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会议发言

人才工作会议发言 | 楼主 | 2017-06-15 03:58:36 共有3个回复
  1. 1人才工作会议发言
  2. 2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3. 3海正药业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开发区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以上,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第三是提出并组织实施人才工程,人才储备工作是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工作会议发言2017-06-15 03:57:41 | #1楼回目录

开发区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下午好!

近年来,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组织、人事部门的亲切指导下,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做强做大开发区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是以做优平台创造引力。开发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突出抓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先后建立了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xx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搭建人才工作平台,加大xxxx等孵化器建设,创业孵化器面积近4万平方米。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5人,帮助科技创新型企业争取盛市各类科技扶持基金达3000万元。二是以产学研合作凝聚合力。拓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做好“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的对接工作,xxx、xxx、xxx等10家企业共18个岗位与国内知名高校成功对接,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十个。开发区还出资扶持了xxx、xxx等项目的研发。此外,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开发区主动与江苏、甘肃等地区的职业中学和人才市场挂钩联系,今年已经为区1

内企业引进一线技工500多人。

三是以项目建设凸显实力。开发区将招才引智与招商选资相结合,通过引进人才建设一批项目,建设一批项目引进一批人才的思路,xxx、xxx等重点企业从国际知名公司招揽高端人才数百人。xxx博士创办了总投资1亿元的xxx新材料等项目。同时,开发区引进了总投资xxx、总投资xxx、总投资xxx等项目,这些项目吸引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入住xx,进一步集聚了开发区的人才投资优势。2016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

今天,区委、区政府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作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部署,我们深受鼓舞和启发。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创新人才服务内容。“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吸引大批人才集聚开发区。我们将加大投入,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的科技产业园和1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加强服务配套功能,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同时,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相配套的政策体系,积极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帮助企业在人才介绍、市场招聘、网络招聘等方面实行全程服务。

二是创新载体建设模式。针对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促进申报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争取国家、省项目基金资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今年我们将创建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迅速扩大孵化器在孵2

项目的规模,力争使孵化企业达50家以上,孵化项目5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

三是创新人才引进理念。我们将紧紧抓装英才计划”、“510工程”等活动的机遇,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吸引更多行业领军人才。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借力外脑实施“柔性引才”,加大“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申报对接力度。同时,加强和改进人才考核评价工作,努力做到靠制度用人、凭实绩用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造一个助推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板块,为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谢谢大家!

3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17-06-15 03:58:16 | #2楼回目录

在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按照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会议通知要求,现将乌海市2016年人事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和2016年工作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6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事人才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人才流入区建设实现新突破。首先是政策基础不断夯实。提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的意见》,制定出台了《乌海市“三支一扶”大学生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各旗县市区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和使用的政策,为加快人才流入区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矗第二是资金保障不断增强。市和旗县两级每年都按照财政收入的2‰安排人才开发基金,市本级拨出专款150万元做为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培养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各旗县市区也逐步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2016年,开鲁县拨出100万元专款做为人才开发基金,并于年初拨付60万元对20名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第三是提出并组织实施“1245”人才工程。为确保人才流入区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我们提出并组织实施了“1245”人才工程(即从2016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每年储备100名优秀人才、引进200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选聘40名大学生“村官”、招募50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及其人才交流机构依托重点项目,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人才666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40人,具有副高级

以上职称的44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14人)。市人事局组织市内25家重点企业参加了自治区政府在北京举办的高层次人才交流会,为霍煤集团招聘了4名高层次管理人才,还有32名硕士研究生与企业签定了意向性协议;选聘了60名大学生“村官”和85名“三支一扶”大学生,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科区、左中建立了对大学生和服务单位的定期走访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发区为大学生每月增发生活补贴300元,确保了生活待遇的落实。第四是积极实施柔性引才战略。建立了乌海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2名博士进站工作,并落实相关待遇;指导乌海市农科院、金酶化工、清谷新禾等单位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筹建工作;充分发挥外专局职能,引进13名外国专家为全市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提供人才智力服务。

二是人才储备工作实现新突破。人才储备工作是“1245”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人事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人才储备工作初见成效。首先是创新选拔程序。市人事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储备人才岗位,并严格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专业能力测试和公示等程序,为市直选拔了20名储备人才。各旗县市区也参照市直选拔储备人才的程序,确定了本地的储备人才。其次是创新储备方式。改变以往人才“虚”储为“实”储,采取储用结合的办法,储备人才分别与人事部门和服务单位签约后上岗工作,确保了储备人才岗位的落实。第三是创新储备政策。市、旗两级都明确规定了储备人才的生活补贴标准,并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同时,还明确规定了储备人才

进编的条件和程序,有效解除了储备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了人才储备工作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三是人事系统管理体制实现新突破。为加强对旗县市区人事人才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对机关各科室和所属各单位业务工作的管理,2016年,市人事局对各旗县市区人事人才工作和机关各科室、所属各单位的业务工作实行了目标化考核,分别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从平时监控、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的情况看,建立目标化管理考核体系以来,全市人事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突破,人事人才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有了新提高,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上了新水平。

(二)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人事人才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一是促进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加大选聘高校毕业生进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力度,全年共有130余名高校毕业生通过考录进入公务员队伍,600余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有效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坚持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人才求职提供帮助与服务,全年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60余次,推荐13000余人实现就业,其中,有近2000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招聘会到各类企业工作;不断拓宽人事公共服务领域,深入开展人才派遣服务,为15家重点企业派遣职员1960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充分发挥人事人才网站在人才交流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大中专毕业生网上求职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

二是事业单位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稳慎推进。市和旗县都成立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确定了“积极探索、稳慎实施”和“先入轨、后规范”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派员赴咸阳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乌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获自治区批准。各旗县市区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上报审核备案;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不断加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考录力度,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协调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组织事业单位公开考录55次,考录人员843人,新进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签定了聘用合同。

三是公务员依法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按照自治区要求上报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向国家和自治区推荐各类优秀专家学者奖项12人次,选拔“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50人,选拔我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74人;落实专家学者相关待遇,组织27名专家赴云南休假考察;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职称评审公示制度,按照自治区要求开展各类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积极开展农牧民职称和非公经济职称评审工作,共为1134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和470名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各级各类职称。四是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管理有条不紊。会同组织、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津、补贴发放工作,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强化审批关口;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

作、市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过渡性津贴补贴的意见,并强化了其落实过程中的指导与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五是人事人才培训工作全面展开。以培育公务员精神为核心,大力抓好公务员培训,全市共举办公务员培训班151期,培训公务员13100余人次;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市共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班79期,培训9400余人次;探索新形势下人事人才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举办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班1期,培训实用人才骨干50人;围绕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法,举办3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训150余人;注重提升人事干部素质,全市共举办各类人事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人事干部590余人次。

六是人事考试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完成各级各类人事考试任务,成功组织了选聘大学生“村官”、单独造册人员过渡等5次国家和自治区级的考试,参考人员8056人次。

七是军转安置和困难企业军转解困工作成绩突出。积极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推动安置计划的落实;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按时足额发放企业下岗军转干部生活补贴;认真做好军转干部信访工作,年内未发生企业军转干部上访事件。

二、2016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6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区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和乌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

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的意见》,认真组织实施《乌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有关人才储备、人才引进的政策性文件,继续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流入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突出保企业、保投入、保增收、保民生”的目标,全面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智力引进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好“1245”人才工程,加大人才流入区建设工作在目标化考核中的权重,促进人才流入区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加强对“三支一扶”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服务,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单位进编等方面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抓好落实。积极拓宽安置渠道,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生命力。适当时候举办“三支一扶”大学生培训班,积极协调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先进事迹。

加强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指导,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资助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继续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的筹建工作,针对企业需求引进博士进站工作,实现人事人才工作真正为“保企业”服务。

(二)强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大选聘大学生“村官”、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等工作的力度,计划接收大学生200人;扩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范围,采取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方式,为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900人;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计划培训300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加强人才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公益性公共服务领域,深刻理解促就业就是保增收、保民生的重大涵义,继续大力做好人才交流工作,在坚持每月集中组织人才交流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就业服务领域,主动深入企业开展用工需求调查,进入驻市高校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并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和毕业生专业特点召开专项人才交流会,全年计划推荐2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充分发挥网络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及时了解周边地区企业用工需求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吸引他们到本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研究解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三)着力抓好各类人才培训

一是开展好公务员四类培训。办好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对新考录的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提高其适应职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抓好更新知识培训,全年计划完成3000人的培训任务;开展公务员任职培训,全年计划完成200人次的培训任务;搞好专门业务培训,指导各行政机关开展好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二是搞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举办1期乌海市优秀人才、321人才培训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开展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全年计划完成8000人培训任务。三是推进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指导各旗县市区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网络,拓宽培训渠道,建立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举办1—2期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骨干培训班,提高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实用新技术水平。四是开展企业经营人才培训。围绕“保企业、保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新路子,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举办1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同时,建立企业人才培训联系制度,推进企业自主培训,以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卫星远程培训站为依托,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人事人才培训服务。五是大力开展人事干部培训。按照人事部“十一五”人事干部培训规划、人事厅“人事干部培训工程”要求,继续开展好人事干部培训工作。全年拟举办1—2期人事干部骨干培训班,培训100人。同时,结合加强信息宣传、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依法行政等内容,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活动。

(四)努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指导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制定出台《岗位设置细化标准》,并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开展岗位设置工作,使岗位管理成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进人行为的督导检查,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完善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公开招聘程序,增强招聘工作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争取在制度建设上实现突破;继续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聘用合同制度,搞好人员聘用制度与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衔接,规范聘用合同的签订。

(五)倾力打造人才评价培养机制

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严格职称评审程序,严明职称工作纪律,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严肃查处职称申报、评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职称评审的客观公正;积极探索解决“职称终身制难题”的办法,在严把入口的同时,畅通出口;着力做好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推荐工作,增强各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同时,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人事考试的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促进人事考试工作的健康开展。

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公务员依法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和人事信息化建设等项工作,全力促进人事人才工作再上新水平。

海正药业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17-06-15 03:56:21 | #3楼回目录

以人才优势构筑发展优势引领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海正药业作为一家外向型的制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地面临着从产品到服务、从技术到资本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激烈竞争。产品、服务、技术、资本竞争的核心和实质,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优秀的人才,企业的发展就是空谈。如何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最严峻的战略挑战。

“十一五”以来,在台州市委、市政府和椒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海正的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年来,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3人,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化招聘相结合,累计吸引博士、硕士学历人才236人,本科学历人才925人,目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比例达到25%以上,员工平均年龄为34岁。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海正对各类人才的培养与激励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有47人次被选拔进入盛市、区“人才工程”培养。

“十二五”期间,海正将以“综合型的大生物制药集团”为定位,实施从化学药到生物药、从原料药到制剂、从生产型到研发营销型、从制造型到供应链运营型的“四大转移战略”,建立以“本地化人才为主”向“本地人才国际化升级、国际人才本地化融合”的大人才发展战略。我们的人才战略理念与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

我们坚信: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强企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人才建设也要像产品和技术一样重视投入,才能

获得高效的回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积极组织高层次人才超前投入创业创新,力争每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超过销售的10%,继续保持领先于国内医药企业的优势。通过加大投入,逐步增强面向全球吸引和竞争人才的能力,提高引进人才的国际化比例。同时,建立面向以国际化人才为主的培训与开发体系,提高公司内部国际化人才的创新成功率,以不断实现人才的自身价值来构筑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优势。

二、突出创新创业引进和培养人才

十二五期间,我们海正将继续坚持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战略发展关键领域,竭尽全力保留核心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的研发、营销、投资与资产管理人才和智力,解决急需紧缺人才的“瓶颈”制约,真正造就一支能够引领企业在全球布局、尖端研发、营销投资与资产管理方面的人才团队,形成“引进一批人才,带动一批项目、拓展一个领域、培育一个增长点”的人才集聚效应。通过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海正将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和国际合作力度,努力实现“坚持高科技、高起点,坚持领先一步”的人才创新发展思路,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梯度产品投入研发结构,实现企业战略和人才个人发展的“双赢”。

三、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留人用人机制

引才留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才,只有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进步的机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才能从根本上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十二五”期间,我们海正将进一步创新留人用人机制,弘扬海正“仁本文化”精神,大胆提拔和使用年轻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不断满足人才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而充分营造人适其才、才适其用的干事创业氛围,使扎根海正的各类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企以才立,业以才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大的魄力,需要更新的机制。我们相信,只有以人才优势

构筑发展优势,才能引领我们台州制药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谢谢各位!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