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校领导能给我这个外出学习的机会。我本次参加的“洪泽湖之声”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论坛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宿迁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办,泗洪县实验小学承办的。活动时间是11月29日和30号上午。地点就在泗洪实验小学。一共听了九节课,分别由七名特级教师和两名泗洪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执教。30位特级教师现场评课、议课。还听了江苏教育学会叶水涛副会长、扬州大学文学院徐林祥教授的两场专题讲座。可以说参加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每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真的是收获多多。下面我先说说所听的这九节课的几个共同点:
一、是课前善于利用相关的内容和孩子们聊天,在聊天中不经意的切入课文。如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特级教师李勤执教《寓言二则》的课前热身活动是:读寓言,续结尾。其目的是让学生能把自己融入故事,成为一个故事的创编者,思考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读者。从而使学生明白,只有这样读寓言,才能长智慧。然后再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丹阳正则小学特级教师在上《云雀的心愿》前的热身活动。她先让学生做自我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幽默、机智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连贯、有条理,生动地说话才是会说话。这也恰是这一堂课的目标达成:通过读云雀妈妈的语言,学习连贯、有条理、生动地说话。
二、是在引领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都善于声情并茂地以身示范。对于情感性的文章,一般采用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读的方式,这种听读的方式的确更容易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感。而且教师为了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美,读出感悟,采用了各种方式,有的通过选择表情头像,有的通过激发学生想象,还有的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
三、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或讲或读,每到情深处总会有音乐悠然响起,使教师的讲解或朗读充满了感染力。其实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种教学情境,只是平时在教学中很少去用。
四、都有写话训练,并当堂点评。在所听的九节课中每一节课都出现拖堂现象,但尽管这样,教师都坚持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出来,然后去评议。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原东关实验小学王红梅校长执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她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讨论由外洞进入内洞所经过的孔隙是否属于作者看到的景物时,教师让孩子们展开辩论,就这一个教学环节就用了十分钟之多。当下课铃响起时,她这个“写”的环节才刚开始,本以为教师会匆匆做总结,把小练笔作为作业留给学生,但她还是让学生当堂完成并加以评议。当然对于拖堂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我想教师既然这么做,起码是让我们明白了,“写”这个教学环节,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能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去合理
安排,就不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比如低学段要让孩子多说,在说的基础上去写。高学段的学生已经有基础了,是否把说话的训练适当减少,多给孩子时间去写。
五、把课外阅读挤进我们的课堂。比如盐城第一小学的特级教师雷燕上的《渔歌子》。本来我很担心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词,容量太小,教师会中没的讲,学生没的做。然而一节课下来,不得不让你惊叹于特级教师那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在课堂上收放自如的名家风范。她能够用一个语文老师的魅力去影响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幸福快乐地成长。其中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教者设计了词作者张志和和他哥哥的对话。教师让学生在感悟了词意以后,让学生再次走进词人张志和,让学生了解他因不得志而隐居的社会背景,然后插入张志和的哥哥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让学生阅读,词的内容是: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湖,狂风浪起且须归。大意是劝弟弟能放弃隐居生活,重新回到官常教师先给学生讲了词的大意,然后老师伴兄,学生伴弟,让学生试着用词中的话,回答老师的劝说。老师说贤弟呀:“太湖水,洞庭湖,狂风浪起且须归。”学生说贤兄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老师说:“且须归。”学生说:“不须归。”让后老师问:“为什么不须归?”学生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从而一下子切入主题让学生体会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带着渔翁的那份悠然自得在优雅的古琴声中再次吟诵这首词。
上面所说的是教学环节上的共同点,那在教学方法上,他们的共同点则是先扶后放,抓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悟。
过去我总觉得名师的课,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就像一幅油画,只能欣赏,回来却用不上,但这次学习让我感觉很受用。我的最大感触就是名家上课是老师跟着学生走,当一节课的目标确定好了,就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读去感悟,老师就适当的时候进行一下点拨。他们的课如行云流水一般,看不出有任何刻意的安排,师生间的互动让人感觉感觉那么和谐。而且教师对孩子的表扬评议也让人感觉不生硬,不流于形式。而我们平时上课,是让学生跟着我们走。教学流程是那么清晰,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安排好好的。老师讲的多,学生悟的少。江苏教育学会叶水涛副会长在他的讲座中说,我们不要纠结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学会学习。要抓文本中最有教学价值的东西,要有取舍。不能去力求面面俱到,不能把课讲完,讲满,要给学生留有空间。但保底目标要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识字、写字、朗读、积累)。对于一节课来说,我们首先要搞清文本的主要思想,然后根据文本的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看目标达成的度。
此外,扬州大学文学院徐林祥教授进行的专题讲座,讲的是语文课程与其它学科有什么区别?还有进校语文和不进校语文有什么区别?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说了。
谢谢大家!
三说活动总结会暨学校学习汇报会发言稿
三说活动总结会暨学校学习汇报会发言稿
三说活动总结会暨学校学习汇报会发言稿
三说活动历时两个月,在学校和教研组的大力组织下,在老师们的参与下,学校三说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期间有81名教师参加了三说活动,真正做到了教育局提出的全员参与的目标。具体三说的优缺点李主任已经做了分析,我不再赘述。今天我还是想强调一下三说的根本目的:
1、通过三说活动的开展,促使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课标,了解课标,理解课标,从而达到把握课标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把握三说活动的根,不要跑偏。
2、进一步熟悉教材,梳理教材,从而达到挖掘教材,驾驭教材的目的。在这一环节中,关键是教师能通过说教材这一环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分析教材。说教材目的是课堂教学的用,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我们不能把说教材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
3、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说自己的教学建议和对学生的评价建议是三说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自己的评价建议。不管是教学建议还是评价建议他提出的基础是立足实际,而不是哗众取宠的罗列些先进的评价意见和教学意见,这一点所有老师们要切记。
4、课件是三说活动的有效的辅助手段。我们在三说活动中要重视课件的制作,因为它是三说比较好的呈现形式,但是我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制作课件上,让制作课件占去我们大量的宝贵时间就背离了三说的初衷。
5、演讲是三说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说活动中能脱稿更好,说明教师对本部分内容的熟悉,如果实在不能拖稿,借助屏幕完整的说下来也行,我们不能把精力纠结于是否脱稿上。同时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进行三说,这是一个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还要注意演讲的技巧,尽量让三说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我们这样强调并不是说不具备演讲才能的老师就没了三说参赛的机会,只要是课标理解到位,教材把握得好,建议提的中肯实用,我们也不能完全注重形式。
参加片区三说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说过程中不论参加那个层面的活动和比赛,上面所述的根本目的不能改变,否则就失去了三说的灵魂。不可否认参赛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好的成绩,取得好的名次,因
此在三说活动中还要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1、注意课件制作效果,力求做到简洁、生动、条理、美观。切记课件不是越繁琐,越花哨越好。
2、三说中有个人的见解是关键。个人见解我认为主要集中在说建议中,针对个人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提出适合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同时把自己在评价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呈现出来,是赢得好评的重要因素。
3、注意演讲的技巧。在其他方面同样好的情况下,就要看谁的演讲水平高,技巧掌握的到位,教师门要特别注意。
4、有亮点。在三说活动中,在某一个环节有亮点是赢得三说重要因素,要出其不意,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经学校研究11月中下旬举行我们学校第一届三说大赛,具体规程近期下发,关于我们学校三说大赛的几个想法:
1、利用周六一个上午时间,分九个学科同时进行。
2、邀请辛锐中学同学科的部分老师和我们同台演说,结束后老师们交流。
3、邀请历城区教研员到学校进行实地指导,以期提高我们三说的水平。
4、学校将给与获奖教师物质和荣誉方面的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学校正在研究,可能出乎老师们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