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主语可译为的,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译为当时候,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即使世道变了事情不同了用来生发感慨的东西情致是一样
“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概念阐释:
“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说,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了这么一个“之”字,就将主语和谓语变成了一个主谓短语,使主谓结构成为整个大句子的一个成分或一个复句中的一个分句。既然变成了一个短语作句子的一个成分就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句子了,所以就起到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得名就由此而来。其作用就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以便于读者理解。取消句子独立性,简而言之就是“之”处于主谓之间时,此句子不能成为完整一句话,或是话还未说完,让读者等待下文。
二、例句分析:
1、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之”处于主语“屈平”和谓语“作”之间,取消了“屈平作《离骚》”的句子独立性,使它成为“盖自怨生也”的主语。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为学》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6病梅馆记》主语,可译为“的”.
儿之成,则可待乎6项脊轩志》主语,可译为“的”.
2、吾虽不及师旷之聪。《群英会蒋干中计》宾语.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宾语.
3、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与妻书》时间状语.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假设复句中的假设分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5、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垓下之围》因果复句的原因分句.
三、判断文言文中关于”之”是否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有这么几个做法:
1跳读法.指读此句(一般有主语和谓语)时,不读”之”,将”之”跳过去读,如果不影响句意,则为”取独”.
2判别法.结合语意和语法来判断.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前一分句,如果没有“之”字,就变成“臣壮”,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加上“之”,“臣之壮也”就不是句子,而成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主语,这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了。
现代汉语中也有类似取独的用法,比如说“王老师讲课”是一个句子,最后可以用个句号,但如果说“王老师的讲课”,多了一个“的”,就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就不能用句号了,虽然“的”与“之”功能不完全一样,但道理是一致的。
“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所谓句子的独立性是指,若为主谓结构,那么在语段中则为一个用以表达完整句意的独立的句子。那么“取消句子独立性”则是,虽为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但因其所属句子结构、表意的需要而不能成为独立的句子,只能成为一个句子的附属成份,或词组或分句。“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即为“取消”,换言之,因其主谓之间有“之”的存在,一个本可以表达完整句意的主谓结构也只能做另一句子的附属成份,或充当此句的分句,或以词组的身份充当此句的一个成份。
具体而言,因“之”而出现的“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词组以如下方式出现在句中:
1.充当句子主语。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此句为主谓倒装句)
2.充当句子宾语。如: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察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吾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充当句子定语。如: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庖丁解牛》)
4.充当句子状语。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译为“当……时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译为“当……时候”)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译为“当……时候”)
5.充当复句的分句。如: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复句间关系为假设)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复句间关系为转折)
“之”之语法功能一旦明确,那么,在具体的判断中只要知道“之”字前后词语其语法关系属主谓,便可判定该主谓结构“取消独立性”,然后依照取消独立性后的主谓词组在句中的类型来界定究竟充当句子的何种成份,进而可以准确把握句子的句意。
文言文中“所以”的用法
一、在文言文中,“所以”属于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翻译方法:其一,译成“的原因”;其二,译成“用来的方法(人、东西等)。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的方法并且是忠于陛下的职分呢。
像这样的例子,中学教材中还不少: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说》)
5.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以上四例中,“所以”均译成“的原因”。
7.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我知道用来对抗你的方法,我不说。
8.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察今》)
先王用来制定法律的依据是老百姓。
9.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即使世道变了事情不同了,用来生发感慨的东西,情致是一样的。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说》)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以上四例,译法稍有差别。
二、由“所以”引申出来的固定结构就是“有以”和“无以”。通常情况下,“有以”就等于“有所以”,“无以”就等于“无所以”。
(一)先看使用“有以”的例子:
1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1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第11例译成“我就能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第12例译成“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去游玩,确实有这样做的原因呢。在本例中,《古代汉语词典》直接把“以”处理成名词“原因”,其实是有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的。
(二)再看使用“无以”的例子:
13.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荆轲刺秦王》)
因为这个缘故,荆轲追赶秦王,而秦王仓促危急中没有用来攻击荆轲的方法
14.君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
您与沛公饮酒,军中没有用来进行快乐的方法
1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所以不一步一步积累,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方法。
1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我没有祖母,没有用来活到今天的方法。
以上四例,“无以”的用法都相同。但“无以”的用法也有例外。看下面的句子:
17.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在这个例子当中,“无以”的“以”和“已”通假,当“停止”讲。因此,这两句翻译成:“如果你非让我说个不停,那么我给你说说王道的事吧。”
三、上述“所以”及其延伸结构一直沿用到近现代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选用了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出现这样两个例子:
18.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砥砺德行),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19.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勉励也。
翻译:18所以你们大家不仅要想用来感动自己的方法,更一定要有用来勉励别人的方法。
19这是大家必须互相勉励的原因呢。
由上述可见,“所以”及其延伸结构对学习语文尤其是文言文还是相当重要的,在学习中应当加以重视。另外,上面所有的翻译都是遵循学习文言文坚持直译的原则,特此指出。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文言中“之”这个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在文言中,为了表意更简洁,书写更简便,表达更流畅,常常把主谓结构的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中间加上一个“之”,从而取消了这个短语独立成句的自由,作结构复杂的句子的一个成分或一个分句。“之”的这种用法称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作单句的一个成分,一是作复句的一个分句。
先说第一种情况:作单句的一个分句。
(一)作单句的宾语。例如: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这是一个省略主语“吾”的单句。其中,“恐”是谓语动词,“太后玉体之有所郄”是宾语。本来,这个单句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一个是“吾恐”,一个是“太后玉体有所郄”。为了表意简洁流畅,文言中往往把它们合成一个句子来说。怎么合呢?就是在主谓短语“太后玉体有所郄”的主语“太后玉体”和谓语“有所郄”中间加一个“之”字,取消它独立成句的自由,也就是不再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来使用,跟另一个句子“吾恐”合在一起。这样就变成了一个结构较为复杂,但表意较为简洁的单句了。这个单句
就是“(吾)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在这个合成的句子中,“太后之玉体有所郄”作单句的宾语。
(二)作单句主语.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在这个句子中,“之”用在主谓短语“吾妻美我”的主语“吾妻”和谓语“美我”之间,从而取消了“吾妻美我”独立成句的自由,作“...者...也”结构的判断句的主语。
(三)作单句的时间状语分句。例如: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这个句子中,“之”用在“媪”与“送燕后”之间,取消了“媪送燕后”的独立性,作后面单句的时间状语分句。译为“您送别燕后的时候”。再如: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此例中,“行李之往来”作时间状语分句,译为“出使的人经过(郑国)时”。
(四)单句的主语和宾语都包含有“之”的这种用法。例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这个句子译为“我得到孔明,好像鱼得到水一样”。再如: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这个句子译为“后世的人们看待现在的事,也像现在的人们看待过去的事一样”。
再说第二种情况:作复句的一个分句.例如: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在这个句子中,“之”用在主语“父母”和谓语“爱子”之间,取消了“父母爱子”的独立性,作假设关系的复句的一个分句。译为“(如果)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替他作长远的打算”。
有时,复句的两个分句都包含有"之"的这种用法.例如:
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前后分句中的“之”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译为“(如果)邻国的土地增加了,(那么)您的土地就会减少”。
此外,“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还有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例如: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一个判断句。译为“(这是)你知道的”。“之”用在主语“君”和谓语“所知”之间,取消了“君所知”的独立性作判断句的宾语。这样的情况比较隐蔽,只有把它译出来才可以断定。再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在这个句子中,“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独立性,作介词“当”的宾语。而整个句子又是一个“...者...也”结构的判断句。译为“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被逮捕的时候,被大义激发死去的(那五个人)”。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之”字也是用在主谓之间,但并不是属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例如: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
这句话中的第一个“之”也是用在主谓之间,但它并没有取消“泾流大”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泾流之大”并没有作任何单句的成分或者复句的分句。在这里,“泾流之大”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表意完整的句子。“之”在这里只起到加强语气和语意的作用,可以译为“这么”或“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