译)
1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要做好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留(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物名、国名、官职名、朝代名、年号、国号等翻译时保留不变。
例: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这里“上官大夫”“屈原”“顷襄王”都要保留。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这里除了“春、谪守”之外,都要保留。
2、换(替换法)
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译文: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尽了它的肉,才离去。(“断、喉、劲去”均为一个字换为两个字)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3、补(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见”前省略了主语“桃源中人”,“问”后省略了“渔人”,“具答之”前省略了“渔人”,“便”前省略了“桃源中人”,翻译时要补上。)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例: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译: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他们。(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4、删(删除法)有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翻译时要省略。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5、调(调整法)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在对译的基础上,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些特殊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1、“古之人不余欺也1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另外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见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2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
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的几个方面
3、怎么做到做好,争取最多得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即一种意识、两个原则、三个标准及三
个步骤、六个要领”。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见投影)
小试牛刀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
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李将军列传》)
(1)其李将军之谓也?
[分析]
换——其:大概、恐怕、差不多/也……吧;
留——李将军;
调——……之谓(固定句式):说的是……/是说……
译文: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分析]
留——死/天下/为。
换——及:到、等到/之:的/日:时候/
知:熟知、了解/不知:不熟知、不了解/
与:和/皆:都/
尽:竭劲极力表示、……至极/哀:哀悼。
增——知:知之者/不知:不知之者/
皆为尽哀:皆为(之)尽哀。
译: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技巧点拨
[点拨1]准确翻译文言文的答题过程是怎样的?
(1)审: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2)找: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3)理: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3)拟: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4)誊:检查修改,工整誊写
课堂巩固
翻译下段画线处的句子。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信。(选自《申甫传》,2016年山东卷)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1)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得分点:复、故、乞、“师事之”的句式)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信。
(2)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得分点:数、干、听信)
译文:明代天启初年,当时申甫已经做了和尚,在河南、山东一带来往,在佛法上没有什么造诣。他来到嵩山,又遇见自己小时候见到的道人,就要求学习道人的法术,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申甫多次拜见朝廷公卿,向他们介绍自己学到的兵法,然而始终不被他们相信。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标准和原则;
2、掌握相应的直译方法和翻译步骤;
3、通过练习,来强化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试翻译下列句子。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担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我的腰缠了一千文钱,很重,因此落后了。⑵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学生翻译完、评点后,教师归纳:
刚才同学们的译文错误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和想当然;句子语意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这些都是文言句子翻译的大忌。那么,文言句子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呢?(板书:信、达、雅)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用古人的说法是“信”与“达”。“雅”是要求合乎情理有文采,我们暂时不研究(平时译句做到“信”“达”就可以了)
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玻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如何做到“信”——“字字落实”,忠于原文留、删、换(板书)
“字字落实”,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遗漏,也不能有多余。换句话说,就是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译文中尽量不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留(保留法)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练习一: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越王勾践驻守在会稽山上。)
2、何氏璧,天下所传宝也。(器物)
3、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官名、谥)
4、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籍贯、人名)
小结: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删(删减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是发语词,可不译。
练习二: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是定语后置标志,可不译。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属偏义复词,只译其中一个即可。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小结:可删减的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替换法。(换)
就是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替换”时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这是翻译的关键。
注意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注意活用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活用性词,翻译时应当注意判断它的活用类型。例如: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在这个亭子上喝酒并以此为乐。
句(1)中的“廷”“面”属于名作状,应分别译为“当廷”“当面”;句(2)中“乐”意动用法,应译为“以……为乐”。
注意通假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通假字,翻译时应当注意它通假后的意思。
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
注意固定
原文如果含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当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例如: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与徐公孰美?”“……孰与……”或“……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⑤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如之何”,(相当于“怎么”。
练习三: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了过来。
小结:“换”时需注意:固定格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
如何做到“达”“文从句顺”:调、补、贯(变)
“文从字顺”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合符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玻★调整法。(调)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词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
练习四:
翻译下列句子。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强硬的筋骨。
3、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寻找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它的山脚下建房居祝
★添加法。(补)
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量词、分数部分等,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
1、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练习五: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意译
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内容的大意来翻译,不局限于原文的每一个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意译发生的前提是直译不通达、让人费解时或原文含有借代,借喻等修辞格,翻译时应注意采用意译的方式,使文意贯通,即谓★“贯”。
例:1、衡下车,治威严。
对译:张衡走下车子,就树立威信威严。
意译: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威严。(下车,官吏初到任)
2、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译文:官吏的专横,衙役的粗俗太过分了!
句中的“乌纱”用借代修辞,其本体是“官吏”。翻译时义意“官吏”而不能译为“乌纱帽”。
练习六: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防”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音乐”
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堂小结
字字落实要对应
忠于原文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巩固:看“翻译句子方法归纳”理解内化
巩固练习:166页金题体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课前小练:试翻译下列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担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⑵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练习一:翻译下列句子。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何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3、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4、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练习二:翻译下列句子。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练习三:翻译下列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练习四:翻译下列句子。
1、古之人不余欺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强硬的筋骨。
3、沛公安在?(《鸿门宴》)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练习五:翻译下列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练习六: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并序)“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