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心发言材料

语文中心发言材料 | 楼主 | 2017-06-30 00:18:57 共有3个回复
  1. 1语文中心发言材料
  2. 2六年级语文第四周中心发言材料
  3. 3语文第六周中心发言材料

虚实点面声色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建议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完成金太阳自主学习引导题,一目标明确分钟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以及郁达夫忧郁的气质。

语文中心发言材料2017-06-30 00:16:01 | #1楼回目录

第五周语文中心发言材料

高一语文组发言人:周仕敏毕锋

本周教学计划及安排:

1、

2、

3、

4、评讲第四周周测试(1课时)上新课,《故都的秋》(3课时)《故都的秋》固学作业讲评(1课时)第五周周测试(1课时)

《故都的秋》中心发言材料【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必修1散文单元第二篇文章。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胜景图”等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与作家的主观感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考点链接】

(一)高考题型:

1、概括景物的特点。

2、分析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方法。

3、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4、赏析景物描写。

5、文中几次写到某一景物有什么作用。

(二)写景的手法及作用

1、细描与白描:细描细腻生动,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

2、衬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景衬人):以突出人、物和环境的特点。

3、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

4、虚实、点面、声色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

5、各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

(三)答题思路

1、指出描写了什么景物(人、物、景)。

2、指出景物具有的特征。

3、指出描写的角度:形、声、色等。

4、指出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白描与细描的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5、指出景物对所描写对象产生的效果。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2、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景驭情、以景显情的写法。

3、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本文严谨的呼应结构。

4、品味本文清新质朴、典雅蕴藉的散文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

2、理解、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3课时

【学法指导】

1、建议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完成《金太阳》自主学习引导1-4题

2、本材料分三课时进行,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

3、注重以品读的学习方式,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和本文的语言特点。

【合作小组功能发挥】

1、

2、阅读课文,讨论思考,做好标注。阅读文本,分组讨论,各小组展示、辩论,发表见解。

学习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预习课)

【注:本课时可布置成课后预习作业,也可单独占一课时,放在

课堂上完成,各班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课堂环节(40分钟)

一、目标明确:(1分钟)1、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以及郁达夫忧郁的气质。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3、了解散文鉴赏的一般方法以及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金太阳》P13)。

二、分小组,分配任务(30分钟)

1、熟读全文,勾画批注文中精彩疑难语句。

2、听朗读,小组精读范读精彩段落。

3、完成《金太阳》上“基础知识梳理”。

4、教师解疑答惑,巡视。

三、作业布置

1、固学环节:完成《金太阳》预习案上“自主学习导引”。(5分钟)

2、预习环节:思考《金太阳》上“思维探究与创新”P12的1、2题。(5分钟)

第二课时

课堂环节(40分钟)

一、导入课文(1分钟)

教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可

以说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但人们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二、目标明确:(1分钟)

1、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2、朗读1-2自然段,通过对比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3、分析3-11自然段,赏析文中秋景。

三、预习检查(5分钟)学生回答,教师纠错。

1、检查《金太阳导学案》“预学区”内容的完成情况。(4分钟)

2、学生说出本文“文眼”。(1分钟)

四、合作探究(25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标出课文的段落序号,并画出写特点的句子和找出集中写景的段落。(5分钟)

2、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20分钟)

(1)、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

分析:“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2)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

向往之情,是总起部分。

第二部分(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

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记叙:(3-11)依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

的自然风物。

议论:(12)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

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3)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

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

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

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

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

(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

淡色。)(该环节可由老师从秋声、秋色、秋味等角度示范分析“秋院图”,然后由学

习小组合作分析其他几幅图。)

五、课堂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装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

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六、课堂训练:(4分钟)

根据郁达夫写的秋景,仿写句子。

例句: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墙内外;

在在在在【参考】

①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中

②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

③在秋雨的每一滴雨滴中

④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中

七、作业布置

1、课后固学:完成固学案1-5题(10分钟)

2、课前预习:(15分钟)

①仿照文中任意一幅秋景图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10分钟)

②积累记忆《金太阳导学案》上的字词梳理。(5分钟)

第三课时

课堂环节(40分钟)

一、目标明确:(1分钟)

1、赏析12-14自然段。

2、探究本文主题。

3、小结写作特色。

二、导入新课(1分钟)(由颂秋《沁园春长沙》、悲秋《天净

沙秋思》导入,感受中国文人对于秋天的特殊情怀。)

三、预习检查(5分钟)

由各小组同学展示小作文,师生评价。

四、合作探究(25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12-14自然段。(3分钟)

2、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0分钟)

(1)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解析: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为什么又写到了南国的秋?

解析: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作对比,以南国之秋的“淡”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

(3)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③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主题: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

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五、小结小结写作特色(5分钟)

①衬托对比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④素材的整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六、课堂训练:仿写《天净沙秋思》(4分钟)

示例:疏草破屋浓茶,牵牛桐叶槐花,蝉鸣闲语秋沙,湿桥风话,落魄人在京华。皇城古树浓茶,月夜柳影芦花,落蕊丝纹残尘。秋蝉衰鸣,槐叶萧索万家。绿杨垂柳红花,莺歌燕语红霞,嘉陵江畔人家,远在天涯,徒自遥望牵挂。——《天净沙·春归》

七、作业布置

1、课后固学:完成固学案6-10题(5分钟)

2、课前预习:(20分钟)

①完成《金太阳》上《江南的冬景》练习(10分钟)

②熟读《囚绿记》,思考课后问题。(10分钟)

六年级语文第四周中心发言材料2017-06-30 00:16:54 | #2楼回目录

六年级语文第四周集体备课材料

时间:2016年3月8日

地点;阅览室

中心发言人:张连荣

内容:第四课卢沟桥烽火第五课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会生字新词。

7、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8、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设计理念:

由“教材中心说”向“开放教材”转变;由“教师中心说”向“师生合作”转变;由“单一的知能传授”向“语文综合性学习”转变。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语文教学就变得复杂了。学生能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呢?很多是不可预测的,也就是说会出现问题的多元性,有的可能脱离了教育的价值。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学生的问题不可能都得到解决,那么问题也就成了形式。问题的多元性也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弄得七零八落了。在这一方面,我们得到的沉痛的教训。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饺子好吃,馅难包”。

让学生带着教育者的问题来学习,教育者的问题仅扣教育价值,线条明确,问题精炼,操作易行。学生抓住了教育者的问题也就抓住了教育的主要问题,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反思是,本来语文教学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要弄的烦琐复杂,使教师没了抓头,也使学生没有了抓头。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语文教学如果缺少了问题线索,显

然教学难以实施。语文教学的问题必须有统领性,指向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要步步为营,但不是越多越好。因此,语文教学的设计,必须用问题把课堂教学穿起来。语文教学问题应该以教育者的问题为主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有学生自己的问题,但学生的问题是为了解决教育者提出的问题

教法学法:自学辅导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半截蜡烛》第一课时

第四课时:《半截蜡烛》第二课时

语文第六周中心发言材料2017-06-30 00:16:07 | #3楼回目录

第六周语文中心发言材料

高一语文组发言人:周仕敏毕锋

本周教学计划及安排:

1、评讲《故都的秋》固学作业(1课时)

2、上新课,《囚绿记》(2课时)

3、《囚绿记》固学作业讲评(1课时)

4、学生做第六周周测试(1课时)

5、评讲周测试(1课时)

《囚绿记》中心发言材料【教材分析】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由于它的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很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所以受到不同版本教材编委的青睐。

【考点解读】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及考点

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阅读的要点有:

1、分析所写之物的特点,特别是这些特点与人有什么样的联系。

2、文章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物的这些特点的态度与看法。

3、文章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一般说来,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叙议结合,象征,联想,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等。

高考考查的重点除了这些要点外,还有两个方面:

①对文章内容的鉴赏与评价,

②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与鉴赏。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品味《囚绿记》中凝聚着作者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的关键词句。

3、熟读课文,把握作者对“绿”的情感的变化过程。

4、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明确“绿”寄寓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语和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

2、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学法指导】

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像以往分析课文那样的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来研读,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利用两个四十钟时间让学生学到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有用的东西。

【合作小组功能发挥】

1、阅读课文,讨论思考,做好标注。

2、指导学生由题入文,解题、猜题,整体把握全文,然后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以此为突破口来实现对文章内容、情感、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文意、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掌握圈点批注的品文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再通过迁移练习来巩固、训练、提高。

3、阅读文本,分组讨论,各小组展示、辩论,发表见解。

学习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环节(40分钟)

一、课堂导入(以“绿”为题,3分钟)

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一走进咱们云阳中学,满眼都是绿色,这种郁郁葱葱的颜色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同学们能背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啦,非常好,咱们中国古诗词中描写绿的句子还有很多,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背几句啊?(备注)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绿色,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机。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绿的散文——《囚绿记》。

二、目标明确:(1分钟)1、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3、通过自读,画出文中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哲理思考的关键词句。

三、合作探究(25分钟)

(一)解题

1、本文题为“囚绿记”,这里的“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明确:绿是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小结:从这里可以看出,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是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但是,要想对文章理解得深刻,光凭题目行吗?还是要回到文章中,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思路

1、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如能像“囚绿”那样用动宾结构的两个字概括更好。

【我们的方法】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1)寻(遇、得)绿(1—4段)。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

(2)观(赏)绿(5—7段)。

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焦”字理解。)

(3)囚绿(8—12段)。

这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引绿入室——发现生的欢喜——绿条执意向外——绿条渐瘦渐弱——打算放绿出“牢”。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4)放(释)绿(13段)。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

(5)怀(念、忆)绿(14段)。

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板书:文章思路: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2、小结: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品读文中精彩的句子

用这种句式表达:我喜欢“”这句话,它运用了法),表达了(感情)。

例如:我喜欢“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它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使句子生动而富有气势。仿照以上句式,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五、作业布置

1、固学环节:完成《金太阳》预习案上“自主学习导引”。(5分钟)

2、预习环节:思考《金太阳》上“思维探究与创新”P12的1、2题。(5分钟)

第二课时

课堂环节(40分钟)

一、导入课文(1分钟)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目标明确:(1分钟)

1、赏析本文重要句子。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把握“绿”的象征意义和本文主旨,并学习“绿”不屈服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

3、通过对主题的多元化解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预习检查(5分钟)学生回答,教师纠错。

1、检查《金太阳导学案》“预学区”内容的完成情况。(4分钟)

2、学生说出写作背景。(1分钟)

四、合作探究(25分钟)

(一)赏囚绿之韵

1、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在作者眼中,所囚之绿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1)美

“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2)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

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意思理解);

(3)它是柔弱的

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

(4)它是倔强的、坚贞的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

2、小结: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它是美的,柔弱的,倔强的、坚贞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因为绿蓬勃向上,

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二)悟囚绿之魂:

难道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

1、提示: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屡遭酷刑,年仅34岁的他吐血而亡。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主题一:个人境遇的隐喻,民族命运的象征。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使读者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落,体味到被囚系的而枯萎、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便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2、提示:难道这仅仅是文章的主旨吗?作者说:“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怎样一种魔念?你有过吗?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

主题二:爱的误区

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爱不是占有,爱是放手。爱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这是《囚绿记》对人性误区的深刻揭示。

3、提示:难道这又仅仅是文章的主旨吗?作者说——“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你受到什么启示?

主题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人往往无视自然界的规律,最终却难免品尝自酿的苦酒。在这些饮酒者当中,有的人执迷不悟,有的人迷途知返后感悟哲理,而陆蠡当属后者。

4、提示:“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和“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主题四:发现美的历程

《囚绿记》还揭示出一个哲理:美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角度、心境下才能完美呈现。作者是孤独而陌生的,“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孤独是美的伴侣,一个人静观时,最有可能发现、感受美。发现美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必须是一个内心安静敏感的人。“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种禅的境界,在人生中是难得而值得珍惜的。我羡慕作者是这样一个有慧根的人,而命运又给他一段悠闲寂寞的时光,在他的窗前又放下那棵绿色的常春藤。

由此,我想到,同样一位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写《花未眠》,他在北海的旅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凌晨四点,一个安静的时间,发现了海棠花的美,并由一朵花引发了那么多人生感叹;普希金因为流放,才从大海中看见了自由的光芒,写出了《致大海》。艾青在牢中,孤独无望,对着漫天的雪花,想起了自己的乳母大堰河,写出了感人的诗章。人总有诗意、温柔的时候,总有最有缘分发现美的时候,捕捉住那个特定的时刻,就会让它成为人生中精彩的篇章。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1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1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

字左右。

【例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六、课堂总结

欣赏美妙的散文,我们就应该怀着一颗审美的心,去感受作者的情思,去领略优美的语言带给我们的美感,学会从字里行间感受出生活的美和诗意来。

七、作业布置

1、课后固学:完成固学案1-9题(10分钟)

2、课前预习:预习《诗经两首》,标注字音,疏通字词。(10分钟)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